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北宋末年,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鍾相就在家鄉創建了一個類似摩尼教的宗教組織,他利用一些法術為人治病,並聯絡群眾。凡是加入他的教派的農民都要交一點錢糧,這些人在教派內部實行互助共濟,因為群體的力量,凡是加入他這個教派的農民生活都會比以前強上一些,所以聚集了不少人。鍾相公開宣稱:“如果法分貴賤貧富,那它就不是好法。我主張的法,應當是不分貴賤,貧富均等。”他的主張深受群眾擁護,他被人們稱為“老爺”和“天大聖”。

發展了二十多年後,鍾相的影響已經擴大到洞庭湖周圍各縣。此時,高宗在南方登基,他一麵對金朝屈辱求和,一麵加重稅捐,使南方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困難。靖康二年(1127)初,鍾相組織了三百名民兵,讓長子鍾子昂率兵北上抗金,這支隊伍還沒有跟金兵接觸,就被高宗一道聖旨遣返了。領兵回來後,鍾相開始以這支隊伍為基礎籌劃起義。建炎四年(1130),金兵攻占潭州,搶掠一陣之後就撤走了。被金兵打敗的宋朝團練使孔彥舟趁機帶著一批敗陣下來的兵卒在這裏縱火搶劫,向農民催逼糧租。鍾相恰當地利用了當地的民憤,宣布起義。

鍾相建國號為楚,自稱楚王,並封自己的長子鍾子昂為太子。附近各縣的許多農民聽說“天大聖”起義的消息後,紛紛前來投奔。

起義軍攻占城池,毀壞寺觀、神廟,搶奪富豪之家,殺官吏和百姓痛恨的人,並把地主的土地歸為己有。鍾相把殺官吏等稱為“行法”,把平分這些人的財產稱為“均平”,斥宋朝國法為“邪法”,對於農夫、漁夫和樵夫等貧苦百姓則加以保護。鍾相還宣布,凡是參加起義軍的,一律免除賦稅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束縛。這些主張和行動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擁護,起義軍很快就攻占了鼎、澧、荊南(今湖北江陵)、潭、峽(今湖北宜昌附近)、嶽(今湖南嶽陽)、辰(今湖南沅陵)等洞庭湖周圍的19個縣。

看到起義軍聲勢浩大,南宋朝廷十分恐慌,任命孔彥舟擔任招討使,前往鎮壓。孔彥舟知道正麵進攻打不過鍾相,就派了一批奸細假扮成平民,混進鍾相起義軍隊伍。接下來,孔彥舟發起進攻,和埋伏在起義軍內部的奸細裏應外合,打敗了起義軍,鍾相和他的兒子鍾子昂被捕,並遭到殺害。

鍾相犧牲後,起義軍推楊麽當首領,繼續和官軍作戰。楊麽並不是他本名,他原來叫楊太,因為他年紀很輕,起義將士就按當地的習慣親密地稱他為楊麽(念yāo,意思為幼小)。起義軍在楊麽的領導下,在洞庭湖沿岸建立營寨,並在湖上造了大批的船隻,他們平時在耕地上生產,戰時打仗。起義軍充分利用洞庭湖河港交錯的地形和善於操縱船隻的特長,采用水陸兩棲的戰術與官軍周旋,力量越來越壯大。

高宗派程昌寓擔任鎮撫使到鼎州鎮壓。官軍製造了大批車船,這種船可裝載水軍一千人,由人在上麵踏動轉輪就可以使船進退。當程昌寓指揮水軍使用車船攻打起義軍水寨時,不想水寨灘頭的水很淺,車船開進去擱淺在那裏動彈不得。起義軍趁勢發起攻擊,船上的官軍嚇得趕緊棄船逃跑,這些車船就全部落在了起義軍手裏。

隨著起義軍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楊麽擁立鍾相的另一個兒子鍾子儀為太子,楊麽自稱大聖天王,重新建立起楚政權。這時,起義軍已經控製了北到公安,西到鼎、澧,東到嶽陽,南到長沙的大片地區。

南宋朝廷不可能坐視楊麽的勢力越來越大,高宗又派出六萬人馬向洞庭湖殺來。這一次官軍不敢再用大船,改用小船進攻。起義軍就用繳獲的和自己新造的車船迎戰。這些車船都有好幾丈高,來回行駛很快,起義軍在船身的前後左右都裝上了拍竿,拍竿上綁著大石,隻要一接近官軍的小船,起義軍就搖動拍竿,發出大石把官船擊沉。車船上還有人用硬木削尖的“木老鴉”和弓箭一起射向官軍,官軍不敢戀戰,嚇得紛紛逃竄。同時,楊麽還率幾隻大車船,進攻在下遊的宋朝水軍。他讓兵士們全都隱藏起來,船上也不樹旗幟,結果宋軍看到上遊漂下來的大船,以為是楊麽的起義軍已經被官兵打敗了,這些船才順流漂下來的。於是,宋軍駕駛船隻靠近空船,兵士們用繩索將船套住,拉著往廣闊的湖麵上去。突然,幾隻大船裏傳出一陣陣擂鼓聲和喊殺聲,藏在船艙裏的起義軍出宋·鷺鳥紋蠟染褶裙來踏動車船,快速行駛的車船將官軍的幾百隻小船撞得東倒西歪,很快就全都沉到了水裏。這一仗,宋軍損失了一萬多人,丟掉了大批武器盔甲等裝備。

由金人扶持的劉豫偽齊政權聽說楊麽不斷勝利的消息,就派人帶著金帛文書,告訴楊麽說隻要起義軍進攻宋朝,誰攻下州縣,就封誰做知州或知縣,楊麽當時就拒絕了。偽齊不死心,接著又派了三十五個人帶了官誥、金帶、錦袍前來誘使楊麽投降,這一次,楊麽命人把三十五個偽齊使者全都用酒灌醉,然後推出去砍了。

高宗看楊麽對自己皇位的威脅越來越大,就調派了嶽飛領著他的嶽家軍前去鎮壓,同時派出宰相張俊督戰。宋軍在洞庭湖區各個要道都駐紮重兵,逐步縮小包圍圈,並對起義軍實行經濟封鎖,選擇在夏季的時候進兵,毀壞起義軍的莊稼,使楊麽占領的地區陷入災荒之中。宋軍還派人深入起義軍內部,勸降起義軍的主要將官,使起義軍逐漸分化瓦解。等這一切準備得差不多了,宋軍再全力發起進攻,楊麽率人力戰不屈,終於不敵,最後被俘犧牲。

楊麽死後,仍有起義軍堅持抗爭,抗爭曆經了一年多,最終失敗。鍾相、楊麽領導的這次起義前後共持續六年半時間,對新建立的南宋朝廷是一個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