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的是,從朱儀真實的角度來說,他肯定覺得,太上皇在朝堂上消失的越無影無蹤越好,類似春獵這種大型儀典,太上皇能不出現就不要出現。

他相信,這也是天子希望的。

畢竟, 從太上皇歸朝之後,天子和南宮之間的關係就十分冷淡,這種讓太上皇彰顯存在感的事,自然是能避免就避免。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實在朱儀內心最深處, 一直藏著一個秘密。

那就是, 對於太上皇,他是存著幾分怨恨的。

世人皆怨朱勇鷂兒嶺一戰, 受製於監軍宦官,輕敵冒進,以至於大軍未能及時後撤,釀成土木大禍。

但是,卻沒有人從朱儀的角度設身處地的考慮過。

他的父親,堂堂的成國公,曾跟隨太宗北征蒙古,協助先皇平定漢王之亂,從永樂到宣德,他老人家也曾馳騁迤北,常鎮邊塞。

這樣一位曾為朝廷立下赫赫功勳的國之幹城,到了最後,卻連自己率領的大軍都掌控不了,被一個好大喜功的閹人所挾, 不僅兵敗身死, 就連一輩子的聲名,都賠了進去。

這讓朱儀如何能夠不恨?

從此之後,世人再提起成國公朱勇,不會記得他曾打過多少場勝仗,也不會記得他為國立下多少功勞,烙印在他身上的,隻會是一個輕敵冒進,令聖主蒙塵的名聲。

而這一切,都源於太上皇對宦官的放縱。

若沒有太上皇對王振毫無底線的寵信,大軍根本不會出征,朱勇更不會被一個區區宦官逼迫至此。

所以,哪怕在消息回京之後,滿朝上下,包括天子在內,對於成國公府都態度冷淡,甚至是處處刁難,朱儀都隻是默默的四處奔走,沒有一絲的怨言。。

為將者,打了敗仗,是該挨罵!

這是父親從小就教他的道理,不論有什麽原因,打敗了就要受罰,這沒什麽好說的。

但是,朱儀心裏始終耿耿於懷的一點就是,這場仗,原本可以不敗的,他的父親在沙場多年,豈會連這種基本的警覺性都沒有?

無非是因為,自太上皇登基時起,寵信的就是英國公府,成國公府雖同為頂級勳貴,但是,所主持的都不過是經筵,祭天這樣無關緊要的事。

因此,在太上皇麵前,他老人家說話,還頂不上王振的一個親信宦官有用。

這份怨恨,源於土木之禍,但又不全因土木之禍。

可無論如何,它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近段時間,成國公府複爵在望,朱儀心中的大石漸漸落地之後,之前被他一直壓抑著的各種情緒,也就慢慢的湧了上來。

但是,朱儀心裏清楚,這份怨恨,永遠隻能埋在他的心底,死死的壓在最深處,對誰都不能透露,即便是同樣怨恨太上皇的天子也一樣。

不錯,朱儀很確定,天子的心中,也藏著一股對太上皇的怨恨!

穀砳

朝野上下,大多數人都隱有所覺,天子和南宮之間隻是表麵和睦,暗地裏其實誰也不願意見誰,這件事情,在高層當中,甚至是公開的秘密。

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將此歸結於皇位之爭,歸結於天子擔心太上皇會對皇位有所圖謀。

唯獨朱儀覺得不是,他跟天子接觸的並不算多。

可從第一次見到天子的時候,他心中就隱隱有所感覺,天子和他一樣,對太上皇心中懷著怨恨。

他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甚至想不明白,天子心中的怨恨從何而來,但是,他就是感覺的到。

這種感覺很奇怪,或許,隻有同樣對太上皇心懷怨恨的他,才能若有若無的察覺到。

甚至於,朱儀曾一度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感覺錯了,畢竟,在朝野上下看來,天子之所以能夠登基即位,完全是陰差陽錯。

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是,其實在眾多大臣的心中,實際上就是覺得,天子是應該感恩太上皇的。

若非太上皇深陷迤北,天子斷斷沒有可能有即位的一絲希望,從國家的角度而言,土木之役是一場痛心疾首的大禍,但是,對於天子來說,卻著實是一次徹徹底底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雖然說這件事情的結果,並非太上皇的本意,但是,受了恩就是受了恩,這也是朝中眾臣,一直覺得天子應該主動迎回太上皇,並且禮遇有加的原因。

所以朱儀時常懷疑自己的感覺,直到太上皇回朝的時候,風雪之中,兄弟相見,朱儀因為負責當時的護衛,站在天子的側麵,當時他清晰的看到了天子眼中的冷漠,才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感覺。

因此,隻有朱儀自己知道,他之所以願意拋下勳貴的驕傲,去做這種兩麵三刀之人,並不單單是為了爵位而已。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夠看到太上皇,因為自己的錯誤,受到應有的懲罰,他希望能夠看到太上皇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而悔恨終生。

但是,即便如此,朱儀心裏也更清楚的是,這個秘密,他永遠隻能深藏心底。

因為,他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帶著大逆的嫌疑的。

太上皇是君,君對於臣,雷霆雨露俱是恩澤,所以,錯的隻能是朱勇,隻能是他自己輕敵冒進。

甚至於,在天子麵前,他的這種情緒,也不能流露。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是以下犯上,而如今的上是天子,今日他對太上皇有這樣的想法,難保明日他不會因天子對他有所處置而怨恨天子。

盡管朱儀覺得自己不會,但是,將自己暴露於這種危險的境地,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極為不成熟的做法,所以,朱小公爺自然是不會做的。

所以,他真實的想法和態度,肯定在胡濙麵前,是不能暴露出來的。

那麽,如果從一個太上皇黨羽的角度出發,他的態度自然理應是。

“春獵乃是國之大典,太上皇既然歸京,自然應該同樣在春獵上露麵,何況,嶽丈方才也說了,此次春獵演武,乃是為了向瓦剌使團展示我大明實力。”

“既然如此,便當讓他們知曉,我大明除了武勇過人,兵強馬壯,朝廷上下也是團結一心,天家和睦,四海歸心,一片文盛武勇,欣欣向榮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