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老子還懂得微積分呢……

徐興夏回到寧夏城的首要任務,自然是看望自己的家人。【】這次前往甘肅鎮足足呆了一個多月,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人。當然,他的家人也很想念他。盡管已經提前得知徐興夏回來的消息,看到他的身影出現,冬子、妞妞、大囡、小囡等人,還是忍不住一陣的歡呼。妞妞上來撒嬌,那是必然的。母親王氏也是眉開眼笑的。

王氏對於徐興夏,現在可是越看越順眼了。自己的兒子,建立了這麽多的功勳,打敗了這麽多的敵人,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值得驕傲。以前,有誰能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有這樣的出息呢?至於造反什麽的,她是完全不擔心了。連那麽凶殘的韃靼人箭神,都連續被徐興夏打敗,朝廷的那些軍隊,更加是不用放在心上了。

沒有了這些掛慮,老太太的曰子,可是過得太舒服了,太滿足了,太美滿了。如果說唯一的遺憾,就是徐興夏什麽時候成家,什麽時候趕緊給她生幾個胖娃娃。她對這個可是望眼欲穿了。隻是,這件事,徐興夏有些抵觸的心理,老太太也不好開口。這次從甘肅鎮風塵仆仆的回來,老太太就算著急,也不好意思說的。

“娘,你別擔心,孫子肯定會有的。”徐興夏含笑說道。

在他看來,這實在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父母,為什麽那麽著急。不就是生孩子嗎?這還不簡單?隻要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子,她又願意的話,也就是幾個晚上的事情。如果一個女子不夠,多找幾個就是了,這麽著急做什麽呢?

“你這話都說了幾次了,娘才不信你了。”老太太也學乖了,不會被徐興夏輕易的蒙騙過去了。反正,在見到孫子孫女之前,她是一定要給徐興夏施加壓力的。要不然,他又蒙混過去了。也難怪老太太著急,劉大椿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其實,徐興夏回家的時候,也看到劉廣梁的孫子了,也就是劉大椿的孩子。小孩子剛剛學會走路,腳步還不穩,卻又虎頭虎腦的,到處亂闖,整個人走起來,就跟陀螺一樣。作為爺爺的劉廣梁在旁邊看著,不知道多麽的舒心。老太太看到,沒有想法就怪了。

就是徐興夏自己也覺得,如果繼續堅持下去的話,也有點罪過了。再這樣下去,隻怕老太太要受刺激劑了。為了滿足老人家的心願,看來自己還是要早點生養幾個孩子。那時候,也沒有說必須先娶妻再納妾的,先納妾也是可以。既然父母有意成全林小娘,自己也就順水推舟,從了吧!至於阿朱姑娘那裏……你都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了,阿朱姑娘還有可能和你走到一起嗎?懸啊!

“呶,這麽多的鞋子……”徐興夏隨口錯開話題。

老太太王氏現在完全是一個闊太太的樣子了,出入都有林小娘跟著,陪她解悶。她的妹妹王氏也經常到這邊來玩,出去逛街也往往是兩姐妹一起出去,曰子倒是過得很快。寧夏城的商戶商家什麽的,都知道徐興夏有個老母親,還有個未來的準媳婦。

隻是她畢竟是閑不住的人物,以前勤勞慣了,如果什麽事情都不做,還真是有點不習慣。沒事的時候,她就和林小娘一起納鞋底。大部分的鞋底,都是納給徐興夏的。結果,不知不覺間,就給徐興夏納了好多的鞋子了,估計這輩子都是穿不完了。徐興夏正好看到了那些鞋子,情不自禁的有感而發。

“咦?林小娘呢?她去哪裏了?”

徐興夏忽然發現,自己這次回來,居然沒有見到林小娘。

“哥哥,嫂子去探親了,還沒回來呢!”妞妞抿著嘴偷笑說道。

“探親去了啊!”徐興夏下意識的回應著。還以為這個林小娘,真的沒有親戚,沒想到,居然探親去了。也不知道她的那些親戚,是不是知道她現在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才突然跑出來相認的。這種的事情,屢見不鮮啊。他隨即又覺得有點古怪。這個妞妞,別人還沒有過門呢,倒是嫂子嫂子的叫起來了,還真是親熱。

隻可惜,他現在對付妞妞、大囡、小囡的手段,已經全部都沒有用了。這幾個小女娃,現在也是嬌貴得很。作為委員長大人的妹妹,她們能不嬌貴麽?她們在白衣軍寧夏鎮的地位,就跟紫禁城裏麵的公主差不多。別人有的東西,她們都有了。別人沒有的東西,她們也有了。她們現在最憧憬的,已經不是有什麽好吃的,有什麽好玩的,而是準備上學念書了。

在徐興夏離開寧夏鎮之前,就已經得知消息,林夫人正準備籌辦一個私人姓質的女子書院,招收一些適齡的女孩,講讀四書五經,傳授琴棋書畫之類的。對於林夫人的這個決定,徐興夏自然要大力支持。妞妞、大囡、小囡她們都報名了,據說很快就會開學。以林夫人的文化水平,教導她們幾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說林夫人這個女人有點清高,骨子裏有點看不起人,讓徐興夏總是有想要**她,教訓她的衝動,但是,她的言語談吐,她的行為舉止,她的學識風範,在女子裏麵,還是比較出色的。好像妞妞、大囡、小囡這樣的野孩子,如果能夠學到一星半點,對於她們以後的人生道路,絕對是有好處的。多學一點文化肯定不是壞事啊。隨著世界的發展,文盲是越來越不吃香了。

冬子也終於可以上學了。他上學的地方,就是原來的慶王府學堂,也就是俗稱的西國子監。在白衣軍控製了慶王府以後,徐興夏決定,將慶王府裏麵更多的區域騰出來,擴大學堂的範圍,招收更多的學生。除了賀逢聖之外,白衣軍還開辦了一些其他學校。學校的老師,都是張天豪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請來的不如意的文人。

大明朝的讀書人數量,本來不是很多。每個地區的私塾,都是有嚴格的人數限製的。一般的家庭,也沒有能力供應自己的孩子上學。在西北地區,地少人稀,地瘠民貧,讀書人的數量就更少了。教學質量也無法和別的地區相比。大明朝的進士,基本上都是來自東南一帶,來自西北地區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但是,和科舉考試中舉的名額比起來,讀書人的數量,還是相當多的。一百個讀書人裏麵,最終能考中舉人的,還不到一個。而一千個讀書人裏麵,能考中進士的,估計也不到一個。換言之,就是有很多的讀書人,其實都是窮困潦倒的,必須另謀出路。

對於屢屢落榜的讀書人來說,他們的出路在哪裏呢?繼續苦讀三年,下次再考,當然是一條出路。給人當先生,做幕僚,擔當師爺的角色,也是一條出路。興辦學堂,教書育人,也是一條出路。徐興夏現在提供給他們的,就是第三條出路。無論是什麽地方的讀書人,隻要願意到寧夏鎮來教書,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待遇。

由於徐興夏的反賊身份,願意到來的讀書人數量,當然不會很多。畢竟,大多數的讀書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對造反謀逆之類的行為,是深惡痛絕的。李自成轟轟烈烈的打遍了半個中國,始終招收不到合適的軍師,就是這個緣故。但是,也不排除有少數的讀書人,在屢屢落榜以後,對朝廷非常不滿。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很多讀書人,發現自己榜上無名,第一時間想到,就是這裏麵有黑幕,有暗箱艸作,一定是有人作弊了。如果當時的世道又十分黑暗的話,這種懷疑會更加的強烈。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複,希望知道真相,希望自己的落榜命運得到改變。如果這些訴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痛恨朝廷,痛恨科舉。一怒之下,就會投靠到“反賊”這邊來。

好像唐朝時候的黃巢,就是因為考試屢屢落榜,一怒之下,就參加了暴亂的。黃巢的詩句,還是很有水平的。“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黃巢的詩句。又好像當世的範文程,也是因為考慮屢屢落榜,幹脆到遼東地區去謀生,投靠了皇太極。和這些人相比,徐興夏的名號,還算是好聽的。加上張天豪的**,倒也陸陸續續的來了十幾個秀才之類的人物。

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賀逢聖繼續留在了慶王府,繼續他的慶王府學堂教學。原來由慶王府發放的錢糧,自然是徐興夏接過來了。徐興夏對於賀逢聖的酬勞,是不增加,也不減少。原來慶王府給他多少的酬勞,現在白衣軍也給他多少的酬勞。

徐興夏也不敢貿然的邀請賀逢聖為自己效力。根據後世的記載,這個賀逢聖,是比較難對付的。張獻忠占領湖廣的時候,曾經請他出山,結果被他拒絕。張獻忠派人抓他,他幹脆就跳水自殺。可見,這個賀逢聖,骨頭還是挺硬的。萬一他拒絕自己的要求,又或者幹脆自殺的話,倒是損失了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了。

本來,徐興夏是準備讓賀逢聖擔任教育司的管事的。在明末的曆史上,賀逢聖就是以教書育人出名的,門下的弟子非常多。以他的身份地位,擔任這個職位,一點問題都沒有。或許,還有一些號召作用。現在的寧夏鎮,包括所有被白衣軍控製的區域,都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普及基礎的文化知識。簡單的來說,就是認字。連基本的漢子都不認得,能做什麽大事呢?這是必須改變的。

為此,他讓張天豪出麵試探了幾次,看看賀逢聖是否有意思出山。結果,他得到的結果,都是賀逢聖明確的拒絕了。既然賀逢聖不肯合作,徐興夏也就漸漸的心冷了。他讓張天豪不要再去襲擾對方,徹底的斷絕了招攬賀逢聖的念頭。

同時,他的內心,也有點不服氣。麻痹的,不要以為老子就得依靠你們才能成事。天底下不如意的文人多了去,認識幾個字有什麽了不起?老子還懂得微積分呢!那又有什麽用?打遊戲的時候還不是照樣被別人秒殺?找工作還不是一樣被歧視?

其實,寧夏鎮正準備開展大規模的掃盲活動。管事會已經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宣傳,鼓勵大家讀書認字,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徐興夏的意思,是每個人三天認識一個字。一年下來,能認識一百個字左右。堅持五年左右的時間,認得五百個字,就能看懂大部分的文章了。當然,這樣的要求是最低的。

學習的方式,主要是舉辦夜校。當時的民眾,晚上沒有什麽娛樂活動。熄了燈以後,不是呼呼大睡,就是兩夫妻忙著造人。要他們晚上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來學習,問題是不大的。後世的新中國,不就是這樣挺過來的嗎?有後世的經驗教訓,徐興夏相信自己的道路,是肯定不會走錯的。

夜校的掃盲運動,首先在白衣軍內部發起。根據徐興夏的命令,白衣軍的所有部隊,晚上的訓練科目,固定有一個時辰是學習文化。前半段抽查昨天學習的內容,後半段學習新的內容。期間,穿插一些文章講讀。掃盲運動想要一下子立竿見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隻要持之以恒,效果是一定會顯示出來的。

為了幫助掃盲運動開展得更加成功。徐興夏還抽時間,編寫了三本書,一本是《數學基礎》,一本是《物理基礎》,一本是《化學基礎》,盡可能的將自己懂得的基本常識,都編入這三本書裏麵。有這三本書存在,夜校的老師,就算自己不是很懂,照本宣科就是了。

如果有什麽疑惑,老師就和學生們一起研究。當時的條件,的確非常的有限,想要找幾個合格的老師,根本不可能。懂得算術的老師已經很少很少,懂得物理和化學的,基本沒有。幸好,這三本書涉及的,都是很基礎的常識,沒有什麽深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