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過程中,如果遇到聽眾注意力分散,如打瞌睡、交頭接耳等現象,演講者應該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扭轉局麵。吸引聽眾注意力的辦法很多,可采用在適當的地方驟然提高音量或驟然停頓的辦法,引起聽眾驚奇注意,或以突然的奇異舉動引起聽眾的興趣,或運用自問自答的設問方式,激發聽眾積極思考,活躍現場氣氛。

1966年10月的一天,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一次重要的會議,我國一流的核科學家都參加了。周總理作了簡要的開場白,他說,我國核爆炸成功以後,有人攻擊我們有彈無槍,無非是要解決槍、彈結合的問題。說完,總理和科學家們進行了詳盡的討論。然後,總理電話請示毛澤東,帶回了毛澤東的指示,說:"毛主席同意這一方案,贈給大家十六個字: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聽完總理的話,在場的科學家們覺得肩上的擔子非同尋常,有人下意識地吸了口氣。目光敏銳的周總理已經覺察到科學家們的心思,立即解釋說,“什麽叫萬無一失?把想到的、發現的都認真解決了,就叫萬無一失。沒發現的、解決不了的,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問題。打槍還有卡殼的時候呢,別說導彈了。放心吧,隻要認真做了,出了問題,領導來負責,我周恩來負責!"

周總理一席話,說得科學家們思想負擔完全消失了。這段話一開始就抓住了要害,即對科學家擔心的“萬無一失”的問題進行設問,以問題引路,自問自答,引出一段解釋,清楚明白,使人疑團頓消。

所謂設問,就是自提自問,明知故問。可以自問自答,也可隻問不答。設問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誘人思考,使講演和談話內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師時,曾在一次訴訟中以巧妙的設問贏得了勝利。一天,一位老態龍鍾的女人來找林肯,哭訴自己被欺侮的事。這位老婦是獨立戰爭時的一位烈士遺孀,每月靠撫恤金維持生活,不久前,出納員竟要她交付一筆手續費才準領錢,而這筆手續費等於撫恤金的一半,這分明是勒索,老人這才把那位出納員告上了法庭。法庭開庭了,輪到林肯發言,上百雙眼睛緊盯著他,看他有無辦法扭轉形勢。

林肯用抑揚頓挫的嗓音,首先把聽眾引入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回憶。林肯兩眼閃著淚光,述說愛國誌士是怎樣忍饑挨餓地在冰天雪地裏戰鬥,為澆灌“自由之樹”而灑盡最後一滴鮮血。最後,他以巧妙的設問,作出令人怦然心動的結論:“現在事實已成了陳跡。1776年的英雄,早已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衰老而可憐的遺孀還在我們麵前,要求代她申訴。不消說,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過,她已犧牲了一切,變得貧窮無依,她們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爭取來的自由,向我們請求援助和保護。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發言至此戛然而止。聽眾的心早被感動了,有的眼圈泛紅,為老婦人流下同情之淚,還有的當場解囊捐款。在聽眾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在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講民族主義時,會場小,聽眾多,天氣悶熱,聽眾昏昏欲睡。孫中山便巧妙地穿插了一個自問自答的故事,他說:“那年我在香港讀書時,看見許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談得很起勁,有人哈哈大笑。覺得十分奇怪,他們為什麽這麽高興呢?(停頓)有個苦力說:‘後生哥’!讀書好了,知道我們的事與你無益。又一個告訴我:我們當中有一個行家,辛辛苦苦地積蓄了五塊錢,買了一條彩票,牢牢記住那上麵的號碼,把它藏在日常用來挑東西的竹杠裏了。等到開獎竟真的中了頭獎,他歡喜萬分,以為領獎後可以買洋房,做生意,這一生再也不用這根挑東西的杠子討生活,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裏。不消說,連那條彩票也一齊丟了。因為錢沒有到手先丟了竹杠,結果是空歡喜一場,有人笑他,也有人為他惋惜。後來這位行家受刺激過甚,神經有些錯亂,很長時間還不能上工呢。”這個寓意深刻的有趣故事,使會場聽眾大笑起來。孫中山於是不失時機地“言歸正傳”,歸到本題:"對於我們大家,民族主義就是這根竹杠,千萬不能丟啊!”孫中山這樣旁引故事、雜以諧語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控場效果。

要使講話吸引人,不妨設計幾個醒目的問題,自問自答,這將會大大增添你言語的魅力,使你的演講具有戲劇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