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大楚帝國過去五十多年的發展,給華夏人乃至整個地球上的人類所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無比的,甚至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變化。

當然,這也不是什麽特例,實際上在原時空人類進入近代工業化後,發展也是這麽的迅速。

十九世紀初的時候,也拿破侖戰爭時期,人們都還在拿著滑膛槍打仗呢,但是等到了幾十年後,人類就已經開始大規模建設鐵路,使用電報進行通訊,建造了無數的輪船,蒸汽機為動力的機械設備大規模應用後,讓人類進入了工業社會。

而進入工業社會後僅僅是幾十年的時間裏,人類社會就發展到了相當大的高度。

十九世紀末,汽車已經出現並應用,上百米高的摩天大樓也開始出現,各類電器也都已經出現,無線電廣泛應用。

那個時候開始,人類就已經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而進入電氣化時代後,變化的就更快了……僅僅是幾年時間而已,汽車就已經成熟並開始進入千家萬戶,美國的汽車產業在福特T型車麵世後,短短幾年時間了汽車保有量就達到了數百萬輛。

人類的頂級戰爭機器也進入了無畏艦時代。

人類的生活在短短幾十年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在部分地區裏依舊還停留在農業時代甚至原始社會。

這一點,其實在當代的大楚帝國裏也如此……甚至因為羅誌學的推動,其工業進程更快,社會變遷的速度也更快速。

五十多年前,華夏大地還是農業社會,但是進入二十年代後就已經進入工業社會,等到進入四十年代後,大楚帝國就已經可以驕傲的宣稱了進入了電氣化社會。

等到了五十年代的現在,大楚帝國的科學技術以及人們的生活,對比五十年前是有著翻天幅度的變化。

五十年前的人們,哪怕想象力再豐富,他也不可能想象到五十年後的楚國人,出門竟然可以乘坐汽車。

還可以乘坐火車或者輪船,進行數千裏甚至上萬裏的旅行。

楚國人的足跡遍布了地球每一個角落!

帝國的軍隊控製了每一片大陸,讓所有土著國家都成為了自己的殖民地不說,而且還能把南洋,澳洲,美洲,中亞和以及東歐地區,永久性的變成了楚國人自古以來的領土!

隻有楚國人,沒有土著的領地!

這種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但是現在,楚國人卻是做到了,而且當代的楚國人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一些在前明時期出生,至今還活著的老人們,回想起自己年少時候的前明時代,那如同原始人一樣的生活,再看看當代的現代繁華生活,那感受是非常複雜的。

他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親眼看見華夏從原始的農業社會迅速發展為當代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

這種感覺,就和原時空裏一些四十年代一路走過來,然後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的華夏人一樣……看著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再回過頭去想象幾十年前的悲慘社會,那感覺是極為強烈的。

誰能夠想到,一個在四十年代還在抗擊外族侵略,內部也四分五裂,工業近乎於零的古老國度,在短短的幾年後就能夠在半島戰場上正麵抗擊歐美聯軍?而且還是把他們從鴨綠江一路推回到了三八線。

誰又能想到,僅僅十多年後,這個古老而落後的國度就能引爆的原子彈,讓世界震驚。

誰又能想到又過了十幾二十年,這個一度被認為封閉而落後的國度經濟能迅速騰飛,一路踩著多個發達國家,躋身世界第二,成為了世界格局裏重要的二極之一。

讓歐美人甚至喊起來了什麽新冷戰時期……搞各種對抗。

而回歸到整個人類社會裏,哪怕隻是在三十年前,誰又能想到人類社會會引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人類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的變化之快,是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的!

而在大楚帝國裏也同樣如此。

不僅僅是在大楚帝國,哪怕是在那些楚國人控製下的各藩屬國,同樣也在這十幾年裏經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遷!

英倫群島上的英格蘭王國,在楚國人殺入歐洲之前,還是一個愚昧而落後的中世紀貴族分封製國家。

乃是在楚國人殺入歐洲,征服了英倫群島後,新生的英格蘭王國上下都掀起了改革和學習的浪潮。

他們效仿楚國人,建立了科舉製度以及完整的官僚製度,又用郡縣製度取代了傳統的貴族分封製度,建立起來了完整而高效的君主集權官僚製國家。

漢語取代了英語,成為了當下英格蘭王國的官方語言,不管是學校以及科舉乃至官方文書都采用,並且隻采用漢語書寫。

人們拋棄了代表著愚昧和落後的傳統服飾,開始用來代表著文明和先進的楚國職業裝乃至漢服。

嗯,在當代的英格蘭社會裏,當你看見一群英格蘭上流社會的人穿著漢服參加正式聚會,別驚訝……這已經是當代英格蘭社會的常態。

而普通人的穿著,尤其是體麵的正式著裝也是全麵轉向楚國的職業裝。

甚至就連建築方麵,都開始大規模的引用楚國建築!

英格蘭王國,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幾乎是全方位的學習、模仿大楚帝國。

去年的時候,英格蘭王國方麵開始喊出了脫歐入美的空號,認為英倫群島雖然在歐洲的邊上,但是依舊不屬於歐洲,而是屬於美洲……而美洲,那是大楚帝國的直轄領地,帝國的本土。

也就是說,英格蘭王國覺得自己不應該和一群歐洲土著蠻夷們繼續玩過家家了,而是應該和文明人大楚帝國一塊玩。

英格蘭王國的巨大變化,這種全麵的學習以及模仿,乃至向帝國的全方位靠攏,是其精英統治階層以及中間社會階層一起推動的一場自救!

在當代的歐洲,印度,西亞等地,有些土著精英階層想要趕走楚國人,推翻楚國人扶持的代理人統治,完成獨立自主以進行自救……典型例子就是波黑,此外還有瑞典,中歐的普魯士王國等。

但是也有部分土著國家的精英階層,則是采取了更加開放的心態,來接納楚國人的到來乃至一切,最終目的是把自己也變成楚國人……

打不過,就加入!

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格蘭王國,此外還有葡萄牙王國以及希臘王國等,都是采取全麵靠攏,從內到外的全方麵靠攏……而楚國方麵對這些積極靠攏的土著國家,也是采取了一定的優待,主要是在貿易上,金融,教育扶持上進行一定的傾斜。

其中典型例子就是英格蘭王國,在進行了漫長的懇求和商談後,大楚帝國方麵終於答應了英格蘭王國,準許他們派遣一定數量的官派留學生到行政領地裏的若幹學校就讀。

這些學校也不是什麽大學,更不是大專,而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但僅僅是這樣也是變化極大……大楚帝國之前可從來沒有批準過任何土著學生來留學,哪怕是去行政領地裏的中等學校進行留學。

更別說進入實用性非常強的中等技術學校這種理工類的學校留學了。

這是開創先河的一個例子。

同時帝國方麵也默認準許了英格蘭王國在部分特定行業裏,進行一定的工業化,比如一些輕工業上。

楚國人雖然依舊不準許出口各類機械設備給他們……但是你土著要是自己折騰,弄出來一些原始機械工具之類的,楚國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你了。

在這種默許下,英格蘭王國那邊也是有一些人才,然後直接弄出來一些比較原始的機械設備,比如水力機械這些進行生產。

而這對英格蘭王國自身的工業發展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

英格蘭王國的全麵靠攏政策,獲得了楚國方麵的一定優待,同時也大幅度促進了他們的社會經濟發展。過去十多年來,英格蘭王國的人口增長率是整個歐洲乃至西亞印度地區裏最高的,人均收入的增長水平也是最高的。

其普通人們的生活對比十多年前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

而反過來,一個經濟還不錯,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對於大楚帝國而言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經濟殖民地。

這些的地方有更高的資源產出效率,同時消費能力也更強……這意味著可以為帝國提供更多的各種資源,包括農業以及礦業等,同時也可以讓大楚帝國賣出去更多的工業商品賺更多的錢。

因此大楚帝國其實很樂意看見這些藩屬國們別瞎搞,努力發展經濟,把局勢穩定控製下來……這樣你也好我也好,大家都挺好的。

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動不動就高喊驅逐楚國,收複領地主權,收回關稅,要獨立自主這些口號的藩屬國了。

對於這些反賊屬性拉滿的藩屬國,楚國人一向來都是態度非常強硬,直接大量駐軍,三天兩頭沒啥事就對叛軍來一遍掃**。

就連最先進的各種坦克,裝甲車等武器裝備都直接拉過去試驗作戰。

年初的波黑叛亂戰爭裏,楚軍就動用了十多輛坦克以及數十輛裝甲車,組成了一個裝甲團橫掃了波黑各地。

依靠著坦克以及裝甲車的強悍防護能力以及火力,強行殺入一個又一個叛軍占據的城市,殲滅當地叛軍,然後留下一片廢墟。

正規軍在前麵打完後,外籍軍團的駐防兵力開始拉網式搜索……不管你是什麽人,看見你拿著槍就直接一炮轟過去。

為了讓各藩屬國的局勢穩定,為了避免潛在叛軍的大規模持續的出現,大楚帝國在承順五十三年的時候,強行推動了治下各藩屬國全麵施行槍械禁令。

禁止各藩屬國的普通民眾擁有槍械,弓箭,盔甲等武器裝備。

當然,各國執行的有嚴格有寬鬆,有的有能力執行,而有的則是沒有能力執行。

但是不管如何,楚軍的外籍軍團執行彈壓任務的時候,除了土著官方的軍警人員外,其他的遇上一律視為叛軍直接開打。

根本不會和你講什麽道理。

如此局勢下,楚軍的外籍軍團執行彈壓任務的時候,一向來都非常高效……

對靠攏的土著國家甜頭,讓他們生活的更好;對反抗的土著強行打壓,直接把他們消滅。

這也是帝國最近幾年針對土著國家治理政策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轉移,時代的變化,經濟方麵的需求等各種因素,帝國對土著國家的態度也是一直在調整。

早年的時候是要地不要人……強硬的很。

後來進入三十年代末後,覺得單純要那麽多土地也沒啥用,還是留下一些土著人口進行生產創造勞動價值更好一些。

如此也就有了代理藩屬國模式。

等到了現在,為了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降低維持殖民統治的成本,帝國方麵也是放棄了早年的一刀切,對所有土著藩屬國都一視同仁,不管是什麽土著,都一律視為勞動奴工的態度。

轉而采取分化治理的政策。

對各土著國家,靠攏的則是給予一些優待,不靠攏的進行打壓,反抗的進行剿滅。

而針對土著個體上,則是陸續開放了海外領地的永居權以及臨時定居權,接納土著裏的有錢人,有才華的人移民這些海外領地,為楚國效力。

諸多分化政策搞下來,整體上還是比較成功的,如今歐洲,西亞,印度等多個地方,已經出現了不少全麵靠攏楚國的一些土著國家,英格蘭王國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楚國人用極小的統治成本,少量駐軍就獲得了當地的龐大經濟收益,產出比極高。

也正是因為英格蘭王國的成功例子,讓楚國人持續不斷的推動分化治理政策,同時加大文化輸出。

以前楚國人不太搭理這些土著的文化之類的東西,你們土著愛學就學,不學拉倒。

乃是現在,楚國人卻是針對部分土著國家給予教化經費的扶持,協助當地推行漢語教育。

甚至會選擇性的接納一些的留學生到海外領地裏留學,不僅僅準許他們學習文科,甚至還準許他們一定程度上學習理科。

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變!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方麵自認為已經在技術上建立了絕對的壁壘,任憑這些土著國家怎麽折騰都無法超越,所以才會選擇性的嚐試放開一些工業管製。

要不然,按照前些年楚國人的想法,這些土著要是敢搞工業,哪怕隻是最原始的水動力設備的工業,那都是要直接派兵去摧毀的。

楚國人針對海外藩屬國的統治上,也是在不斷的與時俱進,及時采取適應時代的新措施。

畢竟海外治理,說到底也是為了剝削土著的剩餘價值而已……如何更好,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收割土著的剩餘價值,這是大楚帝國高層官僚以及商業集團們所考慮的主要問題。

至於其他的,其實都是附加的,不是太重要。

而在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從小就長的很漂亮,並接受漢語教育,年滿十六歲的英格蘭王國國王的嫡女伊麗莎白,也在去年順利通過了選秀,成為了進入東宮的秀女之一,並進入東宮後就被冊封為良媛。

今年順利產下一子,憑次伊麗莎白獲封良娣……這是僅次於太子妃的東宮嬪妃封號。

伊麗莎白參與選秀進入東宮,這不是英格蘭王國對宗主國的進獻,而是大楚帝國對英格蘭王國忠誠的獎勵!

要不然,是不可能在一進入東宮就獲封僅次於太子妃、良娣之下的良媛的……至少外族女子入宮是沒有這個先例。

而伊麗莎白開創了這個先例!

而伊麗莎白順利產下一子後的消息傳回到英格蘭王國,英格蘭王國上下舉國歡騰,英格蘭王國更是直接宣布:

因為國王獨子,也就是現任王世子長期無後,嫡長女伊麗莎白的兒子按照英格蘭的傳統以及現行英格蘭王國的繼承法,將會擁有對英格蘭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權!

不出意外,未來英格蘭王國將會迎來一位具有大楚帝國羅氏皇族血脈的國王!

這,就是為什麽英格蘭舉國歡騰的原因!

這意味著,未來英格蘭王國也屬於了羅氏皇族的領地……

這一點對於當下的英格蘭而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