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

竇昭和宋墨也在回家的路上。

她支肘望著宋墨,眼角眉梢帶著幾分促狹的笑意。

宋墨被她看得不自在,道:“怎麽了?”

竇昭眨了眨眼睛,笑著問他:“四書五經裏,你真的選了《春秋》來讀?”

宋墨清了清嗓子,正色地道:“自然是真的了!《春秋》微言大義,字字針砭,讀來大有益裨正,特別是《左傳》,辭令直率,韻味悠深,縱然是兵戎相見,也不失溫文爾雅之態,情韻並美……”

“如此就好!”不知道是誰說過,聲音越大,就越心虛,竇昭笑著頷首,打斷了宋墨的讚美,道,“我父親博覽群書,雖然奉皇上之命給諸皇子講筵《易經》,可和我六伯父一樣,最喜歡的卻是《春秋》,六伯父擅《左傳》,我父親擅《穀梁傳》。你既喜歡《春秋》,以後父親和六伯父又多了個清談之人,想必會很高興的!”

她說這話的時候,目光一直落在宋墨的臉上,怎麽看,怎麽覺得宋墨的表情有點僵硬。

竇昭忙轉過身去,一麵撩了車窗朝外望,一麵喃喃地道:“世子,我們這次是走的皇城北街嗎?”

宋墨有些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心中卻苦笑不已。

早知如此,他就應該說自己喜歡的是忠毅公擅長的《中庸》了。

現在可好,自己為了討嶽父的歡心,說選學的是《春秋》……若是嶽父找自己來考究學問,自己這半瓶子水怎敵得過嶽父大人的兩榜進士出身,何況還有個擅《左傳》的竇世樞在一旁虎視眈眈……到時候豈不是要露出馬腳來!

而且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還比較大。

這就好像擅長下棋的人突然遇到了另一個喜歡下棋的人,總要較量幾下。

欺騙任何時間都比回避更讓人憤怒!

這算不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他不由摸了摸下巴。

趁著嶽父沒有發現,得想個辦法補救才行!

可不管怎麽補救。也不能讓別人代替他回答嶽父的話啊!

特別是在嶽父要試試他深淺的時候。

最妥當的方法當然是自己從現在開始刻苦攻讀《春秋》……但這做學問又不是砌牆壘瓦,有錢就行。而且,就算是砌牆壘瓦,也需要時間買石料和工匠啊!他可是麵臨著隨時會被考問窘境。

想到這裏,宋墨暗暗地歎了口氣。

竇昭眼角的餘光瞥到宋墨微滯的神色,差點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早知道這家夥是個鬼機靈!

他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每天要習武,練騎射,早年間還要跟著定國公臨陣磨練。就算是一天十二個時辰不睡覺,《春秋》三卷,幾十萬字,也不可能全看完,更何況是讀懂這本書!

她一聽就知道這家夥在討好父親。

偏偏父親和伯父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相信了!

這下子看他怎麽下台!

竇昭突然想到上一世,自己剛嫁給魏廷瑜那會,真真是“畫眉深淺無人問,洗手羹湯小姑嚐”。她心中頓時無限酸楚,再看宋墨,哪裏還有半點的嬉戲之心。

她指了宛平縣署問宋墨:“再過去是不是就是什刹海了?我聽人說,現在有很多人都搬到了那裏去住。五伯父原來的宅子是他自己買的,沒想到一住就是二十幾年,現在娶妻生子又添了孫子,就顯得有些擁擠了。五伯父約了六伯父一起搬家。六伯父覺得搬過去離父親太遠了,不方便,沒答應,五伯父也訕訕然沒有了下文。”她說著。抿了嘴笑,道:“我看你挺喜歡靜姐兒的。若是他們搬過來就好了,離我們近了一半的路程。”希望能轉移宋墨的注意力。

宋墨聞言笑了起來,道:“我從小就羨慕大舅家很多兄弟姐妹,小的時候還曾吵著要母親再給我添個妹妹,惹得母親笑彎了腰……”或許是想到了小時候的情景,他的笑容裏充滿了追憶。

竇昭既然決定嫁給宋墨,就必須得查出宋宜春為什麽要置宋墨於死地。否則有她豈不是日日夜夜坐在火山口,不知道什麽時候火山會噴出岩漿,毀天滅地地讓一切都成為灰燼?

聽到宋墨的話,她心中一動,笑道:“那時候二爺有多大?”

“兩歲還是三歲……”宋墨笑道,“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隻知道那時候天恩已經會跑了。”

那時候蔣氏的年紀並不啊!

“好母親為何為再為添個妹妹?”竇昭一副很是好奇的樣子。

宋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後來外祖母就教訓我,說孩子是菩薩賜予的,又不是說有就有的。不過我倒是為這件事曾經給大相國寺捐過一千兩銀子。”

竇昭忍不住“撲哧”一聲笑。

宋墨臉上有些掛不住了,用手肘拐了

她一下,“喂”了一聲,道:“我知道有點傻,不過,你也不必笑成這樣啊!難道你從小到大就沒有做過點傻事?”

“我沒覺得你傻。”竇昭笑個不停,“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母親沒有說什麽嗎?”

“我當時是悄悄給的,”宋墨笑道,“當時每個月隻有五十兩銀子的月例,逢年過節的賞賜都要造冊,還是向五舅借的銀子,後來去福建跟著大舅的人剿倭,才知道原來打勝了仗有銀撈,這才把那筆帳添平了。我覺得母親應該知道。不過,母親從來沒有說什麽,我自然也不會傻傻跟母親說這件事。”說到這裏,他眼角眉梢露出些許的傷感,低聲道,“也不知道五舅現在怎樣了?上次我去見他的時候,他很消沉。”又道,“五舅向來慷慨大方,若是他還在京都,我們成親,他肯定會滿大街地給我們淘見麵禮。我們的婚事還沒有定下來,京都那些古玩鋪子、金樓銀鋪恐怕都會知道我要成親了……”言辭間充滿了唏噓。

竇昭不禁拍了手宋墨的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算是五舅不能像三舅那樣,領著蔣家的族人重整旗鼓,過幾年風聲不那麽緊了,想個辦法弄個大赦,回老家做個田舍翁也不錯啊!”

宋墨微微一驚,立刻抑製住了縮手的本能,道:“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蔣家百年煊赫,也到了返璞歸真,修養生息的時候了。”他身子卻驟然間挺得筆直,透露了他心中的緊張。

竇昭笑道:“那你給我說說,五舅是個怎麽樣的人?”

她神情坦然。很快就消彌了宋墨的緊張。

他笑回憶道:“五舅長得很英俊,大家都說我長得有點像他,為人很豪爽,很講義氣,性情開朗,三教九流,無所不交。當時京都的人提起蔣五爺,沒有人不翹著大拇指讚一聲的……”

宋墨微笑著說著從前的一些舊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功課而讓他倍覺煩躁,現在想起來。卻無比幸福的時光。

竇昭饒有興趣地聽著,腦海裏漸漸勾勒出一個遊俠兒般的蔣柏蓀。

馬車靜靜地停在了英國公門的門前。

不知道什麽時候,雨已經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

宋墨扶竇昭下了馬車。見到馬車前有一窪水,吩咐陳核:“指個做事仔細點的車夫給夫人用。”然後帶著竇昭繞過水窪。上了台階。

陳核,馬車夫,還有大門口當值的全都像被施了定針術似的,直到竇昭和宋墨進了門,才回過神來。馬車夫拉著陳核直喊“冤枉”,陳核哪有時候聽他囉嗦,直接吩咐身邊的小廝:“給他另安排個差事”,急急地追了上去。大門口當值交頭接耳,一片“嗡嗡”聲。

宋宜春的心情自宋墨和竇昭走後就一直像這陰雨的天氣,很不好。

宋墨婚前,他沒有給兒子安排通房。

很多結發的夫妻,都因為丈夫新婚之夜表現不佳,之後不太願意和妻子同房。

兒子不僅和媳婦圓了房,而且回門的時候,還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溫柔和體貼。

男人都是這樣,得了好處,自然就會低頭。

宋墨應該和竇氏相處的很好。

那他到底要不要把主持中饋的權力交給兒媳婦呢?

他想找陶器重商量,陶器重去了真定還沒有回來。

翰林院的杜先生又派人送來了書信,說是這些日子奉皇上之命給皇子們講筵,恐怕不能繼續指點宋翰的功課了……

宋宜春氣得一口濁氣堵在胸口怎麽也出不來。

他把宋翰叫來,狠狠地抽了十鞭子,把他給轟了出去,半晌氣都沒均勻。

想到蔣氏在的時候,自己何嚐要為這些事煩心,心裏就冒出股無名的火,雨後,在香樨院的抄手遊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心裏才覺得好受了些。

聽說宋墨和竇昭回來了,正過來給他問安,他陰著臉回了正房坐好。

可當他聽宋墨說明天一早準備帶著竇昭去蔣氏的墳前給蔣氏上香時,他的心情又變得奇差無比。

宋宜春決定中饋的事,暫時放一放。

“我知道了!”他陰鬱地擺了擺手。

宋墨卻不依不饒地道:“我想明天把天恩也帶去——清明節的時候天恩有功課在身,上元節的時候弟弟又說害怕……他還是去年立冬的時候給母親去上過香。”

宋宜春看著從進門後就垂手恭立在宋墨身邊卻沉默也難掩其美貌的竇昭,想到竇世樞的能言善辯,揮了揮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宋墨和竇昭退了下去。

宋宜春這才想起,自己好像沒有交待竇昭每天晨昏定省。

姊妹們,兄弟們,加更送上,求粉紅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