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將計就計
接連幾日,郵電局忙活起來了,各地聲援電報和信件,猶如雪片飛來。這幾日,火車站、公路上也很繁忙,各地抗戰物資和捐款,接連不斷地投往前線。
省府前麵更是擁擁撞撞,從江省各地來的青年學生、工人、農民要求入伍抗敵,拿起槍杆、走向抗日疆場,為國效勞,更可喜的是那批流亡到北平的東北籍學生3000餘人組成的東北學生抗日敢死隊已經到達了黑龍江,揚言是來投靠東北抗日軍的,趙曉峰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見了他們,直接任命其中的佼佼者高崇民、閻寶航、車向臣、盧廣績四人為營長,並將他們全部安排進了自己的抗日軍團。
江省所有士兵均稱為國而戰,雖死無憾!而民眾參軍參戰熱情極為高漲,黒龍江城每天都沸沸揚揚。
全國各地人民團體援黒抗日運動風起雲湧。北平各界抗日救國會向國民黨政府提出:“誓與仇國經濟絕交";,“永不買賣仇貨,絕對提倡國貨。”
工界抗日救國聯合會,要求蔣介石、張學良率領將士對日宣戰,並致電馬占山、趙曉峰,以示慰勞。流亡關內的東北人士派出大批政工人員,到黑龍江進行積極宣傳鼓動抗日活動,並聯絡關內各地人民群眾、機關團體支持馬占山、趙曉峰抗戰。海外和國內各地慰勞捐款接濟紛來,各地的機關團體、青年學生站在街頭,向來往行人求捐,昂昂溪東站上各方麵支援的被服、食物和其他物資堆起幾座小山一樣。
正在前線巡視的省邊防軍總指揮馬占山望著聽著這一幕幕,心裏發熱:“我馬占山何德何能,受到民眾如此厚愛?是因為抗日主張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這多虧了趙曉峰啊!”
留守省府的謝珂參謀長匆匆趕來,對馬占山說:“馬主席,省府來了兩名外國人,他們聲稱是英國《每日郵報》和《密勒評論報》的記者,你是不是接見一下?”
馬占山略思片刻:“我一定接見,我要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中國軍民抗戰到底的決心。”
謝珂馬上讓副官把車叫來,與馬占山一同返省。
黒龍江城氣候雖然寒冷,但到處暖融融的,興奮的人群三三五五聚在一起議論著、說著、笑著.
不知誰喊了一聲:“馬將軍從前線回來了!”
人們立時包圍了馬占山的車,許多人都想一睹馬將軍的風采。
馬占山衛士們怕夾雜人群中有壞人襲擊省主席,慌忙下車把人驅散,被馬占山禁止.
馬占山蓄著一抹又黑又濃的黑胡子,臉上雖有疲倦之色,但兩眼炯炯有神。他從車上下來,向群眾招手,他抑製不住心裏**,大聲說:“謝謝你們,謝謝鄉親們!”
謝珂參謀長向大家拱手:“鄉親們對馬將軍一片情意,將軍和全軍將士感激不盡,一定以血肉之軀守土盡忠報答省垣同胞,現在將軍有緊急公務,還望多多包涵。”
人群這才讓出一條路,讓馬占山汽車通過,駛進省府。
兩個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已等候馬占山多時,雖然他們從謝珂那裏了解了江橋抗戰始末,還是非要麵見一下中國民族的大英雄不可。
馬占山穿著黑布皮褂出現在他們麵前時,他們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小個子、瘦巴巴的民族英雄,但他們很快就被馬占山嘹亮的聲音和軍人固有氣質所折服。他們打開了筆記本,照相機鏡頭對準了他。
《每日郵報》記者首先發問:“將軍是一省之領袖,為什麽要動員全民力量與日本人作戰?”
馬占山毫不掩飾他對日本人的仇視:“日本欺負中國太甚,我們實在忍無可忍,所以,非幹不可!我的兄弟趙曉峰已經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現在他又來到了我的身邊,所以我們又打響了第二槍!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都行動起來打出中國人的千萬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
《密勒評論報》記者拍了一張照片後,也搶著問:“日本軍隊號稱是世界精銳之師,你與趙司令不覺得你得不到政府的後援支持,一定要失敗嗎?”
馬占山微微一笑,兩撇小胡子翹了起來:“民眾是支持我們的,你們來省垣可能看到了民眾抗日的情緒。不管日本多強大、多精銳,他們是進行侵略戰爭,雖然現在強大,最後失敗的是他們。我們已下決心,隻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存在,必與其對抗到底!”
這氣吞山河的誓言讓大鼻子、藍眼睛記者很受感動,連連舉大拇指:記者們也到過日軍戰區裏采訪,所以一記者問:“為了江省的和平,是否可以將省主席讓給張海鵬?”
馬占山明確表示:“至於讓主席與張海鵬,那本無不可,惟須中央命令,但我更垂青讓位給我的兄弟趙曉峰!”
由於趙曉峰拒絕接受任何采訪,所以,所有關於趙曉峰的事情都是從馬占山口中說出去的。
此時的趙曉峰不光在忙著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戰,還在應付著遠道而來的德國人鮑爾、柯瑞伯、魏采爾、塞克特、法爾克豪森一行一百餘人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這些人有的已經在蔣介石的軍事顧問團中呆過一段時間,但此時,他們全部選擇了前來東北地區。而且一批德國的軍火商人也隨著來到了黑龍江。
趙曉峰從抗戰記事的小冊子裏得知,現在時期國際關係最大的特征就是弱肉強食,根本就沒有任何真正的朋友,有的隻是純粹的利益交換。但縱然相對來說對中國還算比較友善的美國,也認為中國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實現現代化是不大可能的,由日本人統治中國對美國最有利,同時也對中國有利。
當初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就曾斷言,“中日爭端的解決可能對美國的利益有害,最好讓日本在一個美國沒有重大利益的地區,陷入一場非決定性的鬥爭;”允許“我們遠東政策的原則及和平理想”“蒙受進一步小損害”。於是,美國以“借刀殺人”為其遠東政策的指導思想,一方麵慫恿日本與蘇聯和中國為敵,鎮壓遠東的大、小布爾什維克,一方麵避免日美衝突。這就注定了美國對日本侵華僅停留於空洞的道義譴責,而不可能實際幹預。對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的求援,美國置若罔聞。
甚至當1937年12月12日,侵華日軍製造一起極端挑釁性的事件,故意在南京江麵擊沉美國“帕內號”,導致美方七十多人死亡,美國仍表現出驚人的忍耐力,平靜處之,一如既往地對日本提供貸款和出售戰略物資.。
蘇聯更無道義可言.蘇聯最大的噩夢,是遭受德日兩國夾擊。那麽如何化解來自東方,即來自日本的壓力呢?蘇聯的主要對策,便是挑動中日衝突,並使中日衝突升級為全麵戰爭,讓日本這股禍水在中國泛濫,以犧牲中國為代價挽救蘇聯。中日戰爭之全麵爆發,蘇聯當然是如願以償。為了讓中國能夠拖住日本,蘇聯向中國提供了援助,但這種援助是有限度的,那就是這種援助必須以不得罪日本為前提,必須以不把蘇聯卷入中日戰爭為前提。所以,無論當初國民政府如何再三懇求,蘇聯都堅決拒絕對日出兵。在有限度地援助中國的同時,蘇聯暗中與日本一直勾勾搭搭,直至於1941年4月13日簽定《蘇日中立條約》。更表現出了對日本侵華的默許和縱容。蘇日《共同宣言》更聲稱:“蘇聯誓當尊重‘滿洲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日本誓當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以中國的神聖領土為相互饋贈的供品,蘇聯實現了確保東線安全的初衷;並從此斷絕了對中國抗戰的援助。這對正處於抗戰以來最艱苦歲月的中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令人寒心的叛賣之舉。其他重要國家也不仗義。當中華民族麵臨生死之劫,國際社會卻保持著可恥的沉默。中國不得不在恐怖的孤獨中迎戰強敵。
所以,趙曉峰現在感覺德國人比其他國家的人都要可靠,畢竟兩國距離太遠,相互之間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在他心中現在竟然有一絲的渴望,那就是渴望德國迅速強大,能夠製約這些“不仗義的國家”也好為自己的迅速發展提供充裕的時間。
今後社會的發展能否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趙曉峰也沒有把握,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而德國人現在為什麽拋棄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而來支持趙曉峰這個剛剛開始發展的“小字輩”呢?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在德國本土,眾大臣們早就開始關注東北這個地區的戰事了,為什麽幾百年以來,蘇聯、日本一直頻頻對東北發動戰爭?因為這裏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太多了!煤炭、鋼鐵、貴金屬、稀有金屬、木材、糧食等等等等!
而德國想要在這裏分一杯羹,他們必須要賭一把!現在的國民政府因為懼怕日本人,所以根本就不會出兵東北,而張學良更是蔣介石的忠實追隨者,也不足以扶持,在聽到趙曉峰的崛起後,精明的日耳曼人發現了新大陸,他們立即將目光放在了趙曉峰的身上。政府甚至還提出了:“全力支持東北抗日軍!協助他們成立獨立政府的口號。”而且還準備將國內最新研製的武器全部送到東北戰場,既可以試驗這些武器的性能,還可以從趙曉峰的手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