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求收藏

話是神農有女名“女娃”,女娃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她喜歡出遊,有一天,她竟然來到了東海。去看最新小說

東海之水天相接,景色秀麗,讓女娃流連忘返,她一直在東海邊遊玩了三天三夜還不肯回家。

第四天,她還是在東海邊徘徊,忽然海麵一陣攪動,現出一個人來,那人身高一丈,麵目凶惡,身披鱗片,騎著一匹海馬。

這個人乃是東海龍王的三兒子敖丙,這敖丙由於年齡尚小,雖然化得人形,但身鱗片未脫完,因此長得十分醜陋,偏偏他又死好麵子,自以為是潘安的前世。

他也正好出來遊玩,看到岸的女娃,不由驚為仙女,前行禮道:“仙子好漂亮,不仙鄉何處,可有意與小王一起遊遍五湖四海?”

女娃出身人皇之家,生來就嬌貴無比,看到眼前這個醜八怪竟然想追求自己,不由大為厭惡,偏偏她又心直口快。

隻聽她道:“哼,你這醜八怪是什麽人,竟然想追求本姑娘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不照照自己的樣子。”

三太子被人揭了短處,不由十分惱怒,他也不是一個有涵養的人,馬發起火來:“呔,那女子,你不過生了一副好皮囊而已,有什麽了不起的。”

“小王可是東海龍宮的三太子,要什麽美女沒有,今天好聲好氣地和你說話,想不到你竟然出言相辱,今天你要不給我道歉就別想離開這裏。”

女娃任性地道:“我就叫你醜八怪,醜八怪,醜八怪,醜八怪……”

一邊串“醜八怪”從她的口中吐出來,把個三太子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他大喝道:“焉那惡女,休呈口舌之利,有本事下來和我大戰一場。”

女娃看得滔滔海水,有些膽怯,要知道她修習的是神農的“炎龍訣”,在未達仙人之境的時候是不能下水的,要不就會走火入魔。

但她不肯服輸,弱了氣勢,強撐著道:“醜八怪,有本事你來和我大戰一場。”

三太子怎麽受得了女娃的激將法呢,馬跳出海麵來,舉起手中的方天戟一戟向女娃刺來,女娃大驚,想不到他說打就打,手中拿出一把木劍來。

這把木劍也不是凡物,乃是神農自神農架取的一段奇木所製,不但堅比萬年寒鐵,而且還可以增強“炎龍訣”的威力,他如獲至寶,用它做成了兩把劍,一把自己用,另一把給了他一向喜愛的女娃。

女娃與三太子你來我往,打得有聲有色,兩個人功力差不多,大家一時難分勝負,然而三太子修的是水係功力,離了水威力就大減了,不久就處在下風。

冷不及被女娃打中了臂膊,血如泉湧,半邊身子發黑,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燒焦的味道,女娃臉露出了勝利的笑容,嬌笑道:“醜八怪,還不趕快投降,一會兒我把你這‘三太子’烤成‘三太牢’祭祀時用的三牲。”

三太子大怒,化為原形跳到海中,道:“惡女休要得意,看看本太子的厲害。”

說著,龍尾一擺,扇起百丈高浪,直撲岸的女娃,女娃大驚,急忙避開浪頭,但三太子進了海,實力大增,巨浪一波接一波地向她攻來。

女娃與三太子鬥了半天,早已是強弩之末了,沒幾下就被海浪打中了,她的護身真圓發出“吱吱”的聲音,好像火炭遇到水一樣,護身真圓一下子就被海水撲滅了。

女娃不習水性,被海浪拋得七渾八素,三太子看到女娃落水,一下子好像吃了“興奮劑”一樣,驅起更多的浪頭撲向女娃。

女娃在海浪裏似浮萍一樣**來**去,她大叫:“救……救命啊……呃……”

不張口還好,一張口,水往口中灌去,女娃一句話沒有說完就吞了幾口海水,如是一般人還沒有什麽問題,壞就壞在她修煉的是“炎龍訣”,海水入口,體肉的真圓也作起反來,在這骨節眼裏她竟然“走火入魔”起來。

她的意識起來起模糊,她不由想起了神農,她不甘心,她還年齡輕輕,不想就此死去,她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她好恨。

在她死著,她一直懷有強大的怨氣,直衝淩霄,把她的圓神從體內拉了出來,化為一隻火紅色的小鳥,小鳥口中不斷地叫著“精衛,精衛”。

她雖然變成了精衛鳥,但她恨大海無情地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她好恨好恨,她發誓可把東海給填平,日夜從鳩山銜來石子或者樹枝扔入東海,她想以此把東海給填平,其誌可嘉。

三太子看到女娃的屍體沉入海底之後,也不消了氣,回龍宮去了,他也不反這件事放在心,他不知識由於這件事,他與女娃結下了大因果,以致後來被轉世的女娃所殺,可謂一報還一報。

女娃徘徊在東海和鳩山之間,她日夜不停地銜著石子、樹屑等東西去填東海,這一天,一個道人出現在她麵前。

那個道人麵目朦朧,好像有一層雲霧擋住他的臉一樣,精衛竟然看不楚他的樣子,隻知道他很年輕。

隻見他一揮手,精衛就落到了他的手中,動彈不得,精衛惶恐不安地看著他,不知他要抓自己幹什麽。

隻聽那道人喃喃道:“癡兒,你今日之果皆因嬌橫所致,還不醒來更待何時。”

道人一揮手,一道紫光罩了精衛,精衛的身體一個子變大了,由原來的巴掌大的精衛一下子變成人那麽高,接著紅光一閃,化為原來的樣子。

原來在那道人的點化之下,精衛竟然化形了,但是由於這個道人非常人,精衛的化形天劫也就免了。

她知道眼前這個道人本領非凡,因此不敢怠慢,不敢使出自己嬌橫的性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個道:“多謝道長使我解脫,不知恩人高姓大名,仙山何處,精衛日後一定會門報答。”

看著眼前乖巧的精衛,道人不由點了點頭,看來她經過這件事之後,精衛的性格改變了很多,變得穩重了不少,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道人道:“好教你這小丫頭得知,我乃是盤天是也,隻因你與人皇有關係,特來點化你,人族你卻不能回去了,隨我回宮。”

精衛不由一愣,盤天在人族並不知名,雖然他身為人族聖父,但他造人的時候隻說自己是伏羲,因此人族的人隻知道聖父是伏羲,卻不知伏羲的本尊是盤天。

本來精衛能夠再生是十分十分高興的,但一聽到要和盤天回宮,不由一下子蔫了,她還想回家去看一看神農呢。

盤天是什麽人,聖人啊,怎麽看不出她的想法,對她道:“現在人族因你已經開始大亂了,你再回去也沒有什麽用了,反而會沾染更多的因果,對你以後的修行沒有好處,不如跟我回去修煉。你要見你父皇,以後會有機會的,相信不久之後你們就會見麵的。”

精衛一聽到以後還有機會見到父皇,而且還在不久之後,也就答應了盤天,跟他一起回去修道。

盤天帶著精衛直三十三天,回到了“問道天”,女媧看到盤天帶回一個女子,老大不高興地道:“我說你這次下界以為有什麽重要的事,原來竟然是帶了個女人回來,我不許你和她在一起,羲和、常羲已經是我最大的底線了。”

看來聖人也是會吃醋的,女媧的一顆心放在盤天身,以她聖人之尊是不許別的女子沾染盤天的,羲和、常羲已經是她對盤天的最大容忍了。

盤天哭笑不得,這個媧媧真是的,看到女人和我在一起都要吃醋,身為一個聖人,怎麽醋勁那大大呢。

於是他解釋道:“這不是我的女人,我是給你帶一個徒弟來了,你這麽久才有一個記名弟子青鸞,以後誰來繼承你的道統呢。”

青鸞是鳳天的女兒,女媧看她可愛就叫了她為記名弟子,鳳天更絕,叫到女媧要收青鸞為記名弟子,就說:“女媧師叔,幹脆就讓她當您的座騎好了。”

女媧正缺一個座騎,聽了鳳天的話正合她心意,因此青鸞既為女媧弟子,也是她的座騎。

為什麽鳳天那麽舍得委屈自己的女兒作女媧的座騎呢,你們沒有看到封神的時候,圓始天尊那護短的樣子嗎,三代以下的弟子就算榜他也不會理睬,而他的直傳弟子要被截教的人送榜的時候,他就會先送那些人榜,三霄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什麽圓始天尊對直係的徒弟那麽心呢,這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外乎乎兩個:

第一個就是二代弟子的培養花費了他最多的精力,怎麽就也有一些感情,畢竟聖人也不是真的完全沒有感情的;

第二,二代弟子是闡教的中緊力量,隻有他們才能保證闡教氣運不衰,道統永傳,而其他的弟子隻要有心,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圓始才會那麽心,在二代弟子有危險的時候不惜聖人麵皮,出手救下他們,而滅掉截教弟子隻是順手而已,畢竟“封神榜”是就那麽多名額,截教的人填了,闡教的人就安全一些。

鳳天把青鸞送給女媧作座騎,就是為了培養青鸞與女媧之間的感情,日後青鸞如果有難,女媧也不好袖手旁觀。

閑話少說,女媧聽到盤天是給她找了個弟子來,心中的氣不由一下子消了,她看了一下精衛的資質,發現她果然不差,比之青鸞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她高興地問精衛:“小丫頭,你可願意拜我為師?”

精衛早就看呆了,眼前這個美麗得無法形容的女子是誰,她最清楚不過了,人族的祖廟中供奉的眾位大神之中,她了喜歡的就是女媧,常常向她祈禱讓她保佑自己長得和她一樣漂亮。

沒想不到竟然有朝一日可以見到她的真人,還可以成為她的弟子,直到女媧問她的時候,她才醒悟過來,忙不迭地道:“願意,願意,我願意拜女媧娘娘為師。”

女媧看她的樣子,不由“格格”地笑了,笑得花枝亂墜,盤天竟然和精衛一樣一下子竟然也呆住了。

過了一會兒,女媧才道:“好孩子,你叫精衛是,我再給你取個道號。唔,你長得真可愛,臉蛋圓圓的,像個珠子,又那麽機伶,就叫你‘靈珠子’好了。”

精衛對於自己的道號也非常滿意,道:“謝謝師尊賜我道號,靈珠子見過師尊。”

然而,她眉間有一股黑氣,這是怨氣,雖經盤天指點過,但還是不能化去。

盤天心中一動,算了一下,對她道:“靈珠子,日後你與東海三太子的因果會有了結之時,你不要總是怨恨他,這樣對你的修行沒有好處。”

精衛眼睛一亮,眉間的黑氣不由淡了很多,幾乎看不見了,果然如盤天所料,日後她終於報了此仇,這是後話。

話說女娃死後,她的屍體被海水衝到了岸,被人族的人發現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認得她是人皇神農的愛女,馬稟報了他。

神農叫到這個消息差點一下子昏了過去,他抱著女娃的屍體哭了三天三夜,頭發胡子白了一半,還從此落下了病根,每想起女娃就吐血連連。

神農的身體越來越差,族裏的事務越來越難以應付了,他不由得想找個繼承人,可是找誰好呢,他一下子不能決斷了。

兒子之中除了蚩尤之外,其他的都沒有成年,而且他們的威望也不足以接任人皇之位。

蚩尤暴戾,更加不可為人皇,要是他當了人皇,天下的百姓可就有得苦受了,這樣一來,把他另一半的頭發、胡子又愁白了。

剛好軒轅由於女娃的死,聽說兄長身體越來越差了,不由想來探望他一下,神農看到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不由眼睛一亮,決定把人皇之位傳給軒轅。

一來軒轅有大智慧,能斷族中事務;二來軒轅道德高尚,在人族中的威望也不小,他把此事和軒轅一說,軒轅想了一下,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