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帶每個人回家

隨著南部非洲戰爭第一批陣亡將士骨灰的到來,整個南華聯邦沉浸在英雄國家的悲壯中。

南華聯邦國家英雄紀念碑位於首都特區華夏公園對麵,建造於1965年,是為紀念為國犧牲的烈士而建的,這座七勇士青銅塑像高15.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雕塑作品之一,由南華聯邦著名雕塑家魏雨辰設計,在南加裏曼丹省鑄造。

為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紀念碑的碑文寫道。

每一個人在整個國家順利前進的時候所能得到的利益,比個人利益得到滿足而整個國家走下坡路的時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

一個人在私人生活中,無論怎樣富裕,如果他的國家被破壞了的話,也一定會陷入普遍的毀滅之中,但是隻要國家本身安全的話,個人就有更多的機會從私人的不幸中恢複過來。

基於這一認識,我們認為,為國捐軀的英雄是生命的頂點,也是光輝的頂點。

實際上,華夏公園是南華聯邦最神聖的所在--陣亡將士紀念堂,占地麵積達到了15平方公裏。

陣亡將士牌坊共分九間,建於42層石階之上,台基麵寬99.99米,進深9.99米,牌坊高9.99米,鋼筋水泥構築,外鑲花崗石,仿造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頂覆綠色琉璃瓦,飾有水泥脊獸,鬥拱三級,四角起翹,十分壯觀。

牌坊正麵題大仁大義,背麵題救國救民,均有華夏複興黨元老尚進勇題寫,門額上均飾有包金南華聯邦紫睡蓮國旗圖案,牌坊前設有九對石獸。

祭堂為磚石拱券結構,無梁,定名為正氣堂。

祭堂東西長500米,南北進深80米,重簷九脊,五間三進。

正堂中央奉有國家烈士之靈位,兩邊是南華國家精神和南華聯邦國歌碑刻,四周內壁上嵌有1100塊黑色大理石碑,上麵刻著陣亡將士的姓名、所屬部隊和軍階。

這可以說是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陣亡者名錄碑刻。

陣亡將士紀念館名曰鬆風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馬樓式建築,麵闊9間,屋頂為重簷式,鋪以藍色琉璃瓦。

這幢二層樓建築,高10米,東西長400米,南北寬99米,為鋼筋水泥仿木結構仿中國傳統古建築形式,外有回廊,樓下為9個部分,中為穿堂,上麵是走馬樓式的樓屋,上下遍設架櫃,供陳列陣亡將士遺物或舉辦展覽。

陣亡將士紀念塔位於華夏公園的最北端,塔高99米,九層八麵,鋼筋水泥和花崗石混合構築,底層直徑40米,向上逐層縮小,頂層直徑20米,每層都以綠色琉璃瓦做披簷,外有走廊,圍以石欄,便於遊人憑欄賞景,塔內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層,共1252級。

實際上,南華聯邦首都特區可以說是紀念碑的世界,在南華聯邦,對國家的觀念已經深入每個人的骨子中,正如一個反對南華聯邦對南部非洲戰爭的一個國會議員做的那樣--會議結束後,他拿起手機聯係到在第三裝甲旅的兒子,他說道,我的做法是個人的想法,但你作為軍人,你的生命是屬於這個國家的,為國家而戰是你的光榮。

南華聯邦公民紀念碑是銅像,作者是安永強,創作於1966年,高33米,建在首都特區的自由獨立廣場。

紀念碑呈四方形,台座的四個角上分別立有四個高6米的人像, 分別象征勝利、自由、力量和雄辯。

這四個人姿態幾乎一樣,象四根立柱,增加了紀念碑的穩定感。

紀念碑頂部是一個人的騎馬像,他身體健壯、充滿活力,騎在馬上昂著頭,威風凜凜、神采飛揚,一隻手高高舉起,好像在向千千萬萬的人民致敬,十分具有英雄氣概。

他騎坐的駿馬肌肉健美,一隻前蹄抬起,好像就要向前奔去。

作者強調了紀念碑的整體感和象征意義,使紀念碑具有很好的遠觀效果,但對人物本身的刻畫並不細膩,許多細節都被作者有意忽略了。

整個紀念碑風格樸實簡潔,人物強健有力,象征著南華聯邦共和國堅如磐石,和不可摧毀的力量。

民族紀念碑是南華聯邦首都特區的象征,位於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公園中央,1959年南華聯邦第一任總統姚水光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這座石碑高99米,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黃金製成的火炬雕塑,象征著華夏民族的獨立精神。

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南華聯邦共和國自國家建立以來的英勇事跡。

紀念碑旁還有噴泉、水池以及女英雄的雕像。

紀念碑地下室是一間陳列南華聯邦獨立史跡的博物館,館內有許多雕塑和油畫,全麵展示了1955年前,南華聯邦共和國如何建立的過程。

乘電梯可直達碑頂,俯瞰全市風貌。

當地時間8月20日,南華聯邦各地舉行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南華聯邦總統葉振邦在紀念碑前發表講話,懷念逝去的英雄,人們在各地舉行儀式,紀念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

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始於黑字成立後的抗日戰爭期間,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為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將士,人們將在士兵的靈位前放上花圈和旗幟,所有的政府部門則降下半旗,一些小鎮將會組織遊行隊伍,人們會穿上各個戰爭時期的軍人服裝,總統或副總統會在陣亡將士紀念堂--華夏公園主持紀念活動並發表演說。

在南華聯邦,不管你是將軍還是普通士兵,任何一個陣亡的將士都會受到最為鄭重其事的對待,南華聯邦將尋獲和收殮每一具戰歿軍人屍骨看作國家責任,並不惜工本地在世界範圍內進行。

這項費時費力、帶有強烈人文色彩的計劃,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1955年6月10日南華聯邦國家成立的這天,成為了繼續尋找、運回和辨認在以往衝突中失蹤的軍人遺骸行動的分水嶺。

這天,南華聯邦成立了戰俘與戰鬥失蹤人員聯合核查委員會。

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搜尋並還原失蹤將士遺骨,目前共有4250名工作人員,隸屬於南華聯邦國防部領導,依靠國防部的獨立撥款運作,每年的運作資金約有5億南華元。

委員會旗下擁有180個調查團隊,一個典型的調查團由10-14名隊員組成,團隊由一名隊長和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帶領,其團隊成員包括退役戰士、語言學家、隨行醫師、法醫攝影師、軍用爆破專家等多個身負特技的人,必要時,專業登山隊員或潛水員也會加入。

“一個小組的領導者最好具有法醫人類學和考古學雙重經驗。”人類學博士張江雲說,自從13年前加入委員會後,他至少參與了25個任務,就是在他這樣的人的帶領下,一支支調查團跨越半個地球,穿過叢林,翻山越嶺,在從地下開鑿出的泥土中識骨尋蹤,再馬不停蹄地將發掘的遺骸和遺物送往遠在本土的中心鑒別實驗室進行甄別。

在那裏,科學家們會動用一係列技術拆解並分析所有送來的物品,來確定失蹤人員的性別、種族、身高和死亡年齡,有時還會涉及臨死時的傷勢或病理學特征。

當鑒別程序完結後,喪葬事務辦公室會負責通知死者家屬,接下來的就是重演魂歸故裏一幕:遷葬回國、送至親人手中、舉行軍隊葬禮儀式、出具報告、存入國家檔案。

盡管經費有限,盡管進展緩慢,但對於調查團來說,這項任務的意義不在於數字,而是關乎個體的生命價值,以及國家對犧牲者的態度。

在委員會的每份報告、新聞稿、年度總結等文件的最後,你都會看到一句口號:帶每個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