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祁對霍飛光的好眼力趕到詫異,“什麽叫做也?”

霍飛光笑道:“因為我剛剛才向沈十提的親。”

秦祁頓時:“……”

方才秦祁把鎮北王妃請出去說話,霍飛光不用想都知道他想做什麽。

隻是鎮北王妃不是秦祁的生母,鎮北王又手握北境軍權,鎮北王世子想娶沈十,皇帝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鎮北王妃回來之後,也沒去跟幾個沈家夫人攀談。

反倒是其他幾個官夫人,一個比一個問得起勁,顯然都想讓自家兒郎娶沈十。

他霍飛光就不一樣了,父母早亡,在南疆剛打響了名頭,他要做沈家女婿,肯定沒人攔著。

就看沈家人願不願意了。

秦祁端起酒杯,飲盡了杯中酒。

及笄禮之後,沈府的門檻都快被提親的人踏破了。

沈若錦每次出門必然會被那些官夫人和千金貴女們堵住,被迫聽她們說自己的兒郎或是兄長胞弟們多麽出類拔萃,讓她考慮一下。

沈若錦被堵了幾次之後就不出門了。

她在等一個人。

可秦琅一直都沒出現。

直到十二月初,四皇子到皇帝跟前請求父皇給她和沈若錦賜婚,沈家有女百家求傳到了皇帝耳朵裏。

皇帝召沈毅進宮,親自問沈老將軍是怎麽想的。

當著皇帝的麵,沈毅不能拿要給小十找贅婿這事蒙混過關了,畢竟小十要是真的看上哪個人中龍鳳,對方又不肯上門做贅婿。

最後苦的還是小十。

於是沈毅隻能苦著臉跟皇帝說,實在是上門提親的人,他們沈家人都挑花眼了。

皇帝問:“朕的四皇子在你們沈家人眼中,就跟其他提親的人沒什麽不同?”

沈毅道:“四皇子是帝王之子,天潢貴胄,自是與旁人不同的。作為臣子理應凡事以皇族為先,但作為小十的阿公,要以小十為先。”

沈老將軍說:“老臣這輩子也沒什麽心願,就希望小十一輩子開開心心的,找到一個如意郎君,一生一世一雙人,不用因為滿府妾室而憂愁,也不用給人撫養庶子庶女……”

這話完全就是衝著撇開四皇子去的了。

四皇子元興雖然還沒娶正妃,但是府裏妾室一大堆,庶子庶女也好幾個了。

不管是人品才學都不符合沈家挑選女婿的條件就算了,連潔身自好都做不到。

這樣一個兒子要娶人家沈家的掌上明珠,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更何況元興要娶沈十,還打著奪嫡的主意。

皇帝不會讓元興如意,也不能再讓沈家女被這麽多人爭相求取了,現在民間都有傳言說“人人都愛沈家女,皇帝女兒沒人娶”。

這樣的童謠聽起來著實糟心。

所以皇帝沒給元興和沈若錦賜婚,而是限期一個月之內,讓沈家定下沈十的婚事。

沈毅隻得答應下來,回家跟兒孫們商量此事。

沈毅道:“知安你說,平時就你主意最多。”

沈知安起身道:“依我看,不如擺擂台招親,以文學武功考較那些上門提親的人。”

“這主意甚好。”沈如磐道:“咱們沈家兒郎,個個文武雙全,若來提親的人裏有能比過你們的,才夠格做咱們沈家女婿!”

“小十。”四舅舅沈如鬆喊了沈若錦一聲,問她:“你怎麽想?”

沈若錦想了想,“擺擂台太麻煩了,不如直接拋繡球。”

沈知揚道:“拋繡球可不知道會拋到什麽樣的人手裏,萬一被四皇子搶了去……”

沈知明一巴掌拍在四哥肩膀上,“四哥,你可不要烏鴉嘴!”

沈知揚登時了閉了嘴,悶聲道:“當我什麽都沒說……”

“拋繡球是簡單很多。”沈知安說著,忽然意會到了什麽一般,問沈若錦,“小十是不是已經想好要把繡球拋給誰了?”

沈三這話一出,沈家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了沈若錦臉上。

沈若錦笑了一下,點頭道:“嗯。”

“誰啊?”沈知明第一個湊上來問:“小十,你要把繡球拋給誰啊?”

沈若錦笑道:“你猜。”

沈知明道:“我要是能猜著,還問你做什麽?”

沈若錦笑而不語。

幾個兄長都湊到沈若錦身邊來,問她究竟看中了誰家二郎。

近來上沈家提親的人實在太多,他們一個個猜,半天都猜不完。

連最聰明的沈知安都不知道小十什麽時候有了意中人。

沈若錦偏偏不說。

兄長們好奇極了,又好奇又緊張。

隻盼著小十別跟姑姑似的,挑中一個繡花枕頭才好。

沈毅道:“既然小十已經有了人選,那就拋繡球。”

“隻是拋繡球這事,容易出意外,若是不小心被別人搶了去,那可不妙。”三舅舅沈如峰道:“還得想個主意讓繡球隻能落在那人手裏才好。”

沈若錦笑道:“我自有辦法。”

沈家兒郎們還在猜小十究竟看上了誰。

這會子又聽她連把繡球準確無誤地拋到那人手裏的法子都想好了,頓時驚詫不已。

一眾沈家兒郎圍著沈若錦問:“那人究竟是誰?”

“你有什麽法子能讓繡球一定落在他手裏?”

“小十!你藏著掖著做什麽?”

“這樣,你別跟他們說,偷偷告訴你九哥……”

沈若錦笑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

繡球招親定在三日之後。

十二月初十,鳳凰台。

沈家十姑娘拋繡球招親,不僅霍飛光和秦祁來參加,連滿京城的權貴子弟都來了,連四皇子元興和三皇子元茂還有六皇子元平都來了。

沈家兒郎們不知小十心儀何人,生怕拋繡球的時候被別人搶了去,全都參與了這次繡球招親。

沈若錦盛裝打扮,身著紅衣站在鳳凰台上,手裏提著紅繡球,看著台下人聲鼎沸。

吉時將至,台下眾人已經催促沈若錦快點拋繡球。

但沈若錦一直在等,等一個人。

直到那人策馬過長街,踏風而來,滿載風流地打馬倚斜橋,慵慵懶懶地朝鳳凰台上看來。

沈若錦笑了一下,將手中繡球拋過去,被他輕輕巧巧地接住。

比起聚在鳳凰台的眾人,秦琅離得其實有些遠,偏偏沈若錦用了內力,將繡球拋得極遠,幾乎是從台下眾人頭上飛過,徑直砸向了那人。

秦琅甚至還沒回過神來,這繡球怎麽就在他手上了?

就聽見沈若錦揚聲道:“秦琅,過來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