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終;盡信書不如無書

後趙.裴鬆之著,齊.司馬光注《前趙書》。卷一《太祖本紀》曰:

太祖武皇帝,巨鹿楊氏人也,姓張,諱狂,字無忌,漢留侯良之後。祖父千,千子談,談早亡,太祖為伯父角所養。少聰慧,學劍大成,兼修道法,為張氏子弟第一。南華老仙異之,潛為太祖師,授以《遁甲天書》三卷,是為《天》《地》《人》。

【光注曰:《無忌別傳》雲:狂本劍客,嚐挑戰冀州,遇顏良,大敗,幾乎不免。張角以為匹夫,出之兗州。】

中平初年,角以太平道起事,號令百萬黃巾,事在《宗室列傳》。太祖奉角之令,執掌一方,初不利,後聚合徒眾周倉等五百人入潁川,降服王果,典韋歸順。【光注曰:黃巾之起,大方萬人,小方五六千。執掌一方而得五百人,可謂慘敗矣。故趙太祖之起,亦凡人爾。王果無赫赫之功,以其為元勳,得列青史,是為識人之明。】

惜潁川黃巾帥波才,不慎為漢將皇甫嵩、朱雋所破,大部潰逃。賴太祖臨危不亂,倉促間力挽狂瀾,破漢軍追兵,得精壯二千餘人。於禁、沈富、樂進、謝遜、陳蹙、韓當等皆在其中。

太祖以潁川戰事不利,當廣攬士卒,引軍東歸泰山,臧霸來投,複與青州帥管亥合。管亥將健壯萬人,入兗州救援,太祖為先鋒,所在無可當者。適逢皇甫嵩破兗州帥卜己,管亥戰不利,走青州。太祖無奈,北赴巨鹿,於途中得程昱為軍師,關羽、太史慈為將。

【光注曰:《無忌別傳》雲:程昱初識狂。是為囚俘。狂以二子相脅,程昱乃從之。】

時董卓代盧植為將,與角、寶、梁等戰於廣宗。卓軍頗能戰,幾敗角軍。時太祖兵忽至。遂解角圍。角以太祖才高。谘太祖當世之事。太祖得南華老仙指引,縱論天下。無有不中。角歎服,願為王前驅,遂以黃巾所得資財巨億相贈。太祖知時機未至,漢室猶有春秋。引軍入太行山暫避。後角病死,寶、梁等果為皇甫嵩所敗。

【光注曰:有太平道孑遺言,寶其時假死脫身,藏匿財貨巨億。趙太祖日後興起,得黃巾遺財之力極大。】

太祖居太行山,生聚人民,訓練士卒。眾皆附鄢。得軍民百萬,漢室不能製,求拜太祖為太行校尉,得舉孝廉。眾將歸者甚多。敬德皇後以太祖有為。夜奔歸之。趙雲、張燕、眭固、褚飛燕等由是得主。

【光注曰:真定至今流傳“無忌搶親”一事,皆口耳相授,不立文字,以為趙太祖諱。《無忌別傳》雲:眭固先從狂,後以狂禦下嚴苛,複棄之。】

後漢室無能,並州匈奴胡叛亂,**全境。太祖不忍華夏之地淪為狄胡牧場,引軍入並州,呂布等將慕義而從之,破美稷王庭,斬偽單於首,盡滅亂胡,並州遂得以安。鮮卑宴荔遊聞太祖至,欽慕不已,率眾來歸,獻女淑妃以示順服。太祖以此得為北地柱石,名聞天下間,為萬眾敬仰。

【光注曰:《無忌別傳》雲:狂之征匈奴,適逢遊俠刺殺單於,眾胡無首,僥幸成功。後於夫羅夜襲狂軍,鋒指狂麵。狂以關羽典韋等死戰得脫,反斬於夫羅。】

其後靈帝駕崩,幼天子繼位。何進誅宦,事敗身死,以至於董卓進京,秉持朝政,事在《董卓傳》。太祖聞而歎息,知漢室衰微,掩有恢複天下之心。

袁紹、袁術、曹操等以董卓擅權,舉兵反於關東。是時並州地方動**,不臣豪強官吏多有思變者。太祖以並州危急,從權理事,聯合上黨太守張楊共赴國難。並州遂定。張楊、郭縕等以太祖功高望厚,共舉太祖為並州刺史。時朝廷亦知並州非太祖不得安,昭告太祖主並州。

【光注曰:趙太祖定並州,殺戮過甚,昭餘祁為之變色。州中世家巨室,庶無遺類。並州人以白布包頭,當送葬禮,遂為習俗。】

其後諸侯混戰,朝中亦逆黨叢生。允以心腹李肅設謀,暗殺丞相卓,禍亂朝綱。卓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聞朝中有變,回師撥亂反正。禍首王允伏誅。未料西涼叛軍韓遂、馬騰趁京師變亂而入,傕、汜等走奔太祖。朝廷權柄為遂把握,漢室亡無日矣。事在《李郭張賈傳》。

冀州富庶,為雄侯覬覦。公孫瓚、袁紹連年征戰,民眾苦不堪言,共邀太祖入主,以安河北。瓚聞太祖至,惶然而退。紹以太祖兵少,負隅頑抗,太祖屢敗之。時恰逢秋疫,紹以流言惑民,突襲巨鹿。太祖親將兵以拒之,陣斬紹將高覽。紹兵雖多,無能為也。紹以兵敗無顏,氣急生病。袁軍氣沮,李傕、郭汜、太史慈眾將得太祖令,分頭進擊,大破紹軍。紹兵敗傷重不治,旬日而亡。事在《二袁傳》。

【光注曰:趙太祖之入冀州,以董昭為內應。昭本袁氏吏,暗通太平道,以為間。太祖定冀東,謂昭功高,以並州刺史相授。後群臣議功,多以昭“獻河北、首勸進”故,當為第一。昭上表自隱“獻河北”之功,以脫叛臣之名,太祖從之。】

冀州已定,幽州劉虞與公孫瓚相互攻伐不休,民皆厭棄。時太祖以張燕入幽州,郡縣大吏投奔甚眾。瓚為虞部將所殺,虞亦被創。張燕驅兵大進,擒虞等三月平定幽州。唯遼東太守公孫度不服王化,竊地自守,十年後,方為張合所滅。

初,黃巾舉義,實為漢室失德,重用宦官,士人出仕不利。太祖於此知之甚詳,既定冀州,以察舉征辟製度不利寒士,首創科舉之製,以才取人。天下寒士聞太祖創舉,多有感恩戴德。區區頑士誹謗不已,旋為眾心壓滅。

安定六年,漢帝東歸,七月。改元光正。

袁紹子譚,以其父部曲,竊據青州,不服王化。太祖見其殘民害物。遣樂進、李傕、郭汜、郭嘉眾將南渡黃河以討之。譚貪而無能。一戰被擒。譚將田豐、郭圖、臧洪戰死,張合降順。淳於瓊南走兗州。青州定矣。

曹操合諸侯孫堅、呂布等,入寇河北,害校尉於毒,陷元城、館陶、平恩諸縣。殺刈甚多。太祖怒其傷民,命臧霸反攻。霸一戰定琅琊,布聞訊來戰,複為於禁擊破,退守東海。太祖以大軍入徐州,破廣陵太守陳登。登與太祖有舊,兵敗複來投。獻郯縣。布以妻妾被俘,無戰心,領徐州諸將降。

時諸侯不以自家德薄,漠視漢室。各自稱王稱公。太祖掩有並、冀、幽、青、徐五州,並司隸半州之地,萬民歸心。董昭以下三十六人共同上書,推太祖為王。太祖以天下有德者居之,不敢擅立。眾臣再議,太祖不得已,隻以趙公自居。

太祖既為趙公,立製度,定典籍,語在《書.官製》。

光正三年春,汝南袁術失德,民變四起。太祖以術暴虐萬民,遣謝遜擊之,潰其軍。術以千人走壽春,旋氣病而死。曹操與太祖相據,引兵襲太祖糧道,為孫禮、郝昭、韓當合力擊破。操受傷奔逃,三月後被擒,兗州平定。劉表與孫堅合兵,戰徐晃、李傕、郭嘉等於陳留。表將甘寧、張濟、賈詡諸人,本為太祖伏子,臨陣倒戈,堅、表大敗。後五月,堅戰死魯陽,豫州平定。

五年冬十一月,太祖以甘寧為水軍都督,南下荊、揚。劉表戰敗降服,劉備逃奔交州,為交趾太守士燮所拒,浮舟入海,不知所終。

六年秋,關中韓遂興兵反亂,為於禁所平。遂部將閻行斬遂首級獻上,封定西伯。後將軍趙雲入涼州,擊破羌胡,盡複華夏故地,斬首以萬計。

初,太祖伯父角造七星寶刀,名: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讖曰“七星會,漢室毀”。太祖見角,得授天璿。破袁譚,得天權、玉衡。降呂布,得搖光。擒曹操,得天樞、天璣。斬韓遂,得開陽。至此,七星會矣,識者皆然之。

漢帝以觽望在趙,乃召髃公卿士,告祠高廟。使兼禦史大夫程武持節奉璽綬禪位,冊曰:

“谘爾趙公: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髃凶肆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乃為壇於開封。庚午,太祖升壇即阼,百官陪位。事訖,降壇,視燎成禮而反。改光正為初升,大赦。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封公之三子為侯爵。

初升元年十月癸酉,太祖招合舊部及太平道祭酒歡宴於祥光樓。時天幹物燥,仆役不慎失火,焚毀祥光樓。【哈哈!】太平道祭酒及舊部九十二人遭難。太祖親為之流涕,各為厚葬。隨後以太平道敝位空缺,變革道宗,是為新道源起。

【光注曰:以一國君主,付舊臣於祝融,而束手無策,寧為信乎?趙太祖以太平道掣肘,故一火焚之矣。】

二年七月,漢中張魯降。太祖合並五鬥米道於太平道,以張魯精研道書,命為道宗。事在《諸道傳》。蜀中劉璋恐懼,派張鬆為使獻降表。太祖封劉璋安樂公,以高順為將,平定南蠻諸部。

…………

四年五月,征西將軍趙雲攻入西域諸國,盡複前朝故地,建西域都督府。六月,鎮北將軍張合破公孫度父子,建東北都督府。

…………

八年春三月,太祖派大將軍張燕北上,驅鮮卑千裏,斬首四萬,獲牛羊馬數十萬。北方安定二十餘年。

…………

十一年夏六月,立皇子源為太子。以諸葛亮、司馬懿、陳泰為太子舍人,後俱為名臣。

【光注曰:司馬懿入仕之初,趙太祖暗忌之,嚐對後言:“此子鷹視狼顧,日後誠恐難治。”後勸太祖立除之。太祖又言:“縱為英雄,無用武之地。”遂罷忌憚之心。懿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終為“趙初四相”之一。】

…………

十二年春,太祖以京城運轉不便,欲開鑿大運河。朝堂諸臣皆曰不可,唯諸葛亮一力支持。太祖以亮精通造作,委亮水工,升工部侍郎。亮出鄢,語左右曰:“吾一生功績在此矣。”二十年,大運河始成,運轉方便,且不勞民工。後世論“趙初四相”,亮獨占鼇頭,為千古名臣。崔琰、司馬懿、陳泰皆不及也。

…………

十八年七月甲子,太祖以年老倦政,退位為太上皇。太子源繼位,改元熹明。

…………

十二年四月戊戌,太祖偶感不適,帝與後親往侍奉。夏五月丙辰,太祖疾篤。丁巳,太祖崩於嘉德殿,時年七十一。六月戊寅,葬首陽陵。自殯及葬,皆以終製從事。

全書完

ps:

隻能到這種程度了。文言真不好寫。

正在構思新書,已經斃掉幾個開頭。

多謝關注,下一本書大約要兩三個月以後,才會正式上傳。希望各位讀者到時候能夠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