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禮旳案子算是暫時揭過,雖然說如今還沒有定案,但是,對於上位者來說,朱祁鈺已經給出了足夠多的支持,那麽接下來,剩下的就是要個結果。
至於這個結果調查的艱難與否,最終是錦衣衛完成的還是刑部完成的, 對於朱祁鈺來說,並不重要。
某種意義上來說,臣下對於天子來說,就是貫徹意誌的工具,天子下了聖命,那麽最終就一定會完成。
因為如果完不成,那麽負責完成的人,仕途也就該到此終結了。
用合適的人,而非自己最信任的人,這是天子的必修課之一。
什麽叫合適的人,自然就是那些能辦好事情的人!
回到任禮的案子上,這樁案子固然需要許多證據,或許何浩的嘴也很硬,但是,朱祁鈺已經做了他該做的,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錦衣衛和刑部要負責的。
他隻要最終的結果便是。
當然, 這樣做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容易滋長底下人不擇手段的風氣,就比如現在的錦衣衛和東廠, 之所以被人嗤之以鼻, 凶名赫赫。
便是因為他們隻重結果, 為了拿到結果,什麽手段都可以用得上。
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麽,就勢必要依靠製度的約束,這才是朱祁鈺讓三司來審案的原因。
錦衣衛和東廠,因為直屬於皇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遊離於製度之外的。
沒有製度的約束,就會發生剛剛的那個問題,不擇手段,隻求結果。
但是刑部屬於朝廷衙門,無論是提審,用刑,取證,都是有自己的規章製度的,且要受都察院的監察。
在這種情況下,天子的要求和審訊的公正,就能一定程度上的取得平衡, 這也是朱祁鈺一直希望能夠做到的。
想要貫徹天子的意誌很簡單, 但是要能服眾, 要按照正常的司法製度和流程來貫徹天子的意誌,就沒那麽容易了。
甚至於,這對於天子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因為一旦選擇的後者,那麽這種製度和流程,就存在著翻過來製約天子的可能,直白的說,可能一切按照製度來審訊,最終取得的結果,是天子的意誌難以貫徹。
想要兩者兼得,考驗的就是一個帝王對朝廷和臣子的駕馭能力。
這次的案子,就是一個試金石,朱祁鈺想要看看,錦衣衛和刑部之間,是否能夠形成有機的配合。
當然,如果不能也無妨,總歸如今的他,是有試錯的機會的。
更何況,錦衣衛作為老牌的特務機關,隻用在緝捕審獄上,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從榻上坐直了身子,朱祁鈺的神色變得認真了幾分,繼續問道。
“任禮的案子,你聽金尚書的便是,撇開這件事,朕讓你查的另一樁事,可有結果了?”
這段時間下來,盧忠一直在京城和邊境各處奔波,以至於忽視了北鎮撫司內部的動向,他忙成這個樣子,當然不會僅僅隻為了任禮的這一樁案子。
聞聽天子問出此話,盧忠也下意識的端正了神色,拱手道。
“陛下恕罪,錦衣衛在邊境布置的時間太短,臣雖已經盡力查探,但是,也隻能確定,這件事情和此次整飭軍屯並無關聯,並非邊將私自勾連,至於真相到底如何,還尚需進一步查探。”
“哦?無關嗎?”
朱祁鈺的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當中。
除了任禮的案子之外,他交給錦衣衛的另一樁差事,就是查探此次也先使團進京朝貢的前因後果。
這件事情的消息,還在廷議之前便傳到了,當時,朝中正值整飭軍屯的事情在風口浪尖上,很多人都猜測,這背後是否有人在搗鬼,想要挾寇自重。
雖然說兵部已經就此采取了措施,但是,畢竟是涉及到邊境安危之事,自然不可輕忽,朱祁鈺雖然明麵上沒有聲張,但是暗地裏卻第一時間派出了錦衣衛進行查探。
所幸的是,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錦衣衛在邊軍各處,已經埋下了許多的釘子,隻不過,限於時間,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即是混入瓦剌的各部落當中,還很難完成。
所以,盧忠才說,時間太短,隻能確定並非邊軍所為。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次使團的來意又會是什麽呢?
朱祁鈺可不相信,無緣無故的,也先會自己提前將使團朝貢的日期提前。
要知道,在經過了朱鑒等人的談判之後,使團朝覲的貢物,人數,馬匹數量都有所限製。
雖然不說是完全無利可圖,但是,對於瓦剌來說,也的確是需要好好準備的。
尤其是每次進貢的貢物,至少需要小半年的時間來準備,如果想要提前時間,那麽,就要花費數倍的價格來收集。
這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所以,使團此來,必然是另有所圖!
擰著眉頭思索了片刻,朱祁鈺問道。
“脫脫不花那邊呢?最近一段時間的互市,可有什麽異常的狀況出現?”
到現在為止,大明同脫脫不花帳下的五大部落已經展開了將近一年的互市交易,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說還是相對比較和平的。
或許是因為有也先的威脅,所以脫脫不花對手下的人約束的很好,基本上沒有出現,像早年間的互市那樣的劫掠情形。
當然,官方的互市場上,他們倒是不敢放肆,但是,每逢互市臨近的時候,小股的遊騎到邊境的村莊當中劫掠,還是時常出現。
不過,這和開不開互市沒關係,還是那句話,對於這種事情,雙方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
如果大明抓到了,就直接殺掉,韃靼也沒話說,更不可能興兵報仇,但相對的,如果抓不到,那麽大明就自己吃下這個啞巴虧。
總體而言,互市開始以後,邊境的狀況,其實是有了很大的好轉的。
與此同時,由於和脫脫不花的互市都是由皇店來完成的,所以,很大程度上遏製了邊境走私的風氣。
而這一切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國庫迅速的變得充裕了起來,雖然說,仍舊是入不敷出,但是,至少不再是寅吃卯糧的狀態。
這段時間下來,戶部沈尚書天天見人都是笑嗬嗬的,當然,如果他不天天算計著進了內庫的銀兩的話,可能會更招人喜歡。
這當然是互市好的一麵,但是要知道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從來就沒有溫情脈脈。
在展開互市的同時,無論是朱祁鈺還是脫脫不花,暗中都沒有放鬆對對方的警惕和動作。
這段日子以來,大明這邊,在互市的過程當中,自然是免不了有不少錦衣衛混跡其中,甚至有一部分,找到機會跟著幾大部落回到了草原上。
與之對應的,趁著互市的機會,明裏暗裏的想要混進大明的城中,四處打探消息的人手,大明也抓了不少。
但畢竟這種刺探潛伏的工作,大明要更擅長一些,所以,相對而言,錦衣衛混進去的人更多,自然,能夠取得的消息也不少。
盧忠想了想,回答道。
“稟陛下,和往常並無太大的差異,臣派過去的人,也沒有傳回什麽特殊的消息,如果說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的話,那麽,就是這段時間,幾大部落和大明的互市越來越頻繁了。”
“而且,臣這些日子調閱了兵部的軍報,和錦衣衛在邊軍中的探子回報的消息相互印證,發現了一件古怪的事。”
話至此處,盧忠的口氣也有幾分猶豫,但是,朱祁鈺卻精神一振,問道:“什麽事?”
盧忠躊躇片刻,方道:“這段時日,邊境各處產生衝突的時候變多了不少,不少遊騎趁夜越過邊境,有賴我邊軍勤勉,倒是沒有產生太大的損失,但是,這也正是讓臣覺得古怪的地方。”
“按理來說,這些部族越過邊境劫掠,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畢竟,如今我大明和韃靼已是友好狀態,若是他們被抓到了,必會被邊軍當場格殺,所以正常來說,這些部族若非迫不得已,不會冒此風險,而一旦過來了,那麽,必定要有所收獲。”
“但是,這段時間,邊軍發現的遊騎雖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剛剛發現,這些人就原路返回,並無絲毫戀戰,甚至有些時候,不僅沒有劫掠到東西,自己攜帶的物資都會丟下不管。”
“再加上,如今天氣已經漸漸和暖,草原上最難捱的日子已經過去,出現這種狀況,臣覺得並不尋常。”
邊境多事,也先又遣使團前來,這兩件事情,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朱祁鈺的眉頭不由緊皺起來,問道。
“你的意思是,脫脫不花想開戰?”
這並非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之前的時候,朝廷上下之所以有很多人反對重開互市,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害怕互市一開,草原部族迅速的從大明獲得大量的資源,一旦對方元氣恢複,便會再次對大明有所圖謀。
盧忠低頭,拱手道。
“臣不敢妄言,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近段時日邊境出現的諸多遊騎,的確和往年那些各部落自發而來的青壯不同,更似是背後有人組織和支持。”
“而他們的目的,也似乎並不在劫掠多少物資,反而更像是在試探什麽,而且,根據之前傳來的消息,近段時間,也先和脫脫不花之間的關係也有所緩和。”
“這個時候,也先突然派遣使團而來,再加上邊境的諸多摩擦,臣的確有些擔心,會不會……”
這話說的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邊境的諸多摩擦,是為了試探大明的實力,而也先的使團,之所以提前到來,也有可能是抱著這個目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
“篤,篤,篤。”
朱祁鈺的眉頭緊皺,手指在案上輕輕敲擊,發出輕微的響聲,片刻之後,他側了側身,道。
“懷恩,你去將於少保和內閣的王首輔,俞次輔宣來。”
“是!”
懷恩躬身領命,然而,還沒往後退兩步,便聽得天子又道。
“另外,將楊洪也叫過來!”
“是!”
隨著懷恩匆匆離去,乾清宮中陷入了一陣沉默,盧忠情知茲事體大,也不敢多言,侍立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最先過來的是內閣的兩人,他們本來在內閣當中處理公務,突然接到召見,正在猜測會是何事,便瞧見了久違的錦衣衛指揮使站在旁邊。
兩人對視一眼,拜倒在地,道。
“臣等參見陛下。”
“嗯,坐吧!”
朱祁鈺擺了擺手,示意內侍搬來兩個墩子,讓二人落座,但是隱約皺起的眉頭,卻始終沒有舒展開來。
接著,於謙也匆匆趕來,又等了小半柱香的工夫,楊洪也到了殿中。
隨著人漸漸齊了,在場的幾位大臣相互看看,也感受到了今日的不尋常,朱祁鈺倒是也沒有拖泥帶水,指了指盧忠,便將剛剛的奏對情況,簡單的對眾人說了一遍,隨後,他問道。
“此事幹係重大,稍有不慎,邊境便可能烽火再起,何況,如今朝廷正值整飭軍屯的關鍵時刻,再加上還有任禮的案子,可能會牽扯到關西七衛。”
“這個時候,消息若是傳揚出去,必定會引起朝堂議論,接下來該怎麽辦,朕想聽聽諸位的態度。”
話音落下,其他人還沒說話,倒是王翺和俞士悅臉上露出一絲疑惑,躊躇了片刻,王翺上前問道。
“陛下,臣鬥膽,關於脫脫不花和也先遣使之事,臣都大致能夠明白,隻是不知,陛下所說的牽涉到關西七衛之事,是指?”
朱祁鈺這才反應過來,之前廷議之後召見的人裏頭,並沒有內閣的這兩位,於是,他瞥了一眼於謙,道。
“這件事情還未定論,但是,卻和於少保有關,所以,還是於先生來說吧。”
見此狀況,二人將目光轉向於謙,後者倒也沒有避諱,沉吟片刻,便將此事的原委說了出來。
當然,有些地方說的比較隱晦,但是,以王翺和俞士悅二人的政治閱曆,自然能夠輕易的猜到事情的真相。
於是,在聽明白了之後,二人甚至無暇震驚當年發生事情的離奇,便同時感受到了,如今麵臨狀況的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