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七)
北疆軍帥帳,總參謀部前敵軍事會議正在進行。
行軍元帥雲錚端坐正中,他的左手邊,新任副總參謀長雲逸正在作戰前軍事分析。
“前次元帥已經說過,中原地理形勢決定著中原的攻守形勢。中原的不利之處在於其四戰之地,最易受到來自周圍地域的侵擾和挑戰。不利既來自外圍,經營中原時,亦當從其外圍著手。那麽我們現在就以洛陽城的攻取為角度,來看中原地區攻守的要點。
曆史上,有不少攻取洛陽的成功戰例。其中,以匈奴劉漢攻西晉洛陽之戰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陽之戰比較典型,其成功之處也頗有相通的地方。
西晉末年,劉淵在離石起兵反晉,建立劉漢政權,然後遣將四略。晉永嘉三年(309年)十月,劉淵遣劉聰、劉曜、王彌等率精騎五萬攻洛陽,呼延翼率步卒繼之。漢軍強攻月餘,未能破城。劉淵遂改變戰略,召劉聰還平陽,而以王彌侵掠兗、豫二州,收其兵穀,以圖再舉;使石勒攻略冀州,藉以掃**洛陽外圍,破壞西晉的戰爭潛力,孤立洛陽。
次年,劉聰繼立漢主之位,十月,劉聰再遣劉粲、劉曜及王彌、石勒等將率眾四萬攻洛陽。攻城不利,遂又采取前次的戰略,命劉粲出轘轅,掠梁、陳、汝、潁間;石勒出成皋關攻陳留太守於倉垣,後更攻陷宛、襄陽,橫行江漢間;王彌侵掠襄城諸縣。中原經此擾掠,洛陽饑困日甚。
時西晉軍隊的主力為東海王司馬越所部。司馬越見洛陽困弊,欲自保實力,乃率部出許昌而轉項城。司馬越後以憂疾而卒,所部為石勒所殲。
晉永嘉五年(311年)五月,劉聰再遣大將軍呼延晏率軍攻洛陽,並令劉曜、王彌、石勒俱引兵會之,圍攻洛陽。六月,漢軍攻破洛陽,俘晉懷帝。匈奴劉漢攻洛陽之戰比較成功。劉漢在兩攻洛陽不利之後,均能改變戰略,掃**洛陽外圍,打擊洛陽外圍的援兵,也破壞西晉的戰爭潛力,孤立洛陽,司馬越所率西晉主力也以困弊出走而被殲,最後洛陽實已成孤城一座,既無力戍守,外援又絕,猶如瓜熟蒂落,其攻取易於反掌。此第一例。”
他環視了一下四周,眾將都聽得很仔細,現在總參的位置的確已經重要許多了,雲逸便繼續道:“唐初,北方主要有三支勢力:唐據關中,王世充所建立的鄭政權據中原,竇建德所建立的夏政權據河北。
唐武德三年(620年),唐準備進取中原,攻洛陽。王世充聞之,也開始準備洛陽的防守,遣宗室諸王分鎮洛陽外圍各重要據點。他遣魏王王弘烈鎮襄陽;荊王王行本鎮虎牢;宋王王泰鎮懷州;另以太子與其它諸王共守洛陽諸城,並選諸州鎮驍勇者皆集洛陽,置四鎮將軍,募人分守四城;世充自將戰兵總三萬人以備唐。
這年七月,李淵詔令李世民督諸軍擊王世充。李世民率軍至新安,即部署對洛陽的圍困。他遣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將軍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上穀公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懷州總管黃君漢自河陰攻回洛城;自率大軍屯於北邙,連營以逼洛陽。鄭軍出戰,均被擊還,洛陽與外部的聯係遂被切斷。
這年九月,鄭尉州刺史時德睿率所部杞、夏、陳、隨、許、穎、尉七州降唐;十二月,許、亳等十一州皆請降唐;次年正月,梁州總管程嘉會以所部來降;二月,懷州刺史陸善宗以城降。洛陽形勢更趨不利。唐軍加緊了對洛陽的圍困。
圍困洛陽的行動耗時較長,唐軍將士俱感疲弊,有思歸之意,劉弘基等請求還師,唐廷亦有班師之議。李世民說:‘今大舉而來,當一勞永逸,東方諸州已望風款服,惟洛陽城孤,勢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棄之而去!’ 決計圍攻洛陽。
王世充被困洛陽,遂請援於竇建德。武德四年(621年)初,竇建德率大軍西進援王世充。唐諸將皆請避其鋒銳。郭孝恪建議‘宜據武(虎)牢之險以拒之,伺機而動,破之必矣!’ 薛收也建議‘宜分兵守洛陽,深溝高壘,世充出兵,慎勿與戰;大王親率驍銳,先據成皋,厲兵訓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勞,決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過二旬,兩主就縛矣!’ 李世民遂分麾下精兵。使屈突通等將與齊王李元吉繼續圍攻洛陽,自率驍勇三千五百人東趨武牢,以拒竇建德。這年四月,竇建德戰敗被擒,世充無計可施,遂降。
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陽之戰,前後兩階段的布勢,都可謂切中中原形勢的要點。前期圍困洛陽城的同時,分兵扼洛陽外圍諸險要,切斷洛陽與外部的聯係。王世充求戰不得,外援無望,所據州郡遂紛紛降唐,洛陽頓成孤城一座。後期有竇建德來援,則又分兵扼守虎牢,阻建德軍入洛陽之路,使其不得入險,建德戰敗被擒,洛陽更是勢孤。李世民攻洛陽之戰,用兵布勢,蔚然可觀,為曆代攻洛陽之戰中不可多得的典範。”
雲逸分析完,看了看眾將,問道:“諸位,何人為這兩次成功的戰例做評?”評價過去的戰例,是由雲錚提出,總參最近開始施行的新舉措之一。
眾將互望了一眼,雲冰起身道:“末將請評。”
眾將一起朝主帥位置的雲錚望去,雲錚平靜地道:“準評。”
“謝元帥、總參謀長。”雲冰躬身謝道:“元帥,諸位將軍,冰以為,匈奴劉漢攻洛陽之戰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陽之戰有共通的地方。其攻取的目標雖在洛陽,但其著手卻自洛陽的外圍起。
洛陽號為四方之中,其形勢之重卻在其外圍。從對洛陽與其外圍關係的認識中,已足可蠡清攻取洛陽的時機與地理要點。所謂洛陽的外圍,可從幾個層次上講。第一個層次是三川河穀的外圍諸險要,如成皋、崤函、孟津、龍門等;第二個層次即為河南的四境,如西南南陽盆地、東南淮河上遊、東北河內地區再加上洛陽城本身所在的三川河穀西北陝城、潼關一帶,這些地域的一些戰略要點是中原與其外圍四方的聯係通道;若將視野再放大些,則其外圍可延及關中、河北、東南及荊襄等大的戰略要地。四方之中的洛陽便處在這幾層外圍的包圍之中。
所謂從外圍著手,有一種自外向內層層遞進的意味。對於最外圈的經營,實已涉及對於中原大的局勢的判斷,由此產生的主要問題即為經略中原、攻取洛剛的時機。前麵第三節中已作專門論述,大體以紛亂之際,先據中原外圍四角山川險固之地,積累力量,待時勢有利,再相機進取中原。
時機成熟,進取中原之時,要控製中原局勢,其要點卻又在於河南四境形勢的控製。河南四境為中原與其外圍四方的聯係通道,控製四境可以控製中原與其它地域的聯係,即已大體控製中原局勢。
中原局勢大體控製,則洛陽自然落入掌握之中。但從萬全計,對於洛陽城所在的三川河穀周圍險要,仍當於以控製,以防困獸猶鬥;此時,洛陽便如瓜熟蒂落,其攻取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匈奴劉漢攻洛陽之戰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陽之戰,都是先從洛陽的外圍著手。劉漢在兩攻洛陽不利之後,改變戰略,掃**洛陽外圍,打擊洛陽外圍的援兵,也破壞西晉的戰爭潛力,孤立洛陽,也困弊洛陽,西晉主力以困弊出走而被殲,最後洛陽變成孤城一座;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陽之戰,前期圍困洛陽時,分兵扼洛陽外圍三川河穀諸險要,切斷洛陽與外部的聯係,王世充所據州郡遍及河南大部,因為失去與中樞的聯係,紛紛降唐,洛陽遂成孤城一座,後期針對竇建德來援,則又分兵扼守虎牢,阻其入洛之路,使其不得入險,建德敗則洛陽勢孤,望斷援絕,不戰自降。這兩場戰例的成功都在於其切中中原形勢的要點,故雖以洛陽曆代營建之都,而不必費力強攻,頓兵堅城之下。”
雲錚見了眾將若有所思的樣子,心裏滿意起來,這次會議其實便是他導演的一場戲。雲逸首先分析兩次成功攻取洛陽的戰例,然後由雲冰來分析為什麽這樣的辦法能夠取得成功,最後得出結論:洛陽可以不必強攻,隻需控鎖洛陽周邊要隘,洛陽遲早必破。
這個結論,正是雲錚需要的而已。當然,他也的確認為,當前對洛陽就應該用這種辦法,不僅可以保存自身實力不會因為不必要的戰鬥而損失,而且也是節約軍火。——雲錚發現,炮彈這玩意兒還是消耗太大了!盡管準備了這麽久,可幾仗下來,還是把他的存貨打出去了一半!他現在要考慮節儉了。
並且,趁這個時機,也正是突出奇兵,解決山東這個戰略要地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