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股市狙擊
沒事就去招惹小日本,把鬼子招來了就趕緊跑。在抗日戰爭中,特別是敵後遊擊戰中,發這樣牢騷的老百姓並不是個別的。畢竟不能強求占領區的百姓都舍生取義,寧死不做亡國奴。畢竟老百姓要活下去,誰也架不住鬼子漢奸接連不斷的血腥報複。
“孟大哥這話說得有道理。”小桃突然在旁插話,“俺們村剛被鬼子占領的時候,村幹部也說不要屈服。可敵人對不派聯絡員、不納糧交稅、不建維持會的村莊,一天幾次地去騷擾掠奪,搞得老百姓有家難歸,莊稼沒法種,日子沒法過,最後不得不支應維持了。”
孟有田點了點頭,說道:“鬼子以後的手段更殘酷,殺人、燒房子,這都是老百姓最害怕的事情,也就必須解決好打與走的矛盾。敵人以燒殺手段將致使群眾違心地產生了不願讓我們住房,和不願讓我們在其本村附近打仗的現象。說起來,這真是兩難,我一想便頭痛。”
“我也頭痛了。”小全皺起了眉頭,苦笑道:“打吧,不行;不打吧,也不行。到底要咋辦呢?”
秦憐芳用驚異的目光盯著孟有田,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在別的區更為嚴重。但這個難題剛剛出現,她並沒有過於重視,也還沒有透露,孟有田卻已經說得八九不離十,而且分析得如此透徹,這不得不讓她感到極為驚訝。
“幹嘛這麽瞅著我,太崇拜了。太佩服了?”孟有田嗬嗬一笑,又嚴肅地說道:“我說的話可不許外傳啊。當你們是朋友才暢所欲言的,誰要說出去,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啊!”
“孟大哥,你把我也當朋友了?”小桃欣喜而又調皮地眨著眼睛。
“嗯嗯,不隻把你當朋友呢!”孟有田頗有深意地看了小全一眼,說道:“興行以後會更親近,小全,你說是不是?”
小全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一聲,岔開了話題,“有田哥,你還是說說辦法吧,硬挺,得挺到啥時候啊!”
孟有田端起碗喝著水,重新整理了下思路。說道:“為什麽說現在要硬挺呢,因為敵人勢大,不僅正麵難以抵擋,恐怕原來的騎牆派也會改弦更張,倒向敵人。緩慢的蠶食不過是日本鬼子要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前奏,而此次進攻無論從時間和烈度都將不同以往。這才是最終最難的考驗。如果我們挺過去了,就看見了勝利的曙光,就會逐漸占據優勢。而那些在敵勢猖狂之時泛起的沉渣,淘汰下來的汙垢,也將全部暴露。更有利於我們的反攻。”
“否極泰來?”秦憐芳的貓眼閃過一絲亮光,笑著說道:“孟大哥。你為硬挺都做了哪些工作?”
孟有田微微一笑,用腳尖點了點地,說道:“看見這圖沒,山裏的避難所啊!鬼子要是打來了,村子裏留少數民兵利用地道地雷堅持,入山的路上有幾道防線,鬼子不走,俺們村的人就不回來。咋樣,就這麽有骨氣。”
“還有?”小全試探著向前傾著身子,盯著孟有田。
“還有十裏村,良崗莊,我也和他們說起過,隻是不知道他們重視不重視。”孟有田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隻要這三個村子不資敵,鬼子想長期占領,想設立據點,怕是很困難。我們能保留這塊小根據,日後反攻便有基礎和勝算。”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以對這兩個村進行一下督促。”秦憐芳沉吟了一下,說道:“縣委機關可能要遷到咱們區,說明形勢越來越嚴峻,既然要硬挺,那就必須做好安全工作。”
“其他村子也別放鬆。”孟有田提醒道:“以前小婁莊的教訓要吸取,要讓群眾有長期躲避跑反的思想準備。哪個村的工作做得好,哪個村在反掃**中便會占據主動。地道,能打能藏,但隻能躲藏少數的百姓,可不要圖省事全鑽進去。那樣的話,既不利於使用地道作戰,也容易招致大量的傷亡。畢竟我們不敢保證村子裏沒有敵人的間諜和特務,也不能保證所有被鬼子抓住的人都堅貞不屈。”
“孟大哥,你與我,與我們最大的區別便是存著最大的警惕,對群眾的抗日精神和意誌也不是完全放心。”秦憐芳笑道:“或許被你感染了吧,我現在也開始擔憂在殘酷環境下,人民群眾的思想是否會轉變。”
“常存戒懼之心,既相信最後勝利是屬於咱們的,又不放鬆警惕,對最壞的情況有心理準備,這樣才不會驚惶失措。”孟有田微微眯起了眼睛,“大浪淘沙,是金子總會閃光;板**識忠臣,一些現在看來積極向上的人在殘酷的考驗下也將露出真麵目。”
“可惜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小全感慨地歎了口氣,說道:“有田哥,對付敵人的蠶食,真的沒有別的辦法嗎?”
孟有田的目光閃爍了一下,猶豫著說道:“也不是沒有,一個是針鋒相對,調動主力部隊拔據點;一個是以擠壓對蠶食,和敵人鬥意誌,鬥智謀。隻是在敵人狂風暴雨般的攻勢開展之前,這麽做可能會引起敵人的注意,加重之後鬥爭的殘酷性。而在拉鋸戰中,老百姓會受到更大的傷害。這是兩難的選擇,我也不好判斷。”
小全沉思了半晌,揮了下拳頭,說道:“還是要打,要擠壓,不能讓敵人一點一點把咱們困死。代價是必須付出的,這時候不能心軟。”
孟有田默認了,敵人在一步一步地逼近,退讓也是有限度的,戰爭的殘酷在所難免,也隻能有足夠承受的心理,也隻能反擊,才不會坐以待斃。但他之前的判斷也沒有錯,暫且退讓,積蓄力量,挺過日本人“全力以赴的一戰”後,再圖反攻。
沒錯,這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孟有田無法給出明確的選擇,或許是他的心還不夠硬,置因此而飽受苦難的百姓於不顧;也或許是他也無法判斷出哪個選擇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