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從來無法實現讓我們感到幸福或滿足的承諾,相反它會偷走我們的自由,讓我們對擁有更多的物品產生難以抑製的欲望,忽略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快樂的事物。
——【極簡便簽】
20世紀20年代,美國被滾滾而來的財富浪潮淹沒,精明的廣告商們開始有意地在公眾的腦海裏把“擁有感”與“幸福”聯係起來。直至今天,這樣的理論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在很多人看來,擁有一套大房子、一輛高檔汽車,穿新款的運動鞋,用新的電子產品,直接指向了人們的身份地位、生活品位、收入證明,顯示出自己有能力為自己和家人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甚至就連喝某品牌的咖啡與啤酒,都成了友誼與歸屬感的代名詞。
這一切是真的嗎?不,隻是廣告商們臆造出來的概念。當我們購買的東西遠遠超過自身真正的需要時,他們的客戶就能實現盈利的目標。廣告商們利用了我們獲得“擁有感”的欲望,卻讓我們掉進了一個思維陷阱,認為生命的目的就是要自我滿足,“買買買”是愛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曾經的我,也秉持著這樣的認知和消費習慣。在發了工資的第一時間,要麽跑到購物中心,放肆地吃一通,再挑幾件看起來喜歡的衣服和小物件;要麽就把收藏在網絡購物車裏的物品,統一下單結賬。我覺得,這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一種犒勞。
這樣的做法,有沒有給我帶來幸福?或許有,但更多的是在“買”的那一瞬間,覺得有一種掌控感。然而,當物品被帶回家之後,幸福感就開始回落了。在衣物被使用一兩次後,新鮮感**然無存,幸福感也消失了,留下來的隻是銀行卡上或支付寶裏帶著“-”號的數字。偶爾,我還會為此感到焦慮與懊悔。
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為實體物品的消費上,還包括為精神食糧買單。
我在某公眾號上購買過一個課程,其實我並沒有想清楚它對我而言有多大用途,隻是無意間看到了一句話,大致是說:學習不能隻停留在自己喜歡的、熟悉的領域。我想,商學對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那我有必要去充實一下自己。
課程價格不算太貴,可問題是,買了那個課程以後,我總共就聽了5節課,剩餘的90多節課,我至今都沒點開過。這樣一算,我幾乎就是把錢白白地扔掉了。事實上,我也真的對商學沒什麽興趣,現在讓我抽時間去學習它,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不知道生活中的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曆和感觸?為什麽我們給自己花了錢、買了物品,換來的隻是短暫的愉悅?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在我遇到了極簡生活的理念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很多時候,我們關注的隻是消費行為本身,而不是消費的內容;我們隻是想給自己花點錢,卻沒有認真思考要花在什麽地方,花得值不值。我們把“買買買”當成了愛自己的方式。
當然,這不能全怪我們。放眼望去,全世界的廣告語幾乎都在傳遞這樣的信號——“買它,你值得擁有,它會讓你變得更好!”聽起來真的很有**力,誰不渴望變得更好呢?可這裏隱藏著一個現實:不假思索地“買買買”,隻會讓我們變得寒酸,甚至負債累累;隻有更好地、更理性地買,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消費,從來無法實現讓我們感到幸福或滿足的承諾,恰恰相反,它會偷走我們的自由,讓我們對擁有更多的物品產生難以抑製的欲望,同時也會在心理上帶來悔恨與負擔,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忽略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快樂的事物。
當我認清並可以抗拒消費主義的**後,再拿到工資的時候,我偶爾還會去商場,但已經不是看什麽都想要了。我可能會去某個角落的書店,選一本喜歡的書,安靜地坐一下午,給自己放個小假。這種犒勞無須消費,帶來的卻是踏實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