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這一概念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態化的表達方式。這一範疇既包括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立場,也包括所有其他潛在的、不可歸類的非常態立場。
酷兒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個新的性理論。在過去數年間,一個新的指稱“酷兒”從男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政治和理論中發展起來。酷兒理論目前是性政治中的活躍分子和學術界十分熟悉和鍾愛的一個理論。
“酷兒”是音譯,原來是西方主流文化對同性戀者的貶義稱呼,有“怪異”之意,後來被性的激進派借用來概括他們的理論,其中不無反諷之意。我本來想用“奇異”或“與眾不同”之類的詞來翻譯它,但是這樣翻譯過於直白,似乎喪失了這個詞的反諷之意。由於很難找到對應的又表達了反諷之意的中文詞匯來翻譯,所以索性采用港台的音譯詞“酷兒”。
酷兒理論不是指某種特定的理論,而是多種跨學科理論的綜合,它來自曆史、社會學、文學等多種學科。酷兒理論是一種自外於主流文化的立場:這些人和他們的理論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願意在主流文化中為自己找位置。“酷兒”這一概念作為對一個社會群體的指稱,包括了所有在性傾向方麵與主流文化和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性別規範或性規範不符的人。酷兒理論就是這些人的理論。“酷兒”這一概念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態的表達方式。這一範疇既包括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立場,也包括所有其他潛在的、不可歸類的非常態立場。
酷兒理論有哪些主要的觀點和主張呢?酷兒理論的第一個重要內容是向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兩分結構挑戰,向社會的“常態”挑戰。所謂常態主要指的是異性戀製度和異性戀霸權,也包括那種僅僅把婚內的性關係和以生殖為目的的性行為當做正常的、符合規範的性關係和性行為的觀點。對於學術界和解放運動活躍分子來說,把自己定義為“酷兒”,就是為了向所有的常態挑戰,其批判鋒芒直指異性戀霸權。
酷兒理論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向男性和女性的兩分結構挑戰,向一切嚴格的分類挑戰,它的主要批判目標是西方占統治地位的思維方法,即兩分思維方法。有些思想家把這種兩分的思維方式稱做“兩分監獄”,認為它是壓抑人的自由選擇的囹圄。
第三,酷兒理論還是對傳統的同性戀文化的挑戰。酷兒理論和酷兒政治預示著一種全新的性文化,它是性的、性感的,又是頗具顛覆性的,它不僅要顛覆異性戀的霸權,而且要顛覆以往的同性戀正統觀念。酷兒理論提供了一種表達的方式,它將徹底粉碎性別身份和性身份,既包括異性戀身份,也包括同性戀身份。
第四,酷兒理論具有重大的策略意義,它的出現造成了使所有的邊緣群體能夠聯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的態勢。醅兒理論相信民主原則在個人和個性的發展中也同樣適用。酷兒政治建立了一種政治的聯盟,它包括雙性戀者、異性戀者、女同性戀者和男同性戀者,以及一切拒絕占統治地位的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體製的人。酷兒政治接受所有認同這一新政治的人,不論他們過去有著何種性身份、性傾向或性活動。嚴格地說,一個人既不能成為一個同性戀者,也不能是或不是一個同性戀者。但是一個人可以使自己邊緣化,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成為一個酷兒。
最後,酷兒理論與後現代理論的關係。酷兒理論出現於後現代思想盛行之時,與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酷兒理論的哲學背景是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理論。後現代理論是遇到最多誤解的理論,例如,它常常被人們誤解為要取消一切實際行動和現實鬥爭。因為它解構了所有的“宏大話語”,解構了所有的分類和身份,因而取消了所有現實鬥爭的可能性。
酷兒理論是一種具有強大革命性的理論,它的最終目標是創造新的人際關係格局,創造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它的做法是向所有的傳統價值挑戰。
酷兒理論是一種具有很強顛覆性的理論。它將會徹底改造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使所有排他的少數群體顯得狹隘,使人們獲得徹底擺脫一切傳統觀念的武器和力量。酷兒理論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為我們昭示了新世紀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