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五百二十七章 長安的又一輪風波
回到太原的李恪,又開始陷入了太原的各項事務之中,但有了李靖和房遺愛入職陸軍學院,他在陸軍學院的擔子很了很多,以前的教務處是蘇定方掛名,但實際管理者是李恪,現在被他交給了房遺愛,給了房遺愛個一個教務處副處長的職務,以前他還要時常去陸軍學院講授兵法韜略和對戰役的分析,現在這部分內容由李靖負責,他也就不在關心了還有就是唐幣的發行很順利,這是源於之前北府銀行在黃金儲備方麵做的工作,將唐幣和黃金掛鉤,百姓們起初不相信唐幣的功用,有人拿唐幣去北府銀行兌換黃金,居然真就兌換到了黃金,太原的百姓這才相信了唐幣的購買能力而在發行唐幣的時候也有那麽幾個搗亂分子,他們用銅錢去北府兌換唐幣,又用唐幣到北府銀行兌換黃金,目的是想換盡北府銀行黃金,讓北府銀行沒有黃金可兌換,這樣唐幣和黃金的掛鉤建立起來的信譽會崩塌,唐幣發行會功虧一簣但是,北府銀行的黃金儲備很足,而刺史府有密切主意了這件事情,這才化解了這場危機當然,發行唐幣時沒有受到各方勢力的搗亂,這還是因為李恪瞧準了時機,他選擇在大唐和吐穀渾之戰快要開戰的這時間發生而李泰和李承乾的心腹都參與了這次征戰,他們目前將心思放在了跟吐穀渾一戰的軍功上,這才對李恪在太原的所作所為沒有過問而這也是李恪打死都不參與吐穀渾戰爭的原因,他認為跟吐穀渾的一戰搶軍功沒用,要是趁這個時機順利的發行唐幣,這比他搶一個跟吐穀渾作戰的頭功還要重要
所以,李恪來到太原的這一個月,出了關注過兩次唐幣的發行,就再也沒有過問什麽大事,他將心思放在了對李治的教育方麵對於李治,李恪準備親自教授,他不想假借人手,這樣便於他能及時掌握李治的情況他很清楚李世民將李治交給自己,肯定對李治額交代了一番,比如向他秘密的匯報自己學到的東西,或者教授的東西等所以,對於李恪的教育,李恪一點都不敢怠慢而他將李治練習弓馬齊射的任務交給了王中長,王中長的身份和能力都不容置疑,讓他交手李治弓馬齊射,也是向李治表明李恪對他的重視總之一句話,在李治的身上李恪頗為費心了一番等將這類問題處理完了,李恪這才有了空閑的時間這天,他跟李承乾和李仁、李毅三人講完《論語?為政》篇,便在李仁和李毅的請求下帶著三人來到了漢學院
位於太原的皇家漢學院,在四年的發展中聲名鵲起,成了全國士子們心中的最高殿堂之所以取得這樣高的地位,還是因為李恪的治學思想:學術沒有國界和門派之分,要達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高度
所以,學院的幾個管理者像董伯仁和陳叔達,楊師道,李百藥和李淳風等建議在學院的中心位置設立一座論證台目的就是不定時的召集學院各派派出自己的代表闡述自己的學術觀點,容許各學派之間相互論戰和辯論這種對學問不分高低貴賤,不分學派優劣的做法確實激起了大批的求學者前來學院學習,也使得不少學問大師到學院教授自己的學術觀點和知識,使得皇家漢學院隻用了短短四年的時間就已經成了大唐學術的最高殿堂,而漢學院中的師資力量也是強悍的沒法說
當李恪帶著李治、李仁和李毅三人來到漢學院的時候,正趕上漢學院的這一次辯論,地點就在論證台,而辯論的主題是已經慢慢崛起的老莊哲學和孔孟學說
漢學院的師生在見到李恪一行人時,隻是依照禮儀給四人行禮,而李恪被被主持論證的李淳風請到了論證台的高位上李恪坐定,論證便繼續開始,絲毫沒有因為李恪在場而有所收斂,足見漢學院的學習氛圍很濃
就見台下左右分成了論證的兩個方正,中間則是聆聽論證的其他學派的學生們大唐雖然信封道家,尊老子李耳為李氏老祖,但老莊哲學怎麽能跟已經成為整個封建王朝正統思想的孔孟學說相比呢?這在一般人眼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在漢學院中卻不一樣,隻要你有能力,隻要你敢於論證,你就有機會跟其他學派論戰,以表達自己的學術思想而反駁對方的學說所以,這樣的論戰便成了體現漢學院在對待學術時想百家爭鳴最為突出的一點,在漢學院內也是最為耀眼的隻要不是自己有課要聽,或者不感興趣之外,其他的學生都會擁擠在這裏觀看論戰,感受這種百家爭鳴的學術討論氛圍
李治和李仁還有李毅對這樣的論戰頗為好奇,開始向李恪詢問其中關竅,李恪也不是第一次參見了,自然給三人講解了一番,讓三個小屁孩驚訝的半天無語而李治的眼中是露出了炯炯光芒,顯然是對漢學院這種授課方式頗為感興趣
“三哥,稚奴今後是否也能在漢學院學習啊?”李治突然向李恪問道
“九弟,隻要你願意,等你到十六歲的時候,年齡到達了學院的招生要求,你能通過入院的考試,你就可以來這裏學習”李恪向李治說道
“父王——父王,那我和弟弟能來這裏學習嗎?”。李仁也向李恪問道
“當然,你們長大了之後都有機會來這裏學習”李恪對自己的兩個兒子笑著說道
“那我們就可以跟九叔一起在這裏學習了”李毅也開口說道
兩個孩子跟李治的關係不錯,李治也比較疼愛自己的這兩個侄子,平時沒事的時候,三到倒是經常在一起玩耍
其實,對於這樣的論戰,李恪沒什麽興趣,老莊哲學和孔孟學說在李恪的心中都不可取,都不易於治國,在李恪看來國家需要法旨,而老莊哲學顯然不適合,孔孟學說倒是有可取之處,但不能全部采納所以,對於這次的論戰他一點都不感興趣,但李治和李仁、李毅三人聽的井井有味,他也就不便離開,陪著三人受罪
隻是,論戰剛進行到一半,就見王中長大步流星的向李恪而來
李恪看到王中長的神情,頓時一驚,難道又發生了什麽大事不成?正在思索之間,他看到王中長身後的朱童,心裏便隱約的猜得發生了什麽事情李恪將李治和李仁還有李毅交給王中長看管,他離開了座位來到外麵,跟朱童走到僻靜的地方,就聽見朱童說道,“殿下,長安楊老來的消息,他說東王李泰已經上書建議皇上立楊妃娘娘為皇後,而太子李承乾也上書表示支持隻是兩人的上書遭到了山東士族集團的反對,現在長安又因為楊妃娘娘是否被立為皇後而引出了一場風波在朝堂上以吏部尚書岑文本為主的江南文士集團和山東士族吵成了一片,顯然已經成了最近長安朝堂上最為激烈的問題”
見李恪沒有說話,朱童繼續說道,“因為的暗衛傳來的密保,上麵就說了真多”
“說沒說是東王李泰是什麽時候上書的?”李恪問道
“兩天前”朱童認真的回道
鷹衛中的暗衛組建到現在,一直在改進傳遞情報的度,就像長安到太原快馬需要三天,但鷹衛中的暗衛隻需兩天就能將情報傳達到,隻是所傳達的內容簡潔,不像快馬傳遞時那麽詳細
“命令王中長回府議事,你去統治狄知遜、李言和許敬宗、董伯仁、楊師道和李淳風等請到北王府”李恪向朱童說道
“諾”朱童答道,快步離開
李恪則是看了論戰台一眼,便快的離開了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