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預備力量
最後關頭,羅耀武也動用了預備隊,即剛剛開赴天津的第二十六集團軍。
戰役策劃階段,羅耀武就做好了動用第二十六集團軍的準備。最初的時候,羅耀武打算用第二十六集團軍增強突擊能力,爭取在天津東麵打一場殲滅戰,消滅美日聯軍攻打京津地區的主力部隊。隨著戰役發展,特別是美軍第二機步師在南麵的瘋狂進攻,第六十五集團軍打得十分吃力,讓羅耀武打消了這個念頭。
與美日聯軍相比,羅耀武的資本仍然不夠充足。
即便在天津戰場上把A集團軍拚了個精光,帕特裏奇手裏還有由第四步兵師、重建的第二騎兵師、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與第六步兵師為主的B集團軍,另外還擁有從南方戰場上調來的五個主力師組成的C集團軍。如果拖到十二月份,帕特裏奇甚至能夠再次獲得以六個美軍主力師為主的D集團軍。對他來說,A集團軍很重要,但是沒有重要到決定戰役勝敗的地步。
對羅耀武來說,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東北軍中,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是絕對主力。雖然受地形限製,這兩個主力集團軍很難在北京的正麵戰場上發揮作用,即便保留了下來,也很有可能被分散補充到其他幾個主力集團軍中,在防禦戰中充當戰術反擊力量,但是在天津戰場上,除了緊急增派的第二十六集團軍,以及開赴玉田縣的第十六集團軍之外,羅耀武手裏再也沒有其他可靠的作戰部隊了。
正是如此,羅耀武才不敢貿然使用第二十六集團軍。
這一點,在作戰部署上體現得非常明確。
雖然第十六集團軍進駐玉田縣,參與了天津方麵的作戰行動,但是在不得不收縮防線的情況下,第十六集團軍肯定得退守薊縣。再退一步,如果天津淪陷,第十六集團軍就得守衛從薊縣到三河縣的戰略防線,也就是北京的南大門。到時候,甚至得用撤下來的第四十集團軍加強這條防線。
也就是說,羅耀武能夠用來守衛天津的,隻有第二十六集團軍。
由此可見,如果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打得順手,讓第二十六集團軍參戰擴大戰果,自然沒有什麽問題。隻要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打得不順手,無法做到全殲、至少是重創A集團軍,貿然投入第二十六集團軍,隻會使天津防禦空虛,接下來無兵可守。
換個角度看,如果能夠在這場坦克大戰中打慘三個東北軍的主力集團軍,帕特裏奇肯定會立即動用已經到達戰場的C集團軍,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天津,然後出動部署在承德的B集團軍,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同時攻打北京。
天津迅速淪陷,對東北軍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
在羅耀武的防禦計劃中,天津是非常關鍵的防禦屏障。隻要守住了天津,東北軍就能在北麵全力對付B集團軍,以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與增強的幾個新編集團軍的編製,至少能在北麵消耗美日聯軍數十萬兵力。相反的話,羅耀武不得不增強北京南麵的防禦,從而削弱整體防禦部署。
到這一步,東北軍就隻能死守北京,爭取在北京的城市戰中消滅數萬美軍。
顯然,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要知道,美台聯軍在兵力僅有一半的情況下,在第三次南京會戰中,美軍也隻隻在南京城內陣亡了不到三萬名官兵(其餘一萬多人,都是在東南軍發起戰略反擊、以及在南京郊區的戰鬥中陣亡的)。在兵力提高了一倍,而且日軍的戰鬥力明顯超過台軍的情況下,美軍肯定能將攻占北京的傷亡降到三萬人以下。事實上,隻要包圍了北京,美軍根本不用急著攻占北京,完全可以將攻堅任務丟給日軍,讓日軍承擔更大的傷亡,而躲在日軍身後的美軍自然就能減少傷亡了。
毫無疑問,天津正是美日聯軍包圍北京的主要突破口。
雖然從道理上講,美日聯軍可以從承德出發,沿著一一二國道進發,繞過北京,攻占河北的張家口市,再南下進軍保定市,隻要到了易縣,就再次進入華北平原,並且到達了北京南麵,完成了對北京的戰略包圍,但是這條進軍路線,幾乎都在山區裏麵,就算有像一一二國道、一零九國道、二零七國道這樣的高等級公路,還有京張高速、宣大高速,以及好幾條鐵路與縱橫交錯的省道、縣道,問題是在易縣以北,全是山區,即便道路交通發達,也會因為橋梁隧道遭到破壞而無法通行。
在攻打承德的時候,美日聯軍就吃了不少苦頭。
可以說,如果有其他選擇,美日聯軍不會貿然在山區裏與東北軍打遊擊戰。
按照帕特裏奇的估計,如果走這條進軍線路,在到達易縣之前,美日聯軍至少需要動用近百萬作戰部隊,其中部署在後方、保衛後勤補給線的作戰部隊就需要六十餘萬。更重要的是,這條進軍線路的後勤補給根本得不到保障,也難以支撐起數十萬前線作戰部隊。即便能夠到達易縣,也會因為天津仍然在中國軍隊的控製之中,部隊缺乏持續作戰能力,而無法對北京構成威脅。
如此一來,美日聯軍要想包圍北京,唯一的選擇就是進軍天津,從天津攻打廊坊市與保定市,完成對北京的合圍行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美日聯軍攻打天津的主要目的。
作為聯軍最高指揮官,帕特裏奇不可能不知道,羅耀武在部署北京防禦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南麵,而不是北麵,不然也不會僅僅安排第十五集團軍守在北麵,而把其他六個主力集團軍全部擺在南麵。如此一來,就算美日聯軍能夠在天津戰場上擊敗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甚至能在攻打天津的時候,再擊潰一個主力集團軍,北上的時候也會遇到三個主力集團軍的頑強阻擊。
更重要的是,進入天津之後,戰鬥就以城市戰為主。
也就是說,東北軍完全可以以京津地區的密集城鎮為依托,層層阻擊美日聯軍,而不是在野外與美日聯軍比拚裝甲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擊潰三個主力集團軍,至少需要出動三倍的美軍主力師。
如果按照兵力計算,大約需要投入十八個美軍主力師。
顯然,就算帕特裏奇手裏有這樣的資本,他也不會這麽打。要知道,在京津地區較為狹窄的戰場上,部隊根本無法展開,城市戰更是如此。如此一來,就算美日聯軍投入再多的主力部隊,在前麵作戰的就那麽一點。
打到最後,必然變成異常慘烈的消耗戰。
在兵力占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美日聯軍所應采取的最佳戰術就是拉長戰線,充分利用主力部隊的數量優勢。
這一點,在攻打南京的時候就得到了體現。
當時,如果不是美軍火速北上,突擊了句容市,拉開了戰線,恐怕在祿口國際機場與鎮江投入再多的兵力,也難以在短期內撕開東南軍的戰略防線。
到了北方戰場上,情況完全一樣。
美日聯軍要想拉開戰線,就得打下天津,進軍廊坊與保定,甚至得在必要的時候北上進軍張家口。對北京形成合圍之後,東北軍將別無選擇,隻能分散兵力,守衛環繞北京的整條戰線。
到這一步,可供美日聯軍選擇的突破口就太多了。
當然,打下天津、威脅華北平原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對部署在河北、甚至是河南與山西的中國空軍構成威脅,從而最大限度的削弱中國空軍的出動能力,讓美日聯軍能夠得到更多的空中支援。
中國空軍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已經體現了出來,如果能夠成功打擊中國空軍,使其失去威脅,對攻打京津地區來說,絕對是一大幫助。
有這麽多的好處,帕特裏奇自然不會放過天津,並且將天津作為進攻北京的跳板。
毫無疑問,羅耀武肯定知道帕特裏奇的意圖,不然不會把東北軍的絕大部分主力都部署在天津方向上。如此一來,在無法將美日聯軍擋在天津之外的情況下,他就不得不留下唯一能夠用來守衛天津的主力集團軍。
這個時候,羅耀武甚至做好了犧牲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的思想準備。
不管怎麽說,這兩個主力集團軍已經在天津東麵的戰場上,成功打擊了A集團軍,重創了包括第一裝甲師、第三騎兵師與第二騎兵師在內的十多個美日聯軍主力師團,並且拖住了第七步兵師,為第二十六集團軍進駐天津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也為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在遵化方向上的防禦作戰提供了幫助。
問題是,打到這一步,帕特裏奇也得考慮繼續在天津門外與東北軍鏖戰的代價。
要知道,第二十六集團軍在坦克大戰打響前就進入了天津,很快就能完成防禦部署。
如果在郊區耽擱太多的時間,肯定會對攻占天津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有必要在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身上浪費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