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執政府(1799—1804)

783.含蓄的軍事獨裁統治

推翻了督政府以後,新的憲法——1789年以來的第4部憲法——已經備好並提交給人民來批準,最終以300多萬人支持、不足2000人反對獲得通過。新憲法將執政權授予三位執政,任期10年,而第一執政實際上行使全部的權力,其他兩個執政隻不過是第一執政的顧問。拿破侖自然是第一執政(First Consul)。

政府的其他職能由參議院(Council of State)、議政院(Tribunate)、立法院(Legislature)和元老院(Senate)行使。但是,所有這些機構的成員都直接或間接地由執政任命,所以整個政府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執政或者第一執政手中。法國仍然被稱為共和國,但是共和之名和形式隻不過是如路易十四個人的、絕對的統治的麵紗。簡而言之,此時的法國就是軍事獨裁政府。

784.第一執政的戰爭

拿破侖繼續從督政府時期開始與奧地利還有英國的戰爭。當向兩個國家提出的和平建議遭拒後,拿破侖開始集結部隊。在意大利著名的馬倫哥(Marengo)戰役及巴伐利亞的霍亨林登(Hohenlinden)戰役中,奧地利軍隊遭受慘敗,皇帝弗朗茨二世不得不在呂內維爾(Luneville )簽訂和約(1801)。這份和約最重要的作用是促成了德意誌主體的重建。但是,由於中歐重組直到奧斯特裏茨戰役(Battle of Austerlitz)之後才完成,我們會推遲到事件發生的時間再對它作詳細介紹(第792條)。法國和奧地利簽署和平協議之後的第二年,英國也和法國簽訂了《亞眠和約》(Peace of Amiens)。

785.開明君主拿破侖

與奧地利和英國的和平協議的簽署讓拿破侖騰出精力來對法國國內的事務進行改革和完善。正是這方麵的成就令拿破侖真正地功成名就。用拿破侖傳記作家斯隆教授(Professor Sloane)的話說,拿破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改革家之一”。如果我們把拿破侖看成18世紀開明君主的繼任者,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他作為改革者的作用。他的使命是繼續和完善開明君主的工作,使改革圓滿,管理和鞏固法國革命的社會成果。

治愈革命給法國造成的創傷是拿破侖的首要目的之一。法國大革命給法國造成的最大創傷是《教士公民憲法》所造成的宗教分裂(第749條),這將法國分成兩個敵對的黨派。另外,自1794年以後,政府已經不再為牧師提供薪水,造成很多教區完全沒有固定的宗教活動。為了應對這種狀況,拿破侖與羅馬教廷簽下協議——《宗教事務協約》(Concordat,1801)。第一執政在兩個黨派中公平地任命大主教和主教,兩個黨派指的是革命中順從革命的一方和反對革命的另一方,國家恢複給神職人員發放薪水。(101) 教皇被看作是法國教會的領袖,有權對政府提名任命的教職人員加以確認。《宗教事務協約》填平了革命在法國教會裏造成的鴻溝,並將天主教歸到第一執政的政府管轄之下,第一執政被稱作“新君士坦丁”(New Constantine)。

拿破侖在恢複革命中大受損傷的法國物質財富和利益方麵的努力同樣取得成功。他修繕和建造公路、橋梁,開挖運河,疏浚河道,改良海港。拿破侖促成在阿爾卑斯山上修建的軍事公路成為工程技術的奇跡,並且直到在山中打通隧道之前,一直作為意大利和北歐之間交流溝通的主要通道。

法國的公共建築和名勝古跡已經荒廢不堪。拿破侖恢複舊建築並建造新的場館。他為巴黎和其他主要城市建造了公共大廈和紀念場館。這些作品中很多直到今天仍然是法國的驕傲。

但是拿破侖作為第一執政或皇帝的所有功績中對法國文明進程最突出、最持久、影響最深遠的是其編纂的《民法典》(Civil Code)或稱《拿破侖法典》(Code Napoléon),這讓他的名字同曆史上最偉大的立法者之一的查士丁尼(Justinian)的名字並輝。拿破侖在執掌政權之後幾乎立即任命一個由5位傑出法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來承擔這項任務,而這項任務早在立憲會議和國民公會的時期就已經開始。(102)這些法學家辛苦工作4年之久(1800—1804)。

法典由法國古代典籍和羅馬法,尤其是革命綱領和立法組成。這些素材經過類似於查士丁尼大帝時期的立法者當初對新的、舊的、異教徒的和基督教的等素材的壓縮、整合和修訂創立著名的《民法大全》一樣的過程才編纂完成(第346條)。

《民法典》對西歐自由主義發展的影響非常有利。它將革命的成果保留下來,去除了來自封建時期的不平等、令人厭惡、壓迫人的舊傳統、法規、詔令和法律條文。它從法律的視角厘清了貴族和農民之間的平等地位。其法理和直接條款很快被引入到歐洲的半數國家。

786.拿破侖成為終身第一執政(1802)

元老院和參議院裏的大多數成員對拿破侖都是完全效忠的,通過這兩個機構向法國人民提議拿破侖應該成為終身第一執政,這樣,他所追求的恢複和改革的宏偉工程就能不受幹擾地進行下去。全體法國人民幾乎完全同意這樣的提議。就這樣,拿破侖向帝位又邁進了一步。

第二節 拿破侖帝國;解放戰爭(1801—1815)

787.拿破侖稱帝(1804)

密謀刺殺第一執政和敵人日益增加的活動令法國發起了增加拿破侖權力、確保他的安全和政府穩定的運動,而這需要將拿破侖推上帝位。拿破侖雖然在表麵上拒絕大眾的意願,實際上卻在暗中煽動和指揮它。元老院授予拿破侖法蘭西皇帝頭銜的詔令被提交到人民麵前,而最終以一致性支持獲得通過。1804年12月2日,加冕儀式在巴黎聖母院教堂進行,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 )受邀從羅馬趕來參加加冕儀式。(103)

788.法國大革命創立的共和國變身成為王國

在共和國成為帝國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周圍有三個按照革命理想和由軍隊建立的聯邦共和政體搖身一變,成了法蘭西帝國的附屬國或者被直接並入了法國。總之,這些國家實際上已經是拿破侖帝國的封地,成為新羅馬帝國的行省或附屬國。

就這樣,奇薩爾皮尼共和國或意大利共和國變成了王國,拿破侖在米蘭佩戴倫巴第人的“鐵王冠”而加冕為王(104),並以意大利國王的頭銜篡奪其政府(1805年5月)。不久之後,就在同一年,拿破侖將利古裏亞共和國並入法蘭西帝國。然後,他又如法炮製,將巴達維亞共和國(Batavian Republic )並入荷蘭王國,並將王冠戴到他最喜愛的弟弟路易頭上。

就這樣,大革命的政治工作沒有完成,政治自由被奪走了。拿破侖說:“當它擋住我前進的道路時,我就會把它推到一邊。”公民的平等則被保留了下來。

789.法蘭西帝國和舊專製君主

絕不要以為當法國將自己和周邊國家變成帝國和王國時,歐洲列強會無動於衷。拿破侖建立的強大帝國是對整個歐洲的威脅,而法蘭西帝國要比法蘭西共和國還要可怕,因為這是一個軍事獨裁的政權,而其強大的權力又掌握在拿破侖這樣一個具有傑出才幹的人的手裏。他們組織了一個又一個的反法同盟,來對抗他們心目中的“篡位者”(Usurper),而英國就是這些同盟的“軍需官”(Paymaster)。盟國的目的,開始是將法國趕回到她原來的疆土之內,後來就變成要將拿破侖作為歐洲和平的破壞者和很多國家的壓迫者趕下台。從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到1815年滑鐵盧戰役,整個歐洲對抗法國的戰爭幾乎從未停息。這是巨人之間的戰爭。自從薛西斯一世後,整個歐洲再也沒有被軍事力量燃起的炮火弄得如此風雨飄搖。拿破侖手下有眾多軍事才能出眾的將領,他帶領法國軍隊創造了眾多的軍事奇跡。他的出色成就令人炫目,令世界震驚。

詳細闡述拿破侖從奧斯特裏茨戰役到滑鐵盧戰役需要大量的篇幅,我們在這裏就簡單地摘取其軍事生涯中的幾個片段來勾勒出他是如何到達權力和名望的頂峰之後又迅速滑落的過程。

790.拿破侖準備入侵英格蘭;將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布洛涅的軍營(1803—1805)

在拿破侖加冕之前,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戰爭就已經開始了。拿破侖為這場戰爭做的準備之一就是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剛剛從西班牙手裏得到的路易斯安那賣給了美國(1803)。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海上軍事力量的不足讓他不可能守得住這片遙遠的領地。

這片資源豐富的巨大土地交易是曆史上最為重要的領地交易之一。拿破侖似乎已經認識到這筆交易對美國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說:“我為英國準備了一個強大的對手,這個對手遲早會讓她低下高傲的頭顱。”

早在1803年,拿破侖就開始在英吉利海峽法國這一側的布洛涅(Boulogne)集結大批軍隊,並建造了大量的平底船,準備入侵英國。當時法國的媒體不斷地喊出口號——“摧毀迦太基”。拿破侖說:“我們控製海峽6小時,就能成為世界的主人。”為了用曆史的記憶激勵法國士兵的愛國熱情,他將著名的用來紀念諾曼人征服英格蘭的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y)帶到了巴黎。

拿破侖的戰鬥準備令整個英國感受到了自西班牙無敵艦隊以來的最為驚恐的時刻。小威廉·皮特(Younger Pitt)——當時英國政府的首腦——不遺餘力地尋找強國來組建一個同盟共同對抗法國。1805年初,英國和俄國結成同盟,希望成為歐洲同盟的核心。奧地利和其他國家也很快加入了這個同盟。

791.對奧地利的戰役:奧斯特裏茨(1805年12月2日)

拿破侖得到奧地利和俄國軍隊都在抓緊行動的情報,他立刻解散了布洛涅的軍隊,急派“大軍”——名副其實——穿過萊茵河,在烏爾姆(Ulm)奇襲並俘虜了奧地利大軍。隨後,他又勝利穿過維也納,來到奧斯特裏茨,在這裏,拿破侖大敗8萬人的俄奧聯軍,取得他一生中最為重大的勝利之一。奧地利被迫割讓了大片領土,其中就包括威尼西亞(Venetia),拿破侖將其並入意大利王國。

792.重組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的終結(1806)

拿破侖在馬倫哥和霍亨林登戰役之後就開始對德意誌主體部分進行重組,到這時,重組的工作已基本上完成。他將組成德意誌體係的300多個邦國縮減為40個左右。其中宗教邦、帝國自由城市和小王公的小國成為主要的受害者,他們的大部分土地被強行授予那些保留下來邦國的王公。其中最受寵的是巴伐利亞選帝侯(Elector of Bavaria)和符騰堡公爵(Duke of Württemberg),他們都被拿破侖封為國王並獲得了足夠多的領土來適當地維持他們的尊榮。巴登侯爵(Margrave of Baden)被封為大公,他的領地得到擴大。所有這些王公都和拿破侖家族聯姻。

這些最受寵的邦國連同其他的邦國——共有16個,宣布從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名為萊茵邦聯的政治聯盟,拿破侖是這個聯盟的保護者。(105)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意識到自己的權力實際上已經被廢除,於是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開始采用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作為最高頭銜。(106)

就這樣,神聖羅馬帝國在查理曼之後維持了將近千年,最終滅亡。如果從愷撒·奧古斯都開始算起,羅馬帝國存在了1800年,是最長壽的人類秩序之一——如果把這種存在看作生命的話。

793.特拉法爾加戰役(1805年10月21日)

拿破侖在德意誌的輝煌勝利卻被其艦隊遭受的重創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場災難就發生在奧地利的烏爾姆投降後的第二天。納爾遜勳爵在西班牙海岸的特拉法爾加(Trafalgar)海角與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遭遇——此時的西班牙是拿破侖的盟友——然後,他幾乎完全摧毀了法西聯合艦隊,而這位英勇的海軍上將卻在勝利的那一刻倒下了。

這場決定性的戰役讓英國掌控了海上霸權並將其從法國入侵的威脅中解脫出來。甚至拿破侖一直習慣於稱作“小水溝”的英吉利海峽自此以後也成為拿破侖的野心無法逾越的鴻溝。拿破侖或許可以統治歐洲大陸,但是海洋和島嶼的統治權卻對他說了不。

794.與普魯士的戰爭: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1806)

奧地利之後,普魯士是下一個挨到拿破侖重拳的國家。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III)因為被難以忍受的侮辱所驅使,他魯莽地向奧斯特裏茨的勝利者宣戰了。兵貴神速,拿破侖迅速在耶拿(Jena)和奧爾施泰特(Auerst?dt)兩場同時開打的戰役中痛擊普魯士的軍隊。普魯士的大部分領土迅速被法國軍隊占領。首都柏林也被法國軍隊**。腓特烈大帝的寶劍、柏林勃蘭登堡城門駛過的勝利戰車和很多從柏林城的博物館還有藝術館中掠奪的珠寶,都作為戰利品被運往巴黎。

795.與俄羅斯的戰爭:埃勞戰役和弗裏德蘭戰役(1807)

沙皇亞曆山大派出支援腓特烈·威廉三世的俄羅斯軍隊,仍然在維斯瓦河(Vistula)以東普魯士的領土上同拿破侖軍隊作戰。

在1807年初,拿破侖在一個狂風怒號的冬日向在埃勞(Eylau)的俄羅斯軍隊發起進攻。這是一場血腥的戰役,雙方的傷亡都超過3萬人。在同年夏天,拿破侖再次在弗裏德蘭(Friedland )與俄國軍隊交戰,這次法國軍隊大獲全勝,俄羅斯沙皇被迫請求停戰。

796.《提爾西特和約》(1807);分割世界

拿破侖在提爾西特(Tilsit)同俄羅斯沙皇進行了幾次會晤。第一次談判是在俄國邊境的涅曼河(Niemen)中間的一艘小船上進行的。

拿破侖和亞曆山大的這些會晤標誌著歐洲曆史上最富戲劇性的情節之一。舊秩序被打破,新秩序正在建立。談判的主要話題是如何劃分各自在世界的勢力範圍。“拿破侖向俄羅斯沙皇展示了他傾向於重建古老的東西帝國的想法。他們會是忠誠的盟友。法國要成為拉丁民族和歐洲中心的最高統治者;俄國將代表希臘帝國,並將勢力擴展到亞洲。這些宏偉的設想吸引了亞曆山大,他相信接受這樣的構想是在繼續推行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女皇的政策。拿破侖認為法國唯一擔心和需要擊垮的敵人是英國。”(107)

新的世界秩序將會以古羅馬-拜占庭模式進行。但是在重新繪製歐洲中部版圖上出現了麻煩。兩位統治者尤其在如何對待和處理波蘭的領土和普魯士的問題上產生了利益分歧。重建已經解體的波蘭符合拿破侖的利益,但是他這樣做就會讓沙皇亞曆山大疏遠法國。於是他隻是將普魯士所屬的波蘭國土的大部分並入他命名的華沙大公國,並將其贈予自己的附屬國薩克森國王。(108)

為了實現拿破侖的帝國野心,波蘭愛國者的希望被犧牲掉了。一個擁有1500萬靈魂的國家被這些強盜國王像牲畜一樣任意宰割。波蘭愛國者曾滿懷希望地跟著拿破侖東征西討,就指望他能夠統一和重建他們的祖國。拿破侖曾經給他們希望。但是這些希望到頭來卻都殘忍地破滅了。如果拿破侖能夠做一個真正的解放者,他就不會犯下曆史中的最大錯誤之一,而得到救贖的波蘭民族會出於感激為他謳歌和樹立一座人類最偉大施助者的不朽豐碑。

普魯士,拿破侖本打算將其從歐洲版圖上抹去。然而亞曆山大的幹預,讓這個國家免於亡國。(109) 但是,無論沙皇代表其盟友威廉三世的調停,還是在提爾西特美麗愛國的路易莎王後在拿破侖麵前謙卑的懇求,都沒有使得普魯士從解體和深深的屈辱中幸免。除了割去其波蘭省外,拿破侖還將其易北河(Elbe)以西的所有領土都劃出來,連同其他一些土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Kingdom of Westphalia),並將它賜給了自己的弟弟熱羅姆(Jerome)。這個由24個小公國和自由城市組成的王國,被拿破侖並入了萊茵邦聯。就這樣,普魯士失去了整整一半的領土,剩下的實際上也隻是拿破侖帝國的一個行省而已。

797.大陸封鎖;《柏林敕令》和《米蘭敕令》(1806—1807)

《提爾西特和約》簽訂以後,英國成了拿破侖唯一的敵人。拿破侖對這個強大而又頑強的所有反法同盟的操縱者所采取的手段,成為解讀拿破侖從1807年的強盛到1815年的滑鐵盧垮台這段曆史的鑰匙。這些手段被稱作“大陸封鎖”或“大陸體係”(Continental Blockade or System)。我們已經看到拿破侖的艦隊在特拉法爾加遭受的重創,這讓他所有偷襲不列顛海岸的希望都化作泡影。既然無法直接用武力打到敵人,拿破侖決心通過貿易來打擊英國。他頒布了兩部著名的敕令:《柏林敕令》和《米蘭敕令》(Berlin and Milan decrees)。拿破侖對英國商船關閉了歐洲大陸的所有港口,並禁止任何歐洲國家與英國進行貿易往來。拿破侖采取的這些政策確實破壞了英國的貿易,但是對法國而言,這也是一種自殺式行為,並最終導致了拿破侖帝國的衰落。

798.半島戰爭的開始(1808)

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在歐洲南部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和葡萄牙產生衝突。葡萄牙的攝政王拒絕了拿破侖關於英國貿易和財產的所有要求。拿破侖派了一名元帥率軍攻占了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連同很多貴族逃往巴西。這時的葡萄牙實際上成為了拿破侖帝國的一個行省。

799.拿破侖讓自己的哥哥約瑟夫成為西班牙國王(1808);西班牙起義

西班牙成為下一個被法國非法占有的國家。拿破侖傲慢地幹涉西班牙的內部事務——當然,必須要說的是西班牙政府也確實腐敗無能——拿破侖**軟弱的波旁王朝國王查理五世(Charles IV)作為“親愛的朋友和盟友”交出自己的王位,然後拿破侖轉手就將王位給了他的哥哥約瑟夫(Joseph)。約瑟夫之前在那布勒斯的王位轉給了拿破侖的妹夫繆拉(Murat)。(110) 就這樣,愛冒險的拿破侖隨意罷免和任命國王,將王位和王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是勇敢的西班牙人民並不會向拿破侖帶給他們的屈辱屈服。從比利牛斯山脈到直布羅陀海峽,整個西班牙都拿起武器戰鬥。葡萄牙人也揭竿而起,英國派遣亞瑟·韋爾斯利爵士(Sir Arthur Wellesley)——也就是隨後的滑鐵盧戰役的英雄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率軍前往支援。法國軍隊很快就被趕出葡萄牙,並被逼到埃布羅河(Ebro)以外。剛坐上西班牙王位的約瑟夫倉皇逃竄。拿破侖意識到,如果想重塑法國軍隊的威望,他必須親自出馬。他率領大軍進入伊比利亞半島,重新把約瑟夫扶上西班牙的王位。但是歐洲另一個角落傳來的威脅令他不得不急忙返回巴黎。

800.拿破侖同奧地利的第三次戰爭(1809)

利用拿破侖在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陷入麻煩之際,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集結軍隊做好戰爭的準備。戰爭在1809年春天開始,在為期不長的係列戰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斯佩恩-艾斯林戰役和瓦格拉姆戰役[Battles of Aspern(Essling)and Wagram]——之後,奧地利再次臣服於拿破侖的腳下。奧地利遭到進一步的瓦解,除了其他土地被奪走外,亞得裏亞海沿岸的狹長海岸地帶,被拿破侖作為伊利裏亞諸省(Illyrian Provinces)納入了法蘭西帝國的版圖。

801.教皇轄地和拿破侖帝國合二為一(1809)

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讓他和教皇產生了矛盾。教皇庇護七世拒絕實施對英國的封鎖,並進一步想對拿破侖的其他命令不予理睬。因此,拿破侖宣布教皇“不再是俗世王公”,並占有了教皇的領地。庇護七世直接將拿破侖開除了教籍,而拿破侖則將教皇逮捕並關進監獄長達3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