第四十一章 希晏世子

要說希晏世子就不得不說他的父親恭親王。

恭親王是當今聖上的嫡親弟弟,自幼聰穎好學,文武皆能,其中就數武藝最為精湛,年少時一戰成名。十六歲進入軍隊,不到五年就成為郢國赫赫有名的大將軍,手裏捏著郢國最大的兵權。

其實當年當今聖上在眾多王子中並非是最被看好的,他雖然各方麵都是出挑但他畢竟不是嫡子,支持他的人不多,最終能如願以償坐上寶座恭親王功不可沒。

當然,皇帝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當年封爵功臣之時一口氣封了他一個敬候王,賜十萬封地,五座城池,可謂是名利雙收。但恭親王誌不在此,功名賞賜他都推掉了,毅然回到他最愛的沙場。

皇帝勸阻不住,於理於親封了他一個恭親王作為補償。

皇帝登基二十多年,恭親王也在疆域鎮守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來他越戰越勇,戰功顯赫,為人推崇,皇帝對他更是喜愛有加。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兩個月前鄰國薑國邊城對郢國發動了群襲事件,弄得幾十百姓死傷,那裏的百姓人人怨聲載道。

一開始,恭親王以為事不算大,薑國郢國交好數十年不能衝動的動用武力毀了兩國友誼,暗暗吞了這口惡氣。但是薑國人以為郢國是忌憚他們,時日一長更是變本加厲,弄得那裏的百姓人心惶惶。最後,恭親王忍無可忍帶兵平亂。

郢國國力比鄰國薑國強大甚多,武力方麵郢國更是不用怕,但薑國將領非常無恥,他們並沒有正麵攻擊,而是找當地幾歲的小孩對恭親王進行投毒暗算,恭親王性情心慈一下防備不及,最後不治身亡,留下一妻一子。

此事一出聖上震怒,當下下旨出兵踏平薑國,後來薑國皇帝怕兩國真的交戰起來得不償失遂砍了與恭親王交手的兩名大將,送來珍寶無數還親手寫一封歉意信作為賠罪,最後才息事寧人。

恭親王中毒身亡的消息傳到京都,恭親王妃一時受不住打擊,當天就提劍割頸殉情,留下年僅四歲的希晏世子在人間。

主子死後恭親王府樹倒鳥散,太後痛失愛子同時憐惜希晏世子可憐,打算在希晏世子守孝一月後躬身撫養。但太後已年過六旬,年齡已高,心力不濟,皇帝不忍母親日夜操勞,最後思來想去決定問一下天家宗室到底有誰願意收留。

老實說,這是一趟吃力不討好的苦差,說是托付其實還不如說是過繼,其實如果是過繼倒也不吃虧,收養的人好歹多出了一個兒子,人冠的也是收養人的名。但是這事比較特殊,太後不忍小兒唯一血脈斷絕所以給了希晏世子一個選擇,說他年成後如果想認回親爹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這收養的人不但需要提供衣食住行,而且要費心費力不能留人口實,而結果卻是可能什麽都得不到。

所以,這一苦差即使是皇帝出口詢問時沒有一人說願意。

而最後不知怎的,有人想到了無妻無子,又身患殘疾的二王子,皇帝就當下循例的問了二王子的意願,聖上親自開口二王子也不好推脫,最後這事就這麽定了。雖然,有人認為二王子外在名聲不好,性情殘暴,將恭親王遺孤托付給他不甚妥當,但難得有人肯應,之後誰也不敢開口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