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曆史沒有改變
(??)
聽黃佑這麽說,孫元也歎息一聲:“是啊,河南那邊不能不救,我也正在準備此事。這幾年,海軍實在太苦,吃了好幾場敗仗,把我寧鄉軍的家底子都填了進去。在未來一段日子,這種輸血還得繼續下去。不過,即便如此,也要咬牙堅持,否則,以前所做的努力不得白費了?明日你我去南京,看能不能從兵部和戶部想想辦法。”
黃佑點了點頭,也歎道:“將軍這次出征河南,上了幾道折子,可上麵一直沒有批示。現在又主動去南京部院詢問此事,是否不妥?”
“開封眼見著就要丟了,我還管什麽妥還是不妥?”孫元有些激奮:“我就不明白了,我寧鄉軍這次主動請纓,為國效力,可上的折子,怎麽就石沉大海了呢?”
“朝中袞袞諸公心思,誰猜得透呢?”黃佑不住搖頭,悲憤地說:“這三年來,國事已經糜爛至此,我寧鄉鐵軍卻被投閑置散擱置不用。若早些用我,這天下隻怕早已經平定了。”
孫元動了動嘴唇,想了想,還是沒有說話,一股抑鬱之氣油然而升。
到第二日乘船離開崇明沙所去南京的時候,他依舊無法釋懷。
當年離開京城,南下江南,獨領揚州一鎮之時,其實自己也不過是為了自保,加上對於曆史慣性的畏懼,這才避開了北方這個戰亂之地。可內心之中,還是想過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
所以,他在默許劉宇亮將自己依據對曆史的先知先覺所作的《戍邊策》轉給了新任薊遼總督洪承疇。能夠在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名人,都不是笨蛋。其實,拋開自己的穿越者光環來看,無論是智計還是統帥能力,洪承疇都比自己強上許多。
以洪老亨的才幹,隻要看了這篇依據真實曆史事件所作的文章,略一推敲,就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而如此一來,錦鬆之戰肯定又是另外一種模樣。
雖說洪承疇不能擊敗建奴,但保住遼西走廊,為明朝帝國保留這一片狹長的緩衝地帶,保住窮數十年,糜費億萬白銀所構築的防線,保住大明朝九邊精銳,應該不成問題。
隻要遼西在,建奴要想大舉南下入主中原,就得仔細掂量所應該承受的代價。隻要就變精銳在,江南農民軍大起,自可從容調動兵力南下平亂。
如此,大明朝或許不會如真實曆史上那樣在甲申年走想滅亡。然後就是清軍入關,然後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四川被殺得隻剩一百餘戶人口,人人剃發易服,漢唐衣冠徹底湮沒於曆史的塵埃之中,人人都成為異族奴才的,空前的民族大劫難。
我孫元有的時候確實自私,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能夠站穩立場的。
對於洪承疇,孫元還是很有信心的,客觀來說,總督薊遼,他比劉宇亮更合適。
而且,秦軍中還有一個算是明朝後期繼盧象升、楊嗣昌之後的知兵善戰的統帥----孫傳庭。
在孫元到揚州之後,洪承疇就任薊遼總督,來援京畿的秦軍歸他統轄,帶去了遼西。而眼疾痊愈之後的孫傳庭則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
對於秦軍留駐遼西孫傳庭意見很大,在他看來,秦軍在遼西和京畿地區毫無意義。畢竟,明朝現在對遼東隻能防禦,根本談不上進攻,收複失地。而且安為必先攘內,哪裏有不先平定國內亂局,而先對外采取進攻姿態的道理。
於是,他就上書說:“陝西並不能長留在遼西,陝西賊未徹底剿滅,陝西兵馬留此不歸,餘賊必會死灰複燃。這是幫了李自成等賊的忙。況且,陝籍士卒妻兒俱在陝西,如久留於邊,陝兵必會嘩變逃歸,甚至從亂,這簡直就是驅逼官兵從賊!”
這件事孫元作軍方的高級將領自然是知道的,也不得不佩服孫傳庭的戰略眼光。如果陝西兵不被立即抽調一空,中原、湖廣的局勢也不至於惡化到後來那種地步。有洪、孫二人帶著精銳秦軍留在陝西、河南,保持對賊軍強大的攻勢,李自成、張獻忠在這種軍事壓力下根本就沒有坐大的可能。
現在好了,整個中原和湖廣、四川,實際上都靠左良玉的軍隊在支撐。而左部的戰鬥力,比得上秦軍嗎?
可惜的是,孫傳庭請求將秦軍調回陝西的建議楊嗣昌根本就不以理睬。性格衝動的孫傳庭請求覲見皇帝,當麵陳情,被拒絕。結果,孫傳庭在悲憤交加之餘,便所自己耳朵得了病,已經聽不到聲音,請求回鄉養老。這些可惹惱了崇禎皇帝,你先是眼睛有病,現在又說耳聾子,這不是在君父駕前耍態度嗎。於是,崇禎皇帝就命人將孫傳庭逮捕下獄關了起來。
崇禎十三年三月,真實曆史上的鬆錦之戰開打。皇太極命濟爾哈朗為八旗軍右翼主帥,多鐸為左翼主帥,進攻明朝,圍困錦州。
到六月時,他又命多爾袞和豪格率援軍加入這場規模空前的戰役。
錦州乃是遼西走廊門戶,這次被圍自然是非同小可,洪承疇忙率曹變蛟、左光先、馬科、吳三桂等人以馬步兵五萬前去救援。
十四年春,洪與曹變蛟、白廣恩、吳三桂等人出兵寧運,至鬆山,於敵對峙。
如果,兩軍就這麽對峙下去,最後的結果的結果是建奴糧盡兵退,大家打個平手。當時的錦州雖然被圍,可祖大壽尚能支撐,城中的糧食足能支撐半年,持久戰對明朝有利。
實際上,這也是孫元《戍邊策》的中心思想----以錦州為釘子,吸引住建奴大軍,一點一點消耗敵人的實力,將他們拖垮。
可這個時候,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卻主張速戰速決,實際上,他的態度也是皇帝才態度,崇禎可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於是,就不斷催促洪承疇主動進攻,就連崇禎也下了密旨對洪老亨嚴厲斥責,並派監軍去關外督軍。
這下,洪承疇在也頂不住了,也隻有出兵。
七月,他在寧遠誓師,率軍十萬向鬆山集結。
一開始,大家還打得難解難分,到戰況隨著皇太級親率大軍增援之後,明軍的形勢徹底惡化了。
不得不承認,皇太極乃是明末最優秀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八月初,皇太極率部插入鬆山和杏山之間,切斷了明軍的退路。
洪承疇的十萬大軍一下子陷入了敵人茺蔚,被困在鬆山著一彈丸之地,進不能依靠錦州,退不能歸寧遠,大軍糧草也徹底吃光。幾番衝殺之後,明軍仍然不能突圍,軍心開始動搖。而後,各軍相繼逃跑,陣勢一片大亂。洪承疇隻剩萬餘人馬,被困鬆山。
鬆山之戰,明軍被斬殺的官兵多達五萬,被繳獲戰馬七千餘匹,甲胄萬副。逃出重圍的吳三桂、白廣恩、王樸等人雖然逃得一命,可手下部隊全丟得精光,成了光杆司令。
崇禎實物年二月,鬆山副將夏成德秘密派人前往清營和多鐸聯絡獻城投降一事。二十八日夜,清軍發動總共,夏成德開城投降。
,鬆山淪陷。
洪承疇、、邱民仰、曹變蛟、祖大樂、祖大名、祖大成、張鬥等一百多個軍官盡被俘虜。而後,除洪承疇外,其他一百多名軍官和三千多士兵被一並斬殺。
鬆山一失,錦州孤立無援,再不能受。堅持了一年多的祖大壽隻能出城投降。
至次,為期一年的鬆錦之戰以明朝九邊精銳的徹底覆滅,遼西走廊盡落敵手,建奴將戰線直接推進到山海關而告終。
此戰爭的後果是嚴重的,到此刻,明朝已經失去了所有精銳野戰力量,可謂是到了窮途末路的關口。
這個消息孫元也是在上個月才知道,頓時驚得目瞪口呆:這個洪老亨什麽怎麽搞的,我不是在《戍邊策》上將這一戰可以的結果做了推演嗎,怎麽仗還打成這樣。這跟真實曆史上的那一仗,又有什麽區別?
孫元卻不知道,其實,洪承疇當初根本連看都沒看他所寫的邊策一眼,就直接撕成了碎片。
很多東西,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把握的。
“洪亨九無能,可恥!”當時孫元就憤怒地將杯子摔在了地上:“可惜了曹變蛟這員虎將啊!”
在秦軍中,孫元最瞧得起曹變蛟這人。
可惜啊,如此一員猛將,當戰死在沙場才好。可因為遇到漢奸,最後落到敵手,最後被害,估計曹將軍死得也很不甘心啊!
一個穿越者,雖然有先知先覺,可手頭掌握的力量有限,並不足以對曆史發生大的影響。而曆史,依舊以那種可怕的慣性向前呼嘯而過,讓人無力抵抗。
正如孫傳所說,秦軍被留在遼西,然後被清軍全殲,九邊精銳一戰盡去的後果是嚴重的。
沒有了秦軍在陝西對農民軍保持壓力,沒有九邊精銳在國內戰事吃緊的時候入援,國內的戰事徹底糜爛了,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