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與狼共舞 四
沒想到張學武提供的鐵騎中型主戰坦克竟然就是t-34的放大版,而且科什金一直主張采用kv係列的大炮塔,多機槍塔,提高坦克在陣地戰以及巷戰中的生存率。
但是,科什金也意識到了張學武提供的圖紙中的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三十一噸的車體加上至少要二十九噸的炮塔,而蘇聯現在沒有任何一款發動機能夠提供九百馬力的功率,那麽鐵騎的機動性肯定要大打折扣,而且鐵的負重輪設計也不盡合理,不過這些科什金都不打算告訴基洛夫,基洛夫在技術方麵隻能算是一個蒙事的主,告訴他也說不清楚,反而可能會耽誤事,所以科什金決定隱瞞事實,而且新式坦克原本就要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熱河方麵張學武要擔負作戰,又要兼顧生產,所以其的設計必定存在缺陷,重忙上馬也是正常,而且麵對的是日本人的薄皮小罐頭,鐵騎確實能夠橫少一切。
不過該隱瞞的隱瞞,該詢問的詢問,科什金向基洛夫提出,根據專家回饋的情報,熱河方麵裝備的鐵騎中型主戰坦克都是小炮塔的?為何提供給蘇聯方麵的圖紙是大炮塔的?
基洛夫立即帶著問題夜訪了張學武,對於基洛夫的疑問,張學武一笑道:“親愛的基洛夫同誌,我們包頭工業基地的鋼產量極為有限,合金裝甲的產量更少,所以我們不得不不斷的減小炮塔,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我們的鐵騎中型主戰坦克相比射擊圖簡化了許多,這一點你也是非常清楚的。”
張學武的理由可以說是說服了基洛夫,科什金對於熱河方麵的解釋也隻能說中國人實在太草率了,拿一張圖紙就敢設計上馬生產作戰?這是極度的不負責任,在戰場上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見科什金一副激動的模樣,基洛夫好笑之餘道:“中國人沒有工業基礎,他們的包頭能生產什麽我們了如指掌,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能夠將這種東拚西湊的坦克組裝起來並且打退日本人已經是一個奇跡中的奇跡了!”
基洛夫望著科什金道:“你認為這鐵騎坦克的數據對我們確實有幫助嗎?如果按照鐵騎中型坦克的數據去研發列裝的話,我想知道我們的坦克對德國人的額諸如豺式、豹式坦克是否具有優勢?”
科什金深深的吸了口氣道:“基洛夫同誌,我可以負責的告訴您,恐怕在三到五年之內我們無法製造出在技術上絕對優勢的坦克,畢竟德國人已經走在了前麵,而且他們並非停止不前,鐵騎中型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很可能就是來源於德國方麵,德國人將我們視為了假想敵,所以才會有如此的設計提供給張學武,否則我不認為張學武的包頭坦克裝甲設計院能夠具備獨立設計的資格。”
基洛夫微微皺了皺眉頭道:“科什金同誌,你現在是直接對斯大林同誌負責,什麽叫做三到五年之內無法超過德國人的水平?無法占據絕對的技術優勢?這就是你要對我們偉大的斯大林同誌所說的話嗎?你這才是不負責,明白嗎?”
基洛夫隨即壓低了聲音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斯大林同誌震怒,我親愛的科什金同誌,你和你的全家就可能要到西伯利亞去度假了!我希望你能夠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
科什金用微微顫抖的手掏出手帕擦了擦汗,緊張道:“我親愛的基洛夫同誌,我絕對不是那個意思,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意思是德國人的設計和思路以及工業製造水平確實是世界一流的,即便我對偉大的斯大林同誌說我們超越了德國人,占據的世界先進,斯大林同誌會相信嗎?製造出一輛可以超越德國人的坦克是可能的,但是不能夠計算所付出的成本,即便是列裝,普通車輛的性能也無法達到樣車的水平,如果被斯大林同誌得知,就會連累您我親愛的基洛夫同誌,但是德國人的製造水平確實很高,但是我們的設計也不差,最為主要的是我們的坦克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毫不誇張的說,一個從沒有學習過坦克駕駛的農民可以在幾天內學習怎樣駕駛t34坦克,這隻能用奇跡來說明,如果我們與德國人開戰,我們的損失可以迅速的彌補,而德國精工製造的坦克卻無法彌補,當質量與數量達到一比六的時候,德國人的質量將被我們的數量所淹沒!”
基洛夫驚喜的望著科什金道:“那麽你的意思就是說張學武提供的這份圖紙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
科什金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不!我親愛的基洛夫,我並不關心這份圖紙,我所關心的是他們後續還有什麽令我極度期待的東西!”
基洛夫也興奮的破例倒了兩杯酒,遞給了科什金一杯道:“祝我們偉大的領袖親愛的斯大林同誌健康!”
在基洛夫與科什金反複分析的時候,張學武也在審視著一套圖紙,張學武也不否認t34坦克是蘇聯在二戰中的主戰坦克,在曆史數據上看其的性能與在實戰中的性能優越起了一定作用,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t34坦克操作十分的簡單,毫不誇張的說,一個從沒有學習過坦克駕駛的農民可以在幾天內學習怎樣駕駛t34作戰?這無疑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相比那些需要訓練二到三年的德國裝甲兵,戰時的優勢自然不言而喻。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城市內的工廠裏的工人正在努力的製造t34坦克,每當德軍開來時,坦克修理廠的工人就駕駛t34坦克與德軍進行作戰,庫爾斯克會戰是二戰中最大的坦克的決戰,蘇聯損失各種裝甲車輛就達六千餘輛,導致其損失之大的主要原因在於坦克乘員戰前訓練嚴重不足。如此簡單的坦克,快速的生產可以迅速補充作戰損失但坦克手卻需要時間,但這種簡單易造的坦克仍受到各國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生產力低下的小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是德國的坦克雖然設計精密但產量不足,所以在大量戰鬥中德軍在坦克數量上一直處於劣勢地位。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並聞名於世,成為一個傳奇。
後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資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戰的結束,前蘇聯資料的公開,使得人們發現這次坦克大戰的規模要比原先認為的小得多,雙方直接參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隻有約六百輛,其中德軍不到二百輛,蘇軍約四百餘輛,蘇德雙方幾乎是同時發動了進攻,在戰鬥中德軍虎式坦克的八十八毫米炮與四號坦克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優勢明顯,而蘇軍t34坦克的七十六毫米炮在同樣距離下無法對德軍造成威脅,大量的蘇軍坦克在交戰距離以外就被德軍擊毀,蘇軍近衛第五坦克集團軍戰報,報告所屬坦克軍已經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殘餘二十餘輛坦克編入步兵部隊。
不過,張學武也知道僅僅憑借著t34的設計是無法震撼蘇聯人的,所以他複製了一份曆史上德國人著名的末日戰車設計,非常的合符蘇聯人的性格,斯大林好大喜功,對於超重級的陸地巡洋艦一定會情有獨鍾!
張學武也非常清楚,但凡有點戰略眼光的人都會非常清楚,坦克的機動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主戰坦克的設計問題上,二戰之前的所有國家似乎都麵臨二個艱難的問題,防禦和火力,防禦是提高戰車的戰場生存率,而火力輸出則是主戰坦克絕對硬指標,於是有人提出過重型乃至超重型坦克的發展思路,但是無疑都因為動力、變速箱、運輸、造價等等問題而擱淺,就如同世界各國海軍爭論是發展航母加快海軍航空兵建設,還是建造超級戰列的爭論一樣,快速坦克無法用於路上的最後決戰,這已經是坦克設計生產的共識。
超過一百噸的坦克無疑是一座會移動的巨型戰鬥堡壘?但是堡壘的機動性如何?有多少道路適合其行進?鐵路如何運輸?橋梁如何通過?顯然這些都是致命的問題,但是張學武賭得就是斯大林的好大喜功,蘇聯人沒有像樣的海軍,因為蘇聯根本不是一個海權主義國家,蘇聯的主要利益在歐洲,所以首先必須保證其龐大的陸軍,這一點與日本正好相反。
可以說,張學武為斯大林準備的陸地巡洋艦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件超級武器,米亞合金製成的多普德雙聯技術,這種技術應用在後世的美製ma1主戰坦克上,而且坦克的變速箱隻是坦克傳動係統的一部分,用以在較大範圍內改變坦克主動輪上的扭矩和轉速,實現坦克倒退行駛和切斷動力,與汽車不同的是,坦克的傳動係統兼有轉向和製動功能。
可以說,在變速箱上張學武給蘇聯人挖了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