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釜底抽薪之計

劉逸正歪歪想著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上官婉兒那張已經變得明豔的俏臉,這美人兒手中還端著一杯茶,原來她是替自己拿茶去了,看來還真的心有靈犀,這美人兒知道自己渴了。

劉逸接過茶,謝了上官婉兒,馬上喝了一口,潤潤喉,又開始發表長篇大論:“我們新占之地上,大多都是非漢民族所居,或者漢民族隻占少數,所在臣以為,我們要在周圍的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地上,保持長久穩固的統治,必須要讓這些地方拋棄他們原先所用的文字和語言,改用我們的漢語言和漢字,這樣才能讓那些地方的人對我大唐、對我大漢民族有認同感,才能保持最有效、最長久的治理…”

軍事上被征服,並不是最可怕的,文化上被人征服,那可是很難挽救回來的,更別說隨著文化的被征服,漢人的血性也都被消磨掉,像南宋末,降元的漢人並不太多,崖山一戰後,十數萬南宋軍民投海殉國,而經蒙元一朝,到滿清打進來時,出現了那麽多的漢奸,更不要說滿清後,日本人打進來時候,偽軍是上千萬的,甚至在劉逸所處的時候,還有很多人追崇倭國…劉逸想著後世所處的時代,正是萬惡的美帝國國力強盛,傲視世界的時候,正如眼下的大唐一樣,美國的強大也使得其所用的語言英語,在先前英國一係列殖民統治後,國際地位日益高漲,甚至在中國,都淩駕到了漢語的頭上,無論考什麽,英語不過關都不行,連考個古代漢語的文憑,都要英語通過,這就是被人家文化侵略的一種體現。

更過分的是,連那些國語沒學好的幼兒園小朋友們,都被要求自幼學英語,還美其名曰“雙語教育,”殊不知,英語的強勢,正是所在國國家實力的體現,對我們民族、我們漢文化來說,這卻是一種外來文化的侵略,而可憐的國人,還有那些奴性的官員,卻用雙手來歡迎這樣的文化侵略。

國人出國,要與人家講外語,外國人到中國來,國人也要用外語和他們交流,漢語言的地位何在?憑什麽啊?!

優秀的漢文化,都被國人無視了,曾經被世人追捧的漢語言,在自己的國內,也不得不屈居其他語言之後,漢民族那麽多傳統、優秀的節日都沒人記起,什麽西文的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大肆流行,國人都以能到美利堅為榮,那些有錢有勢的人都以獲得綠卡為人生的目標,這和時下諸國都過大唐的節日,胡人能以到長安來,為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成為唐人為榮的情況何等的相似…曆史上正是從貞觀開始,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麵的發展,國家實力的逐步提高,無數的書法大家,還有那麽多膾炙人口的唐詩和著名詩人,將漢文化的發展推到一個曆史的高處,千百年後甚至都無法超越,也可以說永遠無法超越了,而正是這個時候,大唐綜合國力最盛的時候,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也達到了頂峰,劉逸希望因為有自己這個逐漸走上曆史舞台的穿越人,能將這份曆史的榮耀進一步發揚光大。

劉逸略略地轉變了說話的內容,“我們大唐如今所占之地上,有不少非漢族人,而那些羈縻之地,更都是外族人占多數,對這些地方的治理,臣以為,不能放任其自治,一定要加以管理,讓他們對大唐有認同感,如何讓他們對我大唐產生認同感呢,除了要上繳一定的賦稅外,執行我大唐的法律外,讓他們對大唐的統治有認同感外,那就是一定要讓他們習漢俗,在官方文稿和來往文書上,一定要用漢字書寫,並要求所有任職的官員都要會說漢話,官袍也一定要依照大唐其他的官員,還有,一定要行我大唐年號,然後再慢慢地進一步滲透、漢化,最終將這些羈縻之地也實治之…”

“臣覺得,若我們如此做,百年後,這些歸附我們的突厥各族,還有被我們新占的那些地方,都將是漢人的天下,都是說漢話,著漢服的漢人,他們都會以作為一個強盛的大唐子民而自傲…”李業詡咽了口唾沫,提高聲音道,“這樣所有的外族都將被我同化,大唐皇帝的詔命將行天下,我們繁榮燦爛的漢文化,也將傳遍天下…”

劉逸的話很有鼓動性,讓身為皇帝的李治及掌權多年的皇後武則天都不禁怦然心動,誰不希望自己治理之下的國家強大,威服四夷,邊亂少起啊?

李治與武則天對望了一眼,再轉頭對劉逸說道:“賢侄,朕知道你還沒把話說完,你繼續說!”

“是…陛下,娘娘,”劉逸已經聽出了李治話中的一些喜悅之下,當下更是放心地說道,“我大唐朝中這樣的歸降胡人很多,就如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等人一樣,他們歸唐後,都著我漢人的官服,說我漢人的話語,行我漢人的禮儀,甚至在漢學的研究上,我們許多漢人都比不上他們,就如涼國公契苾何力!此正是我大唐的影響力日增之故,使得我漢文化受到更多外族人的學習和推崇…”

契苾何力的事情劉逸在後世時候有一點知道,但更多的細節是穿越來大唐後才知道的,這位原本是契苾部的頭人一直向慕我大唐,自小對漢學非常有興趣,在我大唐國力日漸強大後,舉部歸唐。歸唐後除了在作戰中表現異常勇猛外,閑時還努力鑽研漢學漢俗,詩書五經都非常精通,對漢禮上的研究大部分人都及不上他,甚至讓飽學之士發出了“禮失求之於野”的感慨,成為一段傳奇佳話。

劉逸在聽到其他人講契苾何力的情況後,還是挺不可置信的,很想一探究竟,隻可惜這位傳奇的名將已經在劉逸來大唐前的一年去逝,沒有機會當麵討教了,隻有通過從其子契苾明那裏,去探尋一樣這位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名聲非常響亮的歸附胡人將領的情況了。

“這些原本是外族的胡人,在漢文化的影響下,都已經慢慢被漢化,臣也知道,涼國公契苾何力將軍幾子,自小在長安長大,雖然長相有些像胡人,但無論是從話語中,還有行為上,都和我們漢人家的子弟無異,還有阿史那社爾將軍的兒子,不也是如此麽?特別是契苾何力將軍的幾子,如今都在我大唐朝中任職,對我大唐忠心耿耿,他們都是受漢俗影響的胡人後代,若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長大以後都把自己當作漢人看待,長安的生活舒適,作為我大唐子民那份榮耀,是最讓他們引以為傲的…”

契苾何力的長子契苾明劉逸是打過交道的,雖然不多,但也對這位秉性耿直的羽林軍將軍挺有好感,想著自己到了羽林軍中一定會和這名將領有交集的,到時可以有進一步的了解。

“賢侄說的不錯,”李治點頭認可,“契苾何力將軍幾子如今俱在我大唐朝中任職,特別是其長子,還在羽林軍中任職,阿史那社爾將軍幾子也是一樣…”

一旁的上官婉兒似乎眼中有精光在冒,她已經明白劉逸接下來要說什麽了。

“陛下,娘娘,臣也有一個想法,若是這些自小在長安長大,師從我漢學者,對多大唐忠心耿耿的胡人頭領後代,回到他們原先的部落任職,掌管這個部落,那這些部落應該會更容易聽服於我大唐,再加上朝廷強製的漢化手段,甚至可能就此融入我漢民族的行列中。因此臣建議,那些臣服於我大唐的部落,可以委派一些忠於我大唐的朝中胡人將領回去擔任頭人,其他各部頭人若要得到我大唐的認可和冊封,必須要將其嫡長子送到長安來,並且要在幼時就來,到長安來接受我大唐先進知識的教育,在長安長大,待其成年後,方可回到北地繼任頭領職,且必須要有我漢人官員輔佐,這樣我大唐對諸部落的控製能力將會大大地加強,各部落叛亂的可能會大大地降低!”

劉逸知道,這是釜底抽薪之策,若是能順利施行,那對北方及西北諸部落的打擊力將是致命的,有人質在長安的部落頭人在做事時候不得不三思而後行了,待這些由我大唐培養,忠於我大唐的新任頭領在其部落內樹立威信後,這就是一個忠於我大唐的部落,若其後人也是一直這樣任命,那各部落的威脅將會土崩瓦解…“好!說的好,賢侄說的非常在理!”李治忍不住擊掌讚歎。

一邊的武則天聽了也點頭認可,“陛下,臣妾也認為賢侄所得挺在理,就如波斯王泥洹師一樣,自其回國任職後,也唯我大唐令是從,在陛下所傳令其派一些精於製作玻璃的工匠的詔命送達後,馬上征集了一百多名手段高超的工匠,往長安而來,估計年前就可以抵達長安了!”

“此事朕還要與眾臣們再商議,看看他們還有何建議!”李治撫著胡須道,“賢侄,你是如何想到這些計策的?”

“陛下,娘娘,自臣父親亡於吐蕃人之手後,臣一直在思考一些事兒,”劉逸應著說道:“如今我大唐在安北、安東、安西、安南一帶影響力時強時弱,更因為吐蕃國力的日漸強大,許多部落都臣服於吐蕃,要扭轉這個情況,除對吐蕃進行先進技術封鎖的基礎上,必須要加強對諸部落的影響力,無論何種手段,微臣覺得,隻要對我大唐有利的,都是好的手段!”

“好一個對我大唐有利的,都是好的手段,賢侄本宮覺得,你所想的比朝中那些身居相位的大臣都要深,都要遠!”武則天忍不住也出聲稱讚劉逸。

“多謝娘娘的誇獎!”劉逸趕緊做謙虛狀,難道武則天這話表示自己可以當宰相了?那也太高看自己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