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在北大演講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一直把北大的學子當做我的偶像,我一直考北大考不進。但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到北大當老師。”剛好我是從北大畢業的,但與他的說法恰恰相反,馬雲是我的偶像,而且是那種遙不可及的偶像,就好像我在小學時有足球夢,把羅納爾多的海報貼在牆上一樣。
公司的環境是,除了我自己叫自己孫總,其他同事都叫我名字。我時常語重心長地問他們:“你們說,孫總什麽時候才能成為馬雲呢?”同事也會鄭重其事地告訴我:“宇晨,我們覺得吧,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下個月就差不多了。”然後大家笑作一團。
我從沒想過能與馬雲產生什麽真正意義上的聯係。因為我覺得不可能。
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預知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麽味道。
初識湖畔大學
2014年年底,有人跟我說,馬雲要辦一個商學院,叫湖畔大學,問我想不想去上。
我的第一反應,這肯定是騙人的。馬雲日理萬機,怎麽會有時間辦個學校呢?
再說了,馬雲辦商學院,也輪不到我能進去啊。
不久之後,偶然認識的一個湖畔大學的工作人員跟我確認了這個消息,然後就發來了湖畔大學的邀請函——一個非常普通的HTML5頁麵,一共4頁。
我當時創業不久,在中國還沒上過商學院,但看過許多其他商學院的招生簡介。絕大多數都在講述進入學校之後,學生會有多好的發展,校友網絡如何巨大,會教多少幹貨……總而言之,看起來物美價廉,童叟無欺,絕對是劃算買賣。
說實話,我原本想聽聽看,馬雲老師將如何打動我們。
結果是殘酷的。
對於我們的問題,馬雲老師回複如下:
湖畔師資如何?
沒想好。
湖畔學費多少?
沒想好。
湖畔學員是誰?
沒想好。
湖畔有多少幹貨?
沒想好。
我震驚了。
那到底有啥想好的呢?
不過,我當時立即就申請了湖畔大學。簡單的邀請函反而讓我充滿信心和期待,因為它傳達出一種不一樣的氣質,或許是一些比現在商學院文化更多的東西,或許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家組織。總而言之,我知道,馬雲想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他想做一個持續300年以上的事情。
簡單、克製、友好的HTML5頁麵,要求我做到3件事:一是弘揚企業家精神;二是堅守底線;三是共同傳承中國的新商業文明。沒有任何商學院應該有的課時如何、老師是誰、師資及課程收費介紹。最特別的是湖畔大學不急著開課,而是要我們先把這代人需要承擔的使命、責任、價值觀想透,想深,想清楚。
這一看就知道是馬雲辦的商學院,別人肯定不會這麽幹。這個世界上,隻有馬雲創業最喜歡務虛,一開始就談使命談願景談價值觀。怎麽賺錢,不知道;怎麽活命,不知道;怎麽務實,不知道。隻有先談談怎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在美國,也曾加入過這麽一家奇葩的公司——Ripple,在北京,也曾讀過這麽一所奇葩的大學——北大。他們與湖畔大學的共同點是,他們往往喜歡在別人務實的時候,務虛;在別人談實力的時候,談夢想;在別人談吃飽飯的時候,聊聊改變世界。
恬不知恥地說,我也是這樣的人啊。
在這個人人不敢談夢想,談夢想就是炒作的年代,為了夢想頑固地創業,奮鬥。
在這個想改變世界會被恥笑的年代,固執地堅持自我,就為了改變那一點點自己的世界。
在這個務虛成了大傻子的時代,在車庫裏、地鐵裏、咖啡館裏,成為那個一遍遍談使命、願景、價值觀的人。
準備報名材料的過程很複雜,需要企業基本情況介紹、繳納3年的企業納稅證明、沒有違法違規記錄……那一年的招收學員大多都以邀請形式。那時的湖畔大學並不出名,在我們這些學員不斷共建、宣傳之後,才漸漸為人所知。
第一次見馬雲沒怎麽說上話
2015年1月26日,我去湖畔大學參加單獨麵試。在四季湖畔的四季酒店。
那時候見校長嚇得要死,生怕被校長問什麽,答不出,搞砸了麵試。
結果不幸的是,我還是在走廊被校長抓到了。
校長見了我,打了招呼,我趕緊做了個自我介紹。
校長問:“創業幾年啦?”
我答:“已經3年多啦。”
校長說:“才3年呀,多大年紀呀?”
我答:"90年的,今年24歲。”
校長說:“才24呀。麵試在哪個組?”
我答:“馮侖老師那個組,陳龍教授麵試的。”
校長說:“好好麵試。”
我如釋重負,趕緊溜號。
正準備走,校長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又嚇了我一跳):“真年輕!”
我驚魂未定地回到麵試間,麵試我的老師是萬通的董事長馮侖和螞蟻金服的首席戰略官陳龍。
馮侖的問題是:當你和你的企業在中國足夠成功的時候,你會做什麽呢?
我一聽這個問題,馬上就有了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我一股腦地把自己苦大仇深的奮鬥經曆講了一遍。從2012年創業到現在,我就是為了實現一些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我懷著“雖然隻有兩顆雞蛋但是卻有一顆開養雞場的心”,把我對未來中國商業文明的理解,如何為商業文明添磚加瓦的想法完整地闡述了一遍。
我的麵試很快結束了,我依然忐忑不安。因為我就是那個從來沒怎麽打過仗的新兵蛋子啊。屬於我的未來,在何處呢?
2015年,因為《魯豫有約》的緣故,我才知道當時馮侖對我的評價。馮侖說,當時一聽我的答案,就知道我是北大畢業的,因為那一股想多幹點比賺錢多的事情的勁頭,是掩蓋不住的。
我想,這也就是母校給我身上留下的最大的痕跡吧。無論是好,是壞。
麵試結束後,馬雲帶著所有校董做了一場簡單的演講。
他身著一貫的黃色毛衣,給我們講了他創辦湖畔大學的初衷與想法。他說:“第一期被錄取的人,將是湖畔一期,就如同黃埔一期一樣,會成為湖畔大學最早的共建者。這裏,會成為中國商業文明的黃埔軍校。”
演講結束後,許多麵試者都去找馬雲合影,馬雲也很友好地接受了。我站在原地,猶豫再三,終究沒有鼓足勇氣去與他合影。因為馬雲是我的偶像,見到偶像,人總是容易膽怯,羞澀,患得患失。還有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所處的階段,還沒有重要到需要與他交流的地步。
我在一旁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2月6日,我收到了湖畔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尊敬的孫宇晨同學:
經過“我選我的同學”和湖畔校董最終評定,我們非常榮幸邀請您正式成為湖畔大學第一屆學生,與校董共建這所屬於創業者的學校。
這份選擇來自於第一屆同學和校董們對您的一致認可,因為相信,所以相聚。
湖畔大學第一屆的學生將會是這所學校的共建者。
我們堅信企業家精神需要時間的考驗和歲月的洗禮。入學隻是開始,第一屆學生在湖畔和創業曆程中必將成為具有企業家精神、令人尊敬的新一代創業者!
2015.2.6
我深深知道,這是我就讀的第一所商學院,必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塑造我的整個商業生涯。
不僅僅是我的老師
馬雲和湖畔大學真正關心的,是一個企業家如果把企業做得比較成功了,之後希望做些什麽。從原點上,湖畔大學願景就很高,因為它不在乎你的存量。其實,在中國成功並不難,真正重要的是成功以後要做什麽。
成為馬雲校長的徒弟轉眼已經兩年了,自然見麵的次數多了很多。
開學典禮,他教我們學習失敗,給我們講了使命、願景、價值觀。
開學第一個模塊,他連講了四五個小時的公司戰略,手把手教每個人“活下去”(build to last).
在股災過後哀鴻遍野的時候,他開了一次大會給我們樹立信心。
他帶著我們吃著火鍋,坐著車到青島見張瑞敏,到傳統企業逛了一圈。
他時不時地不打招呼就出現在教室的後方,讓我們毛骨悚然。
在此期間,我也發揮新兵蛋子的特長,給校長搗了兩次“亂”。
第一次是校長講使命、願景、價值觀時,到了提問環節,我站起來提了一個我想了半天覺得最刁鑽的問題,“阿裏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您也在多個場合講過阿裏巴巴不做遊戲,但是為什麽這幾年阿裏巴巴也在遊戲領域開始布局,成立了‘阿裏遊戲’呢?”
當時我提完問題,整個台下都安靜了,大家都在想這個“花樣作死小王子”肯定是讀膩了想被開除。
校長沉吟了一下,答道:“我對遊戲的判斷是有變化的。我以前認為遊戲對於人的傷害很大,但是史玉柱改變了我的看法。遊戲公司也有很多偉大的公司,我們最近去芬蘭看的Supercell就是一家很好的公司。玩遊戲也是一個人的重要娛樂項目。不過我仍然堅持青少年應該少打遊戲的看法,阿裏旗下的遊戲現在也是有嚴格的年齡限製的。”
這時候,史玉柱也站起來,幫校長說,“遊戲公司是我帶他去看的,他現在挺喜歡遊戲的。他原來不相信有特別喜歡打遊戲的人,後來見到了我,他就相信了。”
這讓我感到,即便是偉大的企業家,看問題也是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企業家最終核心競爭力是對問題的看法不斷更新的能力。
馬雲不是一個教主,他不需要去捍衛一個一成不變的觀點或理論。讓他變得偉大的恰恰是他的與時俱進、向他人學習的能力。馬雲很快就發現遊戲與電商一樣,都是有利於消費者、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行業,這樣的行業必然會誕生偉大的企業,於是阿裏巴巴就迅速進入了遊戲行業。
這就是一個偉大企業家的成長曆程,他懂得學習,懂得應變,懂得迅速了解市場、適應市場、贏得市場。
第二次“搗亂”是在2016年7月,馬雲帶湖畔大學兩期學員一起參訪海爾。那一次學習,張瑞敏給我講了兩三個小時的“創新社會化開放創業平台”。
說實話,我不看好,因為這幾乎將國外的“眾創空間模式”完全照搬到海爾,這是房地產的玩法,也可能是投資的玩法,但絕對不是白色家電傳統企業——海爾能夠做好的。
我將我的質疑很坦誠地向張瑞敏提了出來,張首席進行了回應,但讓我印象更深的是馬雲校長的回應:“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大,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複雜,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有很多包袱,總有一天你的很多東西要改變和轉型。今天在中國企業界裏麵,經曆過這個考驗並有勇氣去改變,卻還有這麽大規模的企業寥寥無幾。海爾32年的風風雨雨,有很多的積累,其實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每次跟張首席的交流,讀他的思想,對於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這一次讓我更深地了解到,海爾變革的背後可能不僅僅是對社會化創新平台的一種理解,更大程度上,是一個長達32年的企業不斷自驅前進的自我鞭策。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問題上,張首席是沒有對手的,因為全中國類似於像海爾這樣曆史悠久的民營企業總共就沒有幾家。
32年,本身就在向我們昭示著什麽。張首席孤獨地探索,對我們每一個創業者都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這讓我想到,總有一天我們會麵對這個問題,麵對這些考驗,我們會做什麽?我們會如何麵對?我們如何真正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我也十分感恩湖畔大學能在我這個創業者創業年齡滿5歲的時候就讓我去思索:企業32歲的時候,會碰到什麽樣的問題?會遇到什麽樣的挑戰?也許這就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
校長曾經說過,希望學校10周年校慶的時候,央視年度十大經濟人物,湖畔校友能占3席;20周年時,能占8席;30周年的時候,要全部包攬,最多丟掉一個席位。
我想說的是,我們這批湖畔大學的成員將會在此後的每一天為每一個周年慶準備著。
是的,時刻準備著。
馬雲老師說:“短暫的**是不值錢的,隻有持久的**才是賺錢的。”而他早已經在思考賺錢之後的事情,這想必是永恒的**。我正在追隨偶像的腳步,朝著永恒邁進。就像一個虔誠的布道者,不會被眼前的雪山嚇倒,不會因身上的單衣而退縮。即便瑟瑟發抖,依然單純地相信著。
我已經開始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