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遽變化的時代,物欲日益膨脹,連“司馬相如”也攜太太到成都當壚賣酒去了。也許出於天性所致,對於讀書,我卻始終情有獨鍾。
白日裏,自然是無暇讀書的。到了夜晚,喧囂的世界漸漸闃靜下來,妻兒也漸次進了夢鄉。這時,悄然撚亮桌上青燈,衝一杯香茗,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心儀的書,拋卻了滾滾紅塵裏的功名利祿,淡忘了漫漫人生途中的苦辣酸甜,心無旁騖,神情貫注,仿佛釋家先祖於樹下禪定,渾然沉入書中空靈而旖旎的美妙意境。
悠悠玄思穿越時空的壁壘,走進精神的、智慧的伊甸園,靜聽先哲緩緩地講述宇宙之演變,朝代之更迭,人事之浮沉,萬物之代謝。一書在手,萬事靜觀,書的靈光,把你的心靈照得一片通亮。
人生有許多難以求解的“哥德巴赫猜想”,這也許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限定。但是,人之為人,其精神性當是第一位的。愛默生說:“在調處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關係時,人應當深謀遠慮。”當年顏回讀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漢代楊雄評其“樂”說:“顏氏子之樂也內,紆朱懷金者之樂也外。”人生一世,“內樂”與“外樂”自然很難達到高度統一。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時,我們自當效法先賢,“見其大而忘其小”,舍其“外”而求其“內”,以人類的偉大智慧、崇高精神浸潤、滋養、陶冶我們的心靈。
然而紅塵滾滾,濁浪翻湧,世人的雙目常被某種自以為真實的東西所蒙蔽,致使無法看清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自己,在背離人生本質的迷途中越走越遠,心靈的負累便越積越重,靈魂在浮躁、焦灼、痛苦、迷惘的逼仄下而日趨支離。
莎士比亞說:“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書是上帝送給人類的心靈之光,“上帝遣光明來到世間,不是讓它審判世界,而是要讓世界通過它得救。信賴它的人不會受審判,不信賴的人便已受了審判”。讀書的人心靈永遠充滿燦爛的陽光;拒絕讀書,心靈就會受到嚴厲的審判。書的燭照使我們看到了先哲們襟懷的高尚和博大,看清了紆朱懷金者的卑微與蒼白。在風雲變幻、萬象森羅的曆史激流中,讓我們借助書的靈光,去尋回我們固有的冷峻的價值判斷和人生依傍,摒棄那種種愈來愈迷亂的人生**,為人類崇高的使命而不斷求索,把生命化作一縷陽光,反燭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心靈。
書是心靈通向光明的唯一橋梁。司馬相如終究沒能在黑暗中堅持下去,一咬牙,拋下白花花的銀子,跑回書房去了。
(原載1997.6.17《濟南供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