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朕什麽都知道
這個時候,弘光反有這麽個古怪的念頭。
正當他為朝中兩派官員扯皮的事情弄的頭疼,甚至沒辦法和大家討論什麽時候向太廟獻俘之時,一個更大的捷報傳來。
兩天以後,王鐸的折子送到京城,隨同折子一起來的還有吳三桂和尚可喜的腦袋。在捷報上,王閣老得意洋洋地說,在他的指揮下,英雄的寧鄉軍將阿濟格主力圍在天平府天門山上。
為了報效君父之恩,他親冒矢石第一個登陸天門碼頭。同建奴激戰一天兩夜之後,終於攻上天門山,全殲建奴大軍,斬下了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的頭顱。
至此,江南一地的清軍已經被我大明朝徹底消滅,將再無戰事,特將吳三桂和尚可喜二賊頭顱送到留都,請陛下查驗。至於阿濟格的腦袋,寧鄉軍說另有他用,已經火速送去江北,送去揚州鎮前線軍中。
聽到這個喜報,弘光歡喜得幾乎跳了起來,如果他還跳得動的話。沒辦法,實在太重了。
當下,弘光立即召集從北方南下的崇禎朝老臣,請他們查驗這兩顆頭顱是否屬實,就好象當年皇帝派他們去查偽太子案時一樣。
尚可喜是天啟年間登萊之亂時投降滿清做了漢奸的,迄今已經幾十年,認識他的人並不多,因此去的崇禎老臣也認不出來。可吳三桂在崇禎末年可是北京的名人,吳家在京城本有宅子,他父親吳襄常年在場麵上行走,認識他的人多了去。
一看,果然是他。
如此,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阿濟格大軍已經被全殲。
五萬人馬,這可是五萬清奴的主力啊,就這麽在寧鄉軍和鎮海軍的聯手進攻下煙消雲散了。江南一地,算是徹底保住了,留都,算是徹底安全了。
可是,在折子上,王鐸卻大噴口水,將朱大典貶得一錢不值。又彈劾他冒功請賞,****一個。這種人,如果不殺,軍心不穩,朝政不穩。不殺,弘光就是一個昏君。
這個折子一到,引起的震動比先前朱大典的捷報到留都時更大,而且讓整個朝廷陷入混亂之中。
本來,先前朱大典的捷報一到,朝中就莫名其妙地分成馬、阮和錢謙益兩派,大家相互攻擊,打得頭破血流。可老王的折子一上,不但彈劾了朱大典,順帶著將鄭森和鎮海軍也繞了進去。說是大勝關之戰本來就是寧鄉軍的水師打的,鎮海軍不過是揀了個便宜,還好意思來獻捷,小人,小人!
這下,王鐸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寧鄉軍的厲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水師可是在南京舉行過一場盛大的閱艦式的。王鐸說所有的勝仗都是寧鄉水師所為,老實說大家心中都是相信的。不過,就算如此,朱大典和鎮海軍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沒有苦勞,也疲勞了,分潤些功績給人家也是應該,這也是明朝官場的潛規則,所謂上山打獵,見者有份。如今可好,王閣老直接將這個潛規則擺在台麵上,就不能不管了。
於是,潛伏了一年多的東林黨又跳了出來,不但彈劾馬阮二人,連錢謙益這個叛徒也一起捎帶進去。
東林在經過馬士英和皇帝的聯手打壓之後,已經徹底失勢,全靠在江北督師的史可法一人支撐。可以說,此刻朝廷中的用人權和軍權都被馬士英把持,而財政權力則落到錢謙益之手,他們也不過是一群閑人。
但問題是,天下文官出東林,架不住人家人多,又把持著輿論。
於是,言官們就將開足火力上折子罵娘。不但如此,民間的讀書人也開始鬧起來。大有將馬、錢二黨一舉鏟除的架勢。
這個時候皇帝才感覺的到問題的嚴重性,弘光從內心中來說對馬、錢二黨中的馬士英雖有偏愛,可也懂得需要扶一個錢謙益來平衡。所以,在朱大典的折子送過來的時候,他還想著該如何將此事糊弄過去。現在好了,東林重新發仞,這才是他最忌諱的。
如果沒有馬士英和錢謙益,他這個皇帝隻怕真要當到頭了,當年高弘圖他們給弘光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這才真是喜事喪辦,好好一場空前大捷,怎麽就變成一場鬧劇了,百官可惡,諸臣可惡!”一向不喜歡表麵態度的弘光天子終於忍不住口吐怨言,悲憤地吼了一句。
大約是這一聲吼得實在太響亮,當時就破了嗓子。
到了晚間,就開始發起了高燒,躺在**,再也無法視事。實際上,他也不怎麽視事。
同皇帝的氣憤不同,在王鐸的捷報送到南京之後,留都又開始了一場盛大的慶典,到處都是歡笑聲。外麵的焰火,就連深宮裏也能看到。
因為前一段時間心憂戰事,飲食不規律,弘光的身子已經很差了,這一病倒就顯得分外的嚴重,一口氣吃了兩副藥,也不見好。
看著滿臉病容,有氣無力的皇帝,馬皇後淚如雨下。皇帝這病還真是沒由來,真有個三長兩短,死因還真要記進史書,這大約是古往今來第一個因為前線打了勝仗而病故的皇帝吧?
作為皇帝的枕邊人,沒有人比馬皇後更清楚天子的龍體究竟是怎麽回事。這就是個沒有發育完全的大孩子,根本就經不起折騰。以他的身子骨,估計也不可能高壽。
看到馬皇後哭得梨花帶雨,弘光皇帝歎息一聲,低聲道:“皇後,你也不要悲傷,朕是被外臣給氣的。如果朕有個不妥,你和你腹中的孩兒又該如何是好?”
“陛下……”馬皇後已經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弘光:“皇後你肚子裏的孩兒是個男孩朕已經知道了,將來必定是個明君,朕也相信這一點。朕現在隻是擔心,若朕真的大行了,一個還沒出世的太子能夠肩負地大明朝江山社稷這負重任嗎?其他親王肯定會搞風搞雨,隻怕到時候馬次輔他們會撐不住。要不,朕下一道聖旨,先冊封你肚子裏的孩兒為太子?”
馬皇後嚇了一跳,顧不得哭泣:“陛下,曆朝曆代,從未又過冊封未出生的胎兒為太子的先例。再說,陛下的骨血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呢!”
“朕知道,是男孩,朕什麽都清楚。”
馬皇後還要再勸,心中突然一凜,麵上突然失去了血色。自己腹中胎兒是男孩一事知道的人並不多,而且涉及到許多機密,她將這個消息封鎖得也嚴,就連太醫院的太醫也被滅了口。可皇帝還是知道了,難道……他已經弄清楚孩兒的來曆了……知道他是孫太初的種?
眼前陣陣發黑,馬皇後伸出手去,幾乎忍不住要掐到弘光的脖子上。
可是,皇帝胖子成那樣,還有脖子嗎?就算想弑君,也找不到要害。
紅光皇帝根本就沒有脖子,純粹就是將一顆大腦袋直接座在肩膀上。別說兩隻手,就算是三隻手也箍不過來。
馬皇後心中一陣悲傷,手落下來,撫在皇帝胸口上。說句實在話,天子對自己還是非常好的,念及他往日的情義。馬皇後心軟了,忍不住哭道;“陛下,陛下啊!若你有個好歹,臣妾也不獨活。”
弘光麵上也是感慨:“皇後,答應朕為了孩兒,好好活下去。朕不是一個好君主,朕知道天下人都在背後笑話朕,說朕是個昏君是個傻子。朕不服氣,朕要讓他們看看,朕雖然胖,可卻能為他們生下一個好太子,為他們生下一個天下一等一個英主。”
“陛下啊!”馬皇後什麽都明白了,皇帝已經知道他不能人道。這個胖子雖然是個糊塗人兒,卻是個愛麵子的,為人又寬厚。他是真的想要一個太子,他不想讓別人笑話他是宋高宗趙構。
馬皇後咬牙切齒:“陛下病成這樣,都是東林的錯,東林黨人都該殺!”她腦子裏突然轉過一個念頭,忙道:“皇上,臣妾聽人說,江北那邊的戰事已經到了要緊關頭,揚州之圍已解,建奴多鐸部已經被江北諸君合圍。聽人說,東林黨魁史可法在揚州之戰時表現拙劣,差一點就丟了揚州。依臣妾看來,史可法守揚州的時候的表現非常可疑。尤其是在揚州被圍之時,更是將指揮權權丟給一個幕僚,躲在行轅裏不見人,以至揚州守軍一團混亂。他為什麽這麽做,不得不叫人深思。此番,東林餘孽又借王鐸的捷報在京城弄出偌大風波,如果沒人授意,可能嗎?會不會是要和史可法南北呼應?”
東林黨當年搞得自己父親差一點被趕出京城,搞得弘光差一點沒有坐上皇帝寶座,和孫元也屢起衝突,已經和她馬皇後結了深仇,此刻正是一舉將其鏟除的好時機。
馬皇後最後在皇帝身邊道:“萬歲爺,鎮軍在外,再怎麽跋扈也不過是個藩鎮。可朝中若出了奸臣,那可是能夠直接衝進禁中的,不可大意。”
弘光立即來了精神,胖大的身軀動了動。可惜因為身體實在太圓,卻沒有任何用處。
馬皇後忙叫:“來人,扶陛下起來。”
一群太監急忙進屋,費了半天勁,才讓弘光坐了起來。
弘光虛弱地道:“抬朕去禦書房,傳馬閣老、錢閣老、阮大铖入宮詔對。”
次日,朝廷之上還是吵成一片。因為弘光皇帝生病沒有出席,今天的早朝更加熱鬧。
正在這個時候,馬士英突然咳嗽一聲站了出來,朗聲道:“各位,陛下有旨意下來了,大家且靜一靜。”
說著,就給韓讚周遞過去一個顏色。
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從袖子裏掏出一份聖旨,開始念起來。
聖旨的大概意思是,大勝關之戰已畢,我大明獲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所有出征將士都是有功之臣,等到江北戰事結束,朝廷會獎勵有功之臣雲雲。
這話算是皇帝的正式表態:所有人都有功,至於王鐸和朱大典的齷齪,天子也不想過問,大家也不要再鬧了。
這個時候,東林黨人正要跳出來。可韓讚周接下來的話可謂是給了眾人當頭一棒。
聖旨說,揚州之戰史可法無能,險讓揚州滿城軍民陷於敵手,江北諸軍將士心中悲憤,士氣低落,朝廷不能不管。且免去史可法督師一職,督師行轅一應軍務暫時交給前去宣旨的兵部尚書阮大铖。
朊大铖在揚州期間當查明此事,據實稟告朝廷。
……
這個驚人的消息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好好的馬、錢二黨之爭突然演變成東林和馬、錢之爭,到最後這把大火莫名其妙地就燒到史可法頭上去了。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啊?
此刻,整個留都的目光都落到江北那場將完未完的大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