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在戰爭中,中國軍人發揚了國際人道主義,遵守中立法與國際各項法則,沒有攻擊標有中立的醫院、學校、紅十字會以及各個非政府團體的建築、人員,同時中國政府還給予了這些單位強有力的保護,另一方麵中國政府沒有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細菌武器等非常規被國際各界禁止的裝備、武器,第三中國政府非常人道的對待日本平民、戰俘,遵守有關的國際法則和條約。

然後列舉了重要的數字和圖片、錄像證明發言的準確、無誤,然後又出示大量的證據反證日本國政府的錯失,講話最後還將美國的虛偽、非中立的態度狠狠的挖苦、諷刺一遍,使得美國外交部灰頭灰腦,異常尷尬的結束了這次安理會擴大會議。

但是原本以為挫敗了美國陰謀、至少可以拖延美國參戰時間的外交人員大失所望,美國依然在7月3日以美日軍事同盟的理由宣戰,不過沒有宣戰國。

同日下午,美國空中至大阪3000名士兵表示對日本國政府的支持。

華盛頓的每日郵報大篇幅的披露了這次中、美之間的外交風雲,報道感慨說中國在幾天內覆雨翻雲,將一場暴風驟雨似的國際政治危機化解於無形,還反戈一擊,令美國政府宣戰都沒有宣戰國。

預想的國際支援也沒有得到,軍事上中國勢態喜人,已經占領了大半了九州,在國際外交方麵,中國又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至少那段日本軍人不顧自己民眾的死活自殺的情節,令全世界感到厭煩。

中國至少獲得了世界的心裏同情,與準備充分的中國相比,美國略微有點幼稚,政客們應該張開自己的眼睛看一看現代的中國,有沒有必要將美利堅的公民推向一場幾乎沒有勝算的戰鬥。

每日郵包的文章沒有得到美國高層的足夠重視,相反美國的政客眼中,中國的經濟實力不足以和美、日這兩個世界上的經濟龐然大物相抗衡,頻繁的戰鬥足可以將剛剛步入正軌的中國經濟拖回到上個世紀,那個時候,勝利就屬於太平洋西側的美國。

遙岸相望的兩個國家互相敵視、對峙、打量對手的時候,另一個太平洋的大國也偷偷的在一旁盤算著自己本國的利益,這個國家就是橫跨歐亞的俄羅斯。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改變了很多,突然間由世界大國急速隕落的它,令斯拉夫人傷心了很長時間,新世紀以後,俄羅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鄰居走向一條繁榮的道理,而自己這個原來的強國僅僅為了經濟複蘇而打拚,不少斯拉夫人都在回想,那個時候的決定是不是一定正確的呢?

俄羅斯衰敗的十幾年間,歐洲勢力滲透得非常快,傳統勢力的東歐、中亞不少國家都脫離了俄羅斯的掌控,漸漸的靠向了歐洲、美國、中國,連蒙古共和國這個中俄緩衝地帶也漸漸走向了另一端。

沒落的帝國子民總想著恢複當初的榮耀,可是現實是那麽無奈,高失業率、高物價、經濟的惡性循環甚至可以瞬間打破這個國家脆弱的經濟體係。

蘇聯時期的大國沙文主義、霸權主義也影響了俄羅斯的形象,很多國家不願意接近這個曾經的紅色大國。

近十年來,俄羅斯推行新形象,新俄羅斯的國策,對內、對外獨樹一幟,一邊加強與鄰國的溝通,一邊盡快恢複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關係,一邊用自己常任理事的權利,積極參與國際政治,與恐怖主義、霸權主義作鬥爭。

如果說中日之間的戰鬥還沒有引起俄羅斯的足夠重視,畢竟中日之間積怨已久,國際社會對中日的外交並不看好,那麽美國突然參戰仿佛一枚重磅炸彈給這個世界掀起了一次外交海嘯,每一個國家都在考慮中、日、美之間的博弈對本國會有如何的影響、對世界又會有如何的影響。

尤其俄羅斯,地處東北亞,也屬於太平洋的一分子,南麵就是日本海,陸上國境與中國接壤,在東北亞的部分與中國東北接壤,這場戰鬥中俄羅斯將扮演一個什麽樣的角色,已經擺在俄羅斯高層的辦公桌前。

是與中國聯合攻打美國、還是與美國聯合削弱中國、還是保持獨立。

不僅僅是俄羅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在矜持的觀望著,尤其是與東亞緊密相連的東南亞,戰爭伊始,東南亞反中國家還狂妄的叫囂著中國速亡論,呼籲美國參戰,長崎登陸戰漂漂亮亮的勝利了。

中國殲滅、俘虜日本七、八萬人,美國真的參戰了,這些國家反而鎮靜下來,至今沒有什麽舉措,中國贏日本贏得太精彩了,令全世界不得不重新估算中國的軍隊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能夠同時輸送十幾萬人,看起來中國海軍以前隱藏的實力是非常龐大的。

弱國無外交,在實力說話的國際社會,強大的軍事勢力絕對可以讓部分國家閉上他們的嘴。

戰爭是國際一種洗牌的方式,每一次戰爭以後國際上必會風雲變幻,尤其是地區間的戰爭、國際性的戰爭。

一戰的時候,世界塑造了一個強大的共產主義國家,二戰後,更是出現了世界警察,這次戰爭以後,對世界會有什麽影響呢?每一個國家現在都在估算這件事。

置之度外不太可能,中立是虛假的,國家利益才是最真實可靠的,政府為了國家利益而生存,國家利益又集中體現在經濟、政治地位,這些東西可以直接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地位和質量,從而影響到政府的選票。戰爭來臨了,又是一次撈取國家利益的機會,每一個國家都拭目以待。

國際形勢是複雜的,多變的,國家之間隻有永恒的利益,而沒有永久的仇恨。

眼前的局勢能有幾個人看得清楚,報紙、雜誌、電視、網絡鋪天蓋地對美國的譴責,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的熱情,也蒙蔽了平民的眼睛,雖然個別人提出對美國強大實力的恐懼,然而狂熱的民眾甚至一廂情願的願意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