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法不可廢

這回衝過來想救人的是曹操的宿衛都尉典韋典國藩,隻見他雙手一分,圍觀的士卒“唏哩嘩啦”跟波開浪裂一般,全都跌翻在地,於是分開了一條通路出來。典韋“噔噔噔”大步來到場中,暴叫道:“孫汶是某的部下,他若有罪,韋願以身代之!”

是勳心說以身代之管蛋用啊,你這個頭大無腦的家夥,對付趙達這類貨色,你這麽說完全沒戲!可是該怎麽說才能有用呢?是勳氣得渾身哆嗦,竟然連他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麽良策來。

隻聽趙達淡淡地回複道:“黃軍亦典都尉部下也,今已伏法。達無能使典都尉代罪,不知典都尉可要殺了趙達為部下報仇?”

“你!”典韋這家夥腦袋一根筋,就知道忠誠於曹操,對於曹操親自頒布的軍令,親自任命的校事,他自然不敢也不願下手。可是要他就這樣眼瞧著孫汶被殺,趙達放肆,自然也不甘願,當下衝上去一把揪住了趙達的衣襟:“你我且去主公麵前分辯個是非曲直!”

“可以,”趙達還是一張氣死人不償命的冷淡麵孔,聞言微微點頭,“然而曹公有令,明日便要攻城,今日便須將軍中叛逆全數斬滅。我與典都尉去見曹公,你等繼續行刑,不得有誤!”

“誰敢!”典韋連聲暴叫。

“典都尉好大的威風,”趙達微笑道,“你在這裏,他們自然不敢行刑。然而……你不是要與達一起去見曹公嗎?”

“好了,”人群外突然又響起一個是勳熟悉的聲音來。“圍聚轅門。高聲喧嘩。成何體統?將這些圍觀的兵都綁下了,軍法處置!”

“慈範?”是勳聞言,不禁皺眉。

隻見一身黑衣的盧洪緩緩步入場中,朝是勳稍稍一揖:“是參軍。”

“慈範,汝也要綁我不成?”

“不敢,校事之權,不及將佐、參軍,”盧洪垂著頭。不去看是勳的臉色。

“原來,你也是校事……”是勳這才恍然大悟。

《太平禦覽》曾引《魏略》,提到過一則歌謠,說:“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這是指曹操在軍中設置校事官,以加強對臣下的伺察和糾舉,結果校事恣意妄為,搞得人人自危。這段記載,是勳在前一世是讀到過的。並且《三國誌》和《晉書》的多篇傳記中,也提到過校事。提到過其首領盧洪和趙達之名。倘若是勳初到此世,便得識盧洪,一定可以想起這些記載來。

但是人的記憶若不加複習,總會逐漸消磨,加上“盧洪”之名實在太過大眾化,所以是勳當日為濟陰督郵,奉命行縣,問程昱借來盧洪相助,就壓根兒沒往這方麵去想。後來他把盧洪舉薦給曹德,但是被曹操橫插一杠給搶走了,倒是偶爾見著盧洪跟曹操密談,但他本人不屬於軍方的係統,也不知道這位盧慈範究竟在做些什麽——問了對方也不回答。現在才明白,敢情盧洪跟趙達一樣,都是曹操信任的特務頭子,怪不得搞得這麽神秘兮兮的……

想起曆史上對校事的評價,是勳一則以驚,一則以喜。驚的是校事權力很大,為害時間很長,自己今天得罪了他們,後果可很難預料啊;喜的是細思史冊,似乎並無大將、謀士為校事誣殺的記載,估計他們就對付不了自己,再加上這校事尤其是趙達的下場嘛……我知道的。

就聽趙達對盧洪說:“達待與典都尉同去拜謁曹公,轅門行刑,便托付於慈範了。”是勳聞言,衝過去一把抓住了盧洪的肩膀:“慈範,卿亦與某同去拜謁主公吧!”

盧洪抬起頭來,朝是勳微微苦笑:“便洪、達不在轅門,斬刑終將行之。況典都尉非能言者也……”說著話瞟了典韋一眼——“若想保下孫汶性命,除非是參軍去見曹公求赦。”

趙達朝他一瞪眼:“慈範,你……”

典韋雖然不聰明,可也不是笨伯,當下叫道:“也說得是,便請是參軍去見主公,有某在此,定不教彼等害了孫汶性命!”

是勳眼珠一轉,朝典韋輕輕點頭:“如此,勞煩典都尉了。”說著話大步離開轅門,朝向曹操的主帳而去。趙達想要追上去,卻被典韋牢牢按住了肩膀,一動也不能動。

趙達不禁埋怨盧洪:“軍法不可廢,慈範何故如此?”

盧洪瞟了他一眼,然後望向是勳的背影,緩緩搖頭道:“堅鋼必折……汝這般作為,不是守法,反是亂法,且我等必因汝而死無葬身之地啊……”

是勳為救孫汶,一時心急,有點兒莽撞了,竟然不等衛兵通傳,就闖入帳中,求見曹操。眼瞅著曹操的臉色就有點兒不大高興,問他:“宏輔匆匆而來,是何緣故?”是勳氣喘籲籲的,開門見山地答道:“為校事欲斬孫汶,特來求赦。”曹操就問:“因何罪而欲殺之?”

一般情況下,是個人就會脫口而出:“勾結袁術之罪。”但是勳可不會這麽說,而是耍個馬虎眼兒:“欲加之罪。”曹操皺眉追問道:“何謂‘欲加之罪’?”是勳答道:“無物證,無人證,彼亦矢口否認,豈非‘欲加之罪’乎?”

曹操捋著胡子,麵沉似水:“校事於將佐之下,有專斷之權,某亦不加過問,宏輔何必多事?”你未免管得太寬了吧。是勳忙道:“主公豈可不問?專斷之權,絕不可操之於下!”

他本來以為曹操喜歡聽這話的,可曹操終究不是諸葛亮,當下皺皺眉頭:“左右不過個把軍吏,若權不下移,吾行將累殺矣。”說著話垂下頭去,翻開一卷竹簡,再也不瞧是勳。卻問。“適才的軍令、政令。宏輔可都擬就了麽?”

是勳聞言,就覺得一股涼氣從後脊梁上直冒上來,當下大著膽子,加上一句:“請主公赦了孫汶。”

“此例不可開!”曹操冷哼一聲,“此例開則軍法廢,軍法廢則兵不整,兵不整則軍必覆。宏輔勿再多言,請下去吧!”他還特意把那個“請”字加重了語氣。是勳心說完蛋完蛋。曹操真生氣了……這可怎麽辦才好?難道自己就此退縮嗎?終究那孫汶跟自己並非親人啊……

可是雖然非親,卻並非非故,自己此前幾回出使都帶著孫汶當保鏢,那是老熟人啊,並且最初還是自己把他推薦給曹操的哪,難道就忍心讓他含冤而死嗎?他雖然有點兒厚臉皮,外加沒啥節操,但……見死不救,那還算是個人嗎?!

眼瞧曹操的表情,有點兒不大高興。但還不象勃然而怒——隻是是勳絕不敢等閑視之。

要是換了一個人,大概就會硬著頭皮繼續求情了。並且很有可能求得下來。終究要殺的不過是個小小的司馬而已,又沒有確切的證據,而求情的卻是重要謀士,又是自家親眷,以曹操的脾氣,可能發怒,可能朝是勳吼,但最終還是會赦免了孫汶。

但是,從此以後,恐怕就會有一根刺留在曹操的心中,而且說不定就越插越深。曹操為人猜忌——話說這也是雄主們的通病了——後來無罪而死在他刀下之人不知凡幾,比方說崔琰,比方說孔融,那些人就未必真有取死之道,甚至未必會對曹操集團造成多大危害,但曹操覺得他們擋路了或者擔心他們會擋路,那他們就必須得——死!

還有荀彧,究竟是不是曹**死的,也是史上永久的謎團。對此,是勳在前一世就認為他因曹操而死的可能性很大——曹操倒未必真想弄死荀彧,但他覺得荀彧擋路了,所以暗示你且靠邊兒站,於是絕對了解曹操性情的荀令君為免將來可能受辱,幹脆提前自我解決。

話說曹操的猜忌之心、嗜殺之意,恐怕這年月沒一個人瞧得比是勳更清楚了,即便是荀彧荀文若也不能!

是勳這陣子躥起速度太快,勢頭太猛,跟朝廷中和士林中名聲太響,他本能地察覺到了曹操略有不愉,所以處心積慮地想要消除曹操的疑忌——包括故意把寫給李通的私信也遞給曹操看。仗著自己是曹家恩人加親眷的他人所無法企及的特殊背景,相信隻要足夠謹慎,曹操的點點不快絕不會轉化為怒意,而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但這次為了挽救孫汶的性命,他一時魯莽,竟然闖帳而入,卻發現自己隱隱約約觸及到了龍之逆鱗!

有著兩世的社會經驗,有著超過同僚兩千年的曆史積累,更重要的是從史書中摸索到了曹操的各個側麵,是勳知道,有些話已經不能再說了,再說就肯定出事兒。好在他始終都沒有告訴曹操,孫汶是因何而被誣獲罪的,大戰當前,倘若說出“勾結袁術”這四個字來,那麽同樣的疑忌也很可能轉移到自己頭上。啥,自己更跟袁術八杆子打不著關係?那又有啥要緊?若講證據,世上便再無冤死之人了!

可是他又勢不能退,他隻要後退一步,則孫汶必死無疑——連自己都求不來赦令,別人還敢再跟曹操開口嗎?而即便開了口,又有幾分成功的把握?曹操新設校事不久,正欲利用此職來整肅軍紀,在這時候冤殺一兩個軍吏,對曹操來說,那根本算不上什麽。即便等到許多年以後,當校事的權限越來越大,甚至從軍中而跨越到朝中,行為已犯眾怒,群臣如高柔、何曾、程曉等陸續上奏請求廢置,曹操跟他的子孫們也隻是殺趙達以堵眾口而已,卻始終未廢校事一職,校事甚至能夠“按奏丞相”。是勳在這個時候想要扳倒校事,其難真的勢如登天啊!

怎麽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