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巴爾幹地區,這片地方有一大部分地區被奧斯曼帝國所控製,還有一部分則是屬於奧地利王國所控製。
但是在楚國人來到歐洲之後,這片地方出現了持續的動**。
首先是奧斯曼帝國崩潰,分裂為多個中等規模的王國,在這個過程裏奧斯曼帝國控製下的巴爾幹地區也出現了動**,先後出現了希臘王國,隨後又出現了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拉夫王國。
後來奧地利王國也受到了大楚帝國的打壓而逐步縮小規模,於是乎這地方又出現了匈牙利王國,波黑王國等多個國家。
最終整個巴爾幹地區出現了足足八個王國!
這些王國自然也都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全都接受了大楚帝國的冊封。
不過雖然這些新王國都是楚國人的藩屬國,但是彼此間的矛盾也非常龐大……當年楚國人推動巴爾幹地區建立多個王國的過程裏,說實話有些粗心大意……楚國人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摧毀奧斯曼帝國以及奧地利王國的,避免這種大型國家的存在。
至於說分裂後怎麽搞,其實很隨意的……基本上看那個代理人順眼,合作態度好,然後就在地圖上隨便畫幾條線就弄出來一個王國冊封給他。
以至於這片地方的很多王國的國境線,都是直線……
為什麽會有直線?
因為當初負責處理這些事情的楚國藩務人員根本沒去實地查看,直接在地圖上拿著尺子劃線就敲定下來了邊境線。
不僅僅是巴爾幹地區如此,實際上歐洲地區裏很多都這樣,西歐以及中歐地區乃至英格蘭地區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至於誰多一點,誰少一點,簡單的劃線會不會導致諸多問題出現,這根本不在這些藩務人員的考慮範圍之內。
在楚國的這些藩務人員眼裏,這些土著王國都是經濟殖民地,這些所謂的統治者都是自家的代理人而已。
至於當地的一些民族,經濟等諸多問題,那根本不在乎。
甚至都出現了比較荒唐的事情,一條直線下來,把一個城市都分成了兩個國家的領土……
但是楚國人不在乎,他們這些土著卻是在乎啊。
這些年來,這些土著國家因為領土糾紛,再加上楚國人到來之後所引發的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覺醒後導致的民族問題,搞的巴爾幹地區戰亂比較頻繁。
而楚國人大多時候也不怎麽管……土著藩屬國之間的戰爭,隻要不破壞楚國人的利益,那麽楚國人原則上是不管的。
之前的英格蘭群島上的大混戰是如此,後來中歐地區的多國戰爭楚國人一樣不管。
如今到了巴爾幹地區出現了戰爭,楚國人照樣不管。
反正生意照做就行了。
當然……戰爭必須局限在一定程度內,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破壞,更不能威脅到楚國的利益。
在這種局勢下,巴爾幹地區出現了好幾次多國大混戰,互有勝負,楚國人在這裏武器都賣出去了不少。
但是也不是沒有後果,那就是隨著戰亂的持續,哪怕是那些代理人盡力的控製戰爭規模,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叛軍,針對代理人,乃至針對楚國人的叛軍。
這叛軍多了,一些地方割據武裝也出現了後,就讓這地方的局勢變的有些混亂起來,並影響到了楚國的利益。
如此情況下,楚國人才想起來,哦,不能讓當地的局勢變的太混亂,要保持基本的局勢穩定。
這才開始調兵進入巴爾幹地區進行彈壓!
同時強令讓各國別亂打仗了,先把你們自個的內部問題給處理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割據武裝和叛軍給幹掉再說啊。
在這種大背景下,楚軍調集了兩個外籍軍團的步兵師以及一個團兵力的正規軍進入巴爾幹各地,以增援當地的駐軍控製局勢。
到這個時候,楚軍在巴爾幹地區裏已經部署了四個外籍軍團以及一個正規軍師的兵力,如此才算是把局勢給初步穩定了下來。
但是也隻是初步穩定而已,當地依舊存在大量的地方割據武裝乃至叛軍,而這些不受直接控製的武裝力量很多時候,會直接轉變立場攻擊楚國人。
針對這種情況,楚軍方麵把第一批送往歐洲戰場測試的783坦克以及556裝甲車送往了巴爾幹地區,用以增援當地的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在實戰中進行測試。
這一批裝甲車輛從本土本土裝船起運,然後經過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雲運河後進入地中海,最後在希臘地區的港口停靠裝卸。
隨後通過巴爾幹地區的交通戰略要地,巴爾幹鐵路一路運往馬其頓地區駐防並作戰。
這一批裝甲車輛,擁有十二輛783坦克以及十八輛566裝甲車。
這些裝甲車輛以及機動車輛,被編組成了一個臨時第四混編裝甲營,暫時歸屬第三十三軍指揮。
第三十三軍,也就是負責巴爾幹地區防務的陸軍軍級指揮機構,目前轄有一個正規軍步兵師,三個獨立的小編製混成守備團,除了正規軍兵力外,還有四個外籍軍團的步兵師,一個炮兵旅也歸屬該軍指揮。
為了更好的在實戰中測試這兩種新型裝甲車輛的作戰能力,嚐試相應的各種戰術,第三十三軍的指揮部,臨時從步兵部隊裏抽調了一個步兵營並且配給了一批卡車和三輪車,又抽調了一個炮兵營,一個後勤營,一個工兵連等輔助兵力。
這些兵力和臨時第四混編裝甲營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性,總兵力大約三千人作戰支隊,由第五十六步兵師副師長許多強陸軍準將親自指揮。
該支隊因為沒有正式編製,為了便於稱呼第三十三軍臨時裝甲團。
該臨時裝甲團在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地區編成後,繼續乘坐火車往北開進,最後進駐了波黑地區。
在當地存在多支割據武裝,並且還非常罕見的聯合了起來,根據情報,其規模膨脹到了五萬多人的兵力。
楚國人扶持下的代理人軍隊兵力不足,戰鬥力也不行,以至於節節敗退,損失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而這些武器彈藥被這些叛軍獲得後,又加強了這些叛軍的實力。
本來吧,楚軍其實不太在乎代理人的戰敗,大不了換一個代理人就是……然而楚軍派人和這支波黑叛軍接觸的時候,對方很不客氣的要求大楚帝國退出波黑王國,而且還堅決不承認現有波黑王國和大楚帝國簽署的一係列條約以及欠款!這直接把楚國人惹毛了!
最近一個月已經持續調兵一萬多人進駐波黑地區,這個臨時裝甲團則是最後一支調往該地區的兵力。
看楚國人的兵力調動就知道,是打算親自動手把這個不知死活的叛軍給幹死了!
本想著好好談,趁機換個代理人,但是人家叛軍不搭理啊,那有什麽辦法,直接是直接上場了。
總不能真的提出波黑地區吧!
這退了波黑,那麽巴爾幹其他地區一旦出現了叛軍,那麽退不退?
巴爾幹也要退的話,那麽歐洲退不退?
那麽全球經濟體係還要不要了?
所以這種口子不能開!
你們直接打生打死,楚國人不在乎,甚至順勢換個代理人重新穩定局勢也是樂於見成的,但是你不能喊出驅除楚國人的口號,並實際這麽幹。
你這麽幹,楚國人是要發飆,然後親自上陣的。
這不,一萬多外籍軍團和接近五千多人的楚國正規軍就出現在了波黑地區。
兵力部署到位後,楚國人也懶得跟他們客氣了,直接讓當地駐軍開打,先把他們滅了再說。
一萬多外籍軍團從多個方向,分頭進攻當地叛軍,五千多正規軍隻是一部分在後方流放,一部分跟在前線充當戰略預備隊,並執行一些特定任務。
但是真打起來,率隊的楚軍將領發現,這些波黑叛軍的戰鬥力竟然還不錯……戰鬥意識比較高,同時戰術也非常靈活,並沒有和楚軍進行大規模的正麵接觸,而是采取了有利地形進行各種伏擊,襲擾作戰。
然後楚國人的將領也能發現,對麵的武器裝備竟然還不錯……清一色的單發線膛步槍!
當前線的外籍軍團指揮官,看到前頭的叛軍清一色的單發線膛步槍以及一些比較先進的滑膛炮,都是很無語……這幾年當地的代理人軍隊全都是運輸大隊長,這給對麵送了多少武器彈藥啊!
然後還發現,當地的叛軍手裏竟然還有少量的十一毫米連發步槍,也就是二十五年型步槍,這玩意以前是正規軍裝備,目前裝備外籍軍團的部分兵力,巴爾幹地區的外籍軍團主要就是使用這一款步槍。
外籍軍團雖然沒打過什麽大敗仗,但是偶爾也不會遇上一些伏擊,由此出現一些武器的戰場遺失,此外也會有一些膽大包天的人直接賣武器……
因此叛軍手裏多少都會有一些十一毫米甚至八毫米黑火藥的槍械,甚至機槍火炮都有可能出現,隻是數量非常少而已。
對麵叛軍的士兵戰鬥意誌高,戰術水平也不差,武器也湊合,所以這打起來也就比較麻煩了。
哪怕是外籍軍團占據了絕對的火力優勢,但是在實際戰爭裏也不可能說一打起來,對麵就直接崩潰了。
隻要對方作戰意誌高,戰術靈活,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戰術上的布置來殺傷外籍軍團,給外籍軍團造成一定的損失。
戰爭這東西,大多時候其實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切……人類曆史上有無數拿著落後武器的軍隊,擊敗拿著先進武器軍隊的例子。
楚軍的外籍軍團,是屬於典型的職業雇傭軍軍隊,士兵的服役年限都非常長,因此戰鬥素養上肯定不差,但是作戰意誌的話其實比較一般。
遇上一些特定情況下,他們其實不會和土著叛軍拚命,而是會直接跑路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他們隻是為了金錢而作戰,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能夠給你正常發揮就不錯了,你不能指望他們有多拚命。
實際上,大部分時候也不需要他們多拚命,正常發揮就行了。
諸多情況結合起來,也導致了雖然外籍軍團的推進從宏觀層麵上比較順利,但是速度卻是不盡人意,而且傷亡也不小。
土著叛軍手裏的單發線膛步槍,也是能殺死人的!
而且根據戰場情報來看,這些叛軍還把手中一些零星渠道得到的連發步槍,乃至幾門七十毫米步兵炮都集中起來,組建了一支所謂的精銳部隊。
這支精銳部隊大概在三千人規模,其武器裝備在土著層麵而言非常先進,大約千人裝備了連發步槍,有二十五型連發步槍,也有二十四型連發步槍,甚至連啟明套筒連發步槍都有。
雖然型號雜亂,但這卻是土著層麵了極為罕見的大規模使用連發步槍的一支叛軍!
此外根據戰場情報,他們還裝備了至少兩門七十毫米步兵炮,三門六十毫米迫擊炮以及至少兩挺重機槍,具體情報不明,但是肯定都有。
從武器裝備水平來看,甚至已經達到了楚軍外籍軍團的程度,當然,彈藥供應肯定沒那麽充足……他們使用的子彈也好,炮彈也罷都得靠走私或戰場繳獲,彈藥供應極為困難是必然的。
這些叛軍之前也正是靠著這支精銳兵力,連續擊潰了波黑王國的王室軍隊,打的波黑王國差點亡國。
楚軍這一次親自上陣後,外籍軍團也和這支精銳交手了幾次,發現特別難纏!
雙方武器上差不多,對方雖然彈藥供應極度緊缺,但是對方的作戰意誌非常高,戰術素養也很強。
幾次交手下來,外籍軍團非但沒有獲得占據便宜,反而還吃虧了幾次。
而這個時候,楚軍正規軍也正式出動了!
空軍出動飛機進行高密度偵查,查找這支叛軍精銳的蹤跡,同時正規軍裏的第三十三軍暫編裝甲團也直接靠前部署,準備隨時出動。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支精銳叛軍的存在,也是第三十三軍司令部決定把暫編裝甲團派往波黑地區的主要原因。
一方麵是為了解決這個威脅。
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更好的對783以及556裝甲車進行實戰測試!
不用多久,空軍偵查得知,發現了敵軍精銳兵力的方位所在,隨後該裝甲團直接出動,直撲該敵軍精銳而去。
這個裝甲團的機動速度非常快,哪怕是當地沒有成行的公路,但是哪怕是依托一些鄉間的土路進行機動,也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抵達目標位置,並迅速展開圍攻。
在臨近友軍的配合下,經過兩天持續作戰後,成功的把該敵軍逼到了當地的一個城市裏並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