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震撼人心的消息,自然轟動一時!

京城的街頭巷尾,皆是議論紛紛。

原來事情的起因,還是由這媛薑引發的。

那日六殿下夫婦領著駱頌一離開長公主府,回過味來的酈邑便使人暗查了媛小夫人。但其時媛薑有孕不久,肚腹尚未顯懷,並未被酈邑瞧出什麽破綻來。為示友好,酈邑還特意賞賜了媛薑一些吃食。

哪裏料到,便是這些吃食,令媛薑露出了端倪。

因為酈邑賞賜的食物裏,就有一款此時大漢朝非常有名的美味——肉醢(音:hai)。

肉醢也就是肉醬。

是將生鮮的肉剁碎,成為一灘鮮紅的肉末,然後拌以鹽和香料調之,製成肉醢。

起初,肉醢是用誅殺大臣們的屍體,剔骨去皮炮製而成。據說品嚐過的各地諸侯,都說人間美味莫過於此。

可看在玉洛眼裏,不啻於凶猛的茹毛飲血!

其惡心人的程度,簡直令人幾欲作嘔!

這不,有孕在身的媛小夫人,當真老實聽話,非但乖乖地吃了,還當著長公主派來之人的麵,幾番作嘔吐之狀。

結果可想而知,酈邑聞聽,即刻派來府裏的醫者,為媛小夫人把脈問診。不出意外,查出了媛小夫人已有三個月的身孕。

酈邑大怒,不顧駙馬楊邑侯的苦苦哀求,逼著媛薑灌下了墜胎湯藥。好好的一個尚未成形的男胎,便這樣被暴怒的長公主強行給打了掉。

這且不算,酈邑又趁師吾外出長公主府之際,使人給臥榻將養的媛薑送來了湯藥,命其喝下。老實懦弱的媛薑不敢違抗,乖乖就範,一口灌了下去!從而一個鮮活的年輕生命就此逝去……

楊邑侯師吾外出回府後,見到的便是,七竅流血的媛薑慘死一幕。

泥人還有三分血性,何況這被壓迫得久了的楊邑侯!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此偉大語錄一樣應驗到了駙馬身上。師吾氣紅了眼,拎著一把鋒利的寶劍,就直衝至正在與麵首尋歡作樂的酈邑寢殿

之內,不由分說,一劍封喉,殺了長公主酈邑!

又一不做二不休,連殺數人,將長公主府裏蓄養的眾多麵首,個個斬殺殆盡!

其中,就有一個名叫汲含的麵首。

之後,師吾倒也曉得禍事闖大了,又怕連累了自家族人,單槍匹馬硬闖了北宮德陽殿,向正與群臣朝議的孝承帝負荊請罪,述說了事情的原委。

震驚的孝承帝一時沉默不語。可不知怎麽,長公主的死訊傳到了柏皇後的耳中。愛女心切、激憤異常的柏皇後儀容不整地來至德陽殿內,哭倒在丹陛之下,懇請皇上為他們的女兒酈邑報仇。

就有平日裏與少府師允不和的朝臣,出班跪倒,落井下石,跟著柏皇後請求嚴懲殺害長公主的凶手。

又有機靈的大臣見皇上目露凶光,便也紛紛跪倒,附議著柏皇後的請求。

一時間,朝堂上為長公主鳴冤叫屈者眾!

孝承帝再是聖明,也擋不住一個“親情”二字。

當即頒旨,斬殺凶手楊邑侯師吾!

立時就有牆頭草見風使舵,揭發了少府師允的貪墨之事。孝承帝怒急攻心,又將九卿之一,天子藏錢之府的少府師允,師吾的祖父,一並行了腰斬之刑。

還發下旨意,滿門抄斬師府大小一百多口人。

天子震怒,血流成河,一時之間,血腥之氣充斥著京師重地!

玉洛得知詳情後,內心洶湧萬千,在反複確認此汲含即是彼汲含之後,自責懊悔得恨不能自己亦提起寶劍,再殺一次酈邑長公主!

若是沒有酈邑的驕橫跋扈,媛薑怎會年紀輕輕便慘然而死?楊邑侯師吾又怎會提劍斬殺闔府麵首?美好的汲含又豈會枉死於劍下?而師府那一百多口無辜之人,又怎會被牽連至死?

一連串的血案令玉洛無比懊悔,又無比憤怒,恨不能自己也提劍上陣,斬殺了酈邑!

不過冷靜下來,玉洛倒納起悶來:這汲含不是在西平柏塢學廬求學嗎?什麽時候、什麽緣由,卻進了長公主府,給酈邑當起了麵首?

百思不得其解後,玉洛與姬颯說起了此事。

姬颯就劍眉高挑,眼含戾色,不無譏誚地回她:“這有什麽不清楚的?定然是洛兒那嫡親祖父,曾貴為九卿之首的西平侯所為!”

見玉洛一臉的不可置信,又補充道:“想那洛兒的皇姑母,小王的母後,酈邑皇妹的生身母後,怎麽可能不滿足自己親生長公主的‘小小’要求?隻不過是個麵首罷了,又不是什麽大不了之事!”

口吻之輕蔑,之漫不經心,直令玉洛目瞪口呆!

且還不算完,又再拋驚人之語:“難道洛兒不知麽?柏塢學廬裏麵容姣美之諸學子,時常被西平侯柏厥應柏皇後所求,將人以種種進京遊學之借口,送往了酈邑長公主府。”

這下,直唬得玉洛趕忙四下裏察看,生怕被人聽了去。

姬颯便笑著搖首:“洛兒莫要擔心!其實上一世時,西平老兒也是這麽幹的。”又眸露痛惜之色:“……也不知有多少大好郎君,被酈邑長公主給糟蹋了!”

接著又有些不忍:“便是師府那百十口人,死得冤枉些……”

是啊,甭管師允本人有無貪墨之舉,師府那百十口人卻是無辜的。這便是連坐之法帶來的可悲後果。

何況又有漢家故事在前,少府師允有口莫辯。

漢家故事:將相不辱、將相不對理陳冤。

即,凡是詔召丞相,也即是司徒詣廷尉獄,不論有罪與否,受詔後即須自殺,不得出庭接受審問。

這也就是司徒袁奉為何常遜言恭色,遇事唯唯,民諺說他“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袁公”的緣故了。

眼下少府師允便是例子。

無論師允到底貪墨與否,受詔後都不得對理陳冤,接受審問,且還得欣然尊受慣例,慨然赴死。

更不得為自家滿門求情。

估計楊邑侯師吾至死也未料到,他這一時闖下的大禍,竟然連累了這麽多的族人。

關鍵是:美好年少的汲含也無辜枉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