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拖延的過程中,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是一件被擱置的事,還有當下和即將要發生的一些事,它們都會成為“待處理事件”。

——【極簡便簽】

極簡提倡不囤積,但這種囤積不僅限於物品,也包括事件。

我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原本今天有一項事宜要處理,可出於懶惰或其他原因,把它擱置到了第二天,預想著“明天”就能把它搞定。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不曾想“明天”碰到了一些意外狀況,隻好把那件事繼續往後拖。

在拖延的過程中,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是一件被擱置的事,還有當下和即將要發生的一些事,它們都會成為“待處理事件”。很顯然,這就變成了一種囤積。麵對囤積的事件,就跟麵對囤積的雜物一樣,會讓人內心心生焦躁和厭煩,同時也像那些無用的緩存占據電腦空間拖慢進程,既消耗了心力,也降低了效率。

毫無疑問,這與極簡生活是相悖的。

有人針對拖延問題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大概7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為,其中有超過50%的人自稱拖延行為已經習慣化;有25%的成年人有著慢性拖延問題。在這些調查對象中,有95%的人希望有辦法能夠改變他們的拖延惡習。

恰如塞繆爾約翰遜所說:“我們一直推遲知道我們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類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裏。”

拖延存在於生活中每一處,存在於各類人身上,與年齡、身份、地位毫無關係。但無論是誰,沾染了拖延,都會飽受焦慮、愧疚、煩躁、不安等情緒的折磨。曾有人說,拖延等於死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拖延本身沒什麽可怕的,怕的就是拖延過後產生的負罪感、焦灼感,它會慢慢消磨人的心智,讓人倍感煎熬,悔恨不已。

美國學者艾倫·貝克在1985年曾經提出,感覺與思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我們情緒低落時,我們的思維和回憶總是向壞的方向發展,結果導致情緒更加陰暗。思想變壞之後,情緒又跟著變壞,從而進入一個越來越抑鬱的下降螺旋。”

之所以強調不拖延,就是希望我們的內心保持一種不慌不忙的節奏,按部就班地去做那些想做的事,而不是將其一件一件地囤積擱置在心裏,慢慢發酵成消極的情緒,要麽拚命地與時間賽跑,要麽帶著未完成的心願度過此生。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有些人喜歡拖延是因為擔心自己的計劃不夠全麵,或者自己的能力尚未達到合格的標準。然而,要知道世上沒有任何一個計劃是絕對完美的,事物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計劃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總想著積澱卻不進行實踐,那麽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是怎樣的,隻有去行動,才能不斷完善。

如果你想寫一本書,別把這個心願擱置起來。你不必先去日夜翻書三百章,也不必等到自己讀完中外所有名著,書籍的海洋浩瀚無邊,不如立刻拿起筆寫著再說,在書寫的過程中你的不足、糾結都暴露出來,你的能力才能日益完善。極少有文學大家是第一本書就名垂青史的,他們大多要經過很多本書的鋪墊,才能取得大的成就。

如果你想把炒股作為副業,那就開始投入資金吧。你不必先把股票市場研究數十年,也不必把百年來的經濟學理論倒背如流,閉門造車不如去實戰。當然,這裏並不是要你盲目地投入資金,而是鼓勵你可以從少量的資金投入開始,一點點摸索和發現。在直接與股票市場的接觸過程中你的敏感度會逐步提高,記憶力也會更深刻。

想做一件事就別拖著,不要等到**褪去,不要等到靈感消逝,不要等到時間溜走。一味地等待,隻會陷入“不願行動,求而不得”的怪圈。如果總是在等,卻不做出行動,隻會留下遺憾。金嶽霖等了林徽因一生,等到鬢發花白,油盡燈枯;馬爾克斯筆下,阿裏薩等了費爾明娜五十多年,再度重逢時,卻早已錯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段;年少時喜歡一個人,等著最合適的時間告白,等到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想做的事情很多,如果總是以尚未準備好做借口,或者單純地因為懶惰而拖延,直至那些特別的心情沉澱到歲月裏,經受時光的打磨,碎為砂礫、破成幻影,未免太過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