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恍然大悟

劉裏等人勝了呂布取了頭功,深知人情世故厲害的劉裏自然不敢獨占軍功,而是將功勞讓給了關羽、張飛二人。

一來自己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就算功勞全給了他們,那麽自己作為上司也是有功。

更何況自己三箭立威,救下了公孫瓚,這份功勞是搶不走的。

二來自己雖然分不到這份功勞,可就被也分不到啊。

關羽和張飛以後戰功多了,職位自然會比劉備爬的快。

劉關張三兄弟雖然情同手足,但終究是人,兩人比劉備職位高,時間久了自然會改變三人之間的狀態。

隻要鋤頭揮的好,沒有牆角挖不倒,這句話用在這裏同樣有效。

隻要挖倒了牆角,劉備就是再有野心和能力,沒有關張二人的幫助也難以成事。

到時候隻剩東吳一處,不用分心對抗的曹老板自然是能夠順利的擊敗。

如此以來,劉裏那太平盛世的富豪夢就能夠在有生之年實現了。

劉備同樣也不是善茬,一番“演講”之後,不但收到了關羽、張飛的感激回饋,也順帶刷了一波劉裏的好感。

繞是劉裏明知道劉備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依舊情不自禁的對劉備產生了一定的好感,心中暗歎劉備的成功果然不單單是運氣。

有人歡喜有人憂,這相互禮讓滿心歡喜,樂進這邊卻有些鬱悶。

“哼!那廝竟有如此氣運,主公竟將兩員如此猛將至於其麾下聽命。若不是相隔甚遠未能趕至,那呂布的人頭已是拿下了!”

這也不怪樂進心理不平衡,明眼人都知道,擊退呂布的是關羽、張飛二人。

而劉裏和劉備隻不過是上的及時,給呂布多了一點壓力而已,換作其他有些實力的人也是一樣。

劉裏相對年幼,軍銜卻在自己上頭,雖然劉關張三人投靠曹操是因為劉裏的勸說,但旁人卻不清楚。

所以大夥都覺得新投靠來的猛將放在誰那都可以,而曹操卻安排到了劉裏的麾下,這不是狗屎運是什麽?

而樂進從剿滅黃巾起義的時候就跟隨了曹操,一路戰功無數,又為曹操招兵買馬一路至此,功勞不比劉裏少,可職位卻比劉裏低,心裏不平衡也屬於正常。

要說曹老板賞罰不明,那曹老板就更加冤枉了。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現在曹老板就這點家底,劉裏在這時候投靠,又拉攏了劉關張這樣的人才,無疑是雪中送炭,曹老板能不賞嗎?

華雄斬殺了那麽多“大將”,讓聯盟軍士氣低落,劉裏將其斬殺,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大功,各路諸侯都看著呢,這能不賞嗎?

其實樂進也知道這些,隻不過是嘴上發發牢騷而已,心裏也並非跟劉裏過不去。

李典聞言苦笑不已,安撫說道:“文謙勿惱,此時主公正是用人之際,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劉裏故得此益。如今董卓大敗,你手中兵馬遠勝與他,立功之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聽到李典的安慰,樂進心中好受了不少。

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曹老板再一次與各路諸侯鬧掰了,一咬牙自己帶著兵馬追趕董卓,願意一同前往的隻有鮑信和張邈派來的部將衛茲。

在劉裏記憶之中,追趕董卓的曹操是以失敗而告終的,不由心裏打鼓,趕忙勸解曹操。

可曹操正在氣頭上,也不是經過數年磨礪出來的曹丞相。

憤青加上憤怒,朝著劉裏好一頓指責。

“我等食之漢祿,國賊當前何懼一敗?子瑜休要再言,若曹某不去,與之他人(其他諸侯)何異?”

曹操的一番話大氣凜然極,極具感染力。

可入了劉裏的耳中,劉裏卻怎麽也興奮不起來。

苦悶之餘,劉裏無奈的回到大營,準備整頓人馬準備開拔。

孫夏見劉裏愁眉不展,立馬湊了過來。

“頭!沒說服曹將軍了嗎?”

他是個人精,從劉裏的表情中就看到了結果。

更何況這一路走來,基本上都是孫夏給劉裏打下手,最了解劉裏的無疑就是孫夏。

孫夏手上功夫一般,更是個粗人,沒看過兵法,不怎麽懂謀略,但卻勝在心思縝密,倒也是個人才。

“嗨!沒辦法,吩咐下去,讓弟兄們準備開拔!”

孫夏聞言眼珠子一轉,左右瞧了瞧見無人注意,便壓低聲音說道。

“頭,既然此去必敗,不如我們脫離大隊人馬跟隨其後,待大軍戰敗疲乏之際趁亂殺出,或許能轉敗為勝。”

劉裏聞言一愣,隨之猶豫了起來。

他不是沒有想到過這麽做,但軍令如山,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是黃巾、山賊,而是正兒八經的聯盟軍一員。

劉裏也是人,自然不願意做明知是坑還要往裏跳的事情。

見劉裏猶豫不決,孫夏趁熱打鐵,趕忙說道:“我等一路追隨而來,甚至您料事如神,既然料定此戰必敗,您不為自己著想,也為拚死跟隨您的弟兄們想想啊。”

說到這裏,劉裏頓時心動了。

說實在的,他原本就差點一咬牙不聽曹操的話了。

隻不過因為各方麵的原因不允許他這麽做,而且哪怕這麽做了也作用不大。

突然間劉裏豁然開朗。

自己完全就是鑽了牛角尖了。

這一路走來,身邊除了裴元紹就是孫夏,基本上都是自己拿主意。

這也讓劉裏不自覺的形成了獨裁、果斷的性格。

但現在不一樣了,手底下多了劉關張三兄弟,自己卻仍在一旁隻安排他們打仗,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劉備被老羅黑的不輕,哪怕如此,在演義剛開始的時候也突出了本身的才能,獻出過好幾個有價值的計策。

關羽更不用說,獨自一人鎮守荊州那麽多年,就連五子良將的徐晃都跟關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而劉裏之前一直想著隻有頂級的謀臣才能設定謀略,卻忽視了戰爭根本不是一個兩個人就能夠決定的。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裨將)賽過諸葛亮,更何況是一個能夠成皇和兩個名垂青史的猛將。

“去,將劉備三兄弟給我找來,說我有軍機要事與其相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