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普魯士的發端

普魯士王國的核心是德意誌北部的一個小國,被稱作“馬克”或“勃蘭登堡侯國”(Mark or Electorate of Brandenburg)。在15世紀初期,霍亨索倫家族開始統治普魯士——一個注定會在後來歐洲曆史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家族。從17世紀開始,由於和強大的軍事國家普魯士公國合並,以波蘭為其宗主國,其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性大大增強。(71)

712.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

在“三十年戰爭”即將結束時,強人腓特烈——更為人所知的稱號為“大選帝侯”,成為這個二元國家的君主。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腓特烈得到了新的領土,這極大提升了他在德意誌王公中的權力和影響力。

大選帝侯腓特烈統治普魯士將近半個世紀,給自己的繼任者留下了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腓特烈是絕對君主專製製度最理想的代表。像所有絕對專製的統治者一樣,腓特烈的信仰是軍隊,通過創立常備軍為普魯士奠定了軍事強國的基礎。

713.勃蘭登堡選帝侯是如何獲得普魯士國王的頭銜的

大選帝侯腓特烈的兒子腓特烈三世(1688—1713)一直渴望獲得國王頭銜,而他的父親為普魯士取得的地位和影響力足以讓他追求這樣的地位。他留意到自己身邊的其他沒有他強大的王公都享有這樣的尊榮,他覺得自己也應該“要成為國王,戴上王冠”。

然而,腓特烈需要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同意,這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奧地利王室的天主教顧問們堅決反對一個新教徒選帝侯加冕為王。但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即將爆發,皇帝迫切需要得到腓特烈的幫助。因此,皇帝同意腓特烈在普魯士公國獲得新的頭銜和尊榮——那不像勃蘭登堡,不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之內——條件是他要在王位繼承戰中給皇帝以軍事援助。因此,1701年初,腓特烈在哥尼斯堡加冕成為國王。之前他是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公爵,現在他成為了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國王。

於是,歐洲眾國王中誕生了一個新國王,哈布斯堡家族有了對手霍亨索倫家族。這在德國甚至歐洲曆史上都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從此時開始,德意誌的曆史線索就成為普魯士國王權力不斷增長、穩步發展並逐漸掌控了日耳曼民族事務的過程。

714.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

普魯士首位國王的兒子和繼位者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是一個非凡的人物。他堅強、凶暴、殘忍而滿腦子奇怪的想法。他對大個士兵有著狂熱的喜愛。腓特烈·威廉一世不計代價並克服了很大的困難召集了他所能找到的高個子男子加入軍隊,這些高個子士兵被稱作“波茨坦巨人”。不僅他自己領地的高個子都加入軍隊,甚至整個歐洲的高個子都被他利誘招募進來。對威廉一世來說,沒有比高個士兵更好的禮物能夠打動他了。另一方麵,最讓他惱火的就是對他招募士兵的幹預。荷蘭人曾絞死了他招募的兩個高個子士兵,後來荷蘭人想要普魯士為他們的一所大學物色一個著名的學者時,腓特烈·威廉一世怒氣衝衝回複道:“殺我高個軍士,還想找我要教授?”

考慮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召集“巨人們”時所遭遇的麻煩及付出的代價,他對這些“巨人”格外關切就很自然了。他像嬰兒一樣嗬護他們,他很小心,決不讓他們暴露於戰爭的危險之中。

盡管粗魯、殘忍、凶暴,但是腓特烈·威廉一世作為統治者能力出眾。他為鞏固普魯士國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去世時為繼任者留下了一個大幅度擴張的領土和一支訓練有素的8萬人的軍隊。曆史學家卡萊爾(Carlyle)曾稱他為普魯士第一偉大教官。

715.腓特烈大帝即位(1740);他的青年時代

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圍繞他的名字,在法國大革命之前46年發生了很多吸引世界注意的事件。

腓特烈從小就受到殘忍父親的粗魯對待。他的妹妹威廉敏娜講述了兄妹二人受到野蠻父親的折磨。他們的父親將王宮變成了對兄妹倆來說不折不扣的地獄。腓特烈·威廉一世會在餐桌上突然將盤子砸向兄妹倆,這讓他們總是處於恐懼之中。腓特烈對音樂、藝術和閱讀的喜愛讓他尤其吸引父親的注意,用威廉敏娜的話說就是父親“用拳頭和棍棒來表達對他的喜愛”。

腓特烈有著傑出的軍事才幹,他的父親為他準備了自古羅馬軍團以來最有效的戰爭工具。腓特烈親自參加了兩場讓普魯士躋身於歐洲一流軍事強國的戰爭,它們分別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和“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

716.奧地利王位繼承戰(1740—1748)

腓特烈即位的這一年,恰逢哈布斯堡家族直係的最後一位男性皇帝查理六世(Emperor Charles VI)去世。在去世前不久,查理六世向所有歐洲強國發布了《國事詔書》(Pragmatic Sanction),其中規定,如果他死後沒有兒子繼承王位,那麽,他所有的領地都應由他的長女瑪麗婭·特蕾莎(Maria Theresa)繼承。(72) 但是查理六世剛一去世,很多君主就宣布自己對哈布斯堡家族有著全部或部分的繼承權。在此前,各方已是劍拔弩張,腓特烈的父親已經在《國事詔書》上簽字,但是他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就率兵進入西裏西亞並將其據為己有。腓特烈的行動純粹屬強盜行徑。他對自己的後人也坦承之所以如此做,有幾個動機,渴望增強自己領地實力,為自己和普魯士贏得歐洲的尊重,以及“取得功名”。

很快,幾乎整個歐洲都卷入戰爭。英國、新教尼德蘭(荷蘭),最後還有俄羅斯,都作為特蕾莎的盟友參與進來,而戰場也擴大到印度以及英國和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麥考萊(Macaulay)曾對腓特烈點燃的戰火有過形象的描述,他說:“腓特烈曾經承諾保衛鄰國,但是他卻掠奪了這個國家,黑人在科羅曼德爾海岸(Coast of Coromandel)投入戰鬥,而印第安人在北美洲的五大湖區互相廝殺。”

戰爭持續到1748年,各方最終簽訂了《亞琛和約》(Peace of Aix-la-Chapelle),從而結束了戰爭。卡萊爾對和約條款的總結令人印象深刻,他一語中的:“對於腓特烈,他得到了西裏西亞;而對於其他人,他們什麽也沒有得到。”

717.七年戰爭(1756—1763)

在隨後8年的和平時期,瑪麗婭·特蕾莎忙於和歐洲主要國家建立聯盟來對抗覬覦自己領土的不擇手段的掠奪者。俄羅斯、瑞典、許多德意誌邦國和法國都最終加入到特蕾莎的同盟中來。腓特烈在最開始,除了英國,幾乎沒有任何盟友,而在戰爭即將結束時,俄國曾短暫地站在了他的一邊,因此,他幾乎一直是在單獨對抗歐洲大陸一半的國家。(73)

這場漫長的戰爭在歐洲曆史上被稱作“七年戰爭”。剛開始時,七年戰爭和美洲曆史上所稱的法國印第安人戰爭(French and Indian War)交織在一起。有一段時期,幸運女神站在了腓特烈一邊。在著名的羅斯巴赫(Rossbach)、洛伊滕(Leuthen)和曹恩道夫(Zorndorf)會戰中,他先後擊敗法國、奧地利和俄羅斯,震驚了整個歐洲,最終歐洲不得不承認普魯士軍隊的首領是曆史上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

但是,好運最終遠離了腓特烈。在這場持久的戰爭中,雙方軍事力量的不均衡導致普魯士人員匱乏,不可避免的毀滅似乎即將降臨在腓特烈和他的國家身上。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俄羅斯最高統治者的去世卻讓局勢出現了轉機。1762年,俄羅斯的伊麗莎白女皇(Empress Elizabeth)去世,彼得三世(Peter III)即位。彼得是腓特烈的狂熱崇拜者,他即位後立即將俄國軍隊從盟軍中撤出,加入到了普魯士的一方。雙方的聯盟僅僅維持了幾個月,彼得就被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黜並謀殺,隨後葉卡捷琳娜即位。葉卡捷琳娜采取了中立政策,召回了俄國軍隊;但是,就是這短短幾個月的聯盟,給了腓特烈決定性的優勢。在俄國軍隊撤出之後,英國和法國也樂於停戰並簽訂《巴黎和約》(Peace of Paris,1763)。不久,另一項和平協議[《胡貝爾圖斯堡和約》(Treaty of Hubertsburg)]在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簽訂,擾動歐洲多年的最可怕的戰爭之一終於結束。特蕾莎最終落在了腓特烈的手中。

七年戰爭是曆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之一。除了英法的印度問題,它還解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它解決了,或者至少接近最終解決了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問題——到底誰才是德意誌的領導者。七年戰爭使得普魯士取得了和奧地利平等的地位並預示著其地位的上升。第二,它解決了英法在美洲的爭議,這個問題有點類似於歐洲的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地位問題。它決定了北美洲應該屬於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而不是拉丁民族。

718.腓特烈犧牲波蘭來擴張自己的領土

在七年戰爭結束後的10年時間裏,如前所述,腓特烈和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還有奧地利的特蕾莎聯手對波蘭進行第一次瓜分(第710條)。

腓特烈高度評價了在這筆交易中所得到的領土對普魯士的價值,在他的《我自己的時代記錄》(History of My Own Times)中,他說:“這是我們可以做出的最重要的占有之一,因為它將波美拉尼亞(Pomerania)和東普魯士連接起來,並且讓我們成為了維斯瓦河的主人,我們可以保衛自己的國家並且可以對維斯瓦河實施掌控,整個波蘭貿易都是在這條河上進行的。”普魯士的這種擴張是依靠腓特烈吞並西裏西亞那樣的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

719.腓特烈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

如前文所述,在所有外交事務上,利己主義是腓特烈的唯一準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擴張普魯士領土和為自己增添榮耀;他從來不考慮公理、正義和名譽。下邊是腓特烈自己所推崇的法則:“如果可以,我們也願意誠實正直;但是如果欺騙是必要的,那麽就讓我們做個騙子。”“君主的永恒法則就是盡其所能地擴張自己的領土。”“是讓人民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好呢?還是讓君主違反和約好呢?到哪裏才能找到對這樣的問題猶豫不決回答的笨蛋呢?”(74)

正是腓特烈大帝這種不道德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後來被新近的霍亨索倫家族成員(德皇威廉二世)繼承和實踐,成為了1914年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720.作為開明君主的腓特烈

腓特烈對待下屬和對待自己君權的道德標準完全不同。他對王位有著極高的看法和發揮其盡可能的作用,他被看作是18世紀的開明君主之一。

在戰爭間隙的和平時期,在他統治的後半期——《胡貝爾圖斯堡和約》簽訂之後的時期,腓特烈努力開發自己國土上的資源,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他開鑿運河,修建公路,排空沼澤地,鼓勵農業和製造業的發展,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但是腓特烈的注意力並沒有全部放在人民的物質財富方麵。他是一位哲學家並自認為是一個詩人,每天都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放在哲學和文學的追求上。有人說他“和伏爾泰一起分享了18世紀知識界的君主地位”。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當時最傑出的作家、科學家、哲學家,其中就有和他“共主知識界”的伏爾泰(Voltaire)。腓特烈將伏爾泰哄騙到柏林,為他的宮廷增光添彩,並讓他改正和批評自己的詩歌。某一段時間,腓特烈對自己的這一招徠感到非常驕傲,他為自己眾多的頭銜中增加了一個“伏爾泰的所有者”而高興。但是,這是一個不相配的友誼;兩位“君主”很快就發生了爭吵,伏爾泰被很不體麵地趕出了王宮。

腓特烈是一位自由思想者。他的異教信仰讓他對所有宗教漠然但又包容。正如卡萊爾記錄的那樣,腓特烈曾經說過:“在這個國家,每個人必須擁有自己到達天堂的方式。”他把自己招徠的精英都安置在他最喜愛的、距離柏林很近的波茨坦的無憂宮,這些精英集合了眾多的異端邪說者、不可知論者、異教徒和無宗教信仰者。這個團體代表了18世紀文學和哲學界的最高思想成就,他們的思想和學說為法國大革命鋪平了思想道路。

1786年,就在政治和社會大動**的前夕,腓特烈去世了。卡萊爾稱他為“最後的君王”(Last of the Kings)。他當然不是名義上最後的君王,但是他是最後一個被稱為“大帝”的君王。就在他死後的第3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它終結了君主時代,開創了人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