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中東布局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凱瑟琳看著電視上從伊朗發回的報告,不由得冷笑了一下。

時間進入11月初,這個世界似乎又不得消停了。

世界第三?

這個巴列維竟然敢自稱世界第三?

這不是找死嗎?!

原本凱瑟琳對這家夥還挺同情的,但是看對方現在的表演,凱瑟琳覺得,這個人似乎也是有些夜郎自大。

巴列維稱美蘇爭霸,歐洲一團亂麻,中國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咱們這裏現在就是世界第三了……

難道巴列維不知道,所有敢自稱世界第三的,都被抽了麽?

以前印度自稱世界第三,立刻被打得抬不起頭,後來越南打敗了美國,自信心爆棚,也自稱世界第三,立刻又被抽臉……呃,不對,似乎越南的世界第三被那個恐怖分子王少棠給暗殺了……

但不管怎麽說,自古以來,敢自稱世界第三的,都沒有好結果——你看,就算木有戰爭,自稱世界第三,照樣被暗殺,不是?

雖然曆史改變了,但敢於自稱世界第三被抽臉這個定律,是變不了的。

凱瑟琳估計,他也是因為自己的白色革命似乎弄得不錯了,然後看到東麵那位又走了,所以跳出來了。

其實,這幾年,當凱瑟琳將目光放在伊朗上麵之後,她就發現,這個巴列維和後世真相黨們描述的巴列維有些差距——別的不看,這巴列維竟然能讓富人擁有24個奴仆,這簡直就是中世界的政策了!

伊朗的財政狀況改善絕大多數是因為國際石油價格的猛漲,讓巴列維有能力大手大腳的花錢,但是因為他徹底的任人唯親和反對民主製衡,財富隻是被少數人瓜分,因此在伊朗政治上貪.汙腐.敗,經濟上貧富失衡;因為巴列維踐踏神權。生活方式上全盤西化,讓保守派不滿;因為他專製獨裁,讓知識分子離心;因為分不到發展紅利,平民怨恨他;最後因為管理不善財政窘迫。他的加稅政策讓新富都不擁護他,可以說,一年多以後發生的那檔子事情,還真是可以說是自作孽。

就是沒有霍梅尼,恐怕也有什麽穆罕穆德、完顏湯姆一類的人物……

咦,似乎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相反,凱瑟琳覺得。如果自己能夠搞定這個霍梅尼,說不定還能夠有更好的機會。

霍梅尼雖然支持綠教,但是從阿聯酋的經驗來看,自己說不定也能夠搞定對方。

問題隻有一個——伊朗比阿聯酋要大太多了。

阿聯酋可以稱之為“七城聯盟”,但伊朗這邊,問題可就嚴重了。

一個大國怎麽可能就這樣輕易的聽你的?

而且人家和美國還不對付!

國際關係上麵的問題,是最讓凱瑟琳頭痛的。

美國雖然有很多盟友,但這個時候凱瑟琳已經注意到了——大部分商機。可都是站在美國的對立麵的。

美國已經掠奪完了他們的盟友,利益都被瓜分了,所以想要商機的話。凱瑟琳發現這是不夠的。

但是在美國對立麵的那塊市場,除了粗放型的蘇聯之外,其他的地方卻很少有這樣的存在。

“艾爾莎……你讓蒲觀水……不,這件事你親自去辦,看看能不能聯絡到那個霍梅尼。”

“霍梅尼?”

“伊朗那個,上次不是說他在伊拉克麽?”

“哦。”艾爾莎點頭。

在1964年,霍梅尼曾經因為反對巴列維的投降決議的時候被捕,在獲釋後未有改變態度,他在1964年11月4日早上再次

被捕,當天下午隨即被軍用運輸機流放至土耳其。

霍梅尼在外流亡了14年。當中大部分時間都處身在伊拉克聖城納傑夫。他在布爾薩停留了不足一年,由於他未能在當地另覓住處,他隻好在土耳其軍方一名叫阿裏.切蒂納的情報人員家中作客。

1965年10月,他獲準遷往伊拉克納傑夫。到1978年,時任伊拉克副總統的薩達姆.侯賽因向霍梅尼表示他應該要離開——但就現在,霍梅尼卻沒有離開伊朗。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與伊拉克兩國在這兩人得勢的一年後隨即爆發了長達八年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兩伊戰爭。

在研究了一下霍梅尼之後,凱瑟琳也覺得這個人應該不是一個食古不化的宗教老頑固,霍梅尼在1940年代接納1906年伊朗憲法規定的有限君主製,這可見著霍梅尼所著的《揭秘》裏,但是他在1970年代拋棄了這個想法。

為什麽拋棄?還不就是因為巴列維那家夥High過頭了麽!

巴列維一係列的舉動,讓霍梅尼意識到,這玩意兒不行!

套用中國那邊的情況,巴列維就是妥妥的民國範兒,而霍梅尼則是一個縮水的綠教版本的馬列,霍梅尼利用宗教壓製世俗,壓製社會上的不公和剝削,嗯,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凱瑟琳總覺得,如果霍梅尼能夠真的成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那會更好……呃,好吧,這麽做的首先,就是要把伊朗的宗教底蘊給完全的剔除,但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

“但霍梅尼不是反美的麽?你想要聯係他?”

“我們可以代表美國,但美國不可以代表我們!你跟他們說,我們隻是我們自己就好了,而且我們有自動火炮、有強力的火控係統、還有先進的民用科技,我們可以搞一個皮包公司,到時候他們想要的技術,我們都可以給他們!”

利益?

不。

是變化。

凱瑟琳謀求的不是利益,而是變化。

利益是短期的,變化是長期的,凱瑟琳需要改變的是變化,凱瑟琳不需要的是過度的利益。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夠搭上霍梅尼的線,到時候兩伊戰爭的具體爆發時間,凱瑟琳就能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到時候自己搞石油,那到時候產生的利潤,可就是幾千億了!

……好吧,凱瑟琳不敢搞幾千億。但是幾百億還是可以的。

杠杆雖然好用,但是凱瑟琳也不敢搞大了,搞大了的話,到時候出現的問題,可就不知一星半點了。

所以凱瑟琳不敢搞大了,但是幾百億的話,還是可以的。

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但還有些事情,那就是必然了。

兩伊戰爭是不會改變的,這一點是國家之間的問題,凱瑟琳現在的力量,還影響不了那麽大、那麽遠。

但凱瑟琳說不定能夠有機會能夠從中獲利。

世界大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具體的改變可能會不太大,但是如果巴列維提前一年悲劇,自己的準備豈不是都白費了?

那才叫坑爹呢。

所以凱瑟琳才想要和霍梅尼搭上關係。

呃……還有薩達姆那邊。凱瑟琳也在考慮這邊的問題。

薩達姆是誰?

很簡單了。

全名薩達姆.本.侯賽因.本.馬吉德.阿爾.提克裏特,伊拉克第五任總統……呃,還沒上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阿拉.伯.社.會.複.興.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

兩伊戰爭和薩達姆以及霍梅尼脫不了幹係。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試圖完全控製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製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製下的水道發動進攻。

此外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當然,現在這玩意兒還沒開始。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綠教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麵的嚐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製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凱瑟琳想了想,頓時搖了搖頭。

伊拉克雖然有利益,但是凱瑟琳卻並不像去伊拉克。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

相比之下,伊朗就好像是二十年前的中國一樣,孤立無援。

偏偏就還是這樣,戰爭也僵持了八年。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雖然霍梅尼在凱瑟琳的印象中還是無限接近於食古不化的老頭兒,但凱瑟琳決定,還是先和對方接觸一下比較好……

希望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不試試看,誰又會知道事情究竟回事怎麽樣的呢……

……

今天第一更!

還有四更!

努力碼字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