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第192章 王澤浚四十四軍長衡會戰(三)
到了八月初,王澤浚為了配合衡陽作戰,命令兩師各選精悍士兵組成敢死隊,夜襲茶陵縣城。
這時,四十四軍的一位新聞人物再次出現在讀者的視野。這就是四川省北川縣扛著死字大旗從軍的義勇隊壯丁王建堂。
王建堂(又名王嘉陵)義勇從軍,父親王者誠以“死”字大旗相送,這一度成為全川各地以至全國爭相報導的新聞和激勵千萬家庭子從軍、父相送的凱模。但王建堂走上前線後的情況如何?筆者再也沒有從資料中查到下文。
於是,筆者在北川縣查訪到了王建堂的侄子、縣穠牧局的幹部王烈軍,又通過王烈軍找到其叔父生前有過交往的朋友,回憶起王建堂的隻言片語。通過這些零星的隻語片言,筆者大致勾繪出王建堂在抗日戰爭中的經曆。
王建堂到了四十四軍,開初並沒有分到作戰部隊,因為有文化,滕抄卷寫頗得賞識,在部隊中作打雜的文職。但王建堂一心要求到第一線作戰,後來直接以排長的身分(沒有經過見習排長過渡)到了作戰部隊。王建堂作戰勇敢,受到上司看重,一九四○年在大洪山作戰時已經副連長代連長。
一九四一年王建堂作戰受傷。這時,他向家裏寫回一封信,告訴家裏,他受傷了,搏鬥時被敵人打折了手臂,沒有辜負父親的教誨。據說這是到前線後,寫回的第一封信。
在常德會戰中,王建堂參加了許國璋指揮的在洞庭湖湖杈中伏擊敵人汽艇的戰鬥,並立功受到嘉獎。
在戰鬥中,王建堂共三次負傷。一次是遭受敵炮擊,一顆榴彈炮彈近處爆炸,彈片擊中小腹。幸好衣袋裏裝有
一塊銀元,正好擋住彈片,銀元變了形,彈片沒有鑽進體內。
還有一次最危險,可能是在常德會戰中或者是長衡會
戰的初期。王建堂帶著一個尖兵組搜索前進,當時是夏天,天熱,他熱得渾身是汗,敝開衣服走路。在走過一個馬鞍
形山脊時,剛一轉彎,恰恰對麵走來三個敵人的尖兵,雙方正好照麵。
前麵一個鬼子端著上了刺刀的三八槍,這個鬼子真是手疾眼快,起手對準王建堂胸膛就是一刺刀。王建堂動作稍慢半拍,眼見著雪亮的刺刀迎麵而來,舉槍已來不及,一把就抓住槍刺。可是刺刀來得太猛,刀尖已紮在肋骨上。
王建堂身後走著的是一名姓範的機槍手,山東人,身
高力大,又有一身武藝,平端著機槍走著。突然驚見鬼子出手直刺,開槍又怕傷著連長,一個箭步搶上來,一個掃堂腿把這個鬼子踢翻,順手一梭子彈,把三個鬼子通通報銷。
還有一次死裏逃生。當排長時,全排人架起鑼鍋煮馬肉,正煮時,一發炮彈呼嘯著飛來,正好從鍋中砸下爆炸。圍
在鍋邊的人都被炸死,唯獨王建堂大難不死。
抗戰勝利時,王建堂已升為副營長。
在湖南的戰鬥給王建堂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常說,他在洞庭湖邊度過了三個六月,這裏是他一生中最懷念的地方之一。
在茶陵作戰時,王建堂是一六一師的。因為大家記得,他常說,他的副師長是李穠。這時,他是連長(或副營長)。
他參加了攻擊茶陵之戰。他曾經看見過茶陵的一篇文史資料(或縣誌)記述當年的戰鬥有誤,曾經去信予以說明(
不知結果如何)。
這次夜襲茶陵,王建堂被挑選為敢死隊長。
一六一師敢死隊的目標是襲擊縣城的迎湘門,並占領之,以保證後續隊突入城內。一五○師敢死隊的目標是襲擊城外汽車站的製高點,藉以策應一六一師的進攻。其餘各部則向當麵之敵攻擊,配合作戰。
這個作戰計劃膽大而又冒險,關鍵的關鍵是敢死隊能否得手。王澤浚經過反複考慮,終於點頭批準。
迎湘門為城牆的小西門,是六大城門之一。城牆是茶陵有名的古建築,牆體為磚石結構,城高二丈五尺,堅固異常。身負重任的王建堂率百餘名敢死隊員乘夜色蒙朧之際,先繞道泅過洣水,在北岸隱蔽起來。另外,在在王建堂的敢死隊員中還有幾名當地遊擊隊自衛軍隊員。
自衛軍是茶陵縣半官半民的抗戰組織,分散在鄉村各地,有的比較有實力,大的多達百人百槍;有的雖小,土槍土銃也可以打敵人。其中有一支自衛軍甚至有一挺機關炮,那是從一架被擊中迫降的美軍飛機上撤下來的。飛行員獲救被送走了,但他卻教會了當地民眾使用機關炮。這些自衛軍常常配合我在該區的部隊作戰,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半夜過後,天空中的半月被雲層罩住,敢死隊員再從北岸泅過洣水,貼近城垣。“到了,”領路的自衛軍指著黑乎乎的城樓悄聲說。幾名敢死隊員爬過去,輕輕剪斷鐵絲網,鑽了進去。又利用竹杆攀上城牆。
一個鬼子哨兵在城牆上來回走動,又不時向城外張望窺視。趁鬼子哨兵轉身不備,敢死隊員一個猛撲,將其一刀刺死。隨即隊員們又多上了城,王建堂也隨著很快上了城牆。敢死隊員悄無聲息集結起來,作好了戰鬥準備。王建堂一聲令下,敢死隊員向城牆上的日本守軍發起突然攻擊。鬼子猝不及防,被打得四散逃竄,敢死隊占領了城牆上的恢公亭。
王建堂命令在城樓點火。這是預定計劃,占領城牆後點火燃燒恢公亭,是敢死隊得手的信號。傾刻間,隊員們隨身水壺中攜帶的煤油澆上亭柱亭梁,熊熊火焰頓時竄上亭頂。這一團大火十分耀眼,照亮了夜空。
緊接著,四下裏槍聲驟然鋪天蓋地響起來。可是,這槍聲卻不是來自應該出現在城垣的後續部隊——兩支部隊都失手了。炮彈在城牆上爆炸,這是敵人在阻擊我後續部隊和向王建堂敢死隊員炮擊的槍槍聲和爆炸聲!
原準備在王建堂敢死隊得手後從臨湘門入城的部隊沒有如期到達,他們在渡河時被敵人發現,被猛烈的炮火堵在河岸邊,無法抵近城垣。而偷襲汽車站製高點的一五○師敢死隊在靠近汽車站時也被敵人發現,被敵火力控製在汽車站以南無法前進。汽車站一帶的守敵是敵人的重火器部隊,擁有輕重機槍及山野炮,占據著汽車站附近所有的製高點。這裏的敵人看見城樓起火,便集中火力朝恢公亭射擊和炮擊。
這時,我城牆上的部分敢死隊員已經下到城內,控製了臨湘門,同城內和敵人展開巷戰。當汽車站一帶的火力襲來時,進退的道路都被封鎖。敵人的小鋼炮打得又準又狠又密,在城牆上和臨湘門附近作戰的敢死隊員傷亡慘重,完全成了孤軍。
指揮作戰的一六一師師長李穠看見城樓火起,四下裏槍炮聲震耳欲聾,但渡河的部隊無法按計劃發起攻擊,真是心急如焚。跟著,副官處長又報告說,一五○師在汽車站已經失手,敵汽車站製高點發射的炮火正猛烈向我敢死隊占據的恢公亭和臨湘門轟擊。李穠頓時明白了,這場精心策劃的夜襲已經失敗,急忙報告軍長,發出撤退信號。
當王建堂看見撤退信號率領敢死隊員拚死突出城時,已經有三十多名隊員犧牲,捐軀在茶陵城內了。
我城外各陣地為了掩護突擊部隊撤出,向敵人各據點發出猛攻,一直打到第二天中午。
[轉王t王建堂的故事到這裏本來是完了,可是到了二○○八年五月十二日,一件驚天動地、世的罕見的大災難,又和他連在一起。
對這一天,“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發生了,王建堂的家鄉北川縣曲山鎮成了受害最深的地區。房屋倒塌,全城幾乎被為夷一片平地,城中居民有三分之二在地震中遇難。
建王建堂的大侄子王烈軍是北川縣農業局的辦公室主任。當筆者在北川縣采訪王建堂的事跡時,同他建立起友誼。就在地震發生的前幾天,他還給筆者打來電話,關心我這部書完成沒有。我告訴他,第一稿已完成,餘下正在修改中。他表示祝賀,希望盡早讀到全書。
地震發生了,北川縣的通訊和交通中斷。筆者四處打聽王烈軍的情況,最後得到令人驚愕的消息:王烈軍除了一個女兒在安縣讀書外,夫婦兩人均已罹難。而且在這場地震災難中遇難的還有他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
我們知道王建堂無嗣,從軍前有過一次婚姻,其妻是同縣擂鼓鎮人,因為從軍也就喪失了。書中所述一些有關他的資料都是王烈軍提供的。筆者離開北川後,王烈軍又通過他的在綿陽工作的弟弟收集到有關王建堂的一些資料。此後,王烈軍多次與筆者通過電話和信件,使王建堂在從軍後的形象有了一個較完整的鏈條。而且在這些資料中,還有王建堂寫給縣有關部門的一封信和隨四十四軍起義時的起義證書的複印件。隨著北川縣城的毀滅,很可能,這份複印件已經成了絕版。
王建堂晚年生活十分淒苦,因為是社會上的“殘渣餘孽”,世人多避之不及,王烈軍成了唯一能向他提供援助的人,而且由於曆史的原因,這種援助還隻能在暗中,有時悄悄地送上一點吃的,有時打來二兩小酒,叔侄二人找一處背靜之處,分一塊燒餅共飲。這成了這位抗日英雄在那個年代難得的精神安慰。
地震發生了,北川縣的通訊和交通中斷。筆者四處打聽王烈軍的情況,最後得到令人驚愕的消息:王烈軍除了一個女兒在安縣讀書外,夫婦兩人均已罹難。而且在這場地震災難中遇難的還有他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
王烈軍姐妹弟兄四人,大姐王烈光,妹妹王烈英,小弟王烈勳。除開名字中間的“烈”字,組成了“光、軍、英、勳”四字,這是他們的伯父王建堂取的名字。“烈”代表壯烈和豪情滿懷,“光、軍、英、勳”代表光榮從軍、英勇作戰和建立功勳。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了,身為副營長的王建堂躊躇滿誌,恰在此時他的大侄女出生了,他為她取了名,以後又逐漸完成這其後的三字。這是他對自己在抗日戰爭中的總結和對子侄女輩的厚望和期許。
現在“光、軍、英、勳”隻剩下小弟“勳”,他因為從原單位退出離開北川到綿陽市裏幹個體,躲過了這一場災難。他的兄、嫂、姐和姐夫共五人在地震中遇難。王烈軍的遺孤王鴻弘寄住在他那裏。
王烈軍的宿舍離他上班的辦公室不過數十米,步行兩分鍾即可到達。身為辦公室主任的王烈軍十分守時,我們推測,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王烈軍正要起身上班,就在此時,樓房倒塌下來,夫妻二人都被掩埋在廢墟下麵。
王烈軍雖然不是像他伯父王建堂那樣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的英雄,但他是一位好人。他,和其他在這場災難中遇難的人都是我們的同胞,都值得我們活著的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