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5月19日,費耶特維爾《觀察家報》刊登了一封不同尋常的信,這封信是由該報駐坎普·曼格姆的記者朗格·格拉布斯提供的:
黑人盲童湯姆常為人們演奏,許多人都慕名而來,演出幾乎場場爆滿、座無虛席。湯姆的確是個奇跡……除了眼瞎之外,他與其他13歲黑人小孩沒什麽兩樣。他資質駑鈍,卻精通音律、語言以及模仿,記憶力也非同一般。然而,湯姆從未接受過任何音樂方麵的教育或是正規培訓。他聽別人演奏學會了彈琴,聽別人唱歌學會了曲調,能把隻看過一遍的曲子彈得像大師一樣精彩……湯姆可以同時演奏三首不同的曲子,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他左手彈《水手的角笛》,右手彈《揚基歌》,嘴裏唱著《南部同盟軍軍歌》,他還能把手翻過來背對鋼琴演奏。湯姆彈奏過許多自己創作的曲目——其中一首名叫“馬納薩斯的戰役”,真可謂栩栩如生、氣勢磅礴,其音樂天賦可見一斑……這可憐的盲童並非因人類本性而遭殃;他按大自然的旨意行事卻並不自知,他的大腦就像是一隻空盒子,裏麵堆滿了大自然儲存的寶藏,隨時可以將它們召喚出來。
我們從法國內科醫生愛德華·塞甘和他的繼承人達羅爾德·特雷費特那裏了解了更多有關盲童湯姆的信息。愛德華·塞甘醫生在他1866年寫的《弱智與生理治療》中詳細描述了許多後來被人們稱做“白癡天才”的案例;達羅爾德·特雷費特也於1989年出版了《異常人:認識“白癡天才”》一書。湯姆生來便雙目失明,是家裏的第十四個孩子,作為黑奴的兒子,湯姆很小就被賣到了白求恩上校家。在書中特雷費特寫到湯姆從小“就對各種聲音很感興趣——雨滴拍打屋簷的聲音,穀物剝殼的聲音,但最讓他著迷的還是音樂聲,每當上校的女兒們練習奏鳴曲的時候,湯姆都會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
愛德華醫生在他的書中說:“湯姆直到五六歲才學會說話和走路,在這之前隻有他對音樂永無止境、如饑似渴的熱愛顯得非同尋常。在湯姆4歲的時候,他總是獨自趴在角落裏,垂頭喪氣、沒精打采,然而一旦被抱到鋼琴前,他便能彈奏出天籟般的曲子。他的小手已經能控製琴鍵了,但凡聽過一遍的曲子他也都能銘記於心。”湯姆6歲時便能獨立地即興創作,“盲童天才”頓時聲名大噪。7歲時湯姆舉辦了首次音樂會。並於8歲那年賺到了10萬美元。11歲那年湯姆到白宮為布坎南總統演奏,一些音樂家認為他是在戲弄總統,便要求測試他的記憶力。第二天,他們演奏了兩首剛寫好的曲子,一首13頁,另一首有20頁之長。湯姆在聽過一次後便完美地再現了這兩首曲子,不費吹灰之力。
愛德華醫生在描述湯姆聆聽新曲目時加入了其神情、姿態、動作等細節的描寫,十分引人入勝:
光是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湯姆有多麽自得其樂了,他常笑得直不起腰來,要麽不停搓手,要麽朝一邊擺動身體,偶爾還會傻笑。新曲子一響,湯姆就會擺出許多滑稽的造型,他一腿伸直,另一隻腳尖慢慢踮起、旋轉……不停旋轉……偶爾還會加上一些手的動作。
中了魔法的孩子
湯姆常被人看做白癡或弱智,但他那些舉動和表現其實都是自閉症的症狀——然而這一醫學術語在19世紀60年代並不存在,直到20世紀40年代這種病症才被人們發現。
顯然,自閉症一直存在,影響著各個時期、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在大眾眼裏,自閉症是新奇的,有時又讓人迷惑不解,甚至使人感到古怪可怕(自閉症應該是許多神秘人物出現的主要原因——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低能兒、像是中了魔法的小孩)。20世紀40年代,巴爾的摩的利奧·坎內和維也納的漢斯·亞斯伯格幾乎同時給該病症進行了醫學定義,並都把這一病症命名為“自閉症”。
坎內和亞斯伯格的描述在許多方麵都驚人地相似——這是曆史同步性的又一很好例證。兩人都強調“孤獨感”,即精神上的孤獨感是自閉症最典型的症狀;這就是為什麽他們把這一病症命名為自閉症。坎內認為這種孤獨感“隨時都可能使小孩屏蔽掉外界傳遞給他的信息”。然而,這種屏蔽隻涉及人,自閉症患者對於事物的享受和常人沒有任何差別。根據坎內的描述,“簡單性重複”是自閉症的另一規定性特征,這通常是指重複或模式化的行為和聲音,簡單來說就是刻板模式;這些精確的程序應用最後表現為奇特的、對於有限事物的極度關注,即高度集中的、強烈的癡迷。坎內和亞斯伯格認為隻有自閉症患者才會對事物表現出如此的癡迷,也隻有他們才能進行這樣精確的程序應用,而這些通常都發生在5歲之前。亞斯伯格還指出了自閉症許多其他驚人的特征:
自閉症患者從不敢看別人的眼睛……他們目光遊離,看人看事都隻是輕瞥一眼……他們很少有麵部表情或動作……連說話都不同於常人,刻板生硬……年幼的自閉症??者常脫離環境,總是我行我素。
這些異常的天才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他們的天賦,並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他們中大約10%是自閉症患者(還有較少的一部分是弱智——其實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既自閉又有智力障礙)。比盲童湯姆早一個世紀出現的還有被稱做“弱智低能兒”的戈特弗裏德·曼德。
1768年戈特弗裏德出生於瑞士首都伯爾尼,他從小就在繪畫上顯示出非凡的才能。A.F.弗雷德戈德在他1908年出版的經典著作《研究智力缺陷的教科書》中提到,戈特弗裏德“畫貓獨具匠心,令人歎為觀止,因此他被人們稱為畫貓的拉斐爾”。戈特弗裏德不光畫貓,鹿、兔子、熊和成群結隊的小孩子都是他描繪的對象。戈特弗裏德很快便在歐洲聲名鵲起,連喬治四世都買過他的一幅畫。
18世紀,精於心算的天才傑迪代亞·巴克斯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傑迪代亞隻是一個頭腦簡單的體力勞動者,卻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當被問到如果給馬的第一個腳趾釘蹄鐵要1法尋,剩下的腳趾逐個翻番,那麽給一匹有140個腳趾的馬釘蹄鐵要花多少錢時,他很快給出答案(幾乎是完全正確的)725958096074907868531656993638851106英鎊2先令8便士。當被要求把這個數字平方(即2的139次平方),他又(在兩個半月之後)給出了一個78位數的答案。盡管巴克斯頓的計算過程常要花好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但在這期間他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與人交談。天才們的心算過程大都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裏自動進行的,他們能意識到的隻有整個過程結束後得出的那個答案。
當然,天才兒童並不一定都有智力缺陷或是自閉症患者,我們也知道許多智力正常的心算天才。喬治·帕克·彼得便是其中的一個,他在童年和青年時期都曾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地區舉辦過個人秀。彼得能夠心算出任何數的對數,並精確到小數點後七八位,並且還可以憑直覺給出任何數字的因子,不管這個數有多大。終其一生,彼得都擁有這項超能力(作為一名工程師,這使他的職業生涯受益匪淺),他還經常向人們闡釋他計算的過程。然而他的闡釋並不成功;他總說這些計算結果“風馳電掣般地”出現在他頭腦中,而具體的計算過程就不得而知了。他的兒子智商也很高,雖不能稱其為天才,但在心算方麵也頗為擅長。
除此之外,有些弱智天才還有令人瞠目的語言能力,這是人們很難想到的。因此,有的弱智天才剛滿兩歲便可以朗讀書籍和報紙,但卻對所讀內容一竅不通(因為他們對內容的解碼隻是發音、語法上的,並未涉及意義層麵)。
幾乎所有的白癡天才都有驚人的記憶力。這個領域的專家J.蘭登·鄧恩醫生於1887年提出了“白癡天才”這一術語,他認為“非同尋常的記憶力通常跟邏輯推理上的重大缺陷是密不可分的”。鄧恩醫生描述了他的一個病人讀《羅馬帝國的衰落與毀滅》時的情形。當時,這個病人隻讀了一遍就記住了整本書的內容,但他在背誦的時候跳過了第三頁中的一行,這個錯誤很快被他自己發現並及時糾正了過來。“然而在那之後,”鄧恩醫生說,“他每次背到這本書的第三頁便會跳過那一行,然後再回過頭來糾正,就好像這個錯誤本身也是書的一部分一樣。”我曾經在《腦袋裏裝了兩千出歌劇的人》中提到過馬丁,這個白癡天才能背誦出格羅夫1954年出版的九卷本《音樂與音樂家辭典》。由於這套書是他爸爸讀給他聽的,因此馬丁在背誦時會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爸爸的聲音。
白癡天才們還有很多其他方麵的技能,這些技能經常被鄧恩和特雷德戈爾德醫生提到,他們倆都在專門為“智力缺陷兒童”提供谘詢的機構工作。特雷德戈爾德醫生把J.H.普倫稱做“俄爾斯伍德精神病院的天才”。普倫在50多年的時間裏製作了許多結構複雜、做工精巧的船和機械模型,還做過一架極其逼真的斷頭台,差點讓護理人員喪了命。特雷德戈爾德還講了一個有嚴重智力缺陷的白癡天才,他可以在沒有他人說明指導的情況下,把一個複雜的器械——像是手表之類的東西——快速拆卸並拚裝起來。最近,大夫們發現白癡天才在肢體表演方麵也有很高的天賦,他們能夠近乎完美地完成高難度的雜技和體操動作,當然,還是在沒有正規訓練的前提下。(在20世紀60年代,我也曾在靠醫院後部的病房裏親眼見過這樣的白癡天才。他被稱做是“有智力缺陷的尼任斯基”。)
早些時候有的醫學專家認為白癡天才這種隻對一件事精通的情形是由單一心智能力過度發展引起,大多數白癡天才的故事隻被人們當做軼聞趣事、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然而心理學家F.W.H.邁爾斯卻並非如此,在他跨世紀的著作《人性》中,邁爾斯試圖研究心算天才的計算過程,從而知道他們是如何得出計算結果的。但就像心算天才們自己也不清楚計算過程一樣,邁爾斯未能如願,不過他堅信其間必定包含了下意識的心理活動或計算過程,一旦結束,結果便會自動出現在心算天才的頭腦中。他們的計算方法與學校裏那種程式化的方法截然不同,古怪奇特而又極具個性,通常每個心算天才都獨辟蹊徑,計算方法各不相同。邁爾斯最先談及潛意識或者前意識的認知過程,他還預見到對於白癡天才及其才能的認識將不僅有助於人們認識人的智力和才能,還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認知潛意識。
20世紀40年代,當自閉症首次被詳細闡釋,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白癡天才都是自閉症患者,而自閉症患者中白癡天才所占的比例——大約是10%——也是智力缺陷的人中白癡天才所占比例的近200倍。另外,人們還發現許多白癡天才都有多項才能——音樂、助記符號、視覺圖像、計算等。
1977年心理學家洛娜·謝爾弗出版了《娜迪亞:自閉症兒童的天才畫功》。書中講到娜迪亞3歲半的時候開始畫畫,起初她隻畫馬,後來畫的題材日益豐富起來,而這在心理學家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他們認為娜迪亞的畫跟其他小孩的畫有本質的區別:她有很強的空間概念,能描畫事物的外觀和陰影,作畫時還會選取不同的角度,這些都是正常的有繪畫天分的小孩10歲左右才能達到的。娜迪亞畫畫時常會嚐試不同角度,比較其優劣。普通的小孩剛開始都是胡亂塗鴉,然後學畫規則的幾何圖形,最後才能畫結構複雜的物體,而娜迪亞跳過了這些環節,她的畫從一開始就結構清晰、細節詳盡、栩栩如生。那時人們總認為小孩的繪畫技能通常和思維、語言能力同步發展;然而娜迪亞似乎隻一味畫她看到的物體,並不需要“認識”或“理解”。娜迪亞不僅在繪畫方麵有著極高的天賦,她的繪畫方式也為我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
娜迪亞的案例——被作為專題詳細記錄下來——引起了神經學和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開始注意白癡天才,研究天才和特殊才能的特性。一個多世紀以來,神經學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經係統功能障礙上,而現在他們則更多地關注天才的內部結構及其大腦的生理基礎。在這一點上白癡天才具有獨一無二的研究價值,因為他們的才能似乎是生來就有的——純天然的,完全是生命過程的體現:跟“正常”的天才相比,他們更少地依賴或者受環境和文化影響。
沒有自我的藝術家
1987年6月,英國一家出版社給我寄來了一個包裹,拆開一看,裏麵全是畫。看了這些畫我高興極了,畫裏畫的全是那些陪我一起長大的倫敦地標式建築:紀念性建築有聖保羅大教堂、聖潘克羅斯車站、皇家劇院以及國家曆史博物館;還有一些奇形怪狀、遠離城鎮,但讓人覺得熟悉而又溫馨的地方,像是倫敦附近邱園的寶塔。這些畫描繪得細致入微,但並不機械呆板,相反,它們活力四射、清新自然、鬼斧神工,而又貼近生活。
包裹裏還有出版社給我的一封信:信裏說畫的作者史蒂芬·威爾特希爾患有自閉症,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非凡的繪畫才能。這組畫名叫“倫敦ABC”,由26幅畫組成,都是史蒂芬在10歲的時候創作的。他8歲的時候就可以用透視法畫電梯升降機井了,畫功精湛,令人驚歎不已。其中一幅是他自己想象的在倫敦大火中被火焰包圍的聖保羅大教堂。史蒂芬不僅僅精於繪畫,他簡直就是一個神童。信中說他即將展出的60幅畫隻是他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當時他隻有13歲。
史蒂芬的畫讓我想起了喬斯的畫。作為我的病人,我與這位“自閉症藝術家”已相識多年,許多年前我也曾寫過他的故事,他擁有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極高的天賦。盡管喬斯和史蒂芬的個人經曆完全不同,他們的畫作卻驚人地相似,這種難以解釋的相似讓我開始懷疑“自閉症患者”視角和畫作的所謂獨特性。然而,盡管喬斯天賦異稟(可能跟史蒂芬沒法比,但也是相當出色了),他卻不得不在一家州立的精神病醫院裏虛度光陰;相比之下,史蒂芬就幸運多了。
幾周後我去英格蘭看我的家人和朋友,我的哥哥戴維是倫敦西北部的醫務工作者,因此我跟他提起了史蒂芬和他的作品。“??蒂芬·威爾特希爾!”他大叫道,十分震驚,“他是我的病人,他從3歲開始就接受我的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