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當她們惦記就有用啊!”

“話不能這麽說,被賊惦記上也確實不是個事。”

閔團欒糾正妹妹,同時再度生出斬草除根的心思。

“團團哥,其實沒必要把事情做絕,而且,先不說我和寧姐,四姐明明一直在閔家,他們養幾年再嫁也不晚,真沒必要這麽早就把四姐嫁出去還弄得一家子都是惡名。”

閔曜靈不是在為閔家人開脫,隻是有一說一的分析,“四姐在閔家什麽活都幹,而且戀童的男人說實話並沒有那麽好找,閔家這麽急著把四姐一起嫁出去,說不定還有別的什麽好處。”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連她們打寧兒的主意都不知道,更多的自然無從得知。”

“嗯,三嬸你也別放在心上,車到山前必有路,日後總會知道的,倒是四姐一個人離開比較讓人擔心,我這幾天去醫館多注意些,看看有沒有機會找到四姐。”

她和大伯娘家的堂姐交情並不深,但好歹叫一聲四姐,那麽小的一個小姑娘,閔曜靈實在不忍心她遭遇什麽不測。

可惜一直到鄉試結束放榜之後,閔澤帶著自己的中舉人的消息回來,閔曜靈也沒有和閔四娘遇上。

冬天,家裏新房建好,閔曜靈終於升到二級初級醫師,在升級之前,她就已經完成職稱任務地在遠水縣小有名氣。

畢竟遠水縣就她一個治病手法如此奇特,還總能將人治好。

而自學了快一年,閔曜靈也終於摸到把脈皮毛,成了個半吊子大夫。

升到初級醫師之後,閔曜靈除了能用更多醫療設備,可以用更多藥物之外,也總算摸清楚了職稱升級規則。

首先醫院等級要高,其次隻有治病救人才能得到職稱經驗。

結果自然是又回來了,還是得天天治病當大夫。

而在新房子建好那天,離家大半年的閔玉衡終於送信回來,給家裏人報了聲平安,除此之外就沒說別的了。

傳閱一遍信件後,閔澤才將信收起來,“來年我打算開個私塾,教些學生,在府城,你娘會陪著我一起去,可能並不怎麽回家。”

“還是在縣城吧,縣城裏除了書院,估計也就你一個舉人願意出來給孩子啟蒙教書,肯定能收到不少學生,沒必要跑去府城。”

沒等其他人驚訝,薑鶴華就駁回了他的想法。

她心裏清楚,夫郎想在府城教書,並不是他真想去府城,而是自己需要去府城。

“況且你走了,平錦和團團誰來教,他們要是跟著你一起去府城的話,寧兒和曜靈呢?要是都跟著你一塊,曜靈的醫館,還有弟妹,和兩個孩子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見到幾次。”

林氏和閔家徹底鬧翻,現在已經回到娘家。

盡管如此,林氏的娘家就在鄰村,上次遇上事,閔平錦一會兒就能跑到外祖父家裏去,因而母子三人隔幾日也總能見到。

“我這半年已經過去幾次了,你要是覺得我遮遮掩掩辛苦,那我幹脆直說,我在府城那邊有點事情,之後可能更沒時間留在家裏,跟孩子們說個明白,你也就不用想太多。”

至於到底是什麽事情,薑鶴華暫時保密了。

畢竟,鄉試途中被土匪攔路打劫,薑鶴華直接打翻土匪,又在將夫郎送到府城後趕回去,再次把那些土匪給打了一頓。

然而理所當然地搶了土匪老大的位置當上老大,這件事說出來實在太有衝擊力。

“好吧,現在是在縣城開私塾,平錦和團團之後也跟著我在私塾讀書吧。”

……

“真的啊?老師今年真的要和團欒一塊下場啊?這要是真的都考中了,那可就是一門雙進士,還是同一年高中進士的佳話。”

“老師都說了還能有假,不過老師這次要是能中進士,是不是以後就不教學生,平錦你有問過老師的想法嗎?”

一晃閔澤的私塾已經開了整五年,今年是第六個年頭。

因為閔澤舉人的身份,所以除了給孩子啟蒙的私塾,還有不少身有功名的秀才也跟著來求學。

畢竟除了一些書院,再很難能遇上有舉人功名的塾師,更何況還是個鄉試排名比較靠前的舉人。

秀才可能會窮,需要出來討生活,特別是沒有前途的秀才,但舉人,有時候甚至是能直接當官,有些朝代更是有俸祿。

就算沒有這些,一個排名靠前的舉人,也少不了富商提前送銀子投資。

總之到了這一步,真就不需要舉人出來掙錢養家了。

所以碰上這麽一個願意出來給孩子啟蒙的舉人,自然會有些家資不豐、進不了書院讀書的秀才前來求學,閔澤最後收了十個大齡學生。

教了五年,這十個學生硬是都有八個被閔澤給教成了舉人。

除此之外,閔團欒在父親鄉試後的第二年將成為秀才的最後一門院試給考了,不出意料地成了秀才。

又在四年前的鄉試中榜上有名,一躍成為舉人。

還有閔平錦,他算是七年前到二伯家裏後才開始啟蒙,學了七年,能考過童試三關成為秀才已經算可以了,因而去年鄉試,並沒有下場,至今還隻是秀才。

而被交到閔澤手裏啟蒙的孩子,教會他們認字倒是容易,之後閔澤根據那些孩子的天賦,感覺有天賦一直能走科舉的,他就多教一些和科舉有關的。

真沒有走科舉天賦的孩子,他則是更偏重教一些實用的,比如一些在現代很普遍、但更為簡便明了的記賬資料整理方法。

不過他也沒表現得太明顯,甚至不會刻意不去教和科舉有關的。

最後教了五年,倒是也教出了十來個秀才,因為如此高、高到不正常的出秀才的百分比,要知道,閔澤的私塾,每年最多也就四十多個學生,這還是算多了。

很多有家資的人家看在他舉人的身份,願意把孩子送過來啟蒙,不然一般私塾每年也就十幾個,二三十人。

而且也不是每年都能進新生,更多就是最開始那批學生一直教。

這麽算下來,幾乎四分之一送來的學生都考上了秀才,因而今年一開春,就有好多人家要把孩子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