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旱情現

王晊招了。

在趙雲澤的非常審訊手段之下,王晊連他十三歲那年偷看隔壁劉寡婦洗澡的事情都招了。

得知了事情的一切來龍去脈之後,趙雲澤也對王晊失去興趣了。王晊和陳彪那夥惡徒,又被趙雲澤移交給了采訪使衙門,讓采訪使衙門的人暫時關押。待巡視組返回洛陽時,再將王晊等人帶回長安。

既然是護龍會內部的事情,魏征也不好插手,接下來該何去何從,也隻能由趙雲澤自己拿主意了。

沐清風是王晊的同夥,這一點趙雲澤提前就想到了。可是凃墨也參與到了這件事情當中,卻令趙雲澤大感意外。

那個長得慈眉善目,一說話就先開口笑的塗長老,居然是個心懷叵測之徒。更不堪的是,這老東西毫無做人的原則,竟然兩麵三刀,對各個勢力都拋媚眼。

依著趙雲澤的想法,他想立刻趕回長安處理護龍會的事情。可巡視的任務才剛開始,他也不可能就此離去。思慮一番後,當夜,趙雲澤就給秦茉兒寫了一封信,告訴了她凃墨、沐清風指使王晊行刺自己的事情。信中,趙雲澤叮囑秦茉兒,先不要動凃墨和沐清風,隻管與他們虛與委蛇,暗中留心便可。一切,待他回長安後再處理。

本來,趙雲澤應當讓人將王晊立刻押回長安交予李世民處置。可他因為怕王晊返回長安後讓凃墨和沐清風察覺,這才暫時將王晊一並交予了采訪使衙門代為關押。

第二天一早,趙雲澤便將他寫給秦茉兒的信交給了秦安,讓他返回長安,將信麵交秦茉兒。王晊行刺一事,也便暫告一段落了。趙雲澤繼續配合魏征,行使巡視的任務。

昨日,魏征與馬周一番交談之後,魏征對馬周的才華大為讚賞。尤其是對於馬周所認為的“帝王應該戒驕奢**逸,勤儉愛民”的施政理念,更是身有同感。馬周當即被魏征任命為巡視組的丞事,以白丁身份參與巡視組的工作。反正,巡視組的官職都是臨時的,魏征這位正使完全有權利安置馬周。

趙雲澤見魏征如此賞識馬周,倒是有些擔憂了。這個馬周,他可是打算回長安後自己親自向李世民舉薦,讓馬周協助自己的工作的。如今魏征如此欣賞馬周,可千萬別讓老魏同誌搶走了這個大才。

不過又一想,趙雲澤也釋然了。魏征不是自私之人,他絕不會把馬周當作他自己的門客養起來的。等回了長安,魏征也一定會向李世民舉薦馬周。到那時,自己再問李世民要人就是了。

巡視組在洛陽又待了五天。期間,魏征和趙雲澤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便是推廣耕牛紮鼻圈。

魏征剛對洛陽的官員提出此事時,還真把那些官員嚇了一跳。有官員當即質疑此事的可行性,他們主要是怕損傷耕牛。

魏征以春秋時的銅器牛尊舉例,說明耕牛紮鼻圈在春秋時就已有成例。可那些官員還是不放心。最後,還是馬周提議,先買頭耕牛實驗一下。

於是,洛陽的官員便買了一頭耕牛回來。然後由趙雲澤親自動手,用一根削尖的柏樹枝穿透了牛的鼻膜。雖然那牛當時流了一點血,可傷口很快就愈合了。又過了三天,趙雲澤便將讓鐵匠打製的鼻環給那頭牛正式帶上。

洛陽的官員又請了當地一位有經驗的老農,使喚這頭紮了鼻環的耕牛耕地。這一實驗,果然如趙雲澤所說,那牛聽話的很,根本不需要有人專門牽引,隻那老農自己就能很好的使喚。

如此,官員們終於確信了牛紮鼻環的可行性。之後,魏征又與洛陽的幾位高官聯名向李世民寫了奏折,介紹了趙雲澤為牛紮鼻環的方法和好處,並建議李世民在整個大唐推廣這一方法。

巡視組離開洛陽後,洛陽的官員便牽著那頭紮了鼻環的耕牛,四處去宣傳這種方法了。可別小看牛紮鼻環這件事情,牛紮裏鼻環,變得好使喚了,就等於騰出了勞動力,這就能大大提高農業耕作效率。

巡視組繼續沿黃河東下。每到一地,都要停留上那麽幾日,行勸農之事,順便推廣牛紮鼻環的事情。

一路行行停停,巡視組到達山東的清河地界時,已經是四月中旬了。此時,距巡視組出長安城,已快過兩個月了。

按說,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農作物都已經長出地麵了。可是,山東一地從開春以來,卻隻下了一場小雨。農民當時趁著那場小雨搶種了莊稼。可誰知,那場雨之後,老天爺就再不落一個雨點。

幹旱,令地裏剛冒頭的農作物全都枯死了。隻有挨著河流較勁的村莊,地裏的莊稼勉強長了起來。大多數的田地,卻已經成為了赤地。

春季本來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多數農民家裏早就沒有餘糧了,隻能以野菜、草根、樹皮充饑。苦心巴拉的留下的一點種子種到地裏,卻又被老天爺收去了。今年的收成是指望不上了,很多人家已經攜家帶口的外出討飯了。巡視組在來路上,就看到過很多討飯的農民。

魏征心情沉重起來了。山東一地今年的旱情已然發生了,那河北呢,說不定也是與山東一樣的情況吧。

也正因如此,魏征直接帶領巡視組來了清河。

之所以來清河,是因為這裏有唐朝最大的一個門閥,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從漢朝時就是望族。至唐時,又曆經四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等一的門閥士族。崔氏還分出了另外一支——博陵崔氏,也是數一數二的門閥。大唐門閥“五姓七望”,崔氏就占其二。

清河崔氏居山東之地,其勢力一直蔓延至江南;博陵崔氏居河北,勢力也覆蓋整個河北之地。毫不誇張的說,崔氏的勢力範圍,就占了此時大唐近半江山。

原先曆史上,崔氏一族,在唐朝曾經出了二十三位宰相(還有一說是二十七位),李世民命大臣編寫《氏族誌》時,負責編寫的大臣曾把崔氏列為第一。李世民為此大怒,強行令大臣改寫,將皇族李氏列為第一,將長孫皇後的娘家長孫氏列為第二,崔氏被降到了第三。

由此,也可見崔氏在唐初的影響力。

巡視組來清河,自然是想借助崔氏的財力和勢力,來推廣開中法,設置常平倉、義倉。此時,山東、河北已現旱情,設置常平倉、義倉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