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抗戰 第八十章 斜樂曲
吃完午飯,派克中校饒有興趣地跑到維修間觀摩這群被稱為“小白兔”的57中隊飛行員和中國的地勤人員對“英俊戰士”夜間戰鬥機進行改造。派克這段時間過得非常風光,駐紮在他機場的3個中國援英航空隊的驕人戰績也讓他成為了機場指揮官中的明星。
中國援英航空隊取得的戰績實在是太驚人,以至於整個大英帝國都在關注神奇的中國人,英國甚至掀起了一股中國風。雖然這些中國人9月中旬才加入到不列顛空戰中,但是他們每個中隊取得的戰果已經超過了戰鬥機司令部下屬的所有其他中隊。55中隊已經擊落了106架德國飛機,而“中國劍客”柳哲生則以25架的總成績成為了英軍中的頭號王牌。第二批到英國的56中隊也取得了46架的總成績,中隊長,華僑黃新瑞擊落了14架德國飛機。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小白兔中隊——57中隊,這個夜間戰鬥機中隊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中總共擊落了56架德國轟炸機,這個戰果甚至超過了許多晝間戰鬥機中隊,明星隊長徐煥升機組則取得了12架的個人戰績,要知道夜間戰鬥機打下的都是雙發的德國轟炸機,那戰果是實打實的。驕人的戰績讓戰鬥機司令部授予了他們更多的自由權限。
由於中國援英航空隊表現得出色,派克的軍銜也被由少校提升為中校,向他父親戰鬥機11大隊指揮官帕克少將的軍銜又邁進了一步,這讓他每天的充滿了幹勁,把3個中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做得好好的。
今天他從飛機製造廠借用了部分工具和設備,送到維修間來。因為上午補完覺的小白兔們今天中午要對英俊戰士做一次技術改造。順便說一句,57中隊之所以被稱為小白兔中隊,因為他們的飲食有一個奇怪的習慣。早中晚都要食用大量的胡羅卜!據何俊才說,胡蘿卜對他們這些需要在夜間保持良好眼神的人來說尤為重要。雖然徐煥升對此存疑,但是派克中校還是給他們準備了幾車胡蘿卜,現在每次吃飯,其他中隊的飛行員都饒有興趣地看著57中隊飛行員人手一根胡羅卜啃。
今天這項改造也跟何俊才的建議有關。在跨洋電報中,何俊才給徐煥升講授了斜樂曲——機載上傾式射擊武器係統的用法,讓徐煥升深感其然,決定今天試試。柳哲生和黃新瑞的兩個中隊白天要執行戰鬥巡邏任務,這段時間雖然德國空軍沒有那麽大規模地出動過,但是次數上更加頻繁了,這讓55和56中隊應接不暇。不過所有的中國飛行員都非常熱衷於這種空中格鬥,駕駛世界一流的戰鬥機感覺真不錯。因此徐煥升得以輕閑地去進行改裝。
說實話英俊戰士在當前算得上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雙發重型戰鬥機,但是其外觀似乎跟“英俊”難以掛上鉤來。“英俊戰士”機頭短而扁,飛行員座艙在機頭附近,觀察員的位置卻在機尾附近,而且觀察員是敞開式座艙,當飛行員座艙的裝甲艙門關閉時,飛行員和觀察員無法互相看見。飛行員和觀察員之間的大部分機身空間都被4門航炮和它們所需的彈夾所占據,每門炮備彈250發。當然雖然外形不英俊,但是促使徐煥升嚐試進行改裝的原因是它的前射火力在夜間戰鬥中產生了一係列的問題。
雖然英俊戰士的4挺20mm航炮被安裝在機頭下部,開火時的火光仍會造成駕駛員的短暫失明。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在跟敵機100米的範圍內短暫失明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所以每次當徐煥升開火但是沒有擊中敵機的時候,危險就來臨了。57中隊至少有兩個機組是由於這個原因撞上了敵機或落入了敵機的尾炮火力範圍而損失掉的,還好人員跳傘後都生還了。
另外一個不方便的就是英俊戰士雖然有4挺20mm航炮,甚至在機翼中還埋有6挺航空機槍,繼承了英國戰鬥機一貫火力強大的優點。但是這些都是固定的前射火力。德國轟炸機進行夜間轟炸的時候,其尾座機槍手很容易發現水平和從上方來襲的英國夜間戰鬥機。因為雖然英俊戰士已經全部漆成了黑色,在夜空中永遠都是從下往上發現目標容易,由於地麵反光或月光的緣故,飛機的輪廓還是很容易暴露給下方的觀察者。徐煥升他們總結的夜間戰鬥機最佳戰術是:以略低的高度盡量貼近目標,然後突然拉起,以全部前向火力對轟炸機腹部實施猛烈開火,避開尾炮手的視線。但是這要求要有良好的時機判斷能力,且攻擊時間極為有限。錯誤的時機與態勢判斷很可能導致下麵的追獵者與目標熱烈擁抱或是一頭撞進轟炸機尾炮手編製的火網。一般來說,從拉起、開火到脫離,一個優秀的夜間戰鬥機飛行員需要在60秒中完成這一切。
徐煥升就是這樣優秀的飛行員,所以他取得了很好的戰績,但是畢竟達到這種水平的人不是太多。所以徐煥升一得到何俊才的建議後就心動了。
所謂機載上傾式射擊武器係統,就是將武器傾斜地安裝在機背上,通過斜射的方式攻擊上方敵機沒有裝甲的腹部。這樣可以有效解決上麵說的炮口閃光和攻擊時機難以把握的問題。甚至何俊才還給這種武器係統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斜樂曲。要知道斜樂曲係統在何俊才那個時空中可是夜間戰鬥機的殺手鐧,德國人靠著這種武器係統對轟炸德國的英美轟炸機大下殺手。那個最多的夜間戰鬥機機組駕駛bf110g擊落了一百多架重型轟炸機。
派克中校看到他們的改裝後癟了癟嘴巴,這樣的設計英國早就有過,一戰的時候由於沒有機槍協調器,早期的機槍就是這樣安裝的,可以由駕駛員自由操縱射擊。甚至在1935年,英國皇家空軍又提出了一種戰鬥機的設計概念,在戰鬥機的機身中段裝置一個用液壓驅動的旋轉炮塔,裝設多挺機槍。取代傳統的將機槍裝置在機頭、機翼中段的做法,英國皇家空軍認為這種飛機的好處是減少了飛行員既要操縱飛機又要瞄準射擊的技術要求;炮塔的射界較大,飛機用不著和敵機沿瞄準線成一線也可以射擊。
按照英國皇家空軍的要求,baultonpaul公司的“挑戰者”誕生了。這是一架懸臂式低單翼、全金屬結構的飛機,在飛行員座艙後巧妙的融合了一個裝四挺白朗寧機槍的動力炮塔。1940年5月12日,該機首次參加敦刻爾克灘頭的空中掩護戰。德國飛行員首次遇到該機,仍然采取咬尾攻擊的戰法,殊不知向後射擊為該機所長,當即被擊落不少。不久,德國飛行員學會了對付“挑戰者”的辦法:迎頭攻擊或腹部仰攻,“挑戰者”連還手之力都沒有了。
後來德國空軍的夜間轟炸讓“挑戰者”獲得了新生,它被加裝當時絕密的ai型機載截擊雷達,改為夜間戰鬥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裝雷達的夜間戰鬥機。雖然後來英俊戰士的服役讓“挑戰者”的性能顯得落後,但是仍有不少挑戰者活躍在夜間。甚至英國皇家空軍還嚐試過將四挺白朗寧機槍的動力炮塔安裝到英俊戰士上,但是由於高聳的炮塔增大了阻力,影響了飛機的性能而告罷。
但是隨著地勤人員改造的繼續,派克中校逐漸看出了一點名堂。相比“挑戰者”的機背炮塔安裝方式,中國地勤人員的改裝有很大不同。影響“挑戰者”性能的是液壓動力炮塔在高空不穩定、增加了重量;炮塔開火的震動容易對機身結構產生影響;巨大的炮塔影響了外部流線型。而中國地勤人員沒有采用活動炮塔,而是采用固定安裝式的炮塔,雖然炮塔的角度可以在70、72、78三個角度中選擇,但是一旦起飛就是固定了的。這樣的結構更加堅固,而且對重量影響不大。最讓派克中校感到叫絕的是,由於不需要移動角度開火,4挺20mm航炮被埋入了機身之中,位於駕駛員之後觀察員之前,這樣它們的彈匣也能跟航炮緊密靠在一起。隻有4挺航炮的部分炮管伸出機背,傾斜地指向天空。
“我們怎麽沒有想到呢!”派克中校一拍大腿。都怪皇家空軍思維定勢啊!為什麽一定要移植挑戰者的炮塔,為什麽不這樣埋入式地安裝固定炮塔呢!
機翼上的6挺機槍被取消了,甚至連機尾的機槍也被取消了,剩餘的空間加裝上了副油箱和4挺航炮的備用彈藥。由於航炮設置在觀察手前麵,觀察手可以在空中為航炮替換彈匣,這樣進一步增強了續航能力和火力的持續性。最後的改裝是給觀察手加了一個可抬起的水泡式座艙蓋。觀察手終於可以不用在不列顛的寒夜高空中受凍了,同時飛機的流線型也得到了增強。
改裝在下午2點就結束了,在數架噴火式戰鬥機的護航下,徐煥升親自駕駛改裝後的英俊戰士升空測試,劉榮光仍作為他的觀察手。飛了幾圈以後感覺改裝非但沒有降低英俊戰士的性能,甚至還有所提升,因為去掉了無用的武器。通過駕駛艙蓋上的反射式瞄準鏡,徐煥升嚐試著開火射擊。4連裝的20mm航炮開火很帶勁,但是機身仍隻有稍微的震動,英俊戰士這款飛機的堅固性可見一斑。隻是每次開火後觀察手都會籠罩在硝煙中,還好給他安裝了座艙蓋,要不那可是一個苦差事啊。
又是一個周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