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423 名人效應

一場轟轟烈烈的登基儀式終於落下了幃幕,隻不過一切似乎並沒有什麽大的改變,區別就是自治區的牌子換成了中華人民帝國的字樣,蕭王爺變成了不用喊萬歲,不用跪迎的皇上,似乎除了名字之外,一切都與自治區的時候一樣,隻有一些名字進行了改變。

軍隊也還是從前的軍隊,隻不過變成了中華人民帝國國防軍,軍隊國家化正式的走上了日程,也就是說軍隊將不再屬於從前自治區的地方武裝,而將會成東方世界的國家武裝力量。

現在自治區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多的土地,同時還有最強大的軍隊,雖然陸軍不過二十萬,但是海軍從海戰軍艦到海軍陸戰隊,也達到了三十萬之巨,海軍將是中華帝國未來重點的建設目標。

而除了這一切之外,蕭遠倒是欠了一屁股的債,幸好他們這一家六口加起來工資不少,幾個月也就還上了。

不過登基之後,問題又來了,特別是一些多少有些守舊的讀書人,一個勁的上書,登基這幾天蕭遠收到了讀書人的上書幾乎比他之前數年收到的還要多,而話話題也出奇的統一,就是現在皇上已經登基,應該考慮策立太子了。

蕭遠現在有四子兩女,最大的女兒胖丫已經十五歲了,而且還是個讀書天才,正在就讀於江南大學,沒錯,離得挺遠的,而且在江南大學,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個公主,隻以為這個叫蕭月的微胖的小姑娘不過就是一個家境稍好的小女孩而已。

胖丫蕭月是秀兒的女兒,而玉伶他們四個各生有一子,而且玉伶還又生了一個小女兒,才五歲,正是可愛的時候。

四個兒子都在小學和中學讀書,最小的小公主在王府,現在皇宮了,挺寒酸的,一個勁的轉個不停。

可以說蕭遠的子女除了生活好一點,處處受人尊重之外,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異常,蕭遠一直都在努力的淡化皇權的影響,而且蕭遠本人現在也隻做為一種象征,雖然保留了一部分在大憲法監督下的權力,但是卻很少去使用,所以現在皇家比起從前來,簡直就是天地之差。

“要立太子?立就立吧!”蕭遠捏著下巴琢磨著,而在下一界的軍政大會開始的時候,華路派了老黑前來參加,雖然中華帝國從來都沒有承認黑色自由軍的屬性,但是以華路為首的黑色自由軍和非洲自由之邦一向都是把自己當做是中華人民帝國的一部分,就連這軍事大會都要死皮賴臉的參加,蕭遠也沒有辦法,不過就是加個凳子的事。

軍政大會別的事沒幹,就討論皇家的這點事了,爭開爭去的,爭得蕭遠直心煩,坐在主席台上,鋪著厚厚的一疊白紙,正在奮筆疾書,坐在他身邊的楚雄伸了伸脖子,卻看到了極其熟悉的一名字,張小凡。

楚雄的臉一下子就糾結了起來,伸手捅了捅蕭遠,“皇上!寫小說?太無恥了吧,直接就把《誅仙給抄了?”

“咦?你也看過啊,沒辦法,把正蕭鼎也不在這地方,也沒有版權糾紛,抄就抄了吧,我現在欠著一屁股債呢,我總得琢磨著賺兩個錢花吧,我還打算把《盤龍》《陽神》什麽的都抄了呢!”蕭遠笑著說道。

“為什麽不寫個回憶錄?”楚雄問道,“名人不都喜歡寫回憶錄嗎?”

“不成,咱倆的身份是個問題,寫回憶錄的話經不起推敲,反正早晚有人給咱們著書立傳,就交給後人頭疼去吧。”蕭遠怪笑著說道。

下麵開著軍政大會,看著一名名官員代表和民意代表在台上激昂的說著,蕭遠在下麵奮筆寫著小說,為了賺錢大計而努力,雖然現在隻要他勾勾手指頭,大筆的錢就會悄無聲息的流入口袋,但是蕭遠卻並不能這麽做,他也會被廉政公署盯上的。

軍政大會終於確定了以蕭氏的直係為皇權第一繼承人的提案,而且在蕭遠的提議下,第一次正式的通過《大憲法》至高地上的原則,皇權也要受限於《大憲法》,且不得隨意修改憲法的原則。

蕭遠的四子兩女當中,立準為太子成為了爭論的目標,從一開始,女性的解放就一直努力著,到今天已經初見成果了,至少蕭遠的兩個女兒沒有被排斥於外,反正是蕭氏直係才能立為皇帝,也不用擔心皇權旁落。

中國自古以來的皇權傳承一向都講究個長幼有序,所以胖丫蕭月,長子蕭雲成為了得票最多者,隻是在這二人當中如何去選擇成為了難題。

大會開了十多天,而蕭遠的小說抄襲大計也抄了七八萬字,再湊個兩三萬就能出一本書了。

這個時候蕭遠才使用了自己的一票決定權,長女胖丫蕭月將成為現任太子,如無意外,將來繼承皇位,無論是男還是女,還不都是我蕭遠的孩子,皇帝,不過就是一個象征而已,雖然在蕭遠這第一任皇帝的手上還有很大的權力,但是隨著帝國一切的完善,皇權將會越來越小,最終大部分權力都會移交給大人府和行政院還有軍方,這是誰都能看得清楚的趨勢。

軍政大會終於結束了,蕭月也正式成為太子,不過蕭月仍然在讀她的大學,對她來說,除了多個太子的頭銜之外,什麽都沒有變,沒有什麽精英教育,也沒有太子侍讀之類的,她所有的同學都是她的侍談。

而蕭遠也終於主動找到了出版商,自費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仙俠鬼怪小說,《誅仙》。

連載小說,首本十萬字,厚厚的一本,售價五十塊,蕭遠與出版商對半分,再除去各種扣稅,蕭遠每本書到手能得到十五塊左右。

蕭遠,當今皇上竟然寫了一本小說,而且還是仙俠類的,著實引起了上下的轟動,這就是名人效應,再加上報紙把這事當成新聞推波助瀾,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銷部的一百萬本,而且訂單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