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一百九十八章 授銜通知書
北平的中華皇家軍校新址中,一棟幾層小樓已經建設完畢,也裏也成了全國各地來京將領的暫住地。
一間三人臥室中,張自忠看了下手中的通知書,心中泛起莫名的感動。回想起從小到大的遭遇,讓他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1891年,張自忠出生於山東臨清,這裏民風彪悍,張自忠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裏,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張自忠的成長一直伴隨著中華內憂外患的煎熬之中。清廷昏庸腐敗,國勢極端衰弱,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一浪高過一浪,張自忠的少年歲月,就是在這樣一個黑暗時代度過的,這個背景對他的成長影響至深。
因為其父親的關係,張自忠到贛榆縣衙居住了一段時間。不過深宅大院已關不住生性好動的自忠。一得空,他就溜出門去,四處轉悠。一天,他跑到街上閑逛,見一個無賴在欺侮兩個賣菜的老頭。他二話沒說,衝過去對準無賴就是一拳,倆人便扭打起來。自忠雖年少,卻身高力大,那無賴見不敵對手隻得服輸,給老者認了錯,自忠這才放過了他。張樹桂見兒子長大了,又不安心學習,就把自忠送回了臨清老家。未曾想,自忠回臨清不久,就從贛榆傳來噩耗:父親因病卒於任上。父親病故,全家悲痛,自忠更為自己沒有好好孝敬父親而難過。
張樹桂故後,夫人馮氏就成了一家之主。馮氏雖沒有讀過書。但為人通達,處事幹練,治家教子都頗有章法,很受子女尊敬。每逢冬春之交,青黃不接,心地善良的馮夫人總是拿出糧食和棉布接濟貧窮的鄉親,深得鄉民愛戴。由於父親早逝。實際上張自忠的成長受到母親的影響更大一些。
回到臨清以後,張自忠繼續在私塾裏讀書。他仍舊很調皮,不怎麽安心學習。這時。他玩耍的花樣更多了,先學騎驢,以後又學會了騎馬。時常跟隨青年們出去打獵。他從這種勇敢、冒險的遊戲中找到了樂趣,有時一連幾天不回家。
慷慨仗義、同情弱者是張自忠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來的性格特征。他兩三歲的時候,母親總在他的胸前係一個小兜兜,在裏麵裝些花生糖果之類的吃食。自忠一看到小夥伴,就大把地抓花生糖果給他們吃,直到分光吃淨為止。長大一些,有時他與夥伴們賭錢玩,贏了窮人的錢他一文不要,若是富家子弟則毫不客氣,一文不能少。
張自忠生長在一個富裕家庭。從沒有為衣食犯愁,但村裏有些佃戶吃糠咽菜,家境貧寒。張自忠於心不忍,常常從家裏拿來白麵饅頭換人家的糠窩頭。為顧全對方的自尊,他一再說自己愛吃糠窩頭。從不擺出一副施舍的樣子。遇到街上賣梨桃的,他常常把整筐包下來,讓大夥吃光分淨,然後向母親討錢付賬。家裏有人責怪他,他則滿不在乎地說:“人家買不起,咱們送一點給人家吃算什麽?”
深受黑暗時代的影響。張自忠初時所讀都是四書五經。所以說,從懂事起,就開始接受舊學的熏陶,父親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都毫無二致地歸一於孔孟之道,因此,強調忠、孝、仁、義的舊道德從小便在張自忠的內心深深紮下了根。學習之餘,張自忠常借一些小說來閱讀消遣。最讓他喜愛的是《三國演義》、《說唐》和《說嶽精忠傳》。這些古典名著對傳統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釋,關雲長、嶽武穆和秦叔寶的忠義俠行和浩然之氣令他心馳神往,由衷敬慕。
完成學業的他對於未來,沒有什麽明確打算,但他的內心一直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好男不吃家裏飯,長大了要出去闖天下!
由於小時候受到黑暗時代的影響,加上喜歡一些軍事書籍,出去闖**的他,第一選擇的就是當兵。他沒有上過軍校,但是帶兵天賦顯露無遺。
一同住在這間臥室中的還有薛嶽和張治州,此時他們手上也有一張這樣的通知書,他們兩個和張自忠一樣也是滿心的感動。
這三張通知書是剛剛蔡鍔親自為他們三個送來的,讓他們感動的不是因為這張通知書是蔡鍔送來的,而是裏麵的內容。
“現通知學員張自忠(張治洲、薛嶽),於明天早上八點準時到達中華國防部,參加建國授銜儀式。
中華國防軍最高統帥:陳紹”
通知書很短的一句話,讓三人感動之餘,心中又升騰起一股難以掩蓋的激動之情。
三人都是南京的老將領,南京歸附西南後,三人也一起進入中華軍校進修。這次三人受邀來到北平參加建國大典,本身就已經感到十分的榮幸。現在再次接到這份大禮,怎能不叫他們激動。
如果是剛剛進入中華軍校時,他們還不會如此,可是這短短的幾個月來,他們三個已經被裏麵的東西深深震撼著。不說那些先進的戰鬥理念,就是那些學員迸發出的學習熱情都讓他們感到內心的震動。龐大的軍事圖書館,各個訓練場地都時時讓他們流連忘返。
不過這些都隻是片麵上的東西,當他們正式接觸到學習科目時,這裏麵所教授的知識讓他們感到汗顏。三人原本就已經是一方將領了,原本以為自己對行軍布陣、戰術指揮這些東西都是耳熟能詳,可當看到教科書上的內容,他們有種理念被顛覆的感覺。像他們之前所認知的那些知識,在這裏隻是基礎,根本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像一些空地一體打擊、海空一體打擊、傘兵洲際戰略投送等這些東西更是聞所未聞,一些戰術課程也讓他們有種以前自己學習的軍事知識都是小學課程的感覺。就連這些東西他們都很陌生,機械化快速挺進、步炮協同、炮坦協同、步坦協同、空地協同。
在學習之初。就搞了一次模擬對抗演練,單單靠軍旗推演。而他們三人的對手是三個軍校的本屆畢業生,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三人被迅速的擊敗。這件事一直讓他們三個感到極度的羞愧,不過此事也給了他們極大的激勵,往後的幾個月中,三人爆發出極強的學習熱情。原本他們就有豐富發統兵經驗。在這裏他們的學習速度可以用飛快來形容。三個月後,他們三人都可以輕易的擊敗自己的導師。
先行火力準備,突然發起攻擊。進行重點突破,實施連續突擊,分割圍殲敵人。不斷投入後續力量,發展突破成果。戰術突破可以從行進間或與敵直接接觸時實施,一般從突然猛烈的火力準備開始,以炮兵、航空兵火力,消滅突破口上敵有生力量,殲滅其反但克火力點及其防禦工事,壓製兩側支撐點、縱深的炮兵陣地和預備隊。步兵、坦克兵充分利用火力準備效果,協調一致行動,發起勇猛衝擊,迅速通過通路。實施連續重點突擊。打開口子後,迅速向兩翼卷擊,或實施鉗形攻擊,割裂敵戰鬥部署,攻擊敵淺近縱深支撐點。向敵縱深發展突破成果時。及時投入預備力量,與迂回或包圍部隊相配合,適時使用穿插部隊、機降突擊或襲擊支隊,突破敵戰術防禦地幅,為戰役突破創造條件。隨著高技術兵器的發展,將充分發揮各種火力突擊效果。從行進間發起攻擊,從正麵、翼側、立體同時突破,有時戰術與戰役突破也可能同時實施。
這些戰術他們已經是了如指掌,不過他們越學習下去,越感覺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了。特別是圖書館裏的一些軍事武器樣圖,雖然很多都隻是筆畫的草圖,但是其記錄的戰鬥性能,讓他們爆發出更強烈的學習欲望。
當然在他們學習中,接觸的東西越多,也讓他們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感到震驚。三人經常在心中推演,自己要是率領一個軍編製的北伐軍部隊,能不擊潰對方一個團。開始時還覺得最少能打個平手,可當他們學習的知識豐富起來,這種結果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一旦對方呼叫空中支援,那毫不客氣的說,一個軍的北伐軍會被對方一個團趕得到處跑。
三人也明白,指望對方不呼叫空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學習的第一課就是第一時間奪取製空權,隻有奪取製空權,戰爭的天枰才會向己方傾斜。製空權是未來戰爭勝利與否一個巨大的籌碼,在同樣的實力下,誰奪取了製空權,誰就能掌握主動。
現如今這張通知書讓他們有種一種被信任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放在他們身上,讓三人都格外的感動。畢竟他們是原來的南京將領,能得到如此重視,實在是難得。
根據蔡鍔的說法,他們三人是所有南京將領中最成功的三個。剛剛在給他們三個送這份通知書時,蔡鍔就很明確的告訴他們。
“原南京將領就你們三個收到這份通知,收到這份通知就意味著你們可以步入國防軍高層,因為有這份通知的最少都是中將軍銜。當然這和你們在軍校的表現有關,還有就是中華國防軍最高統帥皇帝陛下的支持,這三張通知書都是陛下親自批示增加的。我希望你們三個都能記住這一點,不管以後身居何位,都不要辜負陛下對你們的信任與期望。”
中華國防軍即將展開授銜儀式他們是知道的,和其他南京將領一樣,他們以為會到正式從軍校畢業出來,才會被授予軍銜。對於錯過這樣的授銜儀式,說不遺憾那是不可能的。可現在原本在他們看來遙不可及的事情,正兒八經的擺在他們眼前,三人起初都有些不敢相信。不過事實就是事實,很多東西都無法用常規來解釋的。
中華國防軍的軍銜含金量很高,在整個國防軍係列裏麵,中將也就是那些人,現在他們能擠進去,說是一種特殊的榮耀也未為不可。他們知道,在以後國防軍新一輪的整編完成時,中將所對應的職務就是集團軍司令,就算是以後成立軍區,當個軍區參謀長也不錯。當初他們還隻是南京政府一個小小的軍長,比起軍銜的含金量和其他東西,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衝著那些職務去的,他們感動的原因是,陳紹對他們的信任。此時陳紹在他們心中,本來就挺拔的身姿,更是無限的高漲起來。
將心比心,當他們身在陳紹的位置時,能做出這種舉動嗎?結果讓他們感到慚愧,讓他們也更加佩服陳紹的胸襟、氣度。
他們三人都知道,國防軍能授予中將的本來就不多。他們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可以說那些人能得到中將軍銜都是靠自己奮鬥來的。而他們自己呢,降將的身份就不說了,就是戰績也拿不出多少值得稱道的。和這些原來的國防軍將領對比,人家是領兵親自擊敗日本軍隊,英法聯軍,是為了祖國,為了民族而戰。而自己隻打過軍閥內戰,相比他們的大義,根本算不上有任何榮耀。
這是陳紹還在南寧時就已經決定的事,當他看到那一列授銜名單時,心中總是感到有些缺憾。當他翻開南京將領在中華軍校進修的名單時,看到成績一直搖搖領先的三人後,便在授銜名單添加了三個人的名字。
薛嶽本身在上海防禦日本軍隊時就表現不俗,加上在中華軍校時的優異表現。陳紹才把他的名字提上。
張自忠更是後世陳紹一直敬佩的一個抗日將領,也是後世中為數不多陣亡後受到日軍膜拜的中華將領,並且當時日軍還將他的遺體莊重收殮入棺,用專機運送到漢口。
張治洲,陳紹是看上他的愛國情操,雖然很多人都有愛國之情,但隻有那些把愛國之情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的,才算是真正的愛國。
陳紹不介意給他們一點殊榮,也不介意給他們機會。隻要能好好的表現,中華的舞台就有屬於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