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第一回合
為了快速行動,奇諾讓自己所有的步兵朝著楚雨的方向進軍,而自己帶著所有的騎兵快速奔襲而去朝著瓦剌的後方大營而起,瓦剌為了對法城池上的明軍,將主力部隊盡數帶走了,留下了一小部分看管糧草和輜重,這對奇諾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大隊的騎兵繞過瓦剌主力的視線,朝著其大營直奔襲而去,奇諾先身士卒,一馬當先一槍就刺死了守衛瓦剌大營的士兵,不到半個時辰,瓦剌大營盡數消滅了,奇諾有點‘激’動,終於報了一箭之仇,完成了心中的遺憾,命人點起火把,把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全部盡數燒光了,點完火之後再次帶著騎兵繞過了前方的注意力,返回到了楚雨這邊來,兩軍再一次會麵。 可能有人問既然奇諾已經燒了瓦剌大營為什麽不直接在從後麵夾擊瓦剌,這樣兩麵夾擊豈不是讓瓦剌在一刻就土崩瓦解了。
其實奇諾早就提過了這個要求了,隻是楚雨不同意,他說即使瓦剌久攻城池不破也損失不了多少人馬,假如奇諾從後麵夾擊而來,瓦剌見大勢已去,做困獸鬥,幾十萬大軍拚起命來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就奇諾那點騎兵還不是讓人家當點心給吃了,與其那樣為什麽不兵合一處後全力反擊。
話說瓦剌大營被奇諾的輕騎兵給一股摧毀了,立馬就有士兵前去報告了,哲木爾和一幹重臣正在指揮者戰鬥,忽聞有人急報,宣了進來,來人灰頭土臉,驚慌失措的說道:“大汗,不好了,大營被偷襲了,已經被明軍燒毀了,糧草輜重全被被毀了。”
哲木爾大驚,沒有想到楚雨會來這麽一招,瓦剌這次屬於異地作戰,所有的輜重糧草全部都在後方,本想著這次大勝了明軍後歡聚一堂之後,將輜重運進城中作為跳板進軍大明的內地,哲木爾起初的目標不僅僅是打個秋風就回去了,而是要實實在在的在大明的疆土上挖一塊,因為他自小就生活在揚州,中原的繁華和昌盛已經深深的印進了他的腦海中,沒有一刻不想回到中原去,這一次可以說是在自己的預謀計劃下發動的戰爭,想當初哲木爾對楚雨說是受到了瓦剌貴族的脅迫,‘逼’不得已才進攻明朝,豈不知是他在幕後‘操’縱著一切。
當哲木爾聽到這個消息後,仿佛就是一盆冷水從頭澆到了底,‘花’費了這麽多的心血換了現在這樣的結果是自己怎麽也不會想到的,現在擺在麵前的就隻有兩條路了,一就是不顧後方的糧草輜重,拚死命的進攻,爭取將城池攻破後進駐足以解決麵臨的困境。再者就是退兵討回瓦剌的草原上過著打獵放牧的生活去,安安穩穩的去當自己的放牛娃。
哲木爾可不是一個甘心去當放羊娃的人,這個消息對他的打擊是沉重的,但是堅韌的人往往就體現在至關重要的時刻,那種與生具有的氣魄是獨一無二的。
哲木爾會怎麽做了?他現在的資本就隻有手頭上的幾十萬瓦剌騎兵,而大部分還是拚湊出來的,一些小部落聽見了這些消息後,雖然沒有說什麽,可是心裏早已經打了退堂鼓了,隻等有人提出來就跟著說自己退兵。
哲木爾根本就沒有給他們提出退兵的機會,他心裏很清楚,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穩住軍心,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撤軍,關內就是自己渴望的土地,那片土地有著自己的渴望。
哲木爾緊急召集自己麾下的高級將領和盟約的將軍們開了一個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討論著關於現在是撤退還是繼續攻打。
瓦剌的一幹眾將都是聽從哲木爾的指揮,當然也就別無他話了,隻有加盟的盟友‘蒙’古韃靼以及一些小部落,‘露’出膽怯的樣子,其中就以韃靼的將領為首,執意要退兵回去,他的理由也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
第一:明軍已經有了防備,失去了先機,如果沒有之前的三天時間或許還有可能,而現在明軍已經準備充足完全有能力抵擋進攻。
第二:現在糧草輜重已經被毀了,與其魚死網破不如早日班師回朝,保存實力。
第三:現在明軍士氣正旺,我軍士氣低落,再戰等於自尋死路。
這三點已經完全闡述了現在的整個局勢,而且恰恰是第一點也順便數落了哲木爾,既然他這麽希望能打贏這場戰爭,為什麽還要答應楚雨那樣的要求,當即要求如果哲木爾不想退兵就要給出了合理的理由,如果沒有說服的話那就恕不奉陪,直接帶著自己的家當卷鋪蓋回家放羊去了。這樣的問題直接把哲木爾給難住了,這該如何回答,如果說是僅僅是為了兄弟情義估計是沒有幾個人信服的,既然是這樣,那就是豁出去了。哲木爾怒目而視,站起來後,大聲的說道,“我哲木爾想要奪取大明的疆土隻是為了振興我草原人民,至於三日之約僅僅是為了報答在中原的幾十年來的養育之恩,從我哲木爾繼任瓦剌大汗以來,就一直認為自己是屬於這裏的,作為第一次出征生我養我的地方,這三日算是還給它了,恩斷義絕之後便是刀兵相見。”這鏗鏘有力的幾句話當場就說的所有人不敢吱聲,因為站在感情的角度上,哲木爾並沒有做錯,隻是盡了一個作為人類情感最有力的詮釋者。
一時間有人想反對但是好像哲木爾的話又有幾分道理,但是在戰場上失去戰機,就是找再多的理由也是無法寬恕的,畢竟一場戰爭是殘酷的,一場戰爭不是遊戲,堵的是千千萬萬條生命,一旦一個軍隊的決策者判斷失誤或者決策者優柔寡斷那將是致命的打擊,輕則敗軍而退,重則將全軍覆滅,永無翻身的可能,這些道理對哲木爾而言再清楚不過了,但是現在沒有人說出來,他心裏明白,這是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較量,最後勝利的必定是理‘性’,因為隻有理‘性’才是救人與地獄的良‘藥’,感‘性’往往會害人不淺。
沉默並不意味著就屈服和認同,這一點對於草原上的人而言更加的熟識,他們之間有著合作是靠利益驅動的,一旦利益受到了損害肯定指望不上了什麽結盟了,都是空話,而空話往往都是講給大家結盟認為有利益共同體的時候的。
而現在的瓦剌明顯已經有了頹勢,根本指望不上了去攻打明軍,等到了散會之後,一些小部落已經悄悄的帶著自己的兵返回去了。
消息傳到了哲木爾的耳朵時候,哲木爾很平靜,沒有一絲的‘波’瀾,士兵報告的時候早就已經設想了千百種哲木爾發飆的場景,但是真正到了這個時候沒有見到哲木爾那種發狂的表情,瞬間失去了思考能力,這還是之前認識的大汗嗎?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哲木爾沒有放棄,他在思考著如何留住幾股大的軍隊,小部落的逃離固然是存在的,有著自己的利益考慮嘛,他允許。
“‘蒙’古和韃靼現在表現如何?”哲木爾沒有關注剛才的小部落的逃離,而是問起了‘蒙’古和韃靼的情況。
“現在他們還留在軍營中,剛才看見韃靼的黑木耳將軍去了‘蒙’古將軍帕薩奇的營帳,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麽?”士兵回答。
這麽晚了,他們在一起還能做什麽,難道在一起搞基不成,肯定是在商量現在的形勢是走是留,盡管開會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表現出什麽,那也是看在哲木爾那麽動情的表演上緘口不語,真正下去後,都會思考自己的利益,畢竟一起攻打大明朝是為了利益而來,並不是相互之間喝喝‘奶’茶聊聊天之類的。
“走,跟本汗去看看。”哲木爾對著親兵說道,隨後就出了營帳,朝著‘蒙’古的帕薩奇這裏走了過來。‘門’口的士兵見到是瓦剌的大汗來了,趕緊進去回稟,黑木耳和帕薩奇一起出來迎接了哲木爾。如果您喜歡少家周寫的《極品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