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細選的過程,是甄別內在感受的過程。

——【極簡便簽】

剛學會網購的時候,真的是“燒”掉了不少錢。

看到超級有吸引力的買家秀,想象著某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樣子,就已經有點兒按捺不住想要下手了。再看價格,更是忍不住激動,比實體店要便宜一半,那感覺簡直就像是“不要錢”。那一刻,手比腦子要快,立馬下單,坐等收貨。

終於盼到了快遞員的電話,取回包裹的路上就直接把它拆開了。然而,看到實物的那一刻,像是被潑了一盆子冷水。雖然不是每次都這樣,但“十有八九”的形容並不誇張。糟糕的體驗並未讓我放棄繼續網購,而安慰自己的理由是:“反正價格不貴,也不算虧。”

就這樣,從網上淘來的便宜貨越來越多,塞滿了我的房間。可真到需要用的時候,總是顯得很寒酸,沒有一件拿得出手。那時的我,20歲出頭,工資不高,消費觀很優質:買便宜的東西,多買一些,體驗新鮮感。

事實上呢?新鮮感隻存在於淘貨的過程中,一旦那些便宜貨實實在在地呈現在我麵前,我就已經喪失了對它的喜愛。眼見著堆砌的物品越來越多,而又沒有幾個能派上用場,為了騰出空間,我就開始了“扔扔扔”。扔過之後,再繼續淘,周而複始。

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大概有四五年之久,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點可怕。每次買單件的物品,看起來花的錢並不多,也就百八十塊錢。可是,一個月下來,零零碎碎的花銷也得要四位數。問題是,錢花出去了,卻沒有留下什麽像樣的東西。

現在的我,真的很慶幸已經擺脫了那樣的購物模式。與其貪圖便宜買十件同類的次品,不如一次性投入,買件品質上乘的精品。精挑細選的過程,是甄別內在感受的過程,你要不斷地捫心自問: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一個保溫杯?我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件羊絨外套?如果確定需要,不要以價格從低到高來選擇,可以看看品牌、品質和款式,確認從質量到外觀都是自己滿意的,再去看價格是否能夠承受。倘若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就選自己最中意的。

我現在的生活用品還是會經常選擇網購,為了節省時間,但衣物多半都是去實體店購買。現在添置衣物不是那麽頻繁了,偶爾花點時間多甄選一下,也是值得的。畢竟,很多衣物要去觸摸才能知道質感如何,要試穿一下才能知道版型和色彩是否合身。

至於“雙11”這樣的活動日,要不要“剁手”,還是謹遵添置物品的第一核心:是否真的需要?如果你的電腦壞了,而工作又離不開它,趕在這樣的活動日下單選購一款性能高、外觀漂亮、自己喜歡的,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隻是看到大量的廣告推廣,××商品特價、半價,而它們看起來模樣也還不錯,挺令人心動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嗎?我有多大概率會用到它?我想擁有它,到底是因為價格便宜,還是它剛好滿足自己正常所需?

別小看這樣的幾句詢問,它會把我們從虛擬的幻想中,拉回到此時此刻、此身此地。當我們意識到,想入手某件商品,僅僅是因為看到了折扣,有想占便宜的心理時,就會變得理智很多,重新衡量購物的決策。

歸納來說就是,不要因價格便宜而添置某件商品。隻看價格而選購,往往會掉進廣告陷阱,買回一堆不實用的、不需要的東西。即便是必需品,如果隻關注價格而忽略質量,則會拉低生活的品質,給家裏平添冗贅,根本實現不了預期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