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準備再戰

彰武會戰的結果,對日本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美國。

十三個師團,二十四萬官兵,說沒了就沒了,兩個泡都沒有,即便一億多日本人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也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算上之前在第四次國境會戰、沈陽戰役、遼東掃**戰等等戰鬥中的傷亡,日軍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三十萬。

這才打多久?

還不到三個月!

平均每個月十萬的傷亡速度,別說日本,任何一個國家也承受不起。

這也不難理解,為在兩個集團軍全軍覆沒之後,韓國國內會拋起反戰浪潮,韓國當局被迫做出了不再出兵,也不再參與進攻作戰行動的決定。

對日本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韓國的前車之鑒。

彰武會戰之後,日本當局沒有隱瞞戰鬥結果,還大肆宣傳,隻不過宣傳重點不是日軍陣亡了多少人,而是中國軍隊在前線殘酷殺害日軍戰俘,甚至把日軍官兵遺體釘在木樁上,殺害受傷人員等等。

這些,都是為了激發日本國民的好戰心理。

至於日軍同樣在戰場上殺害被俘的中國軍人,日本的新聞媒體自然不會大加報道,甚至沒有一家電視台報道過此類事件。

有意思的是,福田康夫在前線切腹未果的事情也沒有報道。

看樣子,日本已經深受美國影響,或者有所顧忌,不想渲染這些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愚蠢舉動。

總而言之,日本當局把彰武會戰說成了“國恥”、“軍恥”。

如果在美國,肯定會讓絕大部分美國人反思,即這場戰爭到底有沒有意義,是否值得繼續打下去。

不可否認,在日本,也有人反思。

可惜的是,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反思的日本人不占多數,甚至連少數都算不上。

絕大部分日本人都受到宣傳鼓動,認為政府參與的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打擊的是被美國成為“邪惡核心”的敵人。

趁此機會,日本當局在六月初通過了擴大範圍的?《戰爭動員法案》。

按照該法案,不但日本各大企業要聽從政府安排與調度,全力支援與協助軍事生產,日本國民還得響應政府號召,參軍服役。

該法案通過當日,日本各地就有上百萬年輕人報名參軍。

從這一點也看得出來,日本與韓國有著很大的區別。從本質上講,韓國是一個外強中幹的國家。用軍事上的話來說,就是能打順手仗。隻要戰事不順,肯定越打越糟糕。日本則不一樣,至少不像韓國那麽脆弱,即便在戰事不順的情況下,也能堅持下來,為勝利做出更大的努力。

與擴大征兵規模相比,日本當局更重視裝備生產。

要,在組建國防軍之前,日本陸上自衛隊隻有二十多萬,很多部隊都不滿員,一些部隊甚至隻有指揮機構。

軍隊規模較小,讓日軍嚴重缺乏主戰裝備。

比如讓日本人倍感驕傲的9式主戰坦克就隻有一千輛,還不到中國陸軍坦克總數的零頭。而在參加台海戰爭之前,被日本稱為“全球第一種四代主戰坦克”的1式還沒有形成戰鬥力。

可以說,日本擴軍的最大障礙就是沒有足夠的裝備。

雖然早在冷戰時期,日本就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裝備儲備體係,許多裝備的實際服役年限遠沒達到設計壽命,提前退役後就被封存起來,以備戰時急需。比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所有常規潛艇的服役年限均不到二十年,而設計壽命是三十年,退役後至少能封存二十年,在此期間隨時可以啟用。

問題是,封存的裝備不但落後,而且數量也不會太多。

日本國土麵積本來就非常狹小,又有一億多人,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以上,加上本土環境保護得非常好,森林覆蓋麵積高達七成,日本本土也沒有多少地方用來儲備封存的武器裝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軍在東北戰場上的糟糕表現,與嚴重缺乏主戰裝備不無關係。

別說純步兵的二線師團,就連第七師與第十師這種一線主力師團,甚至是王牌師團也沒有得到足夠的主戰裝備。比如第七師在標準配備時,應該有二百七十二輛主戰坦克,而在開赴東北戰場的時候,實際隻有一百四十多輛主戰坦克,缺口接近一半。

正是如此,在作戰的時候,充當主力的仍然是美軍。

顯然,日本政府也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不然不會在參戰前,要求美國為日本提供大量戰略資源。

沒有資源,日本就生產不出足夠多的武器裝備。

從四月份開始,三菱、島磨等日本軍工企業就開足馬力,以全速生產主戰裝備。為了擴大產能,這幾家軍火企業還新建了數條生產線。

與美國相比,日本的軍火生產主要集中在陸軍裝備上。

這也很好理解,日本能夠生產的、最急需的也就是陸軍裝備。

海軍方麵,雖然作為全球第三大造船國的日本有能力建造各型戰艦,甚至能夠建造大型航母,但是中國海軍隻剩下了為數不多的潛艇,而反潛作戰又主要依托部署在第一島鏈上的反潛巡邏機,所以日本對海軍的需求反而不是很迫切。

當然,日本也不會放棄擴建海軍的機會。

別忘了,日本是島國,而海軍是保證本土安全的戰略屏障。不管日本今後發展,都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海上力量。

為此,在正式組建海軍之後,日本就將建造航母、而且是大型航母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安排,並且將其當成海軍的首要任務。按照日本海軍提出的規劃,最遲二零一三年底,就得拿出航母的詳細設計方案,並且在二零一四年第二季度開工建造。

空軍方麵,日本主要依靠美國,不但在戰場上依靠美軍,即便在新式戰鬥機的研製與生產上也嚴重依賴美國。

說白了,日本在航空技術上的欠缺並不小,需要花大力氣才能追上美國。

在此之前,日本隻能按照美國的安排做。

因為美國承擔起了製海、製空任務,所以日本能夠發揮能力的,也就隻有地麵戰場,不然美國也不會一再要求日本參戰,並且讓日本頻繁向東北增兵。

這擺明了是苦差,可是日本沒有選擇餘地。

如果日本不能在地麵戰場上發揮作用,美國就不會讓日本參戰,也就不會在日本的國家主權問題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讓步。

再說了,美國至今仍然是日本的占領國,在日本有規模龐大的駐軍。

如果日本政府不聽話,美國隨時可以顛覆日本政權。

在這一點上,日本還不如韓國。

受此影響,日本隻能把重點放在陸軍上。

到六月份,日本生產出的武器裝備足夠武裝五個主力師團與十五個二線師團。

可惜的是,日軍在前線的損失比這個還要大,結果所有新生產的武器裝備全部拿去補充給前線部隊,或者重建主力師團。

也就是說,日本陸軍的規模並沒因此得到擴充。

不管說,能補上損失也行,至少能讓日軍恢複戰鬥力。

在美軍撤下來休整的時候,日軍則在向前線增兵,把武器裝備送到作戰部隊手中,讓一些二線師團升級為主力師團,也讓剛剛組建的部隊到占領區磨練。

到月底,進入東北的日軍規模再次恢複到七十萬左右。

不可否認,日軍確實瘋狂,也確實投入了血本。

進入七月份,得到休整的美軍主力部隊陸續返回前線。

此時,美日聯軍的戰鬥力已經得到大幅度提升。

僅空中力量方麵,美軍就新增了近三百架F-3A與一百多架F-3C,還有數十架FB-部署在後方基地上。

關鍵還是地麵力量,美日聯軍基本上恢複到了彰武會戰前的水平。

因為美軍的狀態大大改善,日軍卻有所降低,所以美日聯軍的進攻實力比彰武會戰前還要強大一些。

考慮到空中力量增強帶來的幫助,美日聯軍更加具有進攻性。

如果算上美軍炮兵提升的作戰能力,那就更能體現出帕特裏奇在東北戰場上的基本戰略思想了。

很明顯,美日聯軍即將再次發動進攻,而且是戰略進攻!

與之相比,中國軍隊的問題就非常突出了。

雖然一個月下來,各主要集團軍得到了充分休整,新編集團軍的戰鬥力也有所提升,還有十多個民兵大隊得到了正式番號,成為主力部隊,但是各部隊的缺員情況特別嚴重,特別缺乏經驗豐富的老兵。

要,在彰武會戰中,中國軍隊的傷亡也不小。

對羅耀武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裝備。

以前可以依靠東北地區的軍工生產體係,及時得到各類武器裝備,彈藥更不是問題。沈陽淪陷後,隻有部分生產彈藥的軍工廠撤了下來,並且依靠秦皇島、天津等地的工業區,實現了再生產,彈藥問題得到解決,可是重裝備卻嚴重匱乏。

不是中國生產不了重裝備,而是內地軍工廠生產的重裝備主要提供給了東南戰場。

在六月份,也隻有東南戰場那邊有戰鬥,而東北這邊相對平靜,也就沒有重點補充東北軍的損失。

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隻是羅耀武解決不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麻煩困擾著羅耀武。

就拿糧食物資來說,雖然搶到了美日聯軍的給養,但是羅耀武並沒高興起來,因為他丟掉了吉林與黑龍江,還得在分配糧食物資的時候講“政治覺悟”。

到底該講覺悟,羅耀武不。

他隻,把糧食分出去,軍隊作戰就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