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創造獨特人文景觀的人,必定是創業成功者。
梁鳳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成功女性,以《花幟》為代表的財經小說奠定了她在文學界的地位。然而,梁鳳儀自己卻反複強調:“我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而且,應該算是個不錯的商人。寫通俗小說不過是我的副業,隻是因為我的副業太廣為人知反而喧賓奪主,大家都忽視了我的主業。”
從“文人”到香港商界成功女性
梁鳳儀1949年出生於香港,曾經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倫敦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擔任過電視台的編劇及製片人,創辦了菲傭公司,擔任新鴻基證券集團主管。1985年獲博士學位,後任香港聯合交易所行政總監。1997年出版了她的第100部作品。
從梁鳳儀的求學過程來看,她應該是個“文人”。那麽為什麽她最後能夠成為香港商界的成功女性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她在實踐中的摸索,因為她從來沒有係統進修過財經和管理方麵的課程。
從女性的角度發現菲傭產業
1977年梁鳳儀初涉商海。當時,許多家庭女主人最擔心的不是丈夫變心問題,而是很難找到女傭人。特別是一些事業有成的家庭中,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女主人就會麵臨事業的危機。
也許換了一般人,首先考慮的是開設一個中介機構專門介紹鄉下保姆,或者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可以專門成立一個保姆公司。但是梁鳳儀卻把這個行業做大了——她單槍匹馬去菲律賓,分別與菲律賓勞工署、英國領事局、當地的職業介紹所聯係接觸,首先在馬尼拉成立了女傭訓練中心,然後又在香港菲律賓領事局、香港勞工署、移民局等查清勞工入境的手續和條例,首次把菲律賓女傭導入香港這個大市場。她說,這是她的一個得意之作。
之所以感到得意,是因為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個新興行業。連梁鳳儀的一些好朋友也因為她從事這種“低下”的職業而疏遠她。
然而,創業中的梁鳳儀顯然已經表現出了經商的天分:“我非常講求誠信。如果顧客對我的菲傭不滿意,要求換人,我從不問他們的理由。我沒有那麽多時間去刨根問底,反正這個不行還有那個,那個不行還有另外一個,一直換到他們滿意為止。不過是多費點人工、少賺少點錢而已。既然少賺多賺都是賺錢,為什麽不這樣做呢?”
就這樣,今天的菲傭在香港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香港的一種獨特人文景觀。而正是由於這一手筆,梁鳳儀的經商手腕在香港商界傳開。
此後,梁鳳儀得到金融巨子馮景禧的賞識,把她“挖”到旗下做高級職員,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有幸進入“少林寺”得益非淺
馮景禧是新鴻基的創辦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做企業管理都相當成功,後來對梁鳳儀的影響很大。
雖然隻有小學畢業文憑,但是馮景禧在商業方麵絕對是個天才,曾經是全球最大經紀行美林證券集團的最大個人股東,在行業裏非常出名。而且,因為管理和培訓非常嚴格、很能磨練人,所以新鴻基在香港業內有“少林寺”的別稱。從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很多人都能獨當一麵。而梁鳳儀當時有幸成為馮景禧先生的助手,當然也就得益非淺了。
商業化運作文學作品取得巨大成功
商業上的成功,為梁鳳儀商業化運作自己的一係列作品提供了有利條件。
根據梁鳳儀的觀點,當時市場上各種題材的小說言情、家庭倫理、武俠、曆史、文藝都有了,如果不能進行開拓性工作,就無法吸引讀者。
就這樣,她自創的“財經小說”的名號被炮製出來了。雖然這些小說從純文學角度來看並沒有達到經典水準,但是從商業角度來看,它能重版那麽多次、給出版社帶來那麽多收益,並且還帶旺了電影、電視、影碟等一係列附屬產品,讓那麽多演員成為明星,無論如何應該是成功的。
從自由撰稿人到“二渠道教母”
和梁鳳儀的經曆有著某種相通之處的明君,也是一個善於創造獨特人文景觀的女性創業成功者。
明君信佛,吃素,個性真誠直率,希望自己做一個明明白白的君子。“明君”既是她的法號,也是她的筆名,更是她著力經營的一個品牌——在上海地鐵二號線的各個站點上都有一家“明君書店”。
明君是重慶人,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做自由撰稿人,幫人寫書、編書。1985年,跟人編過暢銷書《五角叢書》。誰知道,從那時起成功的強烈刺激讓她萌生出了這樣一個念頭:在出版界建立宏圖霸業。
1986年明君從重慶來到成都,在《經濟信息報》做編輯。1993年她動手編了2本資料匯編《關貿總協定》以及《市場經濟中的經營方法談》,並且在報紙上做郵購廣告。沒想到,2本資料集非常暢銷,給她帶來了1萬多元的收入。
有了“第一桶金”,明君決定專心寫書、出版。她結合《孫子兵法》和自己在報社接觸到的一些商場詭詐風波,寫了一本名為《勝算者》的書,把這1萬多元錢全部投給了出版社和印刷廠。結果全部賠進去了。
1994年末,喜歡交朋友的明君認識了一位昆明的二渠道書商,那人看了《勝算者》後覺得內容相當不錯,就是包裝不行。他提出了修改意見,然後把明君介紹到次年1月的二渠道書刊訂貨會上。
明君報著試試看心理,揣著樣書就去了北京。沒想到當天就有書商前來訂書,3天內楞是拿到了3萬多元現金,她馬上趕回成都印書發貨。因為信譽不錯,不少人又追加要貨,一星期內她發出去了15萬冊書!
旗開得勝,明君立刻著手炮製《錢禍》等一係列叢書,以商界詐騙情節為主,結合一些佛教哲理、兵法權謀等東西燴成一大本,後來簡直賣瘋了。
從1994年末到1996年末,明君徹底愛上了出版業,明白了怎樣開發選題、市場營銷,被那些二渠道書商奉為“二渠道教母”。
躋身於最後一個暴利行業
接下來,明君先後承包和接管了《四川金融投資報》,專門策劃了一係列專家論股叢書,最著名的是至今仍然在暢銷的《短線是銀》。她拉著股評家四處簽名售書,把“明君”這塊牌子散播到四方,一年下來出了8本暢銷書,賺得盆滿缽滿。
2000年,明君又連出了五六本暢銷書,完成了第二次資本積累,於是在2000年5月注冊成立了明君書店。
明君認為:“出版業可以說是最後的一個暴利行業,一本暢銷書帶來的利潤是驚人的,而利潤的產生點就是出版和零售這兩個終端。我想搞的就是一個會員製的零售終端。這樣從開發選題、組織寫作、出版到零售全部由我把握,利潤也就最大化了。”“我的目標是搞出一個像瓊瑤式的出版社,擁有像研發人員一樣的選題開發組,以及專門摸市場搞營銷的人員,而打的全是明君牌,靠我的寫作、集體包裝做大整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