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同盟國選擇

中華占領新加坡,並且在東南亞其他戰場上,也立即展開了瘋狂的攻勢。總兵力達到百萬的日本東南亞派遣軍,徹底的被消滅。百萬大軍中,屬於日本真正的主力,四十萬的日本皇軍包括東南亞派遣軍體係中的所有軍官乃至於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全部被消滅,鮮有活口。而剩下了幾十萬皇協軍,多半成為了中華東南亞戰區的俘虜。

此戰曆時一個月,一邊采取了猛速突進的戰術,一邊采取了步步為營的緊逼戰術。中華再一次用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讓世界體會了一把中華力量。

而在東南亞的西麵,盟軍部隊開始後撤,這一個月來,他們已經連續進攻了東南亞戰區的防線整整二十天,然而不但沒有取得有效的戰果,支援東麵的日本軍隊,反而還死傷了大量的士兵。盡管九成是印度人組成的軍隊,但這也給印度盟軍的士氣,一個很大的打擊。毫無戰果的進攻,在日本東南亞派遣軍戰敗後,這樣的進攻就變得毫無意義,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後撤了。

此戰,中華一樣動用了超過百萬的軍隊,其中一線部隊就動用的三十萬,空軍戰機更是出動了幾萬架次,消耗的彈藥上百萬噸。而中華方麵,也死傷了五萬多人。這也是中華建國後有史以來,一場戰役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但是比起日本的傷亡,這樣的傷亡也還可以接受。

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中華就此控製了馬六甲海峽航道,別說另一邊的蘇門答臘島還在日本的掌控中,對於已經喪失空優的小日本,海峽航道已經等於完全喪失了。中華的輪船也可以再一次的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返回國內。

這場勝利的宣傳風暴也很快席卷了整個世界,還在歐洲和盟軍死掐的德國、意大利以及軸心國的仆從軍,在廣大的宣傳下深受鼓舞。雖說中華一直都沒有和軸心國聯盟有任何的軍事互助協議,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到軸心國的宣傳,因為在以往的宣傳中,中華早已經是軸心國的親密朋友。政治眼光毒辣的希特勒,也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不過,在宣傳的同時,希特勒也不忘督促歐洲和非洲戰場上的攻勢。各大集團軍群頓時感到壓力倍增,或許除了莫斯科因為冬天的關係,無法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外,其他的戰場,都開始製定新的大規模進攻方案。

而在另一邊的同盟國,就顯得安靜了很多,甚至也有不少人感到幸災樂禍,因為日本的東南亞地區,就是從他們手上搶走的,現在又被中華占領,有些人並沒有感到唇亡齒寒,甚至有一種複仇的快感,盡管這個仇不是自己報的。

對於這樣的失敗,麵對雙方媒體的宣傳,同盟國控製的媒體宣傳部門頓時低調了很多,采取一副默認的姿態。

不過,同盟國並非一點動作都沒有,特別是美國,所有的工廠都在進行最高強度的生產速度,每天都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出廠,裝船出海,源源不斷送往各大戰場。

對後勤大總管的位置,美國一直都做得很好,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的優秀,因為他不但送去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開始大規模製造生產最新的武器,也一樣沒有吝嗇,還是源源不斷的送給盟友。特別是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因為要麵對中華的兵鋒,美國人也發現,日本自己的武器裝備碰到了中華武器,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美國甚至開始幫助日本生產五式坦克,並且在日本五式坦克和蘇聯t-34/85的基礎上研製新的坦克,打算取代謝爾曼。因為賈斯克之戰後,美國人也發現,謝爾曼坦克對上中華坦克後,真的一點優勢都沒有。除非是用超過對方五倍以上的兵力,否則裝甲部隊間的碰撞,美國將會處於劣勢。

但是清楚中華國力的美國也清楚,想要用數量去壓倒中華,那是絕對不可能。因為中華不是德國,其強大的工業能力,完全不噓美國。想要用數量去壓倒中華,美國人自己也認為是個大笑話。

盡然如此,那同盟國就需要一款能夠抵抗中華主戰坦克的陸戰武器。而日本四式坦克第一次實戰,就成功摧毀了中華九輛坦克,這讓知道戰況的美國人眼前一亮。

迫不及待的拿到了日本新式的五式坦克設計圖紙,並且保證幫助日本生產這樣的坦克,同時借五式坦克和蘇聯t-34/85的性能和設計方案,進行美國自己新式坦克的設計。

平靜下總是藏著無數的暗流,同盟國高層間的往來會議,越發的密集起來。局部戰爭的失利,雖然讓他們也是損兵折將,但是,那隻是在亞洲戰場上的失利。反觀歐洲,同盟國清楚自己對手目前局麵的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氣餒。因為,他們已經清楚,自己的對手,幾乎已經到了無兵可調的地步。隻要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集結足夠的力量,發動新一次的反攻。那麽,整個歐洲戰場,一定會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而後在大舉反攻中華,前期在應對中華強大的攻勢下,守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擺在同盟國前麵的道路,隻有兩條,要不是先集中力量幹掉歐洲的敵人,要不就是集中力量幹掉中華。而此刻,中華是士氣如虹,兵強馬壯。反之,德國經過了三年多的戰爭,已經逐漸露出了疲態。柿子要挑軟的捏,這個道理同盟國高層很清楚。

於是乎,大量的物資和兵力,開始在軍艦的護送下,從美國本土,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歐洲戰場上。並且美國的大西洋艦隊開始新一輪的對德國潛艇進行圍剿,歐洲海軍實力出現的空白,正是美國出牌最好的時機。每一天都有驅逐艦下水,加入到掃清大西洋潛艇的隊伍中。打擊德國的狼群戰術。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擺在同盟國前麵,那就是被意大利海軍控製的地中海,這也是一個很要命的地方。蘇伊士運河被德國和意大利聯合控製,阿拉伯半島也沒有海軍,根本威脅不到紅海和運河以及地中海。這也直接導致,中華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海軍和陸運,運送到歐洲,送到德國和意大利的手上。

同盟國想要處理掉歐洲戰場,第一步就要切斷中華對歐洲的軍事援助,控製地中海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隻要控製了地中海,再加上阿拉伯半島處於同盟國的控製之內,中華對歐洲的海上運輸線,就會被徹底的截斷。

至於陸地方麵,非洲戰場上的戰事順利,將德國的非洲軍團徹底消滅,那盟軍就可以大舉增援阿拉伯半島,利用大兵團直接進攻中東,切斷中華和歐洲之間的陸地聯係。

如此以來,隻要讓中華和德國無法相互進行支援,那德國就將會完全陷入劣勢。

這是個很好的設想,先打敗德國,再聯手打敗中華。將主要的力量集中於一點,各個擊破。

但是,設想是不錯,但是執行起來,就沒有那麽容易。不說要多久才能幹掉德國,就算是控製地中海就不是一見很容易的事情。歐洲的大西洋海戰,葬送了英國、法國、德國九成的海軍主力,致死歐洲海軍力量將至曆史的冰點。但是在歐洲還有一個國家的海軍,沒有遭受任何的損失。

這就是意大利海軍,當初大海戰的時候,德國就算是力量小於英法海軍聯軍,但是也從來沒有動用過意大利海軍。就是為了保證地中海時刻處於軸心國的控製之中。這是一步很長遠的棋子,地中海對歐洲各國的重要性誰都明白。用一句歐洲人的話來說,誰能控製地中海,誰就能控製半個歐洲。

德國海軍公海艦隊花費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才打造出來了,光是每年運送到中華的黃金珠寶,就數不勝數。這樣用金錢堆出來的海軍,和英法海軍主力一起完蛋。看似在戰術上,德國輸了,當然英法也輸了。但是從長遠看,德國贏了,因為地中海一直以來都在德國的控製之中。

現在,英法就要承擔起這個失敗,從意大利海軍手上,搶回地中海。以前,或許英法沒有這樣的實力,因為意大利海軍不弱,特別是在中華的扶持下,控製地中海的海軍力量,還是很強悍的。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困難是有,但也不是沒有任何的機會,因為美國海軍已經喘過氣來了。

盡管美國把最強大的海軍放在了太平洋,但是單單依靠以往美國的大西洋艦隊,就足夠勝任這一任務了。特別是現在同盟國打算開始進行對歐洲的戰略反攻,自然而然,美國的大西洋艦隊就開始把目光放在了一直遊弋在地中海的意大利海軍。

然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擺在同盟國麵前,那就是中華對太平洋的攻勢。日本是否能夠支持到同盟國反攻歐洲,或者中華在陸地方麵隨時都有可能開始的攻勢呢?

百萬大軍在東南亞一舉被埋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是日本十分之一的兵力,其中有還幾十萬的精銳部隊。這是一個很痛的傷口,盡管在中華對東南亞采取進攻的時候,日本已經有了這樣的準備,但是止痛藥再好,過後也一樣免不了痛感。

不管是誰,都無法坦然麵對百萬大軍被消滅的事實,就算這裏麵有過半的皇協軍。

還有很嚴重的一點,東南亞地區沒有能夠牽製中華的軍隊,如今隻剩下北方和南方的印度,這比百萬大軍被消滅更加的嚴重。不但印度尼西亞在中華的兵鋒之內,印度也一樣。解放出來的中華東南亞戰區,隨時都有可能對印度展開進攻。那可是同盟國在亞洲大陸上,最重要的落腳點。如果印度被中華占領,那後果對同盟國來說,將是十分可怕的。

因為到時候,中華南方無戰事,北方就更加的危險,不單單是日本,就是蘇聯也極有可能麵對中華和德國的兩麵夾擊。到時候,別說反攻歐洲了,能夠保住其他地方已經是妄想了。

同盟國高層不是傻子,丘吉爾、羅斯福(杜魯門)、斯大林等人都不是豬頭三。在中華兵圍新加坡的時候,在印度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征兵。凡是十八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印度男子,大量的被征集進入軍隊之中。印度龐大的人口,牲口般的繁殖速度,是同盟國最廉價的兵源基地。

同盟國在蘇聯身上看到了人海戰術還是有作用的,把一個德國險些拖垮了。而印度的人口,隻比中華少一些,用來進行人海戰術,再好不過了。

十個印度師對一個中華師,如果不夠,那就是二十個印度師,再不行,那就來三十個。反正每個人隻需要一把步槍,五顆子彈,一套軍裝。這對美國的生產能力來說,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快速的武裝起幾百萬的軍隊。

用丘吉爾的話來說,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大英帝國皇冠上最後的明珠。不然,不單單是英國要完蛋,就是所有的同盟國都要一起跟著完蛋。

因為這一句,印度開始走上的全民皆兵的道路。同時,用武力鎮壓,壓倒一切敢於反抗的勢力。當然,為了讓印度人能夠開始自覺的加入軍隊,丘吉爾直接拋出了極其有**力的一句話:戰爭勝利後,讓印度人自己立國,以後將不會再是英國的殖民地,也不再是任何人的殖民地,支持印度人,建立一個印度人自己控製的國家,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

丘吉爾秀逗了嗎?自然是沒有!

他既然可以讓中東國家獨立,也可以讓加拿大獨立,自然也可以讓印度獨立,因為戰爭真正威脅到了英國,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的美夢已經完全的破碎,現在他要考慮的是,如何保住這最後一塊遮羞布。如果印度被中華占領了,那對英國來說,才是最大的悲劇。

所以,他另可讓印度獨立,把印度幾億人口牢牢的綁在同盟國的戰車上,也不會看著印度被中華從英國手上奪去。不管印度在今後的戰事中,是勝利還是失敗,對英國的影響都會降到最低。當然,最大的好處,還是在印度人口基數上,可以源源不斷產生的兵源。

質量不行,就用數量壓倒一切。

可是對已經損失百萬大軍的日本,印度方麵貌似和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早在東南亞戰局糜爛之時,日本方麵就已經做好新的戰略防禦部署。

南雲忠一的艦隊,沒有出現在新加坡之戰中,就是為了執行這一場新的防禦戰略。

盟軍開始要進行戰略的轉型,從防禦轉向主動進攻,擺在盟軍眼前,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日本是否能夠支撐到盟軍反攻歐洲大陸成功,這是很關鍵的一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反攻歐洲也無從說起。

其實早在盟軍說服日本的時候,美英等國答應日本條件中的,將日本占領的太平洋諸島,交給日本管理。從答應這一條開始,美英等國就已經有準備了。美國需要解開力量的束縛,用大部分的力量,打敗德國。

而擺在太平洋上的防禦,就將大部分交給日本。這也是美英等國爽快答應日本的原因,畢竟是守護自己的地方,日本人才會盡心盡力。當中華的勢力向太平洋擴展的時候,日本就要堵上去。

這是美英等國的算計,不過日本也有日本的算計。太平洋上的任何戰爭,都和海軍脫不了幹係。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日益加強,讓日本看到了消滅中華海軍的曙光。

日本聯合艦隊將會開始和美國聯合起來,共同指揮作戰,統一協調行動。

日本聯合艦隊聯合美國太平洋艦隊,用日本人的話來說,這是地球史上史無前例最強大的一股海軍力量,沒有之一。就算中華再強大,也絕對強不過美日海軍的聯合。

這是一股兵鋒所指皆為焦土的力量,有這樣的一股力量在,同盟國似忽已經站在了不敗之局。

就算中華海軍再強大,就算盡可能的去高估中華的海軍實力,也絕對不是美日海軍聯合起來的對手。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都有著十分強烈的自信,一百多艘各型號的航母,在海上是絕對無敵的。就算是中華,也要靠邊站。

隻要這股強大的力量,逼近中華沿海,借機消滅中華的海軍,所謂的太平洋戰事將載物憂慮。沒有海軍的中華,拿什麽去進攻太平洋,到時候連國門都出不去。

屆時,不管是菲律賓還是已經開始的馬裏納群島爭奪戰,都將再一次回到同盟國的控製之中。就算是盟軍垂涎已久的婆羅洲,也會落入盟軍手中。

因為龐大的艦隊,將會將中華封鎖起來。切斷中華和海外領地的聯係,再進行登陸占領。

沒有海軍的中華,日本就無所畏懼。

不過,最主要的一點,日美聯合真的能消滅中華的海軍,這一點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