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前言

自從拿破侖垮台後,俄羅斯發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然而,這裏我們隻能簡單介紹三件事——俄羅斯在奧斯曼帝國解體中起到的作用、俄國的農奴解放和俄國自由主義運動。在後邊的章節,我們會找機會介紹俄羅斯在亞洲的情況及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

第一節 俄羅斯與土耳其及其盟國的戰爭

877.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

19世紀,俄羅斯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三次戰爭,這導致土耳其人從被他們征服的歐洲大部分地區驅逐出去。雖然其他歐洲強國的嫉妒阻止了俄羅斯享受其勝利的果實,但是她一番努力的結果就是在被收回的土地上建立了大量獨立或實際上獨立的基督教公國。

三次戰爭的第一次開始於1828年。那一年,利用蘇丹在希臘遭受頑強起義的困境,(160)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161)(Tsar Nicholas)對奧斯曼政府宣戰。俄羅斯軍隊沒有遭到多少抵抗就穿過巴爾幹地區,並向君士坦丁堡進軍。蘇丹求和。雙方簽訂了《亞得裏亞堡條約》(Treaty of Adrianople),為第一次戰爭畫上了句號(1829)。

土耳其的摩爾達維亞(Moldavia)省和瓦拉幾亞省(Wallachia,現在的羅馬尼亞)脫離蘇丹的統治而取得獨立。塞薩利(Thessaly)和伊庇魯斯( Epirus )的所有希臘南部地區都獲得解放,沿愛琴海大部分島嶼成立了一個獨立希臘的王國,由英格蘭、法國和俄羅斯聯合保護。巴伐利亞的奧托親王(Prince Otto of Bavaria)接受了王位,成為小希臘國的首位國王(1832)。(162)

878.克裏米亞戰爭(1853—1856)

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和英國大臣在聖彼得堡會晤時采用了一個著名的《聖經》故事來對克裏米亞戰爭發生的原因進行了說明。沙皇說:“我們現在支配著一個病人——病得很重;如果他在這些天,尤其是乘我們做好準備之前溜掉了,那將是極大的不幸。”尼古拉隨後提議英國和俄國瓜分“病人”的財產。這裏的病人當然指的是土耳其。英國可以得到埃及和克裏特島( Crete),而土耳其在歐洲的行省則由俄羅斯沙皇加以保護。

加速病人消亡的借口很快就找到了。希臘和拉丁的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發生爭執成為尼古拉要求蘇丹承認俄羅斯為奧斯曼帝國領地上所有希臘基督教徒保護者的借口。沙皇的要求遭到拒絕,尼古拉準備開戰。蘇丹向西歐列強求助。英國和法國都答應了蘇丹的請求,後來撒丁王國也加入了英法大軍(第852條)。

戰爭的中心在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這裏是俄羅斯龐大的海軍和陸軍在黑海的主要軍事基地。對塞瓦斯托波爾的包圍持續了11個月,這也是曆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保衛戰之一。俄羅斯的托德爾本(Todleben)將軍通過巧妙的防禦工事而聲名大振,法國軍隊的英勇無畏精神為法國國王贏得了至高榮耀,而英國“輕騎旅”(Light Brigade)進攻巴拉克拉瓦(Balaklava)的戰鬥也讓他們名垂青史。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故事就是和英國輕騎旅的傳奇聯係在一起,這在英國編年史中有記載,“她的歌聲和演講一直激勵著國人”。她為了減輕戰壕和戰地醫院傷員的痛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成為人道主義精神最動人的篇章。(163)

俄國軍隊最後被迫撤離他們的要塞。《巴黎和約》的簽訂為戰爭畫上了句號。《巴黎和約》的關鍵條款是通過維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來遏製俄國人的入侵。俄國收回了塞瓦斯托波爾,但是她被要求放棄對土耳其所有領地保護者的地位,並同意不再在黑海建立另外的堡壘,不能在黑海保留武裝的船隻,必要的警務巡邏除外。(164)

879.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

《巴黎和約》渴望一勞永逸地解決東方問題。然而20年過去了,這一問題再次擺在了歐洲麵前。蘇丹不能也不願給予基督教徒曾經承諾的保護。1876年,在保加利亞發生了駭人聽聞的“保加利亞慘案”(Bulgarian Atrocities),基督教徒無論男女老幼,被大肆屠殺。

整個歐洲的怒火被點燃。俄羅斯軍隊迅速出動,小亞細亞的卡爾斯(Kars)和歐洲土耳其的普列夫納(Plevna)都落入俄羅斯人的手中,沙皇的軍隊再次全力向君士坦丁堡挺進,他們希望能夠永遠地結束土耳其人在歐洲的統治。英國出兵幹預,派艦隊穿過達達尼亞海峽(Dardanelles),遏製了俄羅斯軍隊前進的步伐。

880.《柏林條約》(1878)

歐洲列強之間簽訂的《柏林條約》(165)(Treaty of Berlin),再次令土耳其的動**局麵得以調整和緩解,也為這位“病人”增添了一絲活力。但是土耳其還是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因為即使它的友邦都不希望看到它的恢複和改革。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基督教徒人口是最多的,因此而出現了完全獨立或半獨立的基督教國家。(166)波斯尼亞(Bosnia)和黑塞哥維那(Herzegovina)被交給奧匈帝國管理,但是並沒有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去。

根據奧斯曼帝國跟英國政府的秘密協議,塞浦路斯島(Cyprus)被英國“占有和管理”。作為回報,英國保證蘇丹在亞洲領土的完整。

就這樣,土耳其失去了很多曾經的領土,但在歐洲仍有500多萬人處於蘇丹的直接統治之下,其中至少有半數是基督教徒和非土耳其族的人口。這些人的利益就被犧牲給歐洲列強之間的紛爭和相互妒忌之中了。土耳其在這些地區的暴虐統治——因為歐洲列強的縱容——成為1912—1913年巴爾幹戰爭的直接導火索之一,也成為了1914年世界大戰的序曲。

第二節 解放農奴和自由運動

881.俄羅斯農奴的解放(1861)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Tsar Alexander II,1855—1881)的名字作為4600萬俄羅斯農奴(serfs)的解放者將會永遠地載入史冊。為了更好地理解解放對於農奴意味著什麽,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俄羅斯之前的土地製度和農奴的社會地位。

地主的土地被分為兩部分,較小的一部分會作為地主的自用土地進行保留,而較大部分的土地則分配給農奴耕種,農奴們組成的村社叫“米爾”(Mir)。

除了耕種勞動果實由自己享有的村社土地外,農奴必須要耕種地主的土地,一般每周需要至少勞動三天。農奴在人身上附屬於地主,一旦違反地主的命令,還會遭受鞭打,但是地主不能像奴隸一樣將農奴單獨買賣。然而當地主將自己的全部家產出售時,農奴就一起被賣給了下一個主人。

1861年,俄羅斯頒布了“俄羅斯農民的大憲章”——《解放法令》(Emancipation Code)。法令規定農奴主必須把農奴耕種的土地分給農奴,為了得到這些土地,農奴必須通過勞動或地租作為回報。(167) 這樣獲得的土地就成為農奴村社的共同財產。所有其他的農奴,比如家仆和工廠裏的操作工,在付出額外兩年的勞役後就可以獲得自由,而且在服役期間還應該得到工資收入。

就像美國南部的奴隸解放一樣,俄羅斯農奴的解放並沒有完全實現改革者的期待。其中一個原因是農奴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土地,除非這些地區的土地非常肥沃,足以使他們養活自己。於是很多農奴離開自耕地前往城市,還有一些人不惜借貸,從而成為了無情的高利貸者的犧牲品。

882.俄羅斯自由主義運動;無政府主義和恐怖主義

從1815年開始,在俄羅斯對沙皇獨裁統治的抗議就不斷增長。這樣的抗議運動不過是法國革命思想在俄羅斯的發展罷了。如果非要給這樣的運動找一個起點,那麽1813—1815年的事件或許可以算得上一個。在那幾年,整個俄國的軍隊,像彼得大帝一樣漫遊西方,也像彼得大帝一樣,從西方獲得了一些新的思想。這完全就是1776年法國人前往美國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另一種翻版(第740條)。

那些高舉自由主義思想旗幟的人在1862年後被稱作無政府主義者(Nihilists)。他們主要來自教師和大學生,他們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立憲代議製政府,改革司法製度,消除對自由談論公共事務的限製。總之,他們要求俄羅斯人民應該得到西歐人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

在1878—1879年俄土戰爭期間,自由主義運動進入了暴力階段——就像法國大革命在1793年所做的一樣——並逐漸演變為恐怖主義。在政府的迫害和壓製下,無政府主義采用了這種形式。極端無政府主義者或恐怖主義者認為暗殺是進行政治變革的正當手段。亞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就是被刺殺身亡的(1881)。之後,俄羅斯政府的統治更加獨裁殘酷,並瘋狂地鎮壓各種革命運動。

芬蘭(Finland)成為了這種殘忍不負責任的獨裁統治的受害者。1809年,芬蘭被瑞典割讓給了俄羅斯。它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大公國。芬蘭擁有自己的自由憲法,沙皇也曾經承諾和發誓會給芬蘭完全的的自治權力。芬蘭擁有大約200萬人口,在自由憲法的保護下,這裏的人民過著忠誠、富足的生活。但在1899—1902年期間,尼古拉二世通過一係列的皇家詔令取消了芬蘭的憲法並將芬蘭變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行政區。簡而言之,芬蘭成為了第二個波蘭。

883.召開國家杜馬(1905)

當然“全體俄羅斯的獨裁者”(168)(Autocrat of All the Russias)沙皇和臣民之間的較量隻有一個結果,俄羅斯沙皇進行的是一場眾多獨裁君主不斷發起不斷失敗的絕望的戰鬥,這樣的戰鬥從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果——自由主義思想的勝利和人民參與政府管理。

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The Russo-Japanese War),徹底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敗無能,事態變得很嚴重。俄羅斯人民被迫接受聞所未聞的生命財產犧牲來參加一場不能實現他們的理想和保護他們利益的災難性的戰爭,於是俄羅斯人民起而反抗。俄羅斯沙皇最終迫於壓力向人民保證讓他們參加政府事務。於是,1905年召開了由 俄羅斯人民選舉代表產生的國家杜馬或國民大會。

盡管國家杜馬起初隻不過是一個參政議政機構,但它很快就獲得了立法權,並逐漸在政府中獲得這樣一個位置——在歐洲大戰爭的重壓下,它一度成為推翻君主製、建立共和國(1917)運動的焦點。1917年的俄羅斯革命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曆史的重要部分,也是這場巨大的戰爭的成果之一。(169)