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美麗而靈慧的女子,如同一塊溫潤美好的暖玉。如水的時光未來還要淘洗它,打磨它。

在浪漫詩人與未來的建築學家之間,林徽因最終沒有選擇徐誌摩,而是選了腳踏實地的那一個。在長輩們的安排下,她和梁思成相識相愛了。

1901年4月20日,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他自幼受到得天獨厚的家庭教育,澡雪精神,錘煉品格,才學品行都遠勝於同輩。位於北京西郊的清華學堂,是用1908年美國退還給中國的庚子賠款創立的一所西式學校,采用美式教育,全英文教學,重視西方科學、藝術、音樂、體育的教育。當年考入清華學堂的學子,多出自官宦富貴之家。1915年,梁思成考進清華學堂讀書後,他是校園裏異常活躍的少年。他不光學習刻苦,成績優異,更是喜歡體育運動,比如跑步、跳遠、攀爬、體操等,獲得過校體育運動會跳高冠軍。同時又十分愛好音樂和美術。他因喜愛繪畫,任《清華年報》美術編輯;喜愛音樂,學過鋼琴、小提琴,還當了學校管弦樂隊隊長,吹第一小號。他的外語也好,翻譯了王爾德作品《摯友》,發表於《晨報副鐫》;還與人合作譯了一本威爾司的《世界史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五四運動”爆發後,他是清華學生中的小領袖之一,是“愛國十人團”和“義勇軍”中的中堅分子。

可見,梁思成在清華學堂屬於令人矚目的“學生王子”一類人物。在人們眼裏,林徽因和梁思成從才情到誌趣,從家世到經曆,兩人無不相投合,可謂佳偶天成,是幾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趙明誠的美滿婚姻。

梁思成與林徽因初次相識的時候,還是個十七歲的少年,溫柔穩重,卻不乏幽默。林徽因剛剛十四歲,明眸皓齒,語笑嫣然,如水之明澈,花之嬌豔。

那次看似偶然的相見,其實是梁林兩家的長輩們有意促成的。1918年,林長民從日本回國。這一年林徽因已經十四歲。林長民開始為女兒的終身大事操心了。他和梁啟超都是聲名顯赫的政界名流,又都是儒雅的文人名士。一個倡導維新變法聞名於世,一個是立憲派著名人物,因誌趣相投而結下了深厚情誼。兩位長輩安排了林徽因和梁思成見麵,隻是讓他們先認識一下,希望一切都能順利地水到渠成。

於是,十七歲的梁思成和十四歲的林徽因第一次見了麵。

林徽因和梁思成見麵後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思成女兒梁再冰在《回憶我的父親》中有這麽一段記述:“父親大約十七歲時,有一天,祖父要父親到他的老朋友林長民家裏去見見他的女兒林徽因(當時名為林徽音)。父親明白祖父的用意,雖然他還很年輕,並不急於談戀愛,但他仍從南長街的梁家來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書房裏,父親暗自猜想,按照當時的時尚,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綢緞衫褲,梳一條油光光的大辮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當梁思成第一眼看到林徽因,就被這個亭亭少女的美麗和氣質深深地打動了,尤其是她起身離去時甩動裙子的那一瞬,一種輕靈脫俗的曼妙感覺使梁思成終生難忘。

在梁思成的眼裏,林徽因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說不出的魅力,似靈動的精靈。他好像在悠長的江南雨季裏,聞到無數愛情故事的芬芳,看到桃花與柳絮的紛揚影子,與無數光陰的碎片擦肩而過。

在他最美的華年裏,遇到最美的她。那時候梁思成就想:如果娶得林徽因,將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此後,他們一直保持著友好的交往。但真正確立戀人關係是在林徽因從英倫回國以後,在兩家大人的安排下確定的。1921年11月、12月間,林徽因與父親一起抵達了上海,梁啟超派人接林徽因回到北京,又讓她回到培華女子中學讀書。

不久,梁思成就來到林宅拜訪。這一年,梁思成二十一歲。幾年不見,他們都有了新的變化,身心都已成熟。林徽因歸國後,和母親居住在林宅後院裏。小院內有一架紫藤,紫藤的葉片呈長橢圓形,密密匝匝地纏繞在藤條上,陽光穿過藤蘿架,灑下一地斑駁細碎的光影,讓林徽因恍若在夢中。

那時,梁思成常來這裏看望林徽因,二人相約出去遊玩。梁思成待人謙和,斯文有禮,靦腆裏透著忠厚。個子不高,看上去卻十分精神。“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在才華橫溢、溫柔寬厚的梁家公子麵前,少女林徽因的白皙臉色漸漸被溫軟的春光浸染,桃紅一片。那一刻,兩人相視而笑,心中溫馨無限。

林徽因母親很中意這個青年,總是吩咐廚師另外精心準備幾個菜點。廚師是林長民早年從福州帶出來的,做得一手好潮州菜。

母親看得出來,林徽因是喜歡這個斯斯文文的小夥子的。

確實,他們無論是出身教育還是文化構成都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性情、趣味的相投也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梁思成並不長於言辭,卻具幽默感。他的篤誠寬厚讓林徽因感到踏實而心安,他不動聲色的諧謔,常常讓林徽因忍俊不禁。後來,林徽因這樣回憶和梁思成的“美好往事”,口氣舒緩俏皮:“那時我才十七八歲,第一次和思成出去玩,我擺出一副少女的矜持。想不到剛進太廟一會兒,他就不見了。忽然聽到有人叫我,抬頭一看原來他爬到樹上去了,把我一個人丟在下麵,真把我氣壞了。”

清華學堂八年的學習生活,那個十七歲的青澀少年已經成長為一位青年才俊。和林徽因相愛更讓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很多次在那架紫藤下,他望著林徽因,感覺到某種平靜相守的幸福和滿足。林徽因也沉浸在愛的幸福中,內心充實而喜悅。

愛一個人和被人所愛,是每一個少女的夢想和渴望。而梁思成讓她的愛找到了歸宿,就像愛情鳥找到了棲息的枝頭,從此可以快樂地歌唱。

這對沉浸在快樂中的小兒女隻要到了一處,就有說不完的話。

他們之間有很多共同話題,常在一起憧憬未來。對於兩個相愛的年輕人的未來,家裏早有安排。一待梁思成從清華學堂畢業,就送他們去美國留學深造。

當梁思成和林徽因憧憬著未來的時候,談起了今後的專業選擇。林徽因告訴梁思成,在倫敦有一個同學,能花好幾個小時在畫板上把房子畫出來。她也很喜歡建築學科,因為那是一門將藝術和建築融為一體的學科,是一種把日常的藝術創造和實際用途結合起來的事業。她還給梁思成談起了她所知道的建築,談起了歐洲大陸那些“凝固的音樂”“石頭的史詩”。林徽因說她以後準備學習建築。

梁思成從林徽因那裏第一次聽說了建築學科,大感意外,他從未想過眼前這個文弱的女孩子要學蓋房子。“建築?”他反問道,“你是說house(房子)?還是building(建築物)?”林徽因笑起來,腮邊現出一個淡淡笑窩:“更準確地說,應該是architecture(建築學)吧!”

那一年是梁思成在清華的最後一年。梁思成非常喜歡繪畫,本來是決定去學習繪畫的。林徽因要學“前途無量的建築”。梁思成立刻理解了她的想法,純粹的藝術在當時處於戰亂的中國很難有大的發展。而建築學既包含了藝術創作,又有著科學理性的內涵;既是美的創造,又具有實用性。

因為愛情,他決定和林徽因一起到美國學習建築。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英明正確的。在後來漫長的婚姻生活中,由於他們有著共同的事業,所以從未感到生活平淡乏味。他們常常把工作帶到家中,時而爭論、時而共鳴,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已經模糊,而愛情也因為融入了對事業的不懈追求中,而曆久彌新。不過,這已是後話了。

此後,兩個人有了誌同道合的話題,思想和情感更加親近了。

然而在1923年5月7日這一天,梁思成遭遇了一場飛來的橫禍。

那天是星期一,學生們在大街上扯起橫幅,舉行“五七國恥日”遊行。梁思成帶著弟弟梁思永去參加遊行,他們騎著從菲律賓買來的摩托車去追趕遊行隊伍,駛過長安街時,被一輛轎車迎麵撞倒。摩托車被撞翻,梁思成被壓倒在下麵,弟弟則被甩出去很遠。梁思永起來後發現哥哥已經不省人事,立刻跑回家去找人幫忙。一個仆人急忙跑到現場,把梁思成背回了家。全家人都嚇壞了,這時候梁思成的眼珠已經停止了轉動,臉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

剛剛聞訊的梁啟超保持了鎮定,讓人去找醫生。不一會兒工夫,外科醫生來了。大夫仔細檢查後得出結論,車禍造成梁思成股骨複合性骨折。家人急忙把他送到了協和醫院。梁思永傷勢不重,很快就出院了,可是梁思成的右腿傷得很重,至少需要在醫院住上八個星期。

林徽因是在梁思成出事幾個小時後得到的消息,隨即急忙趕到了醫院。梁家人都擠在病房裏,看著滿臉汗水和淚水的林徽因,梁啟超安慰她說:“思成的傷不要緊,醫生說隻是右腿骨折,住上七八個星期就可以出院了,你不用擔心。”

聽說了梁思成受傷的消息以後,林長民和夫人也速速趕到了醫院。林家和梁家都守護在梁思成的病床邊,梁思成每一聲痛苦的呻吟,都牽動著林徽因的心。梁思成一個月動了三次手術,痛苦不堪。為了照顧梁思成,林徽因從學校請了一周假,她每天都守在梁思成的床邊,為他喂飯、換洗。虛弱的梁思成每每在林徽因的幫助下翻動一次身子,便大汗淋漓。林徽因顧不得擦自己的汗,用溫水絞了毛巾,在他身上輕輕擦拭。

那段時間,林徽因每天都到醫院裏來看望他,並且落落大方地坐在床邊和他熱心地交談,給他擦汗、削蘋果,說著安慰和鼓勵的話。患難見真情。對於相愛的人來說,每一點愛的表現都會讓對方感到異常甜蜜。有林徽因陪在身旁,梁思成的心裏感到十分地溫暖、感動和幸福。雖然梁思成剛動過手術,可是有林徽因的陪伴,心情非常好,這比什麽藥都好,身體漸漸康複起來。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他們的心更加緊密地貼在了一起。從此,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有了質的變化。如果說從前林徽因有時還會有所動搖的話,那麽從此時起,她確定自己要與梁思成廝守終生。

梁啟超對林徽因非常滿意,他在給女兒的信中說:“我也很愛徽因,我已經把他當成我的女兒,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老夫的眼力非常不錯,徽因將會是我的第二個成功。”然而,他的夫人李蕙仙並不認可林徽因的舉動。一個未婚女孩子如此表現有點出格了,全然沒有大家閨秀所應該有的矜持。在她看來,思成臥病在床,大家閨秀應該回避才是,一個還沒有下聘禮的女孩怎麽能如此不成體統!年輕一代的這種“洋派”作風使她感到不能接受。她認為,如果思成娶這樣一個女人,他一定不會幸福。

然而,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家的父親是摯友,其婚戀關係早由大人商定;林徽因雖然性情浪漫,但在生活上希望穩定、踏實。加上梁思成性情溫和,氣度儒雅,因此更讓林徽因感到可靠。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是古代紅顏女子卓文君的愛情夢想,也是現代才女林徽因的內心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