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駝峰運量

雨航知道,實際上載曆史中史迪威在中國和緬甸的表+|說是一個典型的過大於功的人物,史迪威此人一直在致力於取得中國政府軍的指揮大權,想把中國軍隊變成為所謂盟國利益服務的工具,1942年在緬甸如此,現在在印度的他更是如此,史迪威對於自身戰績功過成敗看得十分過重,其軍事指揮才能和其在政治方麵表現出的弱智基本等同,他所任命的美國將軍卻都是軟皮蝦,因而導致了中國遠征軍在密支那的慘重損失。

在曆史上中國駐印軍反攻的過程中,史迪威的數次橫加幹涉和錯誤的判斷,讓中國遠征軍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代價,尤其在配合空降部隊突擊密支那一戰中,史迪威連換數名美軍指揮官,與中國部隊一起投入的美軍“搶劫者”部隊傷亡了二百人,而中國遠征軍駐印軍官兵的傷亡則是九千餘人,宋雨航暗暗發誓,絕對不會讓曆史重演,讓外籍軍官指揮中國軍隊,將是中國軍人的恥辱!

所以在蔣介石支持陳納德一事上,宋雨航決定旗幟鮮明的跳出來,為一直對自己很夠朋友的陳納德搖旗呐喊!與史迪威自私、固執、古板、冷漠相比,一直以來以無私真誠對待中國人民的陳納德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為此宋雨航還聯係了宋子文,讓其實用自身的影響力,去為陳納德造勢!歸根結底的目的就是將史迪威趕回美國去!雖然史迪威對待基層的中國官兵十分友善,而且算得上為人正直,是一名標準的軍人,但是史迪威代表著的是盟國的利益,準確的說是美國、英國的利益,而他所罔顧犧牲的則是中國的利益,尤其最後為之流血犧牲的是中國軍人,所以無論史迪威怎麽樣!他在宋雨航的眼中始終是一個必須滾蛋回老家的家夥。

宋雨航相信曆史會猶如鐵筆一般,但是功過是非則是由後人評說!很多時候,一個人行事的好壞是無法確切給予定論的。

在位於昆明西郊的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宋雨航見到了陳納德,陳納德顯得比之前更加蒼老了,在宋雨航的印象中這位已經51歲的老者始終是那樣的神采奕奕。

陳納德對於宋雨航的來訪感到有些突然,對於這位能征善戰的中國青年將領,陳納德發自內心喜歡,宋雨航的行為與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中國人截然不同,擁有一種大多數中國人缺乏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擁有極強的戰略眼光,尤其宋雨航對空軍的很多建設性觀點都深得他意。

陳納德還是用他那自製的所謂法國咖啡招待的宋雨航,如同宋雨航每次都用不地道的中國陳茶招待他一樣,兩人麵帶微笑的心照不宣。

宋雨航在尋求陳納德的支持,而且陳納德此刻也繼續來自各個方麵的支持,宋雨航手中握著一張可以扭轉形勢的王牌,那就是新組建的中國遠征軍,岌岌可危的英帕爾和加爾各答的英軍急需中國遠征軍的再度配合作戰,說得明白一些就是需要中國軍隊進攻緬甸,吸引日軍大隊回援,減輕印度戰場上的壓力。

宋雨航微笑著向陳納德描繪了一個趕走史迪威,由陳納德出任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美好前景,陳納德有些迷惑不解,雖然之前蔣介石很隱晦的和他談過了搖更換史迪威的想法,但是卻沒提到過自己接任中國戰區總參謀長一職?陳納德對於這個職位可謂是心儀許久了,但是無奈資曆、人脈都不足以,隻能想想作罷!

當1942年6月,史迪威以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身份要求陳納德接受指揮的時候,陳納德並未有什麽反應,畢竟史迪威在名義上是他的上司,二當時他還是美國陸軍航空部隊的一名上校,由於戰爭的擴大的緬甸盟軍的大失利,一個月後他才破格被提升為少將,而史迪威的起點則是陸軍中將,來自參謀長聯席會議,美軍的指揮中樞。

而當史迪威因為印度戰事地需要想直接接管第十四航空隊指揮權地時候。陳納德終於忍不住爆發了。其實大家都明白。蔣介石在致力趕走史迪威。而史迪威則在國內呼籲減少給中國地軍援。公然職責蔣介石政府等等舉措!

雖然羅斯福隻是給予關注。但是史迪威卻沒意思到他是在自掘墳墓。他地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一個將軍地範圍。他地論調與羅斯福恰恰相反。這是讓羅斯福最不能也無法接受地。

蔣介石與羅斯福都是政客。而史迪威則是一個標準古板、固執地軍人。軍人和政客之間自然存在著這樣或

以調和地矛盾。雙方互相看著都不順眼。尤其在中國T情特殊地國度中。堂堂盟國派駐中國戰區地所謂總參謀長卻常駐印度?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衡陽大戰在最緊要關頭。史迪威鼓動英國人向羅斯福施壓。調走了第十四航空隊和第二十航空隊。借以向蔣介石施壓。意圖十分明顯。那就是讓你看看我地厲害!

其實史迪威並不了解中國地國情。也不了解蔣介石。他地施壓正好給尚在猶豫不絕中地蔣介石借以下痛決心。

最後宋雨航私下裏與陳納德達成了幾項私下協議,包括加大駝峰航線的運量,無論戰事發展如何變化,必須保證遠征軍入緬作戰的製空權,而全部條件的代價是宋雨航動用一切能量,幫助陳納德謀取在陳納德看來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國戰區總參謀長一職。

對此,陳納德欣然同意,因為這一些都是以他成為中國戰區總參謀長去履行的,如果他無法成為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話,他的這些承諾中的比如加大駝峰航線的運量等根本不在他的職權管轄範圍內,所以他亦無義務,這顯然是個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雙贏的局麵。

結束了與陳納德十分愉快的談話後,宋雨航驅車前往位於昆明郊外的總裝備一廠,檢查組裝和維修情況,裝甲車輛不多的中國遠征軍,隻能拚命提高車輛的完好率,比起空軍機槍不響就槍斃機械師那不近人情的鐵規定來說,維護、保養裝甲車輛的任務亦是不輕。

路途中宋雨航閉目養神,他十分明白,羅斯福其實是在用駝峰航線卡中國的脖子,即餓不著,也吃不飽,想吃飽如何?打通緬、印緬公路,那樣大量的援華物資就能夠順利的進入中國,而以中國軍隊的現狀,如果真的血拚日軍緬甸方麵軍,恐怕就不簡簡單單是“傷亡慘重”四個字足以形容的了!

駝峰航線曆史上每月可憐的一萬餘噸運量和這條航線的滿載負荷10—15萬噸簡直是天壤之別,曆史上19439月,美國陸軍航空運輸隊投入的運輸機升至248,中國航空公司23架,每月的運量就達到了2噸,到1944年9月運量達到最高峰的每月35萬噸,駝峰航線潛力巨大,遠遠超過緬公路。

關於這一點宋雨航已經在陳納德和宋子文處得到了證實,巫家壩、呈貢、羊街、楊林、沾益、雲南驛等諸多機場現有運量已經能夠承受8噸以上,以C-54輸機為例,一次可運載九噸貨物,滿載時運費僅為每噸96美元,比起緬公路490元每噸的消耗可謂便宜異常,而這一切就要看羅斯福的決心了!

宋雨航的要求十分簡單,給我足夠的武器和補給,我在打緬甸!中國軍人的熱血不能白白的潑灑,犧牲必須要有價值,依靠火力至勝論打造出來的這支鐵軍的消耗也會死宋雨航的一塊心病,他必須要有足夠的後勤保障,官兵們都充分的進行過熱帶雨林的適應性訓練之後,萬事俱備,視英日兩軍戰事的發展進行才決定是否投入戰鬥。

而關於如何加大駝峰航線的運量、幫助陳納德上位等,自然由蔣介石與羅斯福去磋商!此時的中美兩國就有如兩個小孩在做遊戲一般,一個高喊,你過那邊去,你過去我就給你,一個則倔強的站在原地大聲道,你先給我,否則我不過去!

為了聯係中國遠征軍盡快出兵緬甸,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的代表拉爾準將一天要找蔣介石數次,最後找到蔣介石不耐煩,將出兵一事全部推到了遠征軍長官司令部,一打聽拉爾才知道,遠征軍名義上的總司令長官衛立煌稱病許久了,而在昆明主持軍務的則是副總司令長官宋雨航,拉爾一見有下文就急匆匆的趕往昆明。

對於拉爾這個猶太移民的後裔,能在美軍中擔任戰時準將一職務已經實屬罕見了,要知道軍齡長達三十六年的拉爾戰前不過是名上尉而已,他通過赫尼茲魯通西文參議員的門路近身於馬歇爾門下,隨後因為出眾的能力被授予戰時準將派往中國戰區擔任史迪威的聯絡官。

可惜史迪威不但不歡迎拉爾的到來,甚至表現出了反感之意!將拉爾獨自丟在了他極不招人待見的重慶。

正是由於史迪威長期在印度,拉爾才得以有機會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