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9章 千古第一後4

馮太後入土為安,整個北武當行宮,已經徹底搬遷。

當年繁華無比的陪讀,逐漸地,要沉澱成曆史的記憶了。

曆史選擇了另外一個更加繁華的地方。

北武當,逐漸變成了一個曆史名詞。

所有人都跟隨年輕有為的皇帝忙碌於遷都洛陽的路上那是幾代人夢寐以求的花都。當然,很多人也不願意。

尤其是那些年老的鮮卑貴族們,他們好說歹說,老是以洛陽天氣燥熱為由,不願意離開平城。

但是,這些問題,北武當已經不再關心了。

那是年輕的皇帝的問題。他的名號,開始變得響當當的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大名拓跋宏身後得享“高祖”廟號。

小名李歡。

他和他的父親拓跋弘,名字相差一個字,名聲卻相差一萬倍。

以中興之帝王身份,身後得以廟號“高祖”其殊榮,史上隻此一個,別無分店。

秉承太後懿旨,遷都洛陽。

但是,之前太後並未告訴他該怎麽辦。

一切,都要他親自做出決斷。

就如馮太後生前所言,遷都的決定一旦召開天下,便遇到極其強烈的反對。

反對的自然是鮮卑貴族們。

他們實在是不願意從平城到洛陽幾千裏距離是小事,問題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南人的男耕女織完全不同。在馬背上生活慣了的人,誰願意

語言不通;服飾不同;生活方式不同。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

誰願意這樣長途奔波

別說那麽大規模的整個都城,整個國家的遷徙,就算現在的三峽大搬遷,也多少累累血淚。

就算孝文帝大人經過了極其嚴格的考察,有了充足的準備,有一萬個光輝的理由,也沒有強行拆遷,反對之聲,也塵囂塵上。

為此,鮮卑大臣們準備了無數的理由,無數的奏折,不分老少尊卑,隻要皇帝一開口,他們就會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